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语法运用知识讲解与练习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语法运用知识讲解与练习第1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语法运用知识讲解与练习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语法运用知识讲解与练习

    展开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
    语法运用知识讲解与练习
    一、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运用
    1.判定词义
    判定下列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⑴ 其一道西出,寻之无所得。(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⑵ 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薛瑄《游龙门记》)


    【译文】
    ⑴其中一条路向西延伸,沿路寻求没有发现令人欣喜的风景。
    ⑵顶峰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没法使用木料建筑,全部用砖头砌成。(甃甓:zhòupì,井壁,砖壁。)
    2.判定词性变化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C.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D.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3.判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出乎其诚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有不足以过之者  此小大之辩也
    C.刚毅而信实      劳苦而功高如此
    D.日趋于富盛之域  赵尝五战于秦
    4.判定断句
    1.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③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手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归有光《项脊轩志》)
    【启示】定主语,知道分句从哪里开始;定谓语,知道分句的核心成分;定宾语,知道分句到哪里结束。
    2.给下列高考题中的文本断句
    【2023新高考Ⅰ卷真题】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答案】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译文】韩非的书里说孔子认为他做得很对,引孔子的话来为自己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难道不相像吗?
    【2022新高考Ⅰ卷改编】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答案】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译文】现在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歃血结盟,这样赵国就与强大的秦国相邻,赵国土地也将连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年年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
    【2021新高考Ⅰ卷改编】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答案】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译文】起初,太上皇想通过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慑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是幼子均受封为王,受封者达数十人。皇上(唐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问:“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
    5.助力译文
    1.准确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⑴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李密《陈情表》)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2.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3新高考Ⅰ卷】
    ⑴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⑵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参考答案】
    (1)大臣们没有不在我面前表露出傲慢轻侮的神情的,只有高赫没有丧失君臣之间的礼节,因此首先奖赏他。
    (2)请让我来给您举一个例子,请您仔细考究它究竟是否可信。
    【2022新高考Ⅰ卷】
    ⑴ 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⑵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参考答案】
    (1)我国年成歉收两年了,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怎么能办得到呢?
    (2)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把一半的国土送给秦国,秦兵一定会离开魏国。

    二、在诗歌鉴赏题中的运用
    【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意简介】本诗借助传说和想象,描写了肃杀、凄凉的塞外风光:听说从轮台到北庭,连年都是风雪连天,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也很少去。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城,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城。但是在尾联作者扭转了这一情感流动的方向,强调此行的目的在于“勤王”,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途遥远,只希望能从梦中回到故乡看看。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审题分析】先看思想感情:①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热忱;②羁旅思乡之愁。再看逻辑:两种情感是以“勤王”为重,“私归”为轻,“私归”之情是服从于“勤王”之情的,因此在表达时,要体现出转折的逻辑关系。逻辑的把握可能是这道题的难点。
    【参考答案】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虽有羁旅思乡之愁,但仍然以国事为重、忠君报国的爱国热忱。
    【2023年全国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注释】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诗意简述】
    首联:逐字注释来研读经典,领悟学问,反而会越来越艰难。人们相逢讨论时,总喜欢提到曾参和颜回,以显示自己有学问。
    颔联:他们哪里知道,剥落皮毛之后,精要才刚刚显露,不能仅靠道听途说、口耳相传来获得学问。
    颈联:诗人以“参禅求仙”来比喻求学,强调只有经过“自参”“亲炼”的过程,才能领悟学问的真谛和美妙。
    尾联:化用魏了翁的名言,说看桃李不能在卖花担上看,而应到树头枝底看,说明求学不能道听途说,而应沉浸到经典作品中去用心研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了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5.A。“学转难”表明逐字注释来研读经典会使领悟学问越来越艰难,与“不畏艰难”无关;“逢人个个说曾颜”,言外之意为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浮于表面。
    16.①魏了翁告诫人们:不要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只有亲自到树下观赏枝头的桃花李花,才能领略其绽放之美。②本诗以类比的方法,阐明了治学应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的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其活泼的精神。

    三、在解读儒家经典时的运用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孟子曰:“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高考题⑴:“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          的说法。
    高考题⑵: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⑴ ①说的是夫子自己 ②自谦 
    ⑵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⑴ 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2022全国乙卷)



    (3)魏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2022新高考Ⅰ卷)




    【参考答案】
    ⑴南诏王阁罗凤派遣使者来请罪,请求归还俘掠的东西,把云南城修缮后就带着人离开了。
    ⑵现在我请求对没人供养的年老病弱之人,没有家室的鳏夫寡妇,分为不同的等级供给他们生活用度。
    ⑶魏王说:“秦国将要攻打魏国,您为我谋划,该怎么办呢?”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援助,那么魏国就能得以存续了。”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