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区域发展战略第24讲课时3海洋发展战略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0讲课时2生态脆弱区的治理__水土流失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选择高考风向标九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0讲课时3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29讲课时2水污染污染物跨境转移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1讲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
展开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思维拓展·再提升设立国家公园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提示 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
二、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条件
三、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1.根据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自然生态系统类 保护区、野生生物类保护区、自然遗迹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2.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 科研 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区和 资源管理 保护区四类。 3.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级别不同,分为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四级。
填图绘图·再实践在下图中填注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名称,并与右侧景观图连线。提示 从上至下依次为实验、缓冲、核心。连线略。
思维拓展·再提升说明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优势。提示 长江故道保存了长江相似的生态环境(相似水质和水生生物条件),满足了长江江豚的需要;长江故道离现长江较近,迁地保护较为方便。
四、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考点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归纳提升1.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2.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
3.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
4.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1)我国生态保护红线
(2)自然保护区对维护生态安全的四大意义
考题示例(2022山东卷)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思维流程 第(1)题:第(2)题:答案 (1)B (2)A
对应训练(2022江苏常州模拟)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级行政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A.旅游教育B.资源开发C.科学研究D.生态保护2.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B.大熊猫国家公园C.三江源国家公园D.武夷山国家公园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因此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旅游教育、资源开发、科学研究不是其首要功能。D正确。第2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纬度都比较低,寒假期间都比较温暖,适宜游览;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寒冷,植被稀疏,野生动物活动少,不适宜游览,C正确。
(2022辽宁抚顺一模)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表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据此完成3~4题。
3.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是( )A.草滩B.稻田C.芦苇滩D.泥滩4.鄱阳湖也是丹顶鹤的越冬地,但是丹顶鹤数量极少,其原因错误的是( )A.冬季丹顶鹤南迁路线较远B.途经区人口密集不利于南下C.湿地人为开发严重,无自然保护区D.冬季的水位较高,栖息地面积小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结合表格中生境面积和丹顶鹤数量可知,稻田的丹顶鹤密度最大(生境面积小,丹顶鹤的数量较多),应是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B正确。第4题,与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鄱阳湖地区与扎龙保护区距离更远,冬季丹顶鹤南迁路线较远,且途经区人口密集,不利于丹顶鹤南下;鄱阳湖湿地受人类开发的影响,缺少自然保护区,使得在该地区越冬的丹顶鹤数量相对较少。冬季鄱阳湖地区降水少,水位低,大量湖滩地裸露,栖息地面积大。
规范答题(十)生态破坏类技能提升1.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
2.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
培优演练1.(2020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平方千米(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答案 (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3)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任选一区作答即可)
解析 第(1)题,主要从外力(风力的搬运和沉积)对沙源形成的影响、外力(流水)对泥沙的侵蚀和搬运三个过程进行分析。由材料“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可知,冬春季节,大风将沙丘(风沙区)的沙尘吹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当地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汛期河流水量大,将河道泥沙搬运走,因此形成高含沙水流。第(2)题,7月份和9月份,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雨水对地表物质侵蚀强,且夏秋季节多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导致河流流速大,输沙能力强;3月份该地河流流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积雪融水补给河流,融雪对地面侵蚀较弱,且流速小,因此输沙能力较弱。
第(3)题,从黄土丘陵沟壑区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应该加强沟道坝系建设;缓坡可以修梯田、挖鱼鳞坑,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河;针对植被稀疏,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坡育林育草等,蓄水拦沙。风沙区位于中游,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针对此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采取工程措施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汛期引洪水入风沙区;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达到治理风沙的目的。冲积平原区位于西柳沟下游,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汛期会泛滥成灾,因此要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下游分布有农田,当地水资源较缺乏,汛期可以引洪灌溉、引洪淤地,减少入黄泥沙。
2.(2022山东济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生境一般指生物栖息、繁衍、迁徙的场所。生境廊道是指连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移动的带状空间。位于雅安片区的大相岭山系泥巴山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人类活动造成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因此有必要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有研究认为廊道宽度以一只大熊猫自由活动领域的直径2.3~2.9千米为宜,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但是,生境廊道建设面临挖笋、采药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为生境廊道建成前泥巴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图。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生境廊道的合理位置。(2)20世纪70年代108国道建设、运营,大熊猫栖息地受到影响;2011年12月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建成通车,大熊猫栖息地的生境得到改善。请分别说明原因。(3)请提出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的保护措施。
答案 (1)绘图如下:(2)108国道建设、运营破坏了两侧植被,并使大熊猫栖息地被分隔(破碎化);雅西高速采用隧道通过核心栖息地,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较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减少了108国道的车流量,减轻了108国道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3)恢复廊道内植被,重点营造符合熊猫食性的竹林;减少廊道内人为活动干扰;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
解析 第(1)题,综合材料信息可知,大熊猫生境廊道规划的位置应位于核心栖息地之间;由“有研究认为廊道宽度以一只大熊猫自由活动领域的直径2.3~2.9千米为宜,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可知,图中的大熊猫生境廊道宽度为2.3~2.9千米。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108国道建设、运营,导致山体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使大熊猫栖息地受到影响;而雅西高速通过建隧道的方式经过大熊猫栖息地,对山体植被破坏较小,且雅西高速的建成和通车,减少了108国道的车流量,也就减轻了108国道的运营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0讲课时1生态脆弱区的治理__荒漠化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0讲课时1生态脆弱区的治理__荒漠化课件湘教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考点荒漠化的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0讲课时2生态脆弱区的治理__水土流失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0讲课时2生态脆弱区的治理__水土流失课件湘教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考点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危害,第2题,第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件湘教版,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课程标准,环境保护法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