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1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2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双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简答题组,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拾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而连接起来的社交平台,它使得人群在网络社交空间中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以不同的微信圈层为代表,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又互有交集的“网络社交圈子”。所谓微信圈层,是个人或者组织以现实中的血缘、地缘、学缘、业缘、趣缘等为熟人关系,以“己”为中心,以信息交互、情感沟通等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网络聚合社交空间。微信圈层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其呈现了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也由此开启了新型社交互动方式。
    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中,社会圈子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的社交圈子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社交圈子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变化,这种伸缩能力简单概括就是“推”。同样的,在差序格局影响下,微信圈层亦如波纹一般向外“推出”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微信社交圈子”。微信圈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圈层,是对固有传统社会关系进行巩固的圈层,称之“血缘、地缘”圈层;二是拓展圈层,是通过广泛的社交而新组建的圈层,称之为“学缘、业缘、趣缘”圈层。
    作为圈子中心的“己”通过个人努力和其他影响力而扩大圈子,以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费孝通先生在论述具有很强伸缩能力的“社会圈子”时,特意突出伸缩能力的大小是依据圈子中心,也就是“己”的实力而定,可以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取决于个人实力的大小,在微信圈层中,人际交往的圈子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阻隔,打破了传统社会人口不流动的禁锢,辐射范围大大扩大,“推”的范围随着个人外地求学、异地工作、兴趣相投等机遇而不断向外延伸。……这些微信圈层相互交友,不断重叠,但都是以“己”为中心,不断拓展出去,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摘编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土社会里,“自家人”可以是由生育或婚姻而结成的亲属,也可以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B.在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属关系网,但网与网所罩住的人不会重合,更不会完全相同。
    C.每户人家除了亲属圈子,还有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居住地周围划出与其势力相应的地缘圈子。
    D.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是因为人一旦失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随之淡漠,其社会圈子也会变小。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信因为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所以呈现出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
    B.微信圈层的出现极大地扩充了公共领域的边界,打破了传统乡土社会相对封闭的局面,其圈层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血缘、学缘等诸多因素。
    C.微信是通过私人联系所连接成的社交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新差序格局”的影响下,这种联系形成了一个个互有交集的微信圈层。
    D.微信圈层,人际交往的圈子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阻隔,它比“差序格局”辐射范围更广,延伸性更大,伸缩性更强。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先生分别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述“差序格局”概念。
    B.材料一由西洋和中国对“家庭”的理解引入,从亲缘和地缘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就是差序格局。
    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论证方式,先总述微信圈层的概念,再分述原生圈层和拓展圈层。
    D.“远亲不如近邻”群属于微信拓展圈,“抗疫志愿者”“交作业”群属于微信原生圈。
    4.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的相同之处。
    5.《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葬礼盛大隆重,规格也非常高,而贾母在府中辈分最高,葬礼却十分冷清,办得一点都不像样。请从“差序格局”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一现象。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风中跌倒不为风
    林清玄
