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49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1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3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4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5讲近代以来西方的国家治理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6讲近代以来的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规范练
一、选择题
1.(2022河北保定三模)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A
解析材料的“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材料的“另一方面”体现了加强国际协调,故选A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是指导性的,并非计划经济体制的指令性“计划”,排除B项;“根本上消除”表述绝对,排除C项;20世纪4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
2.(2022广西柳州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得到空前的加强,集中有限资源并对之进行合理使用。据统计,1959—1974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高达5.7%。此阶段法国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B.“福利国家”制度优势的显现
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性指导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1959—1974年,法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法国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D项正确。欧洲经济一体化、“福利国家”制度都与材料中的政府经济职能加强无关,排除A、B两项。法国经济恢复后,“马歇尔计划”已经停止,C项时间错误。
3.(2022山东聊城一模)下图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失业率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对照表
A.第三产业崛起
B.中间阶层增加
C.福利规模扩大
D.经济“滞胀”明显
答案D
解析结合图表内容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升高,失业率居高不下,说明美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经济“滞胀”明显,故选D项。
4.(2022辽宁大连一模)1979—1988年,英国有20多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英国采取的这些措施( )
A.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需要
B.力图加强劳资冲突的管控
C.体现了国家干预不断强化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减少国家干预,促进了英国经济走出“滞胀”,适应了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私人垄断的发展使国家减少了对劳资冲突的管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弱化国家干预,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在所有制上有本质的不同,排除D项。
5.(2022湖南湘西三模)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把开矿、公共交通、邮电等原属国家垄断的部门交由私人资本去经营。同时,把学校、市政维护、收运垃圾、道路修整等公共事业交给私人“承租”。这反映了英国( )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D.力求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政府在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是为了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缓解“滞胀”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故选D项;题干中的信息反映的不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是减少干预,缩减社会保障的规模,排除A、B两项;题干反映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减少,而不是政府行政能力削弱,排除C项。
6.(2022河南开封期末)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而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则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表明( )
A.科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战后军事技术广泛应用于民间
C.美、德是科学技术新发展的中心
D.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计算机、火箭的发明源于军事的需要,说明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D项正确;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争的正义性,不是科技,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广泛”,排除B项;没有对比,只凭材料信息得不出“美、德是科学技术新发展的中心”的结论,排除C项。
7.(2022山西大同期末)在网络时代,普通民众可以利用新媒体,表达和汇集民意,而政府部门也有意识地借助新媒体平台,疏导和化解公众情绪。这表明网络技术( )
A.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B.助推了政治民主化
C.迫使政府实行改革
D.易夸大民间诉求
答案B
解析通过新媒体,民众可以表达民意,政府可以疏导和化解公众情绪,使政府与民众能更好地接触和交流,助推了政治民主化,故选B项;大众通过新媒体表达民意不等于提高大众文化水平,排除A项;材料强调网络技术对民众、政府的影响,不单单是政府实行改革,排除C项;从“表达和汇集民意”中不能得出易夸大民间诉求的结论,排除D项。
8.(2022广东梅州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传统老工业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趋于衰退,很多工厂废弃,机器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C.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D.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进了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原有的老工业区逐渐走向衰退,故选B项;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加深,排除A项;国际分工格局与老工业区的衰退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国家并没有忽视传统产业的升级,排除D项。
9.(2022湖北襄阳一模)下面统计表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的分布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A.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
B.“福利国家”的影响
C.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D.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故选C项。
10.(2022江苏徐州一模)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走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阶段①——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弱化国家干预
B.阶段②——经济增长渐趋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C.阶段③——加强在金融贸易领域的协调发展
D.阶段④——强化社会福利,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阶段②是1965—1981年,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期内普遍出现“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渐趋停滞,通货膨胀严重,故选B项;阶段①为1950—196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阶段③④,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缩减了社会福利规模,C、D两项错误。
11.(2022湖南衡阳一模)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出发点是通过市场达到利益的自然和谐,而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家们看来,通过纯粹的市场分配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一种有序的竞争,是一种辅之以必要的国家干预的竞争。以下体现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是( )
A.“福利国家”制度
B.《航海条例》
C.苏联模式
D.马歇尔计划
答案A
解析“福利国家”制度是在自由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制度,符合材料中有序竞争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国家干预的竞争,故选A项;《航海条例》体现了重商主义经济思想,排除B项;苏联模式是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是国际经济援助,而不是国家干预经济,排除D项。
12.(2022辽宁营口一模)下表是在《美利坚民族》一书中的一份民意调查。调查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年份
接受白人、黑人邻居
年份
接受白人、黑人通婚
白人
黑人
1964年
20%
1968年
17%
48%
1994年
60%
1994年
45%
68%
A.美国的黑人歧视传统得到彻底消除
B.美国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逐步减弱
C.美国黑人政治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D.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为各阶层所认可
答案B
解析材料显示1994年与1964年、1968年相比,能够接受白人、黑人邻居与接受白人、黑人通婚的比例有了较大提高,说明美国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在逐步减弱,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2山东烟台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联邦德国)、日本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三个时期的平均经济增长率。
(单位:%)
国家
1913—1929年
1930—1950年
1951—1977年
①
3.1
2.9
4.3
②
3.9
0.6
12
③
0.4
1.9
6.3
④
0.8
1.6
2.3
⑤
1.7
0
5.3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
统计年鉴》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和③所对应的国家,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国家:①是美国,③是德国(联邦德国)。
解释
1913—1929年: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跃居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本土没受战火影响且大发战争财,加之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等原因,美国在五国中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英法等战胜国的严厉制裁,所以这一阶段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五国中最低。
1930—1950年:1929年经济大危机打击了美国经济,使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较上一阶段有所下降。但这一阶段受罗斯福新政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以及战争中美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五国中居首位。
受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五国的经济增速普遍不高,但德国(联邦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吞并工业基础雄厚的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大肆对外扩张且不断扩军备战,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所以德国(联邦德国)在这一阶段增速较快。
1951—1977年:受科学技术新发展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协调机制)建立的影响,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增长迅速,超过前两个阶段。
这一阶段联邦德国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推动下,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由于联邦德国的工业基础雄厚、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及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影响,联邦德国在五国中经济增长速度居前列。
14.(2022辽宁葫芦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纺织业和采掘业,虽然当时已经开始实行工厂制,但实际上工厂多而小,与之前的规模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如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小而散带来的用工不稳定问题,也是当时出现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新技术下的重化工业需要大资金大规模才能满足,大企业相较于之前能为工人提供更多相对稳定且多样化的岗位,这也使得专业化分工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简单化向着复杂化演进。
——摘编自李智明《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
进步对就业的挑战与思考》
材料二 在采掘、冶炼、纺织、建筑、运输、电气、煤气等传统产业部门劳作的产业工人,被称为“蓝领”阶层。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近40%,而同期“蓝领”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大约500万。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及知识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兴起,催生了主要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操纵按钮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1980年,美国“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的比例是50∶32。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出纳员、饭店旅馆的服务员、公共娱乐及卫生保健人员等不断增加,他们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在美国,1950年就已经达到53.2%,1976年为65.7%。
——摘编自许平《当代西方国家社会
分层变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就业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工人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和采掘业;就业形势不稳定,就业模式相对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领域更加广泛并转向了更加多元化的重化工业领域;就业形势较为稳定并呈现多样化,就业模式相对复杂。
(2)变化:传统的“蓝领”工人减少,“白领”“灰领”工人增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增长较快。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9讲近现代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8讲近代以来的文化交流,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47讲工业革命的影响,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