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01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02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D.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详解】A、种群密度是指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种群密度反映了某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
    C、因为蚜虫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所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 同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使植被被破坏,其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种群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动的。
    【详解】A、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A正确;
    B、同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B正确;
    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使草原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植被被破坏,其牲畜的环境容纳量减小,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C。
    3. 2020年11月l日零时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迁移流动等信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年龄结构可以预测我国人口的数量变化 B. 决定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C. 全国人口普查的调查方法可以是逐个计数 D. 性别比例可以影响我国人口的数量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详解】A、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百分比,可以预测我国人口的数量变化,A正确;
    B、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决定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B错误;
    C、全国人口普查要统计所有人,方法一般是逐个计数,C正确;
    D、性别比例可以影响出生率,影响我国人口的数量变化,D正确。
    故选B。
    4. 如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a点时老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 防止鼠灾最好办法是将种群密度控制在b点
    C. 在c点时老鼠种群的增长率达到最大
    D. 引入天敌可以降低老鼠种群的K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其中b点位于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点位于K值,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详解】A、在a点时老鼠种群数量在增加,因此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
    B、为有效防止鼠灾,最好将种群密度控制在K/2(b)以下,使其增长速率较小,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在b点时老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C错误;
    D、引入天敌可以提高老鼠生存压力(环境阻力),降低老鼠种群的K值,D正确。
    故选D。
    5.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三个区域内群落结构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B. 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C. 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
    D. 造成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都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是造成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而森林和决定植物的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详解】A、乙区域内群落结构为垂直结构,A错误;
    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为不同地点的植物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
    C、丙处水域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的影响,C正确;
    D、乙处为森林,该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
    故选A。
    6. 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 B. 阳光 C. 水分 D. 矿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
    【详解】同一纬度地区,温度基本一致,而阳光主要影响植被的垂直分布,矿物质对植被类型影响不大,森林中的水源较丰富,荒漠中水分较少,因此引起植被呈“森林→草原→荒漠”的因素主要是水分。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甲地因森林火灾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 森林阶段植物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C.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的火山岩上
    D. 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详解】A、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两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A错误;
    B、森林阶段植物分层现象更加明显,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B正确;
    C、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故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的火山岩上,C正确;
    D、一般来讲,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D正确。
    故选A。
    8.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 甲、乙、丙可以分别表示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
    C. 图丙中实验后期X的种内竞争加剧
    D. 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甚至死亡,属于竞争关系。
    【详解】A、甲图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符合甲图信息,A正确;
    B、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B正确;
    C、图丙中实验后期,一种生物逐渐被淘汰,另一种生物X占优势,此时两种生物竞争强度减弱,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制约种群数量变化的种内竞争加剧,C正确;
    D、乙图是捕食关系图,捕食者B对被捕食者A的进化有益,二者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D错误。
    故选D。
    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B.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D.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A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苍蝇吸食动物血液,则属于消费者,若从动物粪便中获取营养物质,则属于分解者,A错误;
    B、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
    C、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蚯蚓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绿色植物再利用,D错误。
    故选B。
    10.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 在该食物网中辛占3个营养级
    D. 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其中甲和戊为生产者,它们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食物链共有七条:甲→乙→辛;甲→乙→丁→辛;甲→丙→乙→辛;甲→丙→乙→丁→辛;甲→丙→丁→辛;甲→丙→己→庚;戊→丁→辛;戊→己→庚。
    【详解】A、生产者是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甲和戊),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
    B、由图可知甲到辛的食物链有5条,因此丙种群数量下降20%时,由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所以对辛种群不会有太大影响,即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
    C、辛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和第五营养级,C正确;
    D、图中乙和丁、丙和乙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的关系,D错误。
    故选D。
    11. 假如一杂食海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性鱼类,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肉食性鱼类。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杂食性鱼干重增加4kg,共需海洋植物干重
    A. 28kg B. 280kg C. 16kg D. 160kg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这条鱼的食物来源于三条食物链,即:植物→杂食鱼;植物→草食鱼类→杂食鱼;植物→草食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鱼,能量传递效率为20%。
