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省六部制” 巩固练习--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2024年一轮复习唐朝“三省六部制”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 散骑常侍,古之官名。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无常职。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侍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 )
A. 中枢权力机构职权的扩大 B. 权力制衡机制逐渐被打破
C. 官员间党同伐异现象严重 D. 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
2.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 相权有所分散 B. 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 “外朝”参议要政 D. 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4. 唐德宗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仅剩高参一人也以病免,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学士和其他官员代拟,出现了“中书省案牍不行”的局面。贞元四年二月,用翰林学士吴通微等五人并知制诰,致使中书省“六员舍人皆缺”。这说明( )
A. 朋党之争加剧了政治混乱 B. 君主加强对朝政的控制
C. 决策权与行政权出现分离 D. 三省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5. 唐朝中书省秉承帝旨,参与决策军国要务。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加政事堂会议;唐肃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参与中书舍人“公章诏敕”;唐宪宗时,“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据此可知唐代( )
A. 朝廷权力机制有所调整 B. 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C. 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D. 阶层流动有所加强
6. 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
A. 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 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 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 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7.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 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 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 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 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8.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记载:“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这一做法( )
A.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 决策具有民主的色彩
C. 使皇帝失去了决策权 D. 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
9. 唐太宗时,宰相不能单独与君主议政,只能集体晋见,共商军国大事,并规定:“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此举旨在( )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完善三省权力制衡
C. 强化君主专权 D. 彰显决策的科学性
10. 表为《唐会要》中关于历代尚书仆射相关记载的统计表。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表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
◎东汉:尚书台之副。
◎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
◎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
◎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A. 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 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 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D.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11. 有学者认为,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下列制度中可以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B. 三公九卿制、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察举制
12. 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而后逐渐成为唐王朝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堂的发展有利于( )
A. 分割宰相权力 B. 加强中央集权 C. 避免决策失误 D. 提高行政效率
13. 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有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其后,皇帝又以其他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亦为宰相。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官员的晋升渠道 B. 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
C. 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 D. 加强君主对朝政控制
14. 政事堂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联合办公场所,初设在门下省,唐高宗末移至中书省。唐玄宗时因宰相张说的奏请,改为中书门下,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其后,分曹办事。这一制度的变化( )
A. 减少了决策失误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平衡了中枢权力
15. 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
A. 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B. 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 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 D. 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析】据材料可知,唐高宗以后,在门下和中书两省分别增设散骑常侍来监督两省,这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故选D项;散骑常侍是为了监督中书和门下,不能表明两省权力得到扩大,故排除A项;这一设置并不属于权力制衡,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官员党同伐异现象严重,故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
A.依据题干中“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并结合所学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是加强皇权、分散相权的反映,故A正确。
B.题干信息和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无关,B错误。
C.结合所学可知,“内朝”“外朝”是西汉的政治制度,与题干中“唐代”不符,C项错误。
D.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社会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古代的政治决策不可能走向透明开放,D错误。
3.【答案】C
【解析】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凤阁、鸾台,且低等级的官员可以参与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这些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
题干信息只说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职权扩大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
题干信息没有反映官员晋升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
题干没有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德宗贞元初年。据题意可知,唐德宗对于中书舍人缺员的情况不予解决,最终是皇帝任用翰林学士来处理政务,由此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对朝政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和朋党之争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决策权和行政权分离,这一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C项;之所以出现中书舍人缺员是因为唐德宗意图加强君主专制,并不是三省精简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午前决朝政”,三省长官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意见不一,通过“会食”,改善宰相因工作上的不同意见的僵化关系,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B项正确;
宰相“会食”属于下班时间,与办公效率无关,排除A项;
宰相仅仅是“会食”,不可能因此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排除C项;
宰相会食仅仅属于工作餐,因此不会对皇帝诏令造成影响,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材料中门下省的官员批驳皇帝的制书,就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反映了当时中枢机制运行正常,D项正确;
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
材料中的门下省正常运行,不能说明削弱皇帝独尊地位,排除B项;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正常运行,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8.【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三省六部制背景下,各部门分工负责,运作流程规范明确,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A正确;
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不具有民主色彩,故排除BC;
D是无关项,排除。
9.【答案】C
【解析】
C.宰相“集体晋见,共商军国大事”,官员奏事必有谏官匡正和史官记录等规定,有助于宰相间相互制约和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减少决策失误,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君
权,故C正确。
ABD.此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无所体现,故不选ABD。
10.【答案】D
【解析】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尚书仆射的地位和职权在每个时期不断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尚书仆射的调整体现了对前朝制度的传承与创新,故D项正确。
A.尚书仆射仅仅是中枢权力机构的一部分,无法体现完备,故排除A项。
B.题干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对其调整的影响,故排除B项。
C.由题干可以看出,尚书仆射的权力先加强后削弱,而后又加强,故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
C.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唐朝实行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可以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故C项正确。
ABD.三公九制属于秦朝的中央官制,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察举制属于汉代的制度,依据孝廉选官。ABD项不符合题干描述,排除ABD项。
12.【答案】D
【解析】
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决策程序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涉及权力分割,故不选A。
B.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涉及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不选B。
C.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能够提高行政效率,但不一定就能避免决策失误,故不选C。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有一定的决策程序,而政事堂的设立使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有助于简化程序,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故 D正确。
13.【答案】D
【解析】
D.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使宰相的权力,权力进一步被分割,这些措施都达到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D正确。
A.材料中只是涉及相权的分散,没有涉及选拔非官吏出身的人担任宰相,所以也就不能得出增加渠道,故排除A。
B.相权由一分为三到一分为多,这是在分散相权,故排除B。
C.按照常识可知,参与决策的人越少,越能提高决策的效率,材料中显然是增加了人数,不利于提高效率,故排除C。
14.【答案】B
【解析】
B.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唐朝政事堂初设在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再改名中书门下,并且下设五房办事,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唐朝三省制的演变,中书门下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项正确。
A.三省制的变化并不能避免决策失误,这一说法绝对化,故A项错误。
C.三省制的变化加强了君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
D.三省制的变化,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杨国忠把持朝政,官员选拔任用不经过门下省审核,这说明当时中枢运行机制遭到破坏,D项正确;
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
材料内容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到君权受到制约,排除C项。
专项练习 历史特点类试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 历史特点类试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解析】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唐朝“科举制”巩固练习--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唐朝“科举制”巩固练习--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唐朝“藩镇割据” 巩固练习--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唐朝“藩镇割据” 巩固练习--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