    路过乡间一座三合院,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放声大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妈妈一手慈爱地搂着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对孩子说:“哎呀!都是这个土脚不平,害宝贝仔仆倒,妈妈替你拍土脚,哎呀!”妈妈拍地的动作非常滑稽夸张,使那哭闹不停的孩子也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感到十分温馨,想到从前我的妈妈也曾如此安慰过我。不只是我的妈妈,从前乡间的父母几乎都是这样安慰孩子。跑的时候被树枝绊倒了,就把树枝折断,说是:“坏树枝!怎么可以绊倒我的好孩子。”走路不小心跌倒了,就打骂土地,说是:“歹土地,怎么可以害我的乖孩子跌倒。”甚至完全没有原因跌倒,找不到什么东西可以责备,就骂风,说:“都是风吹得让我的心肝仔跌倒。”
    我们小的时候都会信以为真,以为跌倒是因为风、土地或树枝的缘故,我们也会像父母亲一样,找借口安慰自己,却没意识到是自己走路不小心。记得有一次,我在门口庭前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破血流。妈妈从灶间跑出来,左看右看,找不到可以打骂的东西,因为庭前的土地非常平,既没有树枝,也没有小石子。妈妈怔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已经站起来了,她还怔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支锅铲,样子有点滑稽。妈妈看我望着她,以为我要放声哭出来,突然大声地骂天:“都是这么恶的风,吹得阿玄仔仆倒!”我抚着自己头上的伤口,对妈妈说:“妈,不是因为风,是我自己不小心仆倒的。”那时,庭前确实只有阳光,一丝风也无。妈妈这时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过来检视我的伤口,欣慰地说:“你大汉了!”妈妈的意思是我长大了,可以承担自己的错误与失败。
    当我们发现到,无论任何形式的跌倒,都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去找借口,这时我们就像我们在情感与姻缘上跌倒的时候,也像孩子时一样……即使地不平、荆棘横路、风狂雨暴,都不应该是我们跌倒的借口。最应该检视的是错误与失败。
    孩子的跌倒顶多是皮肉受伤,姻缘挫败也顶多是锥心刺骨,并不会伤到情感的本质。因此,一个人不应该在爱中受伤,就失去爱的勇气;一个人也不应该痛苦,就失去承担的心。要寻找到生命最内在的本质,是不能有任何借口的。当我们还有借口,本质就不会显露出来。
    我对自己过去情感的受伤,姻缘的挫败也没有任何借口,这都是我生命的必然之路。我也愿意承担任何的批评,并把这些批评当成石阶,走向更高的位置来回看自己的人生。
    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如果我们在每一段旅程,都能学习到更广大的胸怀,都能不失去真爱的勇气、美好的追求,一切挫折不也都有深刻的意义吗?我站着看那拍打土地安慰孩子的母亲图像,一面忆起往事,一面想到我们人生可能永无平静之日,但我们要使心安宁,只在当下的转念之间。
    文本二:
    非走不可的弯路
    张爱玲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的确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6.下列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当妈妈听到“我”说,是“我”自己不小心扑到的,妈妈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说明妈妈看到我坚强了,为我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长大成熟了而高兴。
    B.文本一“风中跌倒不为风”,表明我们只要懂得了不论什么事情,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自己的错误、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就成熟了。
    C.文本二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在含义理解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本二运用对话形式,潜移默化明哲理:年轻时候的弯路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段路途,只有经历它,人才懂得坚强,挑战它,人才懂得求索。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以第一人称视角,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跌倒后的种种感悟与诠释。
    B.文本一将眼前的场景与历史的事件结合,用散文的笔法和诗的境界融合,将哲理熔铸在流动的气清神定的凝注里。
    C.文本二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记录“我”“年轻朋友”不听劝、走向弯路的过程,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深意。
    D.文本二巧妙地借用母女对话形式,把深奥的人生哲理转化为一次自然、亲切的对话,形似漫不经心,意在语重心长。
    8.散文创作讲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分析“形散神聚”的特色。
    9.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受一些小挫折,转而激化出意想不到的极端结果。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及个人的生活实际,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自己三方面简要谈谈怎样进行挫折教育。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三往不得通者,必所使者非其人也。曰谅毅者,辩士也,大王可试使之。”
    谅毅亲受命而往。至秦,献书秦王曰:“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若使有罪,愿得请之。”秦王使使者报曰:“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谅毅对曰:“下臣之来,固愿承大国之意也,岂敢有难!大王若有以令之,请奉而西行之,无所敢疑。”
    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谅毅曰:“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
    秦王曰:“诺。勿使从政。”谅毅曰:“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B.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C.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D.吾所使赵国者/小大皆听/吾言则受书币/若不从吾/言则使者归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邑”,是都邑、城市,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宁邑是宁姓起源地。
