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4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_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2第2章区域发展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3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三章 第一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2分
(知识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知识点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知识点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021年江西赣州月考)色纺纱,即先染后纺,比传统工艺更加节水节能,污染较小,还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色差,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Q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色纺纱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一方面以深耕多年的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一方面在越南建设新的色纺纱生产基地。下图为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Q公司在越南建设新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销量 B.淘汰落后产能
C.降低劳动力成本 D.提升技术水平
2.Q公司以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的原因不包括( )
A.新疆棉花品质好
B.新疆产品研发能力强
C.保障原料和需求稳定
D.发展多年,产业基础好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和中国相比,越南劳动力成本更低,是其主要优势,故C项正确;在越南建设的是生产基地而非销售中心,故主要在于生产而不是扩大销量;Q公司采用的先染后纺技术节能而先进,不属于落后产能;国内技术水平比越南高,故不是出于技术原因。第2题,该公司以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其主要原因是新疆有充足且优质的原材料;除棉花原料充足外,全产业链有利于将上、中、下游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减少了原料购买和产品营销的环节,能够保障产品原料和需求的稳定;且该企业在新疆“深耕多年”,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新疆地处祖国边陲,其人才与科技水平并非位列行业前列,故产品研发能力强并非其优势,B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1、3](2021年河南信阳模拟)特效是指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的现实中不会出现的特殊效果,多运用在电影、短视频的制作中。近年来多家位于好莱坞的特效企业迁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着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据此完成第3~4题。
3.相对于其他中国城市,北京吸引特效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市场广阔 ②人才充足 ③矿产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多家美国特效企业迁入,使北京( )
A.“民工荒”加剧 B.环境污染加重
C.现代服务业发展 D.城市等级提高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特效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人才的支撑;相对于其他中国城市,北京市场广阔,高等院校集聚,科技力量雄厚,人才集聚,①②正确,A项正确;特效企业与矿产丰富、交通便利的关系不大。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北京,能够提高北京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但不会提升城市等级,C项正确,D项错误;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迁入,需要劳动力少,不能缓解“民工荒”问题,A项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污染小,B项错误。
[知识点1、2]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自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读图,完成第5~6题。
5.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服装制造 B.石油化工
C.金融业 D.软件制造
6.该类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①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资金外流
B.②③④地区生产成本低于①地区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①地区
D.①地区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判断,该产业先由日本转向韩国、新加坡,然后再转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南亚地区,也就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向劳动力丰富且用工成本低的欠发达地区,所以该产业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于日本、韩国而言,中国、东南亚地区技术和资金不占优势,因此该产业不属于金融业和软件制造业;石油化工属于重工业,日本、韩国矿产资源不占优势,所以该产业不可能为石油化工。第6题,①地区是发达地区,经济并没有出现衰退;①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①地区,有丰富劳动力且用工成本低,生产成本低;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①地区;①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知识点3](2022年吉林四平期末)光缆是通信线缆组件,是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目前我国的光纤企业众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且同质化严重。某光缆企业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在厄瓜多尔最大港口瓜亚基尔市附近的杜兰市投资设厂,这是我国IT行业在厄瓜多尔建设的首个高技术实体产业合资项目,未来生产的产品除进入厄瓜多尔本地市场外,还将出口至周边国家。据此完成第7~8题。
7.该光缆企业在杜兰市投资设厂后,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
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光缆厂的主要意义是( )
A.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
B.促进产业的空间扩散
C.提高市场应对能力
D.寻求企业最佳区位
【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厄瓜多尔经济落后,我国企业投资建设光缆厂后,对于促进厄瓜多尔劳动力就业、产业升级、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①②正确;对当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改善影响不大,③④错误。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光缆企业产能过剩,在我国市场供大于求,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海外投资建厂,可消耗过剩产能,其主要意义是提高对市场的应对能力,C项正确;海外建设的仍然是光纤厂,与国内相同,不属于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A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一家企业在海外建厂,而我国光纤企业的主体仍然保留在中国,因此不会促进产业的空间扩散,B项错误;寻找企业的最佳区位不是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最主要意义,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知识点1、2]9.(2021年河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深圳作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窗口,率先承接世界产业转移,成功积累了“第一桶金”。40年来,深圳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已经实现三次“产业革命”,现正从“产业转移输入城市”逐渐向“产业外溢输出城市”转变,先行示范与核心引擎地位日益彰显。下图示意深圳产业转移的三个阶段。
(1)指出深圳发展初期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6分)
(2)推测深圳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6分)
(3)分析深圳从“产业转移输入城市”逐渐向“产业外溢输出城市”转变的原因。(6分)
【答案】(1)优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较低的劳动力、土地价格。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高后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深圳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土地严重不足,发展空间有限;深圳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新的产业政策出台,营商环境改变,迫使一些产业转移。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2022年广东深圳二模)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广东省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的欠发达地区纷纷建立产业转移园以吸引来自珠三角的企业。下表为珠三角某地与粤北某产业园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比较表。据此完成第1~2题。
项目
工业用
地单价
运费
单价
平均用
工价格
工业用
水单价
工业用
电单价
政策
导向
珠三角
某地
★★★
★★
★★★
★☆
★☆
限制
粤北某
产业园
★
★★
★★
★
★
鼓励
注:表中五角星数量越多表示数量越大,空心五角星代表的数量约为实心五角星的1/3。
1.该产业园对珠三角某地吸引力最大的工业企业最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
C.饮料制造业
D.专用或通用设备制造业
2.珠三角某地的企业转移到该产业园可能增加的成本包括( )
