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含答案
展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2022年广东茂名开学考试)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第二大咸水湖。湖泊周围分布着上百座火山,凝固的熔岩填充了曾经流出湖的古河道,筑起一道水坝,形成达里诺尔湖。近几十年来,湖滨东部频发以盐碱粉末悬浮颗粒物为主的“盐尘暴”,并向周围扩散,严重影响着流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达里诺尔湖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达里诺尔湖湖水深度的分布特征是( )
A.西部深、东部浅 B.东部深、西部浅
C.北部深、南部浅 D.南部深、北部浅
2.湖滨东部频发“盐尘暴”的季节是 ( )
A.冬季 B.夏季
C.秋季 D.春季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和图可知,火山主要分布在达里诺尔湖的西北部,熔岩形成的水坝切断了该湖西北部与其他陆地水体的联系;该湖东北部和西南部有河流注入,挟带泥沙较多,同时南部靠近山脉,湖水相对较浅,由此可知,达里诺尔湖湖水西部最深。第2题,该流域靠近冬季风发源地,春季风力较强盛;春季为枯水期,东部浅滩上出露大面积的盐碱地;春季气温回升快,冻土开始解冻,蒸发旺盛,地表形成大量的盐类物,因此湖滨东部春季频发“盐尘暴”。
(2022年广东深圳模拟)土壤层似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是降雨和土壤水分的重要转换枢纽。蔡家川流域位于山西省吉县(36°14'~36°18' N,110°39'~110°47' E),流域内的植被主要有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大类,主要的林地类型为刺槐、油松、侧柏、次生林地等。下图示意蔡家川流域刺槐、油松、侧柏、次生林四大林地雨季平均土壤储水量。据此完成第3~4题。
3.雨季,图中四大林地土壤储水量随深度增加(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持续减少 D.持续增加
4.四大林地中,涵养水源功能最好的是( )
A.刺槐林地 B.油松林地
C.侧柏林地 D.次生林地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除油松林地外,其他三大林地的土壤储水量大致在40~60厘米的深度达到最大值,油松林地在1米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都呈现波状减少趋势,由此可知,四大林地土壤储水量随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故B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大约在60厘米深度以下,油松储水量最大,说明油松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好,故B项正确。
(2022年福建厦门模拟)大兴安岭北段冻土广布,积雪期长逾8个月。该区域生长的兴安落叶松对水分要求高,生长季为6月至9月初。经研究表明,该区域气候趋向暖干;3月气温异常偏高,西坡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对东坡的兴安落叶松影响较小。据此完成第5~7题。
5.与南段相比,大兴安岭北段积雪期较长的原因有( )
①针叶林面积广 ②位于迎风坡 ③受冬季风影响大 ④纬度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该区域西坡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3月气温异常偏高导致( )
A.3月土壤蒸发加剧 B.3月土壤温度降低
C.5月积雪融水减少 D.7月冻土厚度变薄
7.下列气象要素中,与该区域西坡兴安落叶松生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是 ( )
A.1—2月降雪量 B.11—12月降雪量
C.上一年的生长季均温 D.生长季均温
【答案】5.B 6.C 7.A 解析:第5题,针叶林面积广与积雪期长无关,①错误;南段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②错误;北段较南段受冬季风的影响大,气温低,故积雪期长,③正确;北段比南段纬度高,气温低,故积雪期长,④正确。第6题,据材料可知,大兴安岭北段冻土广布,积雪期长逾8个月,3月气温升高,积雪大量融化,使5月积雪融水减少,兴安落叶松对水分要求高,积雪融水减少影响其生长,故C项正确。第7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西坡兴安落叶松生长受抑制与水分不足有关,1—2月降雪量越大,3—5月融雪量越大,水分越足,兴安落叶松长势越好,故A项正确。
(2023年山东济宁开学考试)多年冻土是温度≤0 ℃且至少连续存在两年的并含有冰的各种土壤或岩石。受气温、积雪、植被、经纬度及海拔等因素影响,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下图为2003—2019年蒙古高原各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第8~10题。
8.据图可知( )
A.<500米的多年冻土面积变化最小
B.各海拔的多年冻土面积变化一致
C.2012年多年冻土面积的总和最大
D.2003—2019年多年冻土面积波动上升
9.造成图中>2 500米多年冻土面积变化特点的原因是( )
A.年均气温低 B.积雪覆盖少
C.土壤粒径大 D.年降水量大
