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借鉴,而且也早已经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采用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的不同,随意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度、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这也是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从古代建筑的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过去的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使用。它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又有装饰作用。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材料二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和色彩上都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和等级观念。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观。从古代众多建筑物中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建筑物多基于合适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修建的,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大多是土、木、石,这些建筑材料本身就是取于大自然,而砖、瓦虽然是烧制而成,但也是由黏土烧制的。因此,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修建成的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是融合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而且还应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中国传统建筑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
    传统建筑的颜色与封建等级有着紧密的联系,决不能简单地把颜色看作建筑的装饰手段。先秦的礼制规定:帝王的宫殿柱子为红色,诸侯的为黑色,大夫的为青色,士的为黄色。五行学说流行后,建筑中常常以青、赤、黄、白、黑象征五行。黄色在五行学说中居于最中间,因此象征了统领四方的中心,在唐朝后作为帝王的专用颜色。明清时期装饰色彩的等级也有明文规定,青、赤、黄为统治阶级专用色,仅能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如紫禁城就采用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檐下为青绿色的彩绘。百姓民居则只能使用灰色的砖瓦,木构件也要保留原色,不得施以彩绘。帝王贵族一般都回避白色,只有老百姓的房屋以白色涂墙。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木构架优点的一项是( )
    A. 便于施工 B. 便于维护
    C. 安全廉价 D. 就地取材
    2. 根据材料一,下列木架结构图属于“井干式”的一项是( )
    A.
    B.
    C.
    3.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斗拱”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斗拱属于古代建筑外观的屋顶部分
    B. 由斗形和弓形的两块木料组成
    C. 斗拱的托座逐层向外挑出
    D. 斗拱有实用性和装饰性
    4. 根据材料二,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适应自然。
    B. 建筑的内外空间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C. 土木取自于自然,但砖瓦就不算自然材料。
    D. 故宫庞大建筑群也依据人本主义建造原则。
    5. 下列对传统建筑颜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建筑的颜色既是装饰又反映等级。
    B. 历代帝王的宫殿装饰中都以黄色为尊。
    C. 红色一直是统治阶级建筑的专用颜色。
    D. 《红楼梦》中荣国府屋顶不应是黑色。
    6. 一位外国友人要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请你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文字简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作为他参观的背景知识。要求:说明的主要内容对他有帮助,说明顺序合理,语言流畅。
    【答案】1. C 2. C 3. B 4. C 5. B
    6. ①中国古代建筑外观由上面的屋顶、下面的基座,和中间的柱子、门窗、墙面三部分组成。
    ②建筑构架以木构架为主,大型宫殿等豪华建筑以抬梁式构架为主,(即柱上抬梁,梁上安短柱,柱上又抬梁)以扩大内部空间。
    ③宫殿等高级建筑屋檐下有斗拱,上大下小的托座承托屋檐等,还有装饰作用。
    ④建筑的颜色与居住者的等级相关。黄、赤为统治阶级专用色,仅用于宫殿、寺庙。
    ⑤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材料多取于大自然,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以人体尺度为原则,建筑高度和空间在适合人居住的范围内。即使是皇宫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有规律地组合成建筑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