    B.“三”,在古汉语中多是虚指,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对月独酌》)。
    C.“西”,方位名次作状语,与苏轼《赤壁赋》中“西望夏口”的“西”用法一致。
    D.“请今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中的“请”,与“请以赵王十五城为秦王寿”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攻打魏国夺取宁邑,赵王派使者前往祝贺,使者多次往返得不到接见,赵王十分担忧,身边的人认为派出的人选不是很适合,便派谅毅前往。
    B.谅毅到秦国前,向秦王送出书信,表明了赵王前往祝贺的诚意及与秦国交往的态度,并直接指出赵使者不被接见的事实,得到了秦王的回复。
    C.秦王派使者告诉谅毅,要求赵国大小事情都得听从秦国,否则不见使者,谅毅面对如此要挟,用最恰当的言辞回复,秦王终于肯接见赵国使者。
    D.秦王因为曾经被赵豹、平原君愚弄过,要求赵国杀掉这两个人,否则进逼邯郸城,谅毅赞扬秦王重视亲情,喻之以义,晓之以理,最终说服秦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
    (2)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
    14.秦王最终不再要求杀死赵豹和平原君,高兴地接受了谅毅的礼物并厚礼接待他,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①,工夫萤雪边②。麴生③风味恶,辜负西窗约④。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一灯传:源于佛教以灯能照暗,以法传人,此处喻指儒家思想传承。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指学习刻苦。③麴生:指酒。④“西窗约”取自李商隐《夜雨寄北》。
    1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善于用典,第一首词前两句词人感慨光阴易逝,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B.第二首词借“水送树”“云埋山”写出了河岸绵长、云低山暗的自然之景,寄托词人深沉的送别之情。
    C.第二首词“今古恨”三句,发出古往今来只有离合能牵动悲欢的感慨,反问语气深化并丰富了词的思想感情。
    D.两首词结尾意蕴悠长。前者寓情于景,表达离别的感伤;后者一语双关,表达对友人的担忧。
    16.两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待功名的不同态度,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 , ”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2)李清照《醉花阴》中化用陶渊明诗句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 ”。
    (3)树叶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借此表情达意。如:“ , 。”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学术 ① 的今天,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称为不易之论。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②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③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④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20.下列语段中没有逻辑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伴书声,夏雨冬雪润心田。青春年少的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了,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上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才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
    B.生活是一门学问。一般青少年很少有人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因为只有成年了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
    C.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他成才与否息息相关。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曲》。
    D.痛风是一种侵犯关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好发的部位一般在脚趾、手肘等末端小关节。痛风症状表现为发作部位会出现疼痛感,一旦脚趾或手肘等末端小关节肿痛,就能够判断是痛风。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应有尽有、跨越时空的信息,应用这些信息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因而充满兴奋感和满足感。但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产生了依赖, ① 。实际上,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都能搜索得到的。另一方面,当人们开始搜索或试图在网上获取信息时,有关个人的信息也随之被记录了,个人便成为大数据本身被计算和运营,计算的结果导引着“大数据”的控制者对个人“投其所好”地发布信息, ② ,甚至个人的思想也被“大数据”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个人成为被“大数据”摆布的奴隶。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 ③ 。例如,离开了电脑和电子邮件,我们无法工作了;不依靠导航系统,我们不会走路了;离开手机,我们不仅无法工作了,还会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感,好像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似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以“大数据”开头的句子,并且去掉“被”字。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语意要连贯。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滕文公上》:“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存之者。”意思是知道很多未必比实际行动做得好,实际行动做得好未必比坚持下去做到底的人强。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
