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跨学科主题(第02期)-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5 跨学科主题(第02期)-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5 跨学科主题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下图为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向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困难是( )
A.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
C.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D.雪山林立,湿滑难行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
【答案】1.C 2.B
【解析】1.读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伏牛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红军在这里受到山地夹峙,易受阻击,C正确。悬崖所在地区多条等高线重叠,图中没有陡峭的悬崖,A错误。该地区没有很多河流,B错误。伏牛山地区气温较温暖,海拔也不高,没有雪山林立,D错误。故选C。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因为这条路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坡度小,工程量小,修建成本低,B正确。城镇多、线路短、水质优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点睛】陡崖是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为等高线重合。山峰一般指尖状山顶并有一定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为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常形成河流。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平缓部位。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滨州某地理研学团队前往我省东部沿海开展社会调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研学途中,小滨同学拍摄了一张乡村公路照片,据此判断该公路的大致方向是( )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4.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弯道处常设置凸面镜,用以扩大司机视野。小滨拍摄凸面镜照片的地,点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B 4.C
【解析】3.从乡村公路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公路两旁有太阳能路灯电池板,方位角一般都选择了正南方向,可使太阳能电池板单位时间内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达到最大。故公路的大致方向与电池板的方位角一致的,也是南北方向。故选B。
4.从题干上可知,公路弯道处设置凸面镜,①②③④中,只有③属于拐弯处,故答案选C。
【点睛】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悬臂长城(下图)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虚线,能正确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的是( )
A. B.
C. D.
6.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度较缓,易于修建 B.便于排水,减轻洪涝灾害
C.视野开阔,易守难攻 D.展示高超建筑工艺
【答案】5.A 6.C
【解析】5.据材料可知,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据图可知,①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A正确;②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不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B错误;③处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不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C错误;④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不能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D错误。故选A。
6.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是视野开阔,易守难攻,C正确;悬壁长城建在山脊上,周边沟谷较深,修建困难,A错误;便于排水,减轻洪涝灾害;展示高超建筑工艺等都不是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点睛】悬臂长城距离嘉峪关市区约11公里,距离嘉峪关关城约7公里,因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就地索取的砾石、黄土夯筑而成,现在只存750米,经1987年修缮,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台,共有三座墩台。
(2023·山西太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下图示意鱼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7.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8.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 )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
9.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季节变化
【答案】7.B 8.C 9.A
【解析】7.鱼龙是一种海洋生物,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一片海洋。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8.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一片海洋,现在变成了海洋。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沧海桑田,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沧海,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9.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西藏所处的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下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 B.南临玉带河利于冬季通风
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 D.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
11.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C.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答案】10.A 11.D
【解析】10.由图可知,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菩山位于村庄以北,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村庄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A正确;南临玉带河与冬季通风关系不大,B错误;村落巷道的布局主要为南北走向,方便联系,C错误;自然生态区有利于涵养水源,灌溉主要来自于河流,D错误。故选A。
11.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D正确;完全拆除古代居民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A错误;该地聚落为村庄,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破坏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B错误;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做法太绝对,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被一些高楼大厦所代替。因此,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科考队在第12次北极科考中首次利用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索4500”开展科学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中国科考队前往北极地区的最佳时间是( )
A.1月~3月 B.10月~12月 C.12月~次年2月 D.6月~8月
13.利用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索4500”开展科学考察,反映了我国( )
A.科技力量雄厚 B.铁矿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阔 D.劳动力充足
14.人类去极地地区科考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发矿产资源 B.研究极地环境 C.建立产业基地 D.发展旅游业