    C.“廉价”错误,文中没有“廉价”信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结合木架结构图,只有C呈现“井”字形。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由斗形和弓形的两块木料组成”错误。结合“它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可知,有多层,不一定是两块。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砖瓦就不算自然材料”错误。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大多是土、木、石,这些建筑材料本身就是取于大自然,而砖、瓦虽然是烧制而成,但也是由黏土烧制的”可知,砖瓦是自然材料。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历代帝王的宫殿装饰中都以黄色为尊”错误。结合“先秦的礼制规定:帝王的宫殿柱子为红色,诸侯的为黑色,大夫的为青色,士的为黄色”可知,先秦时帝王的柱子为红色,并不是黄色。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从古代建筑的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可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由上面的屋顶、下面的基座,和中间的柱子、门窗、墙面三部分组成。
    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可知,建筑构架以木构架为主,大型宫殿等豪华建筑以抬梁式构架为主,(即柱上抬梁,梁上安短柱,柱上又抬梁)以扩大内部空间。
    结合“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过去的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使用。它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又有装饰作用”可知,宫殿等高级建筑屋檐下有斗拱,上大下小的托座承托屋檐等,还有装饰作用。
    结合“传统建筑的颜色与封建等级有着紧密的联系,决不能简单地把颜色看作建筑的装饰手段……明清时期装饰色彩的等级也有明文规定,青、赤、黄为统治阶级专用色,仅能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如紫禁城就采用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檐下为青绿色的彩绘”可知,建筑的颜色与居住者的等级相关。黄、赤为统治阶级专用色,仅用于宫殿、寺庙。
    结合“中国传统建筑,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观。从古代众多建筑物中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建筑物多基于合适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修建的,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大多是土、木、石,这些建筑材料本身就是取于大自然,而砖、瓦虽然是烧制而成,但也是由黏土烧制的。因此,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修建成的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是融合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而且还应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中国传统建筑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可知,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材料多取于大自然,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以人体尺度为原则,建筑高度和空间在适合人居住的范围内。即使是皇宫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有规律地组合成建筑群。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有删减)
    7.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越国以鄙远 鄙:当作边境
    ②何厌之有 厌:满足。
    ③秦伯说 说:高兴。
    ④亦去之 去:到。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⑥穆公访诸蹇叔 访:询问。
    ⑦公辞焉 辞:告辞。
    ⑧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市:做买卖。
    A. ①④⑧ B. ②⑤⑦ C. ③⑥⑧ D. ④⑤⑦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是)。
    ②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③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乃:才。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只有。
    ⑤无乃不可乎 无乃:恐怕。
    ⑥且使遽告于郑 遽:马上。
    ⑦其谁不知 其:加强语气,不译。
    A. ①⑤⑦ B. ①②③ C. ②⑥⑦ D. ④⑤⑥
    9. 下列对句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
    郑国的石甲父、侯宣多把子兰接回来做太子,向晋国讲和。
    B.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军队劳苦却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
    C.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你们久住在我们这里,我们的干肉、粮食、牲口都竭尽了。
    D.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攻打它不能取胜,包围它不能继续,我们还是回去吧。
    10. 请将下列含有“焉”字的例句字母写在“焉”的对应义项后面。
    焉:①语气助词,不译;例句______。 ②代词,如它、他、他们等;例句______。
    ③兼词,于此,例句______。 ④疑问词,哪里,怎么;例句______。
    A.子亦有不利焉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将焉取之
    E.公辞焉 F.崤有二陵焉 G.余收尔骨焉 H.使皇武子辞焉
    11. 阅读材料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蹇叔反对穆公袭击郑国的理由。
    12. 根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郑国解除秦晋之围原因。
    【答案】7. C 8. A 9. D
    10. ①. AF ②. EH ③. CG ④. BD
