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二章中国地理分区练习含答案
展开第二十二章 中国地理分区
一、选择题
(2022年云南昆明模拟)“雪卷”(见下图)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千米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南岭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
A.光照 热量 B.降水 耕地资源
C.气候 地形 D.昼夜温差 水源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形成“雪卷”必须同时满足缓坡、温度0~1℃、短时强阵风等三个条件才能形成。青藏高原上有缓坡,高原风力强大,且冬季气温能达到甚至保持0~1℃,能够同时满足材料中提到的三个条件,最有可能出现“雪卷”。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是发展农业的突出优势条件;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较弱,气温低,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022年河北保定模拟)盐沼属于湿地的一部分,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盐沼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些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业资源,还阻止了沙漠在盆地的肆意扩张。该地盐沼中的植物群落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环湖呈带状有规律地分布。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盐沼植物分布剖面。据此完成第3~4题。
3.在柴达木盆地盐沼主要分布在( )
A.盆地边缘冲积扇 B.周围山间谷地
C.盆地底部平原 D.季节性河流沿岸
4.以下盐沼植被类型中分布在环带Ⅱ的是( )
A.盐壳 B.盐角草、碱蓬
C.芦苇 D.向草甸过渡植被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盐沼主要分布在盐湖的周围,地下水深度较浅,最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盆地底部平原地区。第4题,盐角草、碱蓬是适合生长在盐田的生物,环带Ⅱ地下水埋藏浅,盐分高,适合盐角草、碱蓬的生长,B项正确。
(2022年湖北宜昌调研)2019年6月25日至29日,拉萨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22℃,首次达到了中国气候季节划分的夏季标准,这是当地自1955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入夏。往年夏季较为凉爽的拉萨,2019年电风扇、家用空调供不应求。据此完成第5~6题。
5.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贝尔夏季空调和电风扇使用率也较低,与拉萨相比,呼伦贝尔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大气保温作用弱
B.云量较少,大气保温作用弱
C.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
D.海洋影响小,夜晚降温快
6.这次拉萨顺利入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西南季风势力强,带来大量暖空气,增温明显
B.拉萨地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
C.太阳活动强烈
D.受高气压影响,强烈的气流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与拉萨相比,呼伦贝尔纬度高,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夏季气温较低。第6题,据材料可知,拉萨往年夏季较为凉爽,从气候学上划分属于无夏区,突然入夏,说明气候异常,气温突然升高。受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影响,强烈的气流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会使气温升高。
(2022年北京西城区模拟)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而形成。涝和渍统称为涝渍灾害。下图示意某地区小麦春季涝渍气候风险等级分布。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示地区( )
A.东临东海,深受台风影响
B.地势低平,河流侵蚀而成
C.农业发达,耕作历史悠久
D.城市密集,环境承载力小
8.影响该地区小麦春季涝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光照 D.风力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图示地区农业发达,耕作历史悠久,C项正确。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而成,渍主要是由地下水位过高导致的。由于我国的降水由南向北减少,因此小麦春季涝渍主要是由春季降水过多导致,A项正确。
(2022年青海海东模拟)草谷比是农作物秸秆产量与农作物产量之比,不同农作物的平均草谷比数值差异较大。草谷比数值越小,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物转化效率越高。下表为我国不同农区主要农作物草谷比统计表。据此完成第9~11题。
主要
农区
主要地区
①
②
③
④
华北
农区
京、津、冀、晋、内蒙古、鲁、豫
1.34
1.73
0.93
3.99
东北
农区
辽、吉、黑
0.93
1.86
0.97
—
长江中
下游农区
沪、苏、浙、皖、赣、鄂、湘
1.38
2.05
1.28
3.32
西北
农区
陕、甘、宁、青、新
1.23
1.52
—
3.67
西南
农区
渝、川、贵、云、藏
1.31
1.29
1.00
—
南方
农区
闽、粤、桂、琼
1.38
1.32
1.06
—
9.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A.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B.玉米、小麦、棉花、水稻
C.棉花、小麦、水稻、玉米
D.水稻、玉米、棉花、小麦
10.与长江中下游农区相比,东北农区农作物整体草谷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谷物生产规模小
B.机械化生产水平高
C.有机物积累时间短
D.夏季白昼时间较长
【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作物①②在各农区均有分布,应为玉米和小麦,且作物②的草谷比较作物①大(玉米植株高大,秸秆产量高),因此作物①为小麦,作物②为玉米;作物③在西北地区分布少,应为水稻;作物④主要分布在华北农区、西北农区和长江中下游农区,应为棉花。第10题,夏季为东北农区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季节,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农作物光合作用时间长,光合作用产物转化效率高,草谷比较低,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2年山东临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22年暑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赴新疆开展了以“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先从霍尔果斯出发,沿218国道穿越三面环山、水源充足的伊犁河谷,这一段国道中的部分路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导致交通中断。沿途还经过了位于天山山脉深处海拔1 776米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K地),该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山地积雪及其灾害治理观测实验站,这里冬季降雪频繁,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研学小组继续向南翻越天山山脉,抵达研学终点——库尔勒。这里有大片农田和聚落分布。图甲示意研学线路,图乙示意天山山脉山前洪积扇。
甲
乙
(1)从地形角度,分析在K地布局积雪雪崩研究站的原因。
(2)218国道伊犁河谷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导致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分别推测其形成的原因。
(3)研学小组发现塔里木盆地农田、聚落多位于洪积扇的边缘低地。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1)K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雪量大;海拔高,气温低,多积雪;地势起伏大,易发生雪崩。
(2)冬季降雪(雪崩)、道路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道路通行;夏季冰雪融化量加大(山区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
(3)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地形较为平坦;土壤厚度大、肥力高;远离山口,受山洪影响小。
12.(2022年北京东城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实施。
材料二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该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拥有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古镇。示范区旨在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材料三 下图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概括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阐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创新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分析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纬度较低(跨中低纬度);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居中的位置(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相邻);东临黄海和东海,各地距海较近。
(2)环境优美宜人;靠近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利于发展创新型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利于发展旅游业;政策支持。
(3)提高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旅游资源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促进交通条件改善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入(扩展旅游线路)。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
23.3 中国地理分区(讲义)-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这是一份23.3 中国地理分区(讲义)-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中国地理分区,地形;2,水文,植被、土壤,民俗点滴,生态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3) 中国地理分区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3) 中国地理分区 Word版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