【答案】12.D 13.A 14.B
【解析】12.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前往该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应选择北半球夏季,此时气候相对温暖,且此时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便于科学考察,而其他月份当地气温较低,可能出现极夜,不利于科学考察,故6-8月是最佳考察时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结合材料可知,我国能够自主生产能够在极地深海进行科学考察的机器人,说明我国科技力量雄厚,A正确;而该机器人的制造不能反映出我国铁矿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和劳动力充足,BCD错误。故选A。
14.极地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独特,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可以在此处进行科学考察来探究地球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故B正确;极地地区目前主要应以保护为主,不应进行产业开发,故开发矿产、建立产业基地、发展旅游业都是不合理的,ACD错误。故选B。
【点睛】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2023春·河南周口·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古人留下了许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词和谚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D.东边日出西边雨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了( )
①黄河是外流河 ②地球是球体 ③海陆变迁 ④地球公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5.B 16.A
【解析】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与地球自转无关,排除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B正确;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描述的是秋季景观,与地球自转无关,排除C;东边日出西边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排除D。依据题意,故选B。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的自转产生的,也说明了黄河是外流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故A①②正确;与海陆变迁、地球公转无关,③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点睛】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18.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19.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 B.沙尘暴 C.大风 D.火山
【答案】17.D 18.D 19.A
【解析】17.“同一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被积雪覆盖,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选D。
18.秦岭—淮河一线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D正确。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200mm等降水量线,A错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B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错误。故选D。
19.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结合题干可知,引起山体滑坡最有可能是暴雨,A正确;沙尘暴、大风、火山与山体滑坡无关,BCD错误。故选A。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0.(2022秋·甘肃平凉·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手捧如歌的哈达/心儿像格桑花明亮/风沙扬起青春的热望/冰霜铸就高原的坚强/各族同胞携手情深意长/雪域儿女筑起人间天堂/…”这是对支援某一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赞美的诗句。由诗句内容判断,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是( )
A.新疆 B.宁夏 C.内蒙古 D.西藏
【答案】D
【详解】我国有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由题干信息“哈达、格桑花、雪域儿女、冰霜铸就高原”可知,诗句内容是赞美西藏自治区人民的,该自治区的少教民族主要是藏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2023春·山西朔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能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
【详解】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气流上升,降水多;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体现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是海陆因素影响所致,B错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春雨,与地形无关,C错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述的是地势对河流的影响,D错误。故选A。
2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文习的诗篇、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中上游 B.长江下游 C.黄河中上游 D.黄河下游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是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叫声中,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这描写的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景象,A正确;黄河中上游泥沙含量大,黄河、长江下游水流平缓,与题干河流特点不符,排除BCD;故选A。
23.(2023·全国·八年级假期作业)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贝贝暑假去湖南长沙旅游,出行前找到了岳麓山周边地图进行研究分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贝贝计划爬岳麓山,估算了岳麓山的海拔是 ;设计了两条游览岳麓山的线路(图中①、②),请你帮助贝贝选择一下线路并说明理由 。
(2)贝贝登上岳麓山顶,饱览橘子洲的全貌,想到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通过这首诗词我们知道毛泽东主席游览长沙的季节大约是 ,湘江的流向是 。
(3)贝贝在岳麓山上看到的湘江的水文特征是 。
【答案】(1)300m—350m ①路线因为贝贝年轻,选择虽然坡度较陡些,但线路较短、省时间、有挑战的路线
(2)秋季 向北
(3)水流量大,含沙量大,正处于汛期,水位高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岳麓山的海拔在300米-350米之间,图中游览岳麓山的线路①,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线路短,省时间,有挑战的线路;线路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线路长。
(2)湖南长沙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材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可知,长沙的季节大约是秋季,湘江在长沙段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3)水文特征主要分析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湘江是长江支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故湘江此时的水文特征是正处于汛期,流量大、水位高、含沙量也相应较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5 跨学科主题-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是一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地图-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曹老师拍照的位置大致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左图为淮河水系示意图,图示区域陡崖的宽度约为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第01期),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卫星发射基地位于东半球的是,斯里哈里科塔位于地球五带中的,拜科努尔位于西昌的,种子岛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为,下列关于圣马科的说法正确的是,根据父子对话,推测爸爸的年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