    11. ①秦国千里奔袭,敌方(或郑国)肯定知道并有所防备,秦国难获胜;②秦国军队疲劳且无战功,会产生叛逆念头。
    12. ①佚之狐定下先退秦的策略合理。
    ②烛之武有高超的游说艺术,说服了秦伯。
    ③秦从郑国退兵时获得了利益,留下侵郑的余地。
    ④秦退兵后,晋国利用公子兰也从郑国得到了利益。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④“去”:离开。句意:也离开了。
    ⑦“辞”:拒绝,谢绝。句意:秦穆公谢绝了(蹇叔的劝告)。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②“既”:已经。句意: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
    ③“乃”:就。 句意: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④“微”:(如果) 没有。句意:如果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包围它不能继续”错误。“续”不能理解为“后续”,应解释为“后援”。句意: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焉”:句末语气词,不译。句意:对您也不利啊。
    B.“焉”:疑问词,哪里,怎么,为什么。句意: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C.“焉”:兼词,兼“于此”,在那里。句意: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拒秦。
    D.“焉”:疑问词,怎么。句意:晋国将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E.“焉”:代词,代蹇叔的劝告。句意:秦穆公谢绝了(蹇叔的劝告)。
    F.“焉”:句末语气词,不译。句意:崤有南北两座山。
    G.“焉”:兼词,兼“于此”,到那里。句意: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
    H.“焉”:代词,代杞子及其部下。句意:(郑穆公)派皇武子去向杞子及其部下致辞。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可知,秦国千里奔袭,敌方(或郑国)肯定知道并有所防备,秦国难获胜;
    从“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可知,秦国军队疲劳且无战功,会产生叛逆念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知,佚之狐定下先退秦的策略合理;
    从“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乃还”可知,烛之武有高超的游说艺术,说服了秦伯;
    从“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可知,秦从郑国退兵时获得了利益,留下侵郑的余地;
    从“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可知,秦退兵后,晋国利用公子兰也从郑国得到了利益。
    参考译文:
    (一)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起初,郑公子兰逃亡到晋国,跟随晋文公。攻打郑国时,公子兰请求不要参加对郑国的包围。晋文公同意了,让他在晋国东部边界等待命令。郑石甲父、侯宣多接公子兰回国为太子,以此同晋国讲和,晋国允许了。
    (二)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这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然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更何况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崤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崤有南北两座山,(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立即派人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没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狩猎之地,秦国也有狩猎之地,你们回到该国的狩猎之地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时期。②门外楼头,指隋军已经打到都城的朱雀门外了,陈后主还和宠妃在楼上寻欢作乐。词末的“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相传是陈后主所做,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登临金陵之所见,以“登临送目”统领下文,突出了金陵美景即使画笔也难以描绘。
    B. “千里澄江似练”勾画出千里江面似白绢般柔软,“翠峰如簇”描绘了山峰似箭簇般峭拔。
    C. 下片“繁华竞逐”三句表现了六朝统治者因竞相追逐豪华的生活而相继亡国的历史悲剧。
    D. “千古”两句意思是千百年来登临此处的人们只是空叹六朝的荣辱兴亡,并未思考历史教训。
    14. 下列对这首词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词都是上片写壮丽的自然美景,下片借古抒发作者的感叹。
    B. 两首词都多处使用典故,作者借这些典故讽喻当今统治者。
    C. 两首词风格豪放,直抒胸臆,境界开阔,但王词立意更新颖。
    D. 苏词借古主要感叹个人命运,王词借古抒发的情感较为复杂。
    15. 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13. B 14. B
    15. ①悲叹六朝统治者奢侈荒淫导致灭亡的历史。
    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
    ③流露出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柔软”错误,“似练”比喻千里江面似白绢波光闪亮。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作者借这些典故讽喻当今统治者”错误,苏词并不是“讽喻当今统治者”,而是感慨自身命运。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悲叹六朝统治者奢侈荒淫导致灭亡的历史。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二句,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再结合注释②可知,《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告诫北宋统治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流露出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16. 在横线上写出原句。
