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a 40 C 12 Cl 35.5 Na 23 Mg 24 S 32 Fe 56 Cu 64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酒精易挥发 B. 蜡烛能燃烧 C. 钨丝熔点高 D. 合金硬度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易挥发,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蜡烛能燃烧,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C、熔点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硬度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酸奶 B. 医用酒精 C. 泥水 D. 冰水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奶属于乳浊液,不稳定,不是溶液,故错误;
B、医用酒精是酒精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属于溶液,故正确;
C、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错误;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错误。
故选B。
3. 绿植养护需要用到营养液,下列营养液的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NH4)2SO4 B. Ca(H2PO4)2 C. KNO3 D. KCl
【答案】C
【解析】
【分析】复合肥是含氮磷钾两种或以上的化肥,据此判断。
【详解】A、硫酸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 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含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规范的是
A. 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
B. 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
C. 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观察现象
D. 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以免混合液迸溅出来,正确;
B、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防止残留液腐蚀标签,正确;
C、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底部,错误;
D、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外焰温度最高,以免试管与内焰接触导致受热不均炸裂,正确;
故选C。
5. 下列厨房中的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盆 B. 玻璃杯 C. 不锈钢炊具 D. 木筷
【答案】A
【解析】
【详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木头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奥秘,下列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 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一一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腔中,使人闻到“酒香”,故选项正确;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加压使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大小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选项正确;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可以说明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正确。
故选B。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铜,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C、一氧化碳加热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
故选D。
8.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 X的化学式是Ag2S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g、H、S、O的个数分别是4、4、2、2,生成物中含Ag、H、S、O的个数分别是0、4、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Ag、2个S,故X的化学式为:Ag2S。
【详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是两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银单质中银元素化合价为0,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Ag2S中银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银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符合题意。
故选D。
9. 某同学参加实验操作考试,为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镁片、锌片分别放入Cu(NO3)2溶液中
B. 将锌片、铜片分别放入Mg(NO3)2溶液中
C. 将镁片、铜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中
D. 将镁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Cu(NO3)2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镁片、锌片都能与Cu(NO3)2溶液反应,证明镁、锌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比较镁、锌的活动性的强弱,故错误;
B、锌片、铜片都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证明镁的活动性比铜、锌强,但不能比较铜、锌的活动性的强弱,故错误;
C、镁能与Zn(NO3)2溶液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锌强,铜不能与Zn(NO3)2溶液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能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正确;
D、镁片与Zn(NO3)2溶液、、Cu(NO3)2溶液都反应,证明镁的活动性比铜、锌强,但不能比较铜、锌的活动性的强弱,错误。
故选C。
10.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28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89
54
A. 甲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 B. 甲物质中一定含氧元素
C. 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16 克 D. 生成 CO2和 H2O 的质量比是 88:54
【答案】B
【解析】
【分析】甲物质反应前为30g,反应后完全消失,故为反应物;二氧化碳反应前为1g,反应后为89g,增加了88g,故为生成物,水反应前不存在,反应后为54g,故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a=16g,氧气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故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分析可知,甲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甲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故对。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为:,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和为甲的质量:。故甲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错。
C、由分析可知:a=16g。故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16 克。故对。
D、生成 CO2和 H2O 的质量比是:。故对。
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的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下列涉及化学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观:H2O和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 转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C. 守恒观:12克H2与12克O2完全反应后生成24克H2O
D. 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化学式可知,H2O和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石墨和金刚石都为碳的单质,为不同物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相关的质量关系为:,每4g氢气和32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36g水,则12g氢气与12g氧气反应,氢气过量,则生成的水的质量小于24g,故C错误;
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60分子,故D错误;
故选AB。
12. 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 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C. 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 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锌、铁、铜活动性顺序为锌>铁>氢>铜,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若锌有剩余,则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加入稀盐酸,锌和铁会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
【详解】A、由分析可得,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一定为铜,可能硫酸铜部分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也可能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硫酸亚铁,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得,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金属为铜和铁,硫酸铜反应完全,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可能部分反应,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可能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只有硫酸锌,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得,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一定为硫酸锌,说明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部反应完全,即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得,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说明硫酸铜一定反应完全,滤渣中一定有铜,但是硫酸亚铁不一定反应完全,有可能硫酸亚铁反应了一部分,此时滤渣中有铜和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也有可能硫酸亚铁没有反应,此时滤渣中只有铜,加入稀盐酸不会产生气泡,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
A. C、CO、CO2、H2CO3 B. H2O2、O2、H2O、H2
C. CaO、Ca(OH)2、CaCl2、CaCO3 D. Cu、CuO、Cu(OH)2、Cu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转化为碳,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氧气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不能转化为过氧化氢,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向盛有80℃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