    《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意思是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某中学即将举行一场辩论赛,辩题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正方观点:“知难行易”,反方观点:“知易行难”。请你为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楚,结构完整,符合辩论稿的格式。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B 4.①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都是有中心的:以“个人”或“己”为中心。②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都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学缘、业缘、趣缘等熟人关系;③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都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具有伸缩能力。 5.①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贾母生前地位尊贵,以贾母个体为中心,辐射到四大家族,亲朋好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秦可卿葬礼时,贾府正处于兴盛时期,因此葬礼盛大隆重。体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②差序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由贾母为核心联系的四大家族,在贾家没落后,树倒猢狲散,前来祭奠的人少,显得冷清萧条,这充分体现了差序格局圈子可伸缩的特点。攀附贾家的人,在贾家得势时,与贾家攀亲带故,在贾家失势时,避之如恐不及,这体现了“差序格局”理论中的伸缩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但网与网所罩住的人不会重合”错误。根据材料一“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可知,兄弟两人各人有其妻子儿女,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网,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是兄弟二人的两张网下重合的人,因此网与网所罩住的人是可以重合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A.“微信因为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所以……”强加因果,偷换概念。原文是“微信圈层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其呈现了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主语应为“微信圈层”,偷换概念;且没有体现因果关系。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原文有比喻论证,没有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C.“总分的论证方式”错,应为总分总的结构,最后总述微信圈层的特点。
    D.“远亲不如近邻”群属于微信原生圈,“抗疫志愿者”“交作业”群属于微信拓展圈。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材料一“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和材料二“所谓微信圈层……以‘己’为中心”可知,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都是有中心的:以“个人”或“己”为中心。
    ②结合材料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和材料二“所谓微信圈层,是个人或者组织以现实中的血缘、地缘、学缘、业缘、趣缘等为熟人关系”可知,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都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学缘、业缘、趣缘等熟人关系。
    ③结合材料一“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和材料二“‘推’的范围随着个人外地求学、异地工作、兴趣相投等机遇而不断向外延伸”“这些微信圈层相互交友,不断重叠,但都是以‘己’为中心,不断拓展出去,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可知,差序格局和微信圈层都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具有伸缩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红楼梦》描写了多次丧葬活动,最重要的是秦可卿之丧、贾敬之丧与贾母之丧。从死者的辈分来说,秦可卿辈分最低,贾敬次之,贾母最高。按照传统,在家族内,死者的年龄越大,辈分越高,丧礼的规模也理应越大。然而这三次丧礼的规模,却是秦可卿规模最大,贾敬次之,贾母又次之。
    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辈分甚低,许多长辈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来参加丧礼的。秦可卿死时,贾府正处于兴盛时期,贾家辈分较长的贾代儒、贾代修、贾政、贾赦等人,辈分最低的贾菌、贾芝等人都来了,一共列出了二十八人。从参加丧礼的亲友来看,秦可卿去世时,忠靖侯史鼎的夫人亲自来祭奠,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都送来了祭礼。送殡当天,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等公爵的后代都来了,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也来了,北静王水溶甚至亲自来路祭,“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其规模甚大、规格甚高,可谓“风光”无限。
    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辈分最长,去世时享年八十三岁,其丧礼应该最隆重,可是情况却恰好相反。贾母死时,贾家已经不可挽回地衰败了下去,原本仆人众多的家庭,此时却“统共只有男仆二十一人,女仆只有十九人”,小丫头“也不过三十多人”,以至于贾母的丧事“内里竟无一人支持,只有凤姐可以照管里头的事”。