    (1)《侍坐》中曾皙问孔子:“夫子何哂由也?”孔子回答:“_____,____,是故哂之。”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_______,将有作则思__________ ”。
    (3)古诗词中常常以有形之物比喻无形之物。如《虞美人》写愁的两句“____,________ ”。如《鹊桥仙》中“柔情似水,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知足以自戒 ④. 知止以安人 ⑤.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⑦. 佳期如梦 ⑧. 忍顾鹊桥归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让”“戒”“恰”“佳”“鹊”。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风沙行
    1968年,中央号召青年要到最艰苦的、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全班十二个党员纷纷带头表态,十二个人就全被分到北部边疆,东起黑龙江,西到新疆,一路撒开了去。我被宣布分往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查了一下地图,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心想,此生要和风沙打交道了。
    几经辗转,待安顿好住处,我就与几个先到的待分配同学到街上去转转。我们见惯了大都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忽见到电影里的沙漠,十分新奇。沙丘相拥而去,一个连着一个;连绵的弧线,一环套着一环,如凝固的波涛。我们几个萍水相逢的天涯学子,来做这沙海中的伴侣,一扇新生活的大门即将打开。大家兴奋不已,打滚扬沙,尽兴而归。
    谁知还没有两天,沙漠就露出了真容。因为我们还要继续下派到县里去,就借了人力排子车,拉上行李到火车站去办托运。走到半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瞬间黄尘蔽日。前日里美丽温柔的沙海早不知躲到何处。街上的行人,男士一律帽檐朝后,女士以纱巾裹脸,艰难地躬身前行,好像正跟前面的一个人角力较劲。我们几个前拉后推护着车子,不让风吹翻行李,大口地喘气。可一张口,好像旁边正等着一个人,立即就给你嘴里塞进一把沙子。成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没有行过船,却体验到了逆风拉车,不进则退。这是我到西北后经历的第一场风沙洗礼。
    还有一次我搭车出去办事,出发时还天清气朗,车行到北山脚下,山后渐渐升起一片腾腾的烟雾,先是深红暗黄,后渐成灰黑一团,滚滚而来。一会儿就感到了飓风的力量,像有一个无形的巨人,横挡于路的中央,用双手推住我们的车子不准前行。车子大喘着粗气,颤抖着左右摇晃。霎时风助沙威,沙借风力,一团沙、土、风搅成的旋涡将车子团团裹定。只见风挡玻璃上唰唰地卷过流沙的怒涛。车子如掉到了黄河深处,上下左右浊流滚滚,一片昏黄,人如在水下不辨东西。那时的北京吉普还是帆布棚,何谈密封。沙子寻着袖口领口、衣襟裤脚等一切可乘之隙,急急往身子里钻。赶紧停车,静待其变,大家都不敢说话,因为一张口就有一把土直塞咽喉。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风沙与车子的较量。
    一年后我先在县委工作,后当省报的驻地方记者,仍少不了经常下乡,吃风浴沙。这里虽风沙肆虐,但人们居于斯,长于斯,也有了对付的办法。最有效的法子就是造林栽树。我们住的房子旁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当地人叫它沙枣树。沙枣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怎样干旱,它的根总是扎在白色的碱土上,枝总是那样红,叶总是那样绿。十几年来,当地人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二十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这长长的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那浩浩的沙海波浪翻滚,但到沙枣林带前却停滞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打在树干上,但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气流带回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条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似的,黄沙总是不能越过,并且还逐年树进沙退。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在太荣大队我曾见过一位林业队长,这位近六十岁的老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栽沙枣树。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膛,深而密的皱纹,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想到,他多么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搏斗。他的坚韧与顽强在育苗时通过满是老茧的手注入到沙枣秧里,在护林时通过期盼的眼神注入到古铜色的树干上。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比如红柳,芨芨草,就是沙子本身也有许多特别的用途。老油瓶子是最难清洗的,在没有发明洗涤灵的时代,抓一把沙子,加半瓶水,来回晃荡几次,便洗得光亮剔透。沙性吸水存水,当地就总结出一门植树的特技:拿一空酒瓶装满水,放入扦插树苗,连瓶埋入沙土中,小苗靠这一瓶水就可熬到长出须根,翻出瓶外,接上地气。我们不能不惊叹人们的聪明,也不能不承认沙子的全能。
    人久生情,地久生恋。长年生活于沙地,人对这里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明月如霜,沙枣花暗香浮动。想来命运把我们扔到这沙地里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古人不是说要给你一点重任,先得饿其体肤、苦其心志吗?学生刚出校门正该这样。在大自然所设的各种苦境中,风沙够得上上等之苦了。但它像一杯苦茶,喝过之后又有一点回甜。人生旅途漫长,但只要你曾经穿越过风涛沙浪,就懦者勇、弱者强,男女即可为壮士。一年后,我们挥沙分手,各赴前程。但不管走出多远,我们身上都有一个印记:从风沙中走出来的人!