    据题意,4 kg重的杂食鱼中,有4×1/2=2 kg的能量直接来源于植物,则实际消耗植物的量是:2÷20%=10 kg;有4×1/4=1 kg的能量来自草食鱼类,则实际消耗植物的量是:1÷20%÷20%=25 kg;有4×1/4=1kg的能量来自小型肉食鱼类,则实际消耗植物的量是:1÷20%÷20%÷20%=125kg;则其消耗植物的最少量为10+25+125=160 kg,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鸟类的“求偶炫耀”不属于行为信息
    B. 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 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特殊行为,故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
    B、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物理信号传递信息,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C错误;
    D、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这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D正确。
    故选D。
    13. 假设某棉田生态系统只存在“棉花→棉铃虫→食虫鸟”一条食物链。其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食虫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B. 用于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于b-(d+e)
    C. 若食虫鸟增加1kg,则至少需要消耗棉花25kg
    D. 棉花、棉铃虫和食虫鸟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答案】D
    【解析】
    【分析】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生物,第三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是棉铃虫,棉铃虫的同化量用c表示,所以食虫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A正确;
    B、用于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c-呼吸消耗量e=摄入量b-粪便量d-呼吸消耗量e=b-d-e,B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求至少需要消耗棉花多少用2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即若食虫鸟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消耗棉花1 kg÷20%÷20%=25 kg,C正确;
    D、棉花、棉铃虫和食虫鸟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但不能进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D错误。
    故选D。
    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也越高
    C. 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详解】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低,B错误;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往往不同,C错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对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减少干扰,D错误。
    【点睛】注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该适当增加各营级中物种的种类。
    1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 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项错误;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B项错误;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D项错误。
    故选C。
    【定位】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6. 清道夫鱼又叫吸盘鱼、垃圾鱼,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由于是外来物种,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天敌,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会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破坏生态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道夫鱼入侵初期,往往会呈现类似“J”形的增长
    B. 清道夫鱼入侵初期,其种群的增长速率基本保持不变
    C. 由于没有天敌,清道夫鱼的种群增长率不受密度制约
    D. 要减轻清道夫鱼生态破坏,应避免其种群数量到达K/2
    【答案】AD
    【解析】
    【分析】1.S形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形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
    2.J形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形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详解】A、清道夫鱼入侵初期,由于没有天敌,且适应能力强,此时对于该生物来讲,营养物质充分,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往往会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A正确;
    B、清道夫鱼入侵初期,营养物质充分,空间充裕,此时的种群数量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其种群的增长率基本保持不变,其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错误;
    C、虽然没有天敌,但空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清道夫鱼的种群增长率会受种群密度的制约,C错误;
    D、 在现实的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殖曲线表现为S形增长,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因此为了减轻清道夫鱼生态破坏,应设法减少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需要避免其种群数量到达K/2,D正确。
    故选AD。
    【点睛】
    17. 研究人员调查某种群数量变化,调查期间无迁入、迁出,结果如下图所示(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B. 0~t2时,该种群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C. t3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 t3之后,该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答案】BC
    【解析】
    【分析】种群增长的类型有“J”形和“S”形两种。
    “J”形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S”形增长为自然条件下的实际增长情况,由于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分析题图可知,λ=当年种群数量/前-年种群数量,当λ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当λ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当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多。
    【详解】A、由分析可知,t1时,λ=1,该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其增长速率为0,A错误;
    B、0~t1时,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t1~t2时,λ大于1,种群数量增多,故0~t2时,该种群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B正确;
    C、t3时,λ大于1,种群数量增多,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正确;
    D、由图可知,t3之后,λ值围绕1.5上下波动,该种群数量持续增多,D错误。
    故选BC。
    18. 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
    C.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冰川泥、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1)群落内部因素(根本原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催化剂 (2)外界环境因素(重要条件):自然因素:火灾、洪水、严寒等;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A、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错误;
    C、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错误;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动态变化,D错误。
    故选ABCD。
    19.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树造林能降低大气的CO2浓度,也是降低温室效应最有效的方法
    B. 在天蓝、地绿、水净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不断增强
    C. 桑基鱼塘是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法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D. 森林生态系统无需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也能维持其正常功能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详解】A、降低温室效应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A错误;
    B、在天蓝、地绿、水净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进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不断增强,B正确;
