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航向指飞机或轮船所在位置的正北方向顺时针测量至前行航向线的夹角。6月22日,张老师从西安成阳机场(34°N,108°E)飞往女儿所在的城市。如图为该飞机的空中信息实况记录图。完成下面小题。
1、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太阳高度约为( )
A.59.5° B.69.5° C.79.5° D.80.5°
2、张老师女儿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
A.厦门 B.昆明 C.乌鲁木齐 D.大连
秘鲁鳀是生存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1海里=1.852千米)、50米水深内海域的冷水性鱼类,是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秘鲁沿岸秘鲁鳀渔场是秘鲁鳀的主产区。秘鲁鳀渔场每年有两次大的渔汛阶段,第一渔汛阶段以4—6月为主汛期,第二渔汛阶段以11—12月为主汛期。研究表明,表层海水距平温度(SSTA)连续3个月平均值超过0.5℃或低于—0.5℃即发生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环境变化会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下图示意东太平洋2005—2009年表层海水距平温度月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秘鲁沿岸秘鲁鳀渔场( )
A.第一次鱼汛阶段比第二次鱼汛阶段鱼捕获量大
B.2009年8—12月鱼捕获量严重减产
C.5月立夏,鱼类活跃,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捕捞阶段
D.秘鲁鳀顺洋流产生迁徙
4、据图推测2007年( )
A.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干旱加剧 B.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海区温差减小
C.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降水偏少 D.秘鲁寒流势力弱于往年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2001~2013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口总量( )
A.持续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持续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6、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7、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是( )
A.建立各种协同机制 B.交通运输一体化
C.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D.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
8、张家口和唐山与北京的距离相差不大,但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
A.生态环境优 B.产业基础好 C.准入门槛低 D.资源更丰富
河北省晋县贾家口镇历城村以前是冀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落。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成功实现转型,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完成下面小题。
9、第Ⅱ阶段部分村民职住分离的原因是( )
A村里环境更好,空气更清新 B.镇上房价高,购买能力弱
C.可节省房租,降低生活成本 D.村庄距离镇上较近,住哪都方便
10、历城村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发展过程中( )
A.自然条件的影响不断减弱 B.镇—村间联系不断趋于弱化
C.村庄空心化现象不断加剧 D.经济活动工业超过农业
土壤空气中的CO2主要源于土壤微生物分解、根系呼吸等,其变化受到土壤的温度、湿度、孔隙度、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亚马孙平原东部森林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亚马孙平原东部森林土壤表层空气中CO2浓度比土壤深层低的原因是( )
A.土壤表层温度高于深层 B.土壤表层湿度大于深层
C.土壤表层有机质比深层更丰富 D.土壤表层透气性比深层更好
12、亚马孙平原东部森林土壤空气中CO2浓度湿季明显高于干季的原因是湿季比干季( )
A.土壤有机质丰富 B.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C.根系呼吸作用强 D.土壤孔隙度高
下图示意我国某都市圈中X、C、R三个不同品牌咖啡门店的区位及服务范围。X、C采用传统零售模式,注重门店消费体验;R采用APP平台下单交易,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3、与X和C门店相比,R门店选址的优势在于( )
A.门店租金较低 B.信息网络更发达 C.交通条件较好 D.更靠近消费市场
14、为提高门店经营收益,R门店宜( )
A.优化门店体验服务 B.扩大客户个性化需求服务
C.加大平台宣传力度 D.增加研发资金投入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图甲,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图乙),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的沙源来自黄河沉积物 B.去沙岛旅游以春季景色最美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 D.近年来沙丘面积有向东扩展趋势
16、下列有关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是青海湖湖风携带湖岸的泥沙在西岸堆积而成
B.主要是强劲的西北季风携带风沙在西岸堆积而成
C.主要是东南季风携带湖岸的泥沙在西岸堆积而成
D.青海湖西岸沙丘的形成与布哈河的泥沙沉积关系密切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受此影响,青藏高原面和周边大气形成了热力运动,促进了青藏高原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亚洲水塔”之称。下图为青藏高原剖面图。
(1)结合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气温高的原因。
(2)说明青藏高原气温的日较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亚洲水塔”的水源主要来自夏季降水,请分析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多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化、集群化、基地化是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趋势。休斯顿化工产业集群内拥有近30家石油和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依托化工产业链,实现了上、中、下游产品投入、产出的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化。工业园区与园区之间通过管道等连接形成配套体系。下图示意休斯顿地理位置。