    1983年我到新疆采访中国科学院新疆沙漠研究所,与他们谈沙说沙,如话乡音,格外亲切。后来去河南,在兰考捧起一把焦裕禄治过的沙子,倍感亲切。到山东看黄河入海口,滚滚而来的沙子竟在海边形成一片新的陆地。我在心中轻轻地喊道,这其中一定有几粒是从我当年的衣缝中抖落或者口鼻中喷出来的啊。
    从去年开始,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内容已经调整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七字方针。这个“沙”字已经堂堂正正地升为国策的一部分了。我伴沙而行五十年也倍感光荣。
    (取材于梁衡的同名散文)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路撒开了去 撒:有散布之义,写出十二个人被分到各地的情形。
    B. 沙丘相拥而去 拥:有推挤之义,写出众多沙丘滚动前行的状态。
    C. 锁住了咆哮的黄沙 锁:有封锁之义,写出沙枣林带显著的治沙效果。
    D. 可熬到长出须根 熬:有忍耐之义,写出小苗备受煎熬的生长过程。
    18.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后渐渐升起一片腾腾的烟雾,先是深红暗黄,后渐成灰黑一团,滚滚而来。
    叠词“腾腾”“滚滚”与描写色彩的词语“深红暗黄”“灰黑”,写出风沙的来势和变化。
    B. 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
    用比拟的手法刻画沙枣树巍然屹立、迎风呼叫的英姿,赞颂其战沙斗沙的雄壮气概。
    C. 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明月如霜,沙枣花暗香浮动。
    描绘了多种感受,营造出凉风习习、细沙簌簌、月光皎皎、花香幽幽的优美意境。
    D. 但它像一杯苦茶,喝过之后又有一点回甜。
    把经历风沙洗礼比作饮茶,以苦后回甘的滋味表达经历苦境后人生终获成功的喜悦。
    19. 作者在和沙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沙的特点有了哪些认识?请加以概括。
    20. 文章结尾的“伴沙而行”在文中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7. D 18. D
    19. ①沙海连绵壮阔,美丽温柔;
    ②风沙威力巨大,平歇时温柔可人;
    ③沙子用途广泛。
    20. ①五十年来,作者不断和风沙打交道,生活和工作与沙关联紧密:年轻时被分配到北部边疆,饱受风沙洗礼;后来采访中国科学院新疆沙漠研究所,与研究人员谈论沙,在河南兰考捧起焦裕禄治过的沙;在山东黄河入海口看沙子形成新的陆地。
    ②作者在与沙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了解到沙是可治理的,沙地中人们为治沙付出了许多努力,认识到治沙的人们坚韧,顽强,聪明;也认识到风沙中许多生命的可咏可叹。
    ③沙象征着人生中的苦境与挑战,与沙同行即勇于面对苦境、挑战,可以让人变得勇敢、强大。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D.“写出小苗备受煎熬的生长过程”错,“熬”在这里指小苗忍受过最初的困难,终于扎根成活,写出小苗的坚强。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分析手法的能力。
    D.“人生终获成功”错,结合“但只要你曾经穿越过风涛沙浪,就懦者勇、弱者强,男女即可为壮士”可知,应当是比喻经历苦境后人变得坚强勇敢。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沙丘相拥而去,一个连着一个;连绵的弧线,一环套着一环,如凝固的波涛”“前日里美丽温柔的沙海早不知躲到何处”,可概括出:沙海连绵壮阔,美丽温柔。
    结合“街上的行人,男士一律帽檐朝后,女士以纱巾裹脸,艰难地躬身前行,好像正跟前面的一个人角力较劲。我们几个前拉后推护着车子,不让风吹翻行李,大口地喘气。可一张口,好像旁边正等着一个人,立即就给你嘴里塞进一把沙子。成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没有行过船,却体验到了逆风拉车,不进则退”“一会儿就感到了飓风的力量,像有一个无形的巨人,横挡于路的中央,用双手推住我们的车子不准前行。车子大喘着粗气,颤抖着左右摇晃。霎时风助沙威,沙借风力,一团沙、土、风搅成的旋涡将车子团团裹定。只见风挡玻璃上唰唰地卷过流沙的怒涛。车子如掉到了黄河深处,上下左右浊流滚滚,一片昏黄,人如在水下不辨东西”“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可概括出:风沙威力巨大,平歇时温柔可人。
    结合“沙子本身也有许多特别的用途。老油瓶子是最难清洗的,在没有发明洗涤灵的时代,抓一把沙子,加半瓶水,来回晃荡几次,便洗得光亮剔透。沙性吸水存水,当地就总结出一门植树的特技”,可概括出:沙子用途广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分析“伴沙而行”的含义,可由浅入深。
    五十年来,作者不断和风沙打交道,生活和工作与沙关联紧密:“1968年,中央号召青年要到最艰苦的、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被宣布分往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查了一下地图,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心想,此生要和风沙打交道了”“走到半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瞬间黄尘蔽日……我们几个前拉后推护着车子,不让风吹翻行李,大口地喘气。可一张口,好像旁边正等着一个人,立即就给你嘴里塞进一把沙子”“一会儿就感到了飓风的力量,像有一个无形的巨人,横挡于路的中央,用双手推住我们的车子不准前行。车子大喘着粗气,颤抖着左右摇晃……”,作者年轻时被分配到北部边疆,饱受风沙洗礼。根“1983年我到新疆采访中国科学院新疆沙漠研究所,与他们谈沙说沙,如话乡音,格外亲切。后来去河南,在兰考捧起一把焦裕禄治过的沙子,倍感亲切。到山东看黄河入海口,滚滚而来的沙子竟在海边形成一片新的陆地”,后来采访中国科学院新疆沙漠研究所,与研究人员谈论沙,在河南兰考捧起焦裕禄治过的沙;在山东黄河入海口看沙子形成新的陆地。