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鉴别NaCl、NaOH与NH4NO3三种固体
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同温等体积水
中测量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D
检验CO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A. A B. B C. C D. D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向盛有80℃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氧气,观察到通入氧气的白磷燃烧,未通入氧气的白磷不燃烧,变量是氧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符合题意;
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入稀盐酸,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反应,不符合题意;
C、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不变,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同温等体积水中,溶解后溶液的温度不变的是NaCl,溶液的温度升高的是NaOH,溶液的温度降低的是NH4NO3,符合题意;
D、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取48.0g铁片放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50.0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68%
B.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相当,则两种物质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 等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充分燃烧,一氧化碳消耗的氧气质量大
D.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2g
【答案】CD
【解析】
【详解】A、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则所得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故A正确;
B、设二氧化硫的质量为a,三氧化硫的质量为b,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相当,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则0.5a=0.6b,a=1.2b,则两种物质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a-0.5a):(b-0.6b)=0.5a:0.4b=0.6b:0.4b=3:2,故B正确;
C、设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为a,甲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x,一氧化碳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y
则甲烷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更大,故C错误;
D、100g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中HCl氢元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水中氢元素全部来源于稀盐酸,则生成的水的质量为:,由于反应生成的水中氧元素全部来源于氧化物,因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g-0.2g=1.6g,故D错误;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本大题包括3小题 共20分)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②氧化钙③一氧化碳④硫酸铜⑤盐酸⑥氯化钾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
(3)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
(4)常见的食品干燥剂是_____。
(5)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
(6)可用作钾肥的是_____。
【答案】(1)① (2)⑤ (3)④ (4)② (5)③ (6)⑥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质软、呈深灰色,在纸上划过留下黑色痕迹,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选①;
【小问2详解】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故选⑤;
【小问3详解】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而成,故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故选④;
【小问4详解】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②;
【小问5详解】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一氧化碳,故选③;
【小问6详解】
氯化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⑥。
17.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
(1)加碘食盐中含的碘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_____。
(2)米、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淀粉中氢原子、氧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_____。
(3)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4)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
(5)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可以利用盐酸将水垢除去,请写出其中涉及到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一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_____,防止食品变质。
(7)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白醋,再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答案】(1)元素 (2)2:1
(3)吸附
(4)加热煮沸
(5)
(6)隔绝空气 (7)溶液变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中含的碘是指元素;
【小问2详解】
由淀粉化学式可知,淀粉中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n):(5×n)=2:1;
【小问3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小问4详解】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生活中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5详解】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氢氧化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食品变质是因为与空气接触,造成食物氧化变质,真空包装隔绝了空气,可防止食品变质;
【小问7详解】
白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白醋,再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1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1)从宏观知微观。
①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结果总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_____。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构成的。
(2)从微观知宏观
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表示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
【答案】(1) ①. 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 氧分子 ③. 汞原子
(2) ①. ACD ②. AD##DA ③. 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结果总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釆,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小问2详解】
由于一种分子构成或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表示纯净物的是AC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其中AD是由分子构成的,C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四、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 共20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铜和硝酸银反应:_____;
(2)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_____;
(3)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锌与稀硫酸反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①0℃时,10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_____g氯化钾。
②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③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_____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
(3)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NaClO)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_____g。
【答案】(1) ①. 27.6 ②. 75 ③. 10 ④. 大于 (2)+1 (3)10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27.6g,则该温度下,10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27.6g氯化钾;
②30℃时,次氯酸钠的溶解度为50.0g,该温度下,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5g+50g=75g;
由于存在未溶解的固体,故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30℃时,次氯酸钠的溶解度为50.0g,故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为:5g,故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5g+30g-25g=10g;
③50℃时,溶解度:氯化钾小于次氯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钾小于次氯酸钠,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氯化钾小于次氯酸钠,溶剂质量:氯化钾大于次氯酸钠,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降温后,溶剂质量不变,故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大于次氯酸钠;
【小问2详解】
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
【小问3详解】
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的质量为:2000g×0.05%÷10%=10g。
21. 某铝厂为了“变废为宝,点渣成金”,从含有Al2O3、SiO2等成分的工业废渣中提取金属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里属于碱的是_____。
(2)“过量的酸溶液”中使用的酸是_____(写化学式),写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2的化学性质有:_____(写一条)。
(4)电解Al2O3产生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它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答案】(1)氢氧化铝 ##Al(OH)3
(2) ①. H2SO4 ②.