(1)说明图中休斯顿化工产业集群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2)简述休斯顿网络化产业链的社会经济效益。
(3)分析休斯顿园区与园区之间用管道连接的好处。
19、江西省九江市某校学生到郊区开展研究性学习,考察路线如图1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对石材城进行走访。
访谈内容
访谈结果
石料来源
主要来自周边的东牯山,少部分来自省外
石材城规模
园区工厂25家,以中小型为主,工人的数量大厂平均20人,小厂平均10人
石材产品
类型
以路沿石、石桌石椅、墓碑等工艺简单的低端产品为主
市场
周边地区,国内为主
工人收入
工资按量或按技术取酬,平均年收入6—10万不等
(1)说明石材城布局的优势条件。
活动二:对东牯山石料开采场进行考察。
同学们发现,从石材城至东牯山一路,干处尘土飞扬,湿处泥泞不堪,路旁植被低垂,蒙灰负重,有的已经枯萎。采石场更是不见植被踪迹,山体三面悬崖陡壁,呈“U”型(如图2),高高的碎石堆上泥沙、碎石混杂。
(2)指出东牯山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3)请你从石材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石材城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到秋冬季节,气温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枫叶的叶绿素被破坏,同时昼夜温差的增大,枫叶内的花青素不断形成,使枫叶叶子很快变红。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下图是日本主要岛屿的红叶观赏日期图。
(1)分析图中从A到B到C红叶观赏日期逐渐推迟的原因。
(2)说明图中洋流对日本红叶观赏日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时间与西安的地方时相差48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西安与120°E经度相差12°),故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地方时约为12时(北京时间12时46分—48分),故西安为正午。因此“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太阳高度”即为10月1日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每月大约移动7.8°,6月22号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可知,6月22号,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90°—(34°—23.5°)=79.5°,故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太阳高度约为79.5°。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航向的概念及图中航向信息可知,飞机主要的飞行方向是向东南,该城市应该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只有厦门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故选A。
3、答案:B
解析:2009年8—12月海水距平温度明显上升,而秘鲁鳀是冷水性鱼类,所以鱼类会减产,B正确;第一渔汛阶段以4—6月为主汛期,第二渔汛阶段以11—12月为主汛期,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汛期的水温更低,因此渔获量更大,A错误;5月立夏,当地水温不是一年中最低,所以不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捕捞时期,C错误;顺洋流迁徙会到低纬度,水温会升高,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
4、答案:A
解析:2007年,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距平温度偏低。当地发生拉尼娜现象,因此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干旱加剧,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海区温差变大,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降水偏多,秘鲁寒流势力较强,综上所述,A正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根据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净迁移率可知,从2001年到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净迁移率大于0,所以人口增加,在2007年到2013年期间,虽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于0,但是净迁移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增长率仍然大于0,人口增加,故A正确。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13年以来,净迁移率出现明显下降,而材料中明确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GDP增长迅速,B错误;环境承载力下降,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人地矛盾增多,不一定会出现人口的大量外迁,且我国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在增加,C错误;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会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提供的岗位逐渐减少,迁入人口由明显的回退,甚至一些人员回迁,使得净迁移率下降,D正确;人口老龄化加剧则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与净迁移率回退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C正确;建立各种协同机制、交通运输一体化、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都不是战略重点,ABD错误。所以选C。
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山相比于张家口而言,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因此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B正确;生态环境不是导致两地接受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准入门槛,C错误;唐山经济发达,人类活动较多,因此生态环境相比于张家口并不占优,D错误。所以选B。