    结合材料一“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可知,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秦可卿葬礼办的盛大隆重,体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
    结合材料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可知,差序格局是动态变化的,具有伸缩性,是不断向外扩展的。贾母生前地位尊贵,娘家史氏为四大家族之一,是贾府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去世时贾府没落,葬礼办的很凄清,贾家是陷入北静王与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失败后惨被抄家。攀附贾家的人,在贾家得势时,与贾家攀亲带故,在贾家失势时,避之如恐不及,这体现了“差序格局”理论中的伸缩性。
    6.B 7.C 8.①“形散”: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两篇散文选材均是生活小事,文本一母亲安慰跌倒的孩子,文本二“三阻三答”,历经沧桑的我叮咛后来者,生活琐事中见人生哲理。描写形象生动,场景鲜明。②“神聚”:主题集中,揭示人生哲理,正确直面坎坷挫折,年轻时候的弯路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段路途,只有经历它,人才懂得坚强,挑战它,人才懂得求索,发人深省。文本一以“风中跌倒不为风”为线索,文本二以“弯路”为线索贯穿全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为主题服务,使主题鲜明。 9.①学校教育方面:把挫折教育引入学校教育,并重视落实效果。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②家庭教育方面:不可过度保护孩子,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引导孩子主动积极面对挑战或挫折。③孩子方面: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在无法克服的情况下,有技巧的避开挫折,重新选择。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说法绝对。“我们懂得了人要为自己的错误、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论什么事情都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做最好的自己”,这只是长大成熟的表现。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心理”错,原文是母女对话形式,有语言描写,有动作描写“坐下来喘息”,有神态描写“笑了”,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形散”: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两篇散文选材均是生活小事,文本一“一个孩子正在放声大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想到从前我的妈妈也曾如此安慰过我。不只是我的妈妈,从前乡间的父母几乎都是这样安慰孩子”母亲安慰跌倒的孩子;文本二“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与我“三阻三答”,“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但是我喜欢”历经沧桑的我叮咛后来者,生活琐事中见人生哲理。描写妈妈安慰跌倒的孩子、母女对话的场景形象生动,场景鲜明。
    ②“神聚”:主题集中,揭示人生哲理。文本一“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如果我们在每一段旅程,都能学习到更广大的胸怀,都能不失去真爱的勇气、美好的追求,一切挫折不也都有深刻的意义吗?”文本二“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正确直面坎坷挫折,年轻时候的弯路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段路途,只有经历它,人才懂得坚强,挑战它,人才懂得求索,发人深省。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为主题服务,使主题鲜明。文本一以“风中跌倒不为风”为线索,串联起眼前的场景与历史的事件,用散文的笔法和诗的境界融合,将哲理熔铸在流动的气清神定的凝注里;文本二以“弯路”为线索,串联起母女对话“三阻三答”,把深奥的人生哲理转化为一次自然、亲切的对话。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风中跌倒”“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其实指的是人生要面临的挑战和挫折,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受一些小挫折,那么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是每一个孩子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题探讨的是挫折教育问题。
    结合文本一“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可知,面对失败和挫折,只有懂得了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自己的错误、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才能成熟。结合文本二“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可知,年轻时候的弯路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段路途,只有经历它,人才懂得坚强,挑战它,人才懂得求索。我们应该主动积极面对挑战或挫折。两个文本都给出了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结合以上分析,分别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自己三方面分析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即可。学校教育侧重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和教育,家庭教育侧重从实践方面进行贯彻,孩子自己不能逃避挫折,更要主动积极面对挑战或挫折。
    10.B 11.B 12.B 13.(1)诸侯都去祝贺,我们前往祝贺却唯独不能通报接见,这一定是要攻打我们,对这件事怎么办?