    作者在与沙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这里虽风沙肆虐,但人们居于斯,长于斯,也有了对付的办法。最有效的法子就是造林栽树”“沙枣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怎样干旱,它的根总是扎在白色的碱土上,枝总是那样红,叶总是那样绿”“那浩浩的沙海波浪翻滚,但到沙枣林带前却停滞不前了”“在太荣大队我曾见过一位林业队长,这位近六十岁的老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栽沙枣树。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膛,深而密的皱纹,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想到,他多么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搏斗。他的坚韧与顽强在育苗时通过满是老茧的手注入到沙枣秧里,在护林时通过期盼的眼神注入到古铜色的树干上。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当地就总结出一门植树的特技:拿一空酒瓶装满水,放入扦插树苗,连瓶埋入沙土中,小苗靠这一瓶水就可熬到长出须根,翻出瓶外,接上地气。我们不能不惊叹人们的聪明”,了解到沙是可治理的,沙地中人们为治沙付出了许多努力,认识到治沙的人们坚韧,顽强,聪明;“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比如红柳,芨芨草,就是沙子本身也有许多特别的用途”,也认识到风沙中许多生命的可咏可叹。
    沙象征着人生中的苦境与挑战,与沙同行即勇于面对苦境、挑战,可以让人变得勇敢、强大;“在大自然所设的各种苦境中,风沙够得上上等之苦了。但它像一杯苦茶,喝过之后又有一点回甜。人生旅途漫长,但只要你曾经穿越过风涛沙浪,就懦者勇、弱者强,男女即可为壮士”。
    21.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关于《红楼梦》的问题。
    (1)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塑造了贾政和贾宝玉怎样的人物形象?
    (2)《红楼梦》前18回多处情节暗示了贾府由盛大而衰的命运。请结合其中两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①贾政:内心明明对贾宝玉确定的匾额和对联很满意,也不会赞美一句,相反脸上却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时常呵斥宝玉。这种表里不一,正是封建时期“严父”的典型形象。
    ②贾宝玉:知识丰富,才思敏捷:宝玉题额时多处引经据典、应对自如;不落俗套,见解独到:宝玉对景物的理解无陈词滥调,与众不同;存真去伪,敢于叛逆:宝玉在评论“杏帘在望”句和发表对“天然”的看法时,勇说真话,与贾政观点相违背,与世俗论调不合。
    (2)①第十二回贾瑞临死前照的风月宝鉴这件事,风月宝鉴的正面照的是世间繁华,心中所望;背面照的是时间丑恶,现实隐射。通过这面镜子的正反来看,那时的贾府也是如此,表面上是繁花似锦,可是内在的贾府已经腐朽不堪。
    ②第十七、十八回写为了造省亲别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突出了贾府的衰败,为了营造外在的阔气白白支出许多银子,只浪费这一项就表现了贾府的衰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中重点通过“笑”来展现贾政的形象特点。第一处“笑”,贾政以客套示人,而内心对宝玉题“曲径通幽”颇为满意,还因众人夸赞宝玉而得意,也有敲打宝玉不要自得的意味;第二处“微笑”,贾政对宝玉的“沁芳”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实则非常满意;第三处“冷笑”,贾政对宝玉评价众客拟题“都似不妥”的轻狂似乎颇为不满,内心实则无太多责备。综上可知,贾政表里不一,正是封建时期“严父”的典型形象。
    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重点写贾宝玉拟写题匾时的表现,如“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宝玉拟写题匾时多次引用经典名言或诗句,可以看出他知识非常丰富,才思敏捷;如“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宝玉在分析景物特点时与众人观点不同,可见他见解是独到的;如宝玉评价他人观点的时候,“都似不妥。”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可以看出面对父亲的指责,他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可见他勇说真话,有叛逆的精神。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比如《红楼梦》第十二回贾瑞临死前照的风月宝鉴这件事。贾瑞原本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是,他偏偏不信邪,执着看正面,沉迷情色,结果去世了。风月宝鉴的正面照的是世间繁华,心中所望;背面照的是时间丑恶,现实隐射。可是通过这面镜子的正反来看,那时的贾府也是如此,表面上是繁花似锦,可是内在的贾府已经腐朽不堪。
    比如第十七、十八回写为了造省亲别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突出了贾府的衰败。趁着这次省亲,皇帝探了贾家的底,财力和人才,特别是贾家的做事风格,还有贾妃的哭了好几鼻子,估计也都进了皇上的耳朵里,为后来贾家的败落埋下了祸根。其实,当时贾家并不俱备建造这么大的工程,愣是为了面子,豁了出去。之后,王熙凤开始缩了姨娘们的丫头月例银子,引来了赵姨娘的抱怨,园子里的费用也开始缩,甚至偷卖贾母的物件出去换银子,可见贾府已经是个空壳子了。为了营造外在的气白白支出许多银子,只浪费这一项就表现了贾府的衰败。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 微写作。
    《窦娥冤》和《雷雨》中塑造了一些性格多面的戏剧人物。请从两篇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写一段人物短评。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并结合戏剧情节简要阐释。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
