![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032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032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6032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改错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甲骨文“王”的写法形似军事用的斧钺(下图)。古文字学家吴其昌解释为:“王字之本文,斧也。”据此可知,早期的“王”( )
A.带有神权化色彩 B.必须是武将出身
C.靠武装政变夺权 D.权力与军事相关
2.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这一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是( )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这句话说明了( )
A.丝绸之路开通的原因 B.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C.丝绸之路的地理范围 D.张骞的身份和职责
4.下表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该人物是( )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8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五铢钱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5.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被“五胡”。到了隋唐,“五胡”的说法已渐渐消失,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外交流频繁 B.商业贸易繁荣
C.政治清明稳定 D.民族交融加强
6.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下列皇帝也有此主张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玄宗 D.武则天
7.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这表明当时( )
A.自然灾害警频繁 B.国家分裂民不聊生
C.统治者实行暴政 D.外族进犯社会动荡
8.此事迹为他留下千古骂名,实际上却造福万代。这句话主要评价隋炀帝( )
A.建造赵州桥 B.开创科举制 C.三次征辽东 D.开通大运河
9.在唐太宗的努力下,唐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此处的“贞观”是唐太宗的( )
A.年号 B.名字 C.绰号 D.庙号
10.假如你是唐代门下省最高长官,你的主要职责是( )
A.草拟政令 B.审议政令 C.分类执行 D.案件审理
11.它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这里所描述的“它”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12.对下图人物评价较为客观的是( )
A.爱惜人才 B.昏庸无道 C.穷兵黩武 D.不理朝政
13.宋太祖对臣下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宋太祖( )
A.要求臣下爱民如子 B.鼓励臣下拥兵自重
C.反讽教育臣下廉洁 D.引导臣下交出兵权
14.宋代,有位官员外放做知州,有人问该官员欲往何州?他回答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他如此说是因为,通判( )
A.大都是奸恶之徒 B.分割知州权力
C.易导致地方割据 D.控制地方军权
15.南宋光宗时,出现了武官不习武艺,只学文章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重文轻武 B.边患已经消除 C.财政困难 D.行政效率低下
16.假如你是宋代居住在开封的一位市民,你可能做的事情是( )
A.购买市民小说《水浒传》 B.治病查阅《本草纲目》
C.元宵节欣赏皇家乐队演出 D.观看悲剧《窦娥冤》
17.威尔·杜兰说:“这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令人赞赏的方法,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他赞美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8.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他的这种做法( )
A.利于民族交融 B.激化蒙汉矛盾
C.杜绝腐败现象 D.确立儒学正统
19.有位外国友人想全面了解中国17世纪之前手工业技术,你可以向他推荐(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0.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更加尖锐。然而,人民生活水平并未因此受到多少影响。究其原因是( )
A.普遍建立资本主义农场 B.使用现代农耕技术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
二、改错题
21.漫长的农耕文明为我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东汉名医华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
(2)三国时科学家祖冲之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3)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露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4)汤显祖的代表作《桃花扇》,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5)康熙年间,京剧形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此后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三、综合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唐朝始铸开元通宝之前,五铢钱在全国已流通700余年之久。期间历经王朝盛衰,大小轻重已无统一标准。再加上前代的北周,北齐和南朝钱币的流通,通货之状极其混乱。又由于隋末战乱,货币大幅贬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所以当唐朝局势稳定后,唐高祖于公元621年,颁诏废五铢钱,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货币的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高祖铸开元通宝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两宋商业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摘编自《中国简史》
材料二
材料三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从材料中找出这条贸易通道的开通有何意义?
(2)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的历史活动各有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与吐蕃友好往来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的朝代名称,并说明宣政院设立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在西藏设置的管理官员(B)名称。
(4)谈谈你对汉藏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A
7.C
8.D
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A
16.C
17.D
18.A
19.C
20.D
21.(1)错误;把“华佗”改为“张仲景”
(2)错误;把“祖冲之”改为“刘徽”
(3)正确
(4)错误;把“桃花扇”改为“牡丹亭”
(5)错误;把“康熙”改为“道光”
22.(1)名称:圆形方孔半两钱。意义: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原因:五铢钱在全国流通700余年之久,大小轻重已无统一标准;北周、北齐和南朝钱币的流通,导致币制混乱;由于隋末战乱,货币大幅贬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3)现象:出现纸币。原因: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23.(1)张骞。丝绸之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答出一点即可)
(2)鉴真东渡;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由于明朝以后,清政府综合国力衰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4.(1)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长庆会盟。
(2)A:元;作用: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B:驻藏大臣。
(4)认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汉藏友谊源远流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