①产品出口运输成本 ②培训和管理成本 ③产品研究开发成本 ④税收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表中信息显示该产业园地价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用水、用电相对便宜,且对该类产业发展有政策支持,但运费单价与珠三角某地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汽车制造业虽然用地规模较大,但汽车制造业的运输量也大,而粤北某产业园运输成本较高,因此对其吸引力较小;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污染较为严重,珠三角某地对该类企业的发展采取了限制政策,而该产业园对其采取了鼓励政策,因此会对该类产业转移产生较大的吸引力,B项符合题意;饮料制造业需要接近消费市场,且用地规模较小,因此对其吸引力较小;专用和通用制造业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受政策限制较小。第2题,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珠三角的产业在转移到粤北地区的过程中,离港口越来越远,而珠三角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因此运输距离增加,从而增加了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①正确;产业转移之后,新的工人等需要进行培训,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会提高培训和管理成本,②正确;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产品研究开发部门不会迁移到粤北地区,因此不会提高其研发成本,③错误;粤北某产业园鼓励珠三角的产业向该地转移,因此税收成本会有所降低,④错误。
[综合思维](2022年云南昆明联考)造船业是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融合的密集型产业。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开始向亚洲国家进行产业转移。20世纪60年代日本造船业稳居世界第一,随后韩国后来居上超越日本。近十年来,中国在世界造船业中的完工量、手持订单、新增订单三大指标均已达到世界前列。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建造难度极高,目前仅有美国、中国、韩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有能力建造。韩国LNG船定价是中国的近3倍但仍然把持世界绝大多数LNG船的订单。据此完成第3~4题。
3.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转出造船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利润较低 B.人力成本高
C.技术落后 D.资金短缺
4.中国船企订单量增长,但利润增长却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原材料价格上涨 ②高端船订单比重低 ③市场饱和,低价竞争 ④质量问题导致利润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LNG船技术要求高,材料中提到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也在制造,说明造船业并非利润低,A项错误;造船业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转移,劳动力丰富且用工成本低是主要因素,B项正确;造船业需要较高的技术,欧美主要造船国家技术水平较高,C项错误;欧美国家经济发达,资金实力雄厚,D项错误。第4题,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成本升高,降低利润,①正确;材料中“韩国LNG船定价是中国近3倍但仍然把持世界绝大多数LNG船的订单”,说明我国高端船订单比重低,②正确;订单量增长,说明市场并没有饱和,③错误;我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新增订单均达世界前列,说明我国造船质量不差,市场竞争力强,④错误。
[综合思维](2022年山东潍坊期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严峻挑战。下图示意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路径。据此完成第5~7题。
注:亚洲“四小龙”指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和新加坡。
5.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东部沿海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关键条件是( )
A.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B.广阔的消费市场
C.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
D.临近产业转出地
6.第四次产业转移( )
①存在中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 ②转出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③使我国东部沿海完全成为产业转出区 ④使我国制造业受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第四次产业转移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产业升级 B.降低生产成本
C.增加就业岗位 D.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5.A 6.B 7.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第三次产业转移主要从亚洲“四小龙”转到我国东部沿海,关键条件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东部沿海获得了优先发展,A项正确;产业转移不是主要针对东部沿海市场,B项错误;东部沿海充足且成本较低的劳动力会影响产业转移,但不是当时的关键条件,C项错误;产业转移是从美国开始转出的,我国东部沿海据美国远,且距离产业转移地的远近会影响产业转移,但不是关键条件,D项错误。第6题,第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从我国东部沿海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同时还转移到美国、日本、德国;从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可知这些区域经济落后,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同样较为落后,且距离东部近,所以存在中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①正确;从转移特点看,该产业同样向发达国家转移,故转出的不一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②错误;从图可知从我国东部沿海转出的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我国东部沿海不可能完全成为产业转出区,③错误;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托低要素成本,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局面,④正确。第7题,该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该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产业升级,A项错误;美国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制造业回流会增加生产成本,B项错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失业人数增多,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来增加就业岗位,C项正确;产品是面向世界市场,制造业回流后,不会扩大销售市场,D项错误。
[人地协调观](2021年江苏扬州期末)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向外转移。对移出区而言,产业空心化(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效期内,新兴产业无法弥补低端制造业转出造成的产业空白)引起学者广泛关注。下图为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8.产业空心化可能会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 )
①区域产业链脱节 ②社会资源优化分配 ③刺激技术升级 ④减少就业机会 ⑤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B.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产业空心化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效期内,新兴产业无法弥补低端制造业转出造成的产业空白。所以产业空心化可能造成区域产业链短时间脱节,而在这段时效期内,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优化配置,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①正确,②⑤错误;同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产业转移对珠三角有正、负效应,在产业空心化的同时,也会刺激技术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③正确;随着部分产业的转出,当地的就业机会减少,④正确。第9题,产业转移有利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项正确;产业转移会减少耕地面积,B项错误;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为主,C项错误;带来污染是负效应,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综合思维]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飞地经济”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建材产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工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许多工业部门转出。石嘴山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也是宁夏最早的工业城市。进入21世纪,该市发展陷入生存危机,一直寻求产业转型之路。2011年,石嘴山淄博工业园(即淄山工业园)落户石嘴山市,开创了“飞地工业园区”的产业转移模式。下图为石嘴山市位置和交通示意图。
(1)分析石嘴山市能够形成淄山“飞地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6分)
(2)分析“飞地工业园区”产业转移模式的优势。(6分)
(3)说明淄山工业园的建立对石嘴山市发展的影响。(8分)
【答案】(1)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且用工成本低;附近有多条铁路、公路,交通条件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原料、动力充足;工业基础好,产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好;市场潜力大。
(2)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交流和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3)利:利用东部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工业调整和产业优化;增加就业机会,满足社会需求。
弊: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习题,共8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共10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