    周朴园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他对侍萍30年的思念与忏悔中饱含着矢志不渝的真情,但30年后的偶然邂逅却不敢相认又暴露了他的自私和虚伪。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个专制的“暴君”,对待工人是个阴险狡诈的刽子手,但他外表的威严丝毫掩饰不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正是这矛盾复杂的性格,让这个戏剧人物更加丰满真实,耐人寻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
    写作要求:从《窦娥冤》和《雷雨》中任意选择一个人物,写一段人物短评,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并结合戏剧情节简要阐释。
    写作思路:
    人物短评即对人物从他们做的事、人品、精神、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本题要求分析人物的多面性,即不能对人物进行浅表性的分析,简单地给人物贴上了标签,要把人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和考察。如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周朴园,在对这个人物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的给他贴上“封建遗老”和“剥削资本家”的标签,要从周朴园矛盾性格的各个方面来分析和解读这个人物,让他真正立体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3.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泰戈尔在《用生命影响生命》一诗中写道: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在学过的课文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1)请以“活成一道光”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活成一道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
    “光”代表什么?光是光明,照亮黑暗;光是温暖,慰藉心灵;光是幸福、是向往,是一切美好的集合。为何要“活成一道光”?泰戈尔说“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原来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是为了让他人走出黑暗。同样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也可以为他人带去温暖。这样的人生是高尚而幸福的。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一定是个温暖的人,内心的光是炽热的,是对他人的宽容。以宽容点引宽容,以温暖传递温暖。其实,也许借光前行的人,也包括你自己,当你为他人亮起一束光,你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影响许多。只有当你内心亮起来时,别人才可能为你亮起灯,世界才可能有光明。“活成一道光”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愿你心里有光,照亮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方向。
    如何“活成一道光”?活成一道光,我们需要命运的锤炼,生活这杯酒有苦也有甜,即使苦的时候,我们也要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方向,你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打破命运的束缚,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活成一道光,我们要向古代先哲们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的先贤智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传统文化,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我们的骨子里,践行到我们的生活中。古今中外,很多闪电般的人物,无不把自己活成了一道耀眼的光,划破历史的天空,划破黑夜,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会如何活成一道光。
    (1)要求写议论文,题目“活成一道光”属于比喻性质,写作时要落实“光”的含义,如“坚强”“善良”“无私”等等,并给出具体人物,阐述“谁”“活成了一道光”;然后思考这“活成了一道光”有哪些意义,人物本身得到的好处,对他人、国家、民族、社会、世界的好处,应该论述充分;最后可以思考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思考如何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2)要求写记叙文,同样需要落实“谁”“活成了一道光”,具体表现是什么,这里就需要用人物做的具体事件来表现其“活成一道光”的具体内涵;还可以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思考“活成一道光”的意义,即对他人、社会的良性影响。当然,记叙文需要以事件和细节来增强感染力,最后哲理的升华要水到渠成,否则就成了空洞说教。
    立意:
    1.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自信坦荡,光芒万丈。
    2.活成一道光,一边温暖,一边照亮。
    相关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63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艺术的成熟,书法艺术的个性化,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