(3)不能跟酸反应
(4) ①.
②. 分解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分别是硫酸铝、氢氧化铝、氧化铝、铝单质,硫酸铝是由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氧化铝是由Al、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铝是由铝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氢氧化铝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里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铝或Al(OH)3;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向工业废渣中(含有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加入过量的酸溶液,得到硫酸铝溶液,故加入的酸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其中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向工业废渣中加入过量的酸溶液,过滤,得到含二氧化硅的滤渣,说明二氧化硅难溶于水(物理性质)、不能跟酸反应(化学性质);
【小问4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氧化铝中含Al、O,生成物中也应含Al、O,故氧化铝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单质为铝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五、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 共20分)
22. 如图甲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酒精灯常用____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性质。
(4)若选取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端(填“m”或“n”)通入。
(5)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_____。
(6)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_____。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外焰
(2) ①. A ②. (3)密度比空气大 (4)n
(5)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6)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酒精灯常用外焰加热,因外焰温度最高;
【小问2详解】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能用C装置,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性质;
【小问4详解】
若选取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从n端通入;
【小问5详解】
F实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6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23. 如图为某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请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反应后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g,剩余8.0g固体为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3) ①. 2 ②. 混合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图中实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故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小问3详解】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根据钙元素质量守恒,则碳酸钙固体的质量为:,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0g=2g;
若10g碳酸钙完全分解,根据钙元素质量守恒,则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8.0g,则说明剩余8.0g固体中有生成的氧化钙和未分解的碳酸钙,故为混合物。
24. 某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KNO3、NH4H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华为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
(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_____。
(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
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_____(填写物质名称)
(3)化肥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132g硫酸铵的含氮量与_____g硝酸铵的含氮量相当;
(4)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NH4)2SO4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填写仪器名称)。
【答案】(1)硝酸钾##KNO3
(2)硫酸铵 (3) ①. -3 ②. 80
(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5)量筒
【解析】
【小问1详解】
硝酸钾和熟石灰不反应,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故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硝酸钾;
小问2详解】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碳酸氢铵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硫酸铵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无气泡产生,说明该化肥成分是硫酸铵;
【小问3详解】
硫酸铵中硫酸根离子显-2价,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1)×4]×2+(-2)=0,x=-3;
132g硫酸铵的含氮量为:,则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小问4详解】
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小问5详解】
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玻璃仪器为:计算、称量、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量筒。
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 共10分)
25. 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 淀粉
每片含量:200mg碳酸氢钠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痛
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用
(1)碳酸氢钠(NaHCO3)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1:4 (2)减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NaHCO3)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1:4;
【小问2详解】
胃酸的住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
;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
由上可知,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量需减少。
26. 现有氯化钠和硫酸钠固体混合物43.3g,欲除去硫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已知所选试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滴加试剂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100g该试剂,过滤、蒸发结晶。回答并计算:
(1)所选试剂为_____。
(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氯化钡溶液
(2)解: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的质量为z,
解得x=14.2g
解得y=11.7g
解得z=23.3g
答: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
【解析】
【小问1详解】
现有氯化钠和硫酸钠固体混合物43.3g,欲除去硫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根据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可选择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一些食物的pH近似值如下,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合理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