9、答案:C
解析:村民在镇上兼业,农闲季节在镇上务工,农忙季节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居住在村里能够获取粮食、蔬菜等生活产品,可以节省租房成本,降低生活成本,C正确;环境质量不是影响村民居住地点的主导因素,A错误;房价高,村民可以租房,因此,房价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镇上的基础设施要优于农村,住在镇上更方便,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历城村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发展过程中,由农业阶段逐渐发展到工业阶段,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不断削弱,A正确;村民住在村里,在镇上兼职,镇—村间联系不断得到强化,B错误;阶段Ⅲ村落建设用地受到严格管控,说明村庄空心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C错误;阶段Ⅲ村民兼业化和非农化特征明显,以非农收入为主,非农收入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经营获得的收入,并不全来自于工业,D错误;故选A。
1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微生物分解和根系呼吸。土壤表层透气性好,和外界空气交换好,二氧化碳含量低,下层透气性差,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易排出,浓度较高,D正确;表层土壤有机质多,微生物分解多,C错误;土壤温度垂直方向上不同季节规律不同(夏季表层温度高,冬季表层温度低),不会使表层浓度始终较低,A错误;读图湿润季和干旱季土壤表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均较下层低,故湿度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干旱季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空气和外界空气交换多,二氧化碳浓度低;干旱季有机质含量没有减少;根系呼吸增强会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干旱季微生物活性受抑制,分解作用减慢,产生二氧化碳较少,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1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与X和C门店相比,R门店布局与商圈的边缘地区,其消费市场和交通运输状况均不如X和C门店,但有土地租金较低的优势,A正确,CD错误;商圈范围较小,信息网络通达程度不会有太大差异,B错误。所以选A。
14、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R采用APP平台下单交易,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且布局于商圈的外围,其直接客源较少,故需要加强平台宣传,以获取更多稳定的客源,C正确;X和C位于商圈中心且更注重门店体验,品牌效益更强,R从优化门店体验和增加研发投入的做法入手较难有效实现提高收益,竞争力不强,AD错误;仅扩大客户个性化需求服务不利于R门店开拓市场,经营收益不一定能够提高,B错误。所以选C。
15、答案:D
解析:据材料,青海湖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来自当地河湖沉积物而非黄河沉积物,A错误。沙岛旅游最好是在夏季,春季此处温度偏低,且多大风,植被偏少,景色相对较差,B错误。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西坡是迎风坡,坡度缓,沙丘东坡是背风坡,坡度陡,C错误。河流自西向东流,带来大量泥沙,近年来沙丘面积有向东岸扩展趋势,D正确。故选D。
16、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区域内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当出现湖风时,当地会盛行东风,青海湖湖风携带湖岸的泥沙在西岸堆积,东南季风到达此处时,受到山地阻挡,相比当地的湖风而言,东南季风风力较小,难以携带泥沙,A正确,C错误。图中显示,青海湖西岸西边有黑山、大通山阻挡,西北季风被阻挡,因此青海海西岸沙丘的沙源来自西北沙漠的可能性不大,B错误。青海湖西岸沙丘的形成与湖风的关系更密切,D错误。故选A。
17、答案:(1)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2)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气温高,日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农作物的产量高。
(3)青藏高原夏季由于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降水较多。
解析:
18、答案:(1)集中分布在河流航道两侧(或沿河分布)。原因:化工企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较高;图中河流连接海湾,沿岸航运便利,便于化工产品输出。
(2)具备有更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就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产业链条实现了上、中、下游产品投入、产出的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化,合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节约生产成本;产业合作有利于技术创新,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完善的产业体系。
(3)形成管道网络,利于将附近石油输送到各个化工园区,降低运输成本;满足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化工企业运输产品、原料,提高运输效率。
解析:
19、答案:(1)靠近原料产地;河流提供水源;地价低;临近高速公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市场。(换:廉价劳动力丰富,集中布局形成集聚效应)。
(2)资源角度:矿产资源过度开采(或利用低效、枯竭),植被破坏;环境问题角度:造成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红漠化)。
(3)提高工艺水平(或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高端产品(或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品质),——产业角度,可替换:实行专业化生产;合并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治理污染(或恢复山地植被)——环境角度,可替换:控制规模。
解析:
20、答案:(1)从A到B到C,纬度变低,气温升高,枫叶变黄变红的日期变晚,观赏日期延后。
(2)图中洋流是日本暖流。日本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使得受日本暖流影响的岛屿东岸地区红叶观赏日期比西岸地区延后。
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