10.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变化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是植被能( )
A.降低地面风速 B.增加空气湿度
C.降低地下水位 D.遮挡太阳光照
【答案】8.C 9.A 10.D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2012年各海拔冻土面积的累计值最大,C项正确。第9题,读图可知,>2 500米多年冻土面积变化最小,主要因为海拔高,年均气温低,气温变化小,A项正确。第10题,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变化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是植被能遮挡太阳光照,减少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降低了地表温度,并且减小了地表温度的变化,所以多年冻土面积变化小,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2年福建莆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老秃顶子位于辽宁省东部,属于长白山余脉。冰期内地表受到强烈的风化作用,基岩表层崩解、分离,散落的岩块、碎屑常堆积于山间谷地,形成杂乱无章的乱石堆。由于生境条件恶劣,植被演替缓慢。2022年10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老秃顶子开展以“冰缘地貌和植被演替”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当地居民说老秃顶子的乱石堆稳定性差,故取名“跳石塘”,“跳石塘”下有“暗河”发育。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研学小组来到一处“跳石塘”仔细寻找“暗河”的行迹。第二天,研学小组目睹了乔木倒塌,经过进一步思考后,他们认为这里零星分布的植被不具备保持水土的作用,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图甲示意老秃顶子的位置,图乙示意老秃顶子某处典型的“跳石塘”景观。
甲
乙
(1)研学小组发现,老秃顶子的暗河与喀斯特地区的暗河不同,局部“暗河”之上不仅可以清楚地听到隆隆的流水声,甚至还能透过石缝直接看到石堆下的“暗河”流动。试分析该地暗河的形成过程。
(2)研学小组进一步调查地貌与植被的关系,发现该地零星分布的乔木不仅不能保持水土,反而存在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试说明原因。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老秃顶子冰缘地貌的发育及群落演替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在此基础上为治理“跳石塘”地貌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暗河”前身是流淌于沟谷的地表径流,由于强烈的风化作用,裂解的岩石碎块铺满坡地、填充沟谷;细粒物质多被流水搬运至坡脚,粗大砾石集中留下;粗大砾石间缝隙大,流水下渗形成接近地表的石下“暗河”。
(2)(零星分布的)乔木根系生长在砾石之间,从石间缝隙土壤中汲取养分,当营养物质不足或遭遇大风和强降水时,树木易倒伏;树木倒伏可能掀翻基石,打破“跳石塘”原有的平衡状态,诱发其他乱石翻滚而下。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丰富植被组合,以提高植被群落的稳定性,增强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在不稳定的坡面修筑固坡、锚桩、排水渠等防护工程。
12.(2023年河北唐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是众多高山花卉的分布与演化中心。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娇羞”地低垂。图甲示意绿绒蒿花朵,图乙示意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的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
甲
乙
(1)分析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成为众多高山花卉分布与演化中心的原因。
(2)指出绿绒蒿花朵“娇羞”地低垂时的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3)阐述绿绒蒿花瓣闭合运动对昼夜温度的响应过程。
【答案】(1)该地地处板块活跃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形态变化大,有丰富的分布及演化空间;处于高海拔山区,山地气候条件适合高山花卉生长;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为众多高山花卉提供多样的分布及演化条件;横断山区形成相对孤立的环境,类似的“生态孤岛”促使高山花卉的演化既多样又独特。
(2)天气特征:降雨(或降雪)。花朵向下低垂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率。
(3)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山顶的年降水量约为,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属于,与济南相比,烟台,推测东坡耕作区原生植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