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开元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邢台市开元中学八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命题人:龚燕燕(15630986331);审题人:王琳;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I卷答案填涂到选择题答题卡上,将II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 K:39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利用白醋和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2.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 B. C. D.
3.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A. B. C. D.
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属于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B.点燃氢气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得少于2/3
5.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C.Na 比 Na+ 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6.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丙乙;②乙+O2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
C.C、CO2、CO、CaCO3
D.C、CO2、CO、H2CO3
7.绿茶中含有儿茶素(化学式为 C15H16O7),关于儿茶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茶素中含有3种元素
B.儿茶素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8.4%
C.儿茶素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6
D.儿茶素是一种化合物
8.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X+Na2SO3+S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 的 化 学 式 为Na2S2O3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 B.CO2+CCO
C.2KMnO4K2MnO4+MnO2+O2↑ D.3Fe+2O2===Fe3O4
10.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右侧木炭燃烧时,发白光
B.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C.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此实验中氮气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氧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是____;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_______为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3.走进“碳村庄”,“碳村庄”的格局如图 1 所示。
(1)“碳村庄”的“居民”中,可作“灭火小能手”的是CO2,能灭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将 CO 转化为 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居民”——蔗糖(C12H22O11),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 2 所示实验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1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 属于________(填标号)。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3)一氧化碳常用于冶金工业,这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
(4)写出如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 CH4→X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15.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以及处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6.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0.9 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结果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体质量/g
9.7
8.9
8.1
7.4
7.06
7.06
(1)在___________ 时间后,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本小题需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故A不正确;
B.白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利用白醋和鸡蛋壳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故B正确;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故C正确;
D.2B铅笔芯是石墨,石墨能导电,用2B铅笔芯可以做导电性实验,故D正确。故选A。
2.B
【分析】
【详解】
A.蜡烛熄灭是因为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就是说因缺氧而熄灭;
B.人吹灭蜡烛是因为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达到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就是说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稀盐酸与石灰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D.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使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故选B。
3.D
【详解】
A.导气管太长,不宜于气体的导出,故A不正确;B.选择的漏斗为一般的漏斗,应该用长颈漏斗,并且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故B不正确;C.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锥形瓶太短,无法起到液封的作用,故C不正确;D.分液漏斗关闭活塞时就能起到不漏气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4.B
【分析】
A.氢气用带燃着的木条检验;
B.点燃氢气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
D.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得少于1/4。
【详解】
A.用带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点燃氢气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引起爆炸,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得少于1/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少于1/4是因为当容器内酒精较少时,密封空间中聚集着大量的高浓度酒精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加热时,酒精-空气混合蒸汽瞬间燃烧膨胀,容易爆炸;酒精灯内酒精量超过容积的2/3时,灯内空间小,酒精蒸汽外溢,容易引起失火。正确的做法是酒精只能加到容积的2/3以下。
5.C
【详解】
A.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没有改变,A答案正确;
B.依据两者的结构可知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而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B答案正确;
C.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Na+比Na少一个电子,C答案不正确;
D.因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C
6.B
【详解】
由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和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可得丁为碳酸,丙为二氧化碳,又由②乙+O2丙,所以乙为一氧化碳;①甲+丙乙,所以甲为碳,因此四种物质分别为:C、CO、CO2、H2CO3。故选B。
7.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相关知识
【详解】
A选项,儿茶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选项,碳元素质量分数=×100%=58.4%;
C选项,儿茶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5︰16;
D选项,儿茶素是一种化合物。
【点睛】
熟练掌握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8.C
【详解】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钠、硫、氧原子数目分别为4、4、8,反应前钠、硫、氧原子数目分别为2、2、5,故X 化学式为Na2S2O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有题意可知,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A.缺少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选项A错误;
B.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故选项B错误;
C.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C正确;
D.缺少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化学方程式的错误经常有以下几个方面:写错化学式、没配平、没加反应条件、没标注生成物的状态等。
10.D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正确;
B.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C.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正确;
D.此实验中氮气的作用不是防止爆炸,是为了证明燃烧需要氧气,错误。
故选:D。
11.分子构成不同 澄清的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12.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13.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CO+O2 2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 C 还原性
15.氢(或氢和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 支持 只要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或利用塑料袋收集尾气)
16.(1)t5。
(2)3.84 g。
(3)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x=9.8 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9 g-9.8 g=1.1 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1.1 g。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共3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
河北省邢台市英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英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