    (2)敝国的君主,有亲弟不能教诲,惹恼了大国,请让我们贬黜他们,不让他们参与国家政事,以称大国的心愿。 14.①谅毅用秦王重视孝友之情来说服他。②谅毅答应秦王罢黜赵豹和平原君,不让他们参与政事。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所要求赵国的,大事小情都要听我的话,那么我就接受送来的书信财物。如果不听从我的话,那么使者就回去吧。
    “小大”指大小事情,作“皆听吾言”的主语,故“小大”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吾言”是“听”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
    B.错误。虚数,多次;实数,三。句意:使者多次往返不能得到通报接见/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C.正确。“西”,都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句意:请允许我们奉命向西执行秦王的命令/向西可以望到夏口。
    D.正确。请让我;请你。意思不同。句意:请让我现在率领诸侯在邯郸城下接受你们的命令/请你以赵国的十五座城作为给秦王祝寿的贺礼。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谅毅到秦国前,向秦王送出书信”错。由原文“至秦,献书秦王”可知,是到达秦国后,献上书信。
    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通”,通报;“加兵”,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奈何”,怎么办。
    (2)“母弟”,亲弟,同母之弟;“恶”,惹恼;“黜”,贬黜。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衣服使之便于体,膳啖使之嗛于口,未尝不分于叶阳、泾阳君。叶阳君、泾阳君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可知,谅毅用秦王重视孝友之情来说服他。
    由原文“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可知,谅毅答应秦王罢黜赵豹和平原君,不让他们参与政事。
    参考译文:
    秦国攻打魏国,夺取宁邑,诸侯都去祝贺。赵惠文王也派使者前去祝贺。使者多次往返不能得到通报接见。赵惠文王很忧愁,对左右的人说:“凭借秦国的强大,夺取宁邑以后,就将制裁齐国、赵国。诸侯都去祝贺,我们前往祝贺却唯独不能通报接见,这一定是要攻打我们,对这件事怎么办?”左右的人说:“使者多次往返不能得到通报接见,一定是所派出的人不是适当的人选。有一个叫谅毅的,是能言善辩的人,大王可以派他去试试。”
    谅毅亲自接受赵王的命令前往。到了秦国,向秦王献上书信说:“大王扩大土地到安邑,诸侯都来祝贺,敝国君王也私下赞许大王,不敢安闲住着,派臣下捧着礼物三次来到大王的宫廷,可是使者没能得到通报召见。使臣如果没有罪过,希望大王不要断绝我们承欢的机会。如果使臣有罪,愿意得到大王的惩处。”秦王派使者告诉谅毅说:“我所要求赵国的,大事小情都要听我的话,那么我就接受送来的书信财物。如果不听从我的话,那么使者就回去吧。”谅毅回答说:“臣下这次来,本来希望接受大国的旨意,怎么敢难为大王?大王如果有什么命令,请允许我们奉命向西执行秦王的命令,不敢有什么怀疑的地方。”
    这时秦昭王才接见赵国使者,说:“赵豹、平原君,几次欺骗愚弄寡人。如果赵国能杀掉这两个人,那是可以的。如果不能杀,请让我现在率领诸侯在邯郸城下接受你们的命令。”谅毅说:“赵豹、平原君,是我们君王的亲兄弟,就像大王有叶阳君、泾阳君两个弟弟一样。大王用孝友之情治国闻名天下,穿的衣服使兄弟合身,膳食使兄弟满意合口,没曾有什么不分给叶阳君、泾阳君的。叶阳君、泾阳君的车马衣服,没有不和大王相同的。臣下听说这样的话:‘鸟巢倾覆毁坏了鸟蛋,凤凰就不再飞到这里;剖开兽胎焚烧小兽,麒麟就不再来到这里。’如今使臣接受大王的命令回国向敝国君主报告,敝国君主害怕不敢不执行,不过恐怕要伤叶阳君、泾阳君的心吧?”
    秦昭王说:“好。不要让他们从事国家政事。”谅毅说:“敝国的君主,有亲弟不能教诲,惹恼了大国,请让我们贬黜他们,不让他们参与国家政事,以称大国的心愿。”秦王这才高兴,接受了谅毅带来的礼物,并且用优厚的礼节接待了他。
    15.C 16.第一首,词人借对曹君的嘱托,表达对功名的态度:要珍惜时间,积极求取功名,为传承儒家思想而勤学苦读。第二首,表面上看似劝诫友人莫为功名劳神伤身,实际上蕴含了词人对仕途不顺、难酬报国之志的忧愤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C.“只有”错,“今古恨”三句意为: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这是反问语气,表明并不是只有离合能牵动悲欢的感慨。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第一首,开头二句“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意为:光阴匆匆而去,劝君求取功名,置身青云之上。诗人劝其及早求取功名。“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二句,意为:儒家思想的精义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授下去,全在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般的读书决心。作者认为,儒家思想的精义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儒学大师承传下来的,它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要真正掌握它并不容易,必须下苦工夫才能学到手。此两句强调学习要刻苦。词人借对曹君的嘱托和关心,表达对功名的态度:要珍惜时间,积极求取功名,为传承儒家思想而勤学苦读。
    第二首,“功名余事且加餐”,意为: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这是劝诫友人莫为功名劳神伤身。“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意为: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可见,本诗中词人对待功名的态度是:表面上看似劝诫友人莫为功名劳神伤身,实际上蕴含了词人对仕途不顺、难酬报国之志的忧愤之情。
    17.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觅、仲、篱、盈、萧、浔、荻。
    18.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②弥足珍贵 ③独辟蹊径 ④抽丝剥茧 19.修改后: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0.A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指学术上自由争论、发展繁荣,可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指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蜂拥而起,各种流派互相争论、互相批评的局面。现比喻学术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②语境强调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非常珍贵,可用“弥足珍贵”。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