    C、桑基鱼塘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并没有延长食物链,C错误;
    D、森林生态系统也要源源不断获得太阳光照,固定太阳能,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D错误。
    故选ACD。
    20. 如图为碳元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 乙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 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 甲所固定的太阳能就是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A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甲、乙、丙的箭头都指向丁,则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甲与丁双向箭头,则甲为生产者;甲和乙的箭头指向丙,则丙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
    【详解】A、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d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b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
    B、甲为生产者,属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B错误;
    C、碳在生物群落(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传递,C正确;
    D、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也即甲所固定的太阳能,D正确。
    故选AB。
    三、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5分)
    21.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种群置于一个理想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可用图中____表示;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可用图中______表示(填字母)。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
    (2)图甲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_______”(S/J)型增长。
    (3)自然状态下,某鱼塘鱼群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该是图中______曲线(填字母),K值表示的是_______。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左右,原因是_______。
    (4)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控制其环境容纳量是灭鼠的方法之一,请你写出两条灭鼠的有效措施: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B ③. 由于环境阻力,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2)S (3) ①. B ②. 环境容纳量 ③. K/2 ④. 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4)硬化地面、清洁卫生、储藏好食物、养殖天敌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曲线A表示J型曲线,曲线B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小问1详解】
    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资源充足,空间无限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A,即J型曲线;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B,即S型曲线;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小问2详解】
    图甲t0-t1种群增长速率增加,t1-t2增长率减小,直至为0,t2时种群数量发展到K值,故表示表示S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变化。
    【小问3详解】
    自然状态下,由于环境条件限制,某鱼塘鱼群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该是图中B曲线;K值表示的是环境容纳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K/2左右,原因是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小问4详解】
    控制其环境容纳量是灭鼠的方法有硬化地面、清洁卫生、储藏好食物、养殖天敌。
    【点睛】本题以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22. 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如图1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叶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加快物质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来绘制“物种数—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图2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

    (5)若某群落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演替,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答案】(1) ①. 次生 ②. 垂直
    (2) ①. 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②. 光照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5) ①. 初生 ②. 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③. 方向和速度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分析题图:草本、灌木丰富度变化趋势均为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先增加接着减少后保持相对稳定。
    【小问1详解】
    火烧迹地发生的演替是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①(草本灌木阶段)相比,③(针阔混交林)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一段时间后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照较少。
    【小问3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故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一般不选择针叶林,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
    【小问4详解】
    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样方面积,纵坐标是物种数,样方面积增加,物种数先增加后基本不变,调查灌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因为该面积既能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又不会增加工作量。
    【小问5详解】
    若某群落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变化的情况是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3.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①~⑧表示有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的示意图Ⅰ表示_______Ⅳ表示____________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人类必须减少煤、石油等的使用,从而控制____________(气体)的排放,避免_________________加剧。
    (3)生产者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化为生物体中的碳元素的生理过程为______,可用图中序号 _____表示。
    (4)图示碳循环中,碳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___,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 __。(填图中序号)
    (5)图中仅显示了碳循环的一部分环节,缺少的环节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内容和箭头表示)。
    (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非生物环境(大气中的CO2) ②. 分解者
    (2) ①. 二氧化碳(或CO2) ②. 温室效应
    (3) ①.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②. ①
    (4) ①. ①⑦⑧ ②. ②③④⑤⑥
    (5)Ⅱ→Ⅰ和Ⅲ→Ⅰ (6)全球性和循环往复运动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Ⅰ表示大气中的CO2,II、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
    【小问1详解】
    碳循环的示意图Ⅰ表示大气中的CO2,Ⅳ表示分解者。 
    【小问2详解】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人类必须减少煤、石油等的使用,从而控制CO2的排放,避免温室效应加剧。
    【小问3详解】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即过程①)固定碳元素。
    【小问4详解】
    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均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小问5详解】
    图中缺少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将碳返回到大气中的环节,表示为Ⅱ→Ⅰ和Ⅲ→Ⅰ。
    【小问6详解】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为全球性和循环往复运动。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育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育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