    ③语境指麦克尼尔与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不同,可用“独辟蹊径”。独辟蹊径:意思是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
    ④“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麦克尼尔对传染病的研究细致,有层次,可用“抽丝剥茧”。抽丝剥茧:意思是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改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
    二是“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句式杂糅,改为“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让读者产生兴趣”。
    20.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断的能力。
    B.“因为只有成年了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错,违反充足理由律,成年了也不一定就懂得生活的真谛。
    C.“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错,违反了充足理由律,顺境成才的也很多。
    D.“脚趾或手肘等末端小关节肿痛,就能够判断是痛风”错;违反了充足理由律,脚趾或手肘等末端小关节肿痛不一定就是痛风。
    故选A。
    21.①仿佛离开了它们自己便无法行动(或“生存”)了 ②个人便没有了隐私和安身之处 ③我们已经沦为信息的奴隶 22.示例:“大数据”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个人的思想,使个人成为“大数据”摆布的奴隶。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上文“人们便对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产生了依赖”可知,这里应填对“依赖”的进一步解说,应填“仿佛离开了它们自己便无法行动(或“生存”)了”。
    第②处的上文是“计算的结果导引着‘大数据’的控制者对个人‘投其所好’地发布信息”,下文“甚至个人的思想也被‘大数据’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个人成为被‘大数据’摆布的奴隶”是讲危害,从“甚至”可以推知,此处也是讲危害,但应比后面的“成为……奴隶”程度要轻一些,应填“个人便没有了隐私和安身之处”。
    第③处,上文是“个人成为被‘大数据’摆布的奴隶”,下文是举例来证明,可以推知此处是对下文三个例子的概括,应填“我们已经沦为信息的奴隶”。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个人的思想也被‘大数据’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此句把个人的思想变为“导引着”的宾语即可,改为:“大数据”有意识地“启发”和导引着个人的思想;
    “个人成为被‘大数据’摆布的奴隶”承接上一句,可变为“使”字句,改为:使个人成为“大数据”摆布的奴隶。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所给的材料实际上就是给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孟子》所言,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起来却比较容易,就是“知难行易”。二是《尚书》所言,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就是“知易行难”。
    写作要求是为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写一篇辩论稿。正方观点:“知难行易”,反方观点:“知易行难”。
    一般在辩论的时候,要先确立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可以立论,也可以驳论。比如反方认为“知易行难”,可能举一些例子。就像上学了,从幼儿园起,到大学毕业,老师在学校里,讲述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道理。这些道理,我们在课堂里明白了,就真的懂了吗?不是的。就像在班里,上课的时候,都知道:上课要安静。可是有的同学就是做不到。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让其他同学听课受到影响,还要被老师批评,可是他们依旧会这么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道理他们是懂的,可是还是做不到。乱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这些事情,都是知道这些事不可以做,但就是做了。所以,这些事实都在告诉我们:知易行难。行,就要做到。知道,就要做到。就像我们对自己说,为了自己的身体,要锻炼身体,第一次可以坚持,第二次也可以。慢慢地自己懈怠了,也就停止了。这些都可以证明“知易行难”。
    “知难行易”也可以列举一些事例,比如孔子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韦编三绝。可见求知难。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这也可以作为知难行易的例子。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进取。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
    写作时,可以先表明本方的观点:我认为知易行难。然后主体就是先分析何为“知”,何为“行”;然后再举一些例子,比如现实生活当中、社会发展当中的事例,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为了增加说服力,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最后,再表明自己的观点。
    立意:
    1.道理容易理解,但实行起来很难。
    2.道理不易理解,但实行却比较容易。
    3.懂了,不一定能做到。
    4.难者不会,会干不难。

    相关试卷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简答题组,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