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科学磨课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688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科学磨课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688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科学磨课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
展开四年级上科学磨课-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教科版
有人问:备一节课需要多少时间?我答:不好说。用心的话,一个月都不够,有人只要在工作岗位上都在备课。
学校一前辈说:好课是磨出来的。
确乎,课是磨出来的。不敢说这次的课是好的,但在磨课的过程中,成长着。
一、材料准备
学校实验室建设中,器材不是很齐全,从购买器材开始。
酒精灯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安全使用酒精灯是关键。不是化学专业的我,也不懂为什么不能用嘴巴吹。在组装酒精灯的过程中,明白了。酒精灯口不是固定的,很轻易就能打开,方便增添酒精。知道这个结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为什么不能对着点火,为什么不能用嘴巴吹灭火焰。通过视频的播放,直观地达到安全使用酒精灯的重要性。
滴管的选择 今年教研活动主题是“强化工具的使用,提高课堂的实效”,酒精灯是主角,但其他器材也要规范操作。取食盐水到蒸发皿这个操作规范的应该是用玻璃棒引流,考虑到小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实验技能不熟练,选用滴管代替。一简化学生操作,二引导学生思考取多少食盐水这一问题。
抹布的准备 准备抹布的初始用意是酒精灯不小心燃烧时,用湿抹布扑灭。但每次试教都忘记提醒,而学生非常的聪明,加热装置太烫了,拿抹布包着整理器材。所以最后,在桌上放大湿抹布,材料盒中又准备小干抹布。(上课的时候,还是忘提醒湿抹布的作用)
二、材料的呈现
小学生很好动,尤其是新鲜事物。对于第一次上实验课的学生而言,如果把材料放在眼前,注意力完全在材料上,课堂很难进行。材料的呈现很关键。
第一次试教,为体现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理念,每个器材放在不同学生的桌子底下,结果在介绍器材的时候,还没有轮到的学生也把材料拿出来,开始“玩”器材。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指导,学生注意力不在,课堂乱糟糟。
第二次试教,将器材放在一个位置,但放材料时学生都在,自发取材料,开始研究,课堂还是乱糟糟。
第三次试教,听取同校科学教师张老师的建议,器材放在盒子里,开始实验后小组领取材料。这次试教,酒精灯的介绍、实验步骤的指导都顺利。而第二个实验的器材放在桌子底下,到这个环节再呈现给学生,减少领取材料的时间。
三、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的很多细节,自己备课的时候都没考虑到,很多都是在每次试教过程中发现的。
有个班级的学生出现普遍问题,用灯帽盖灭火焰两次后,把灯帽放在桌子上。试教后,同校一数学老师提出未明确酒精易挥发这一特点,导致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盖灯帽。经改正,介绍酒精易挥发的特点,灯帽能防酒精挥发,强调不使用时灯帽都是盖着的。这个环节的处理,还不够合理。在介绍酒精易挥发之后,应让学生来说灯帽的作用,在不使用的时候灯帽应该怎么样。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思考时间太少。
有个别学生盖灭火焰,拿着灯帽从上面向下盖,结果温度太高,不敢下手。当时是作突发事件让学生分析怎么盖,究其原因是指导不到位。在介绍外焰温度最高后,从哪边盖火焰学生可以解决,在指导环节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所以在盖灭火焰这一操作,增加哪个方向盖灭。
点火是从旁边点燃的,指导还不到位。试教的时候有个学生也出现这样的错误,但那个小男生很隐忍,手烫也很镇定。我知道他烫,其他学生没发现,没有出现全班学生都怕的现象。当时想可以在讲完外焰温度最高,学生操作出现问题再强调一遍,没想到学生安全问题,是我的疏忽。在点火之前,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从哪边点的问题,这样学生操作就不会出现问题。
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是在加热过程中体现的。试教的时候,由于准备材料的缺陷,有个酒精灯矮很多,学生在遇到这个问题时,想到把酒精灯提高,有个思考的过程。上课的时候,没出现这个问题,但可以在巡回指导的时候,提醒学生用哪层火焰加热,检查一下。而实际情况是自己检查火焰,没提醒学生,把知识告诉学生的毛病很顽固,需要改正。
开课的时候,发现一个指导不到位——酒精灯不能用嘴巴吹灭,使用的时候同样也不能有大风。试教的时候,学生在用完火柴后,用嘴巴吹灭。学生本意是吹灭火柴,但人离酒精灯很近,观察到灯芯在晃动,当时只考虑到火柴的熄灭方式。试教的时候,强调安静实验,也只考虑到课堂纪律。上课时发现,这个实验强调安静,最关键还在安全使用酒精灯上。实验时,个别学生哈哈大笑,酒精灯就在眼前,气流流动,看着很危险。课堂反应能力不足,也只个别提醒,没做全班指导。
四、教材解读
说实话,刚读教材,不懂。跌来倒去,瞎折腾。开始说杯底的是食盐,接下来探讨蒸发后是不是食盐,到最后没有足够的证据,学生还是不明白分离出来的到底是不是食盐。完全是把学生搞糊涂,已经知道是食盐了,还要再研究,到最后,我也糊涂了。
和桔园老师的沟通,砍掉第一个环节,课顺了很多。也间接向胡老师请教到怎么解决是不是食盐的疑惑。
一节课的设计,顺畅是基本。而要环节顺畅,第一个要做的是读教材。本节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教学重难点,要达到的科学概念,读懂后,再设计。不然,有环节不顺畅,你会找不到原因。
五、基本技能亟待加强
教态、语言、粉笔字、课堂管理,本人基本技能急需加强,要多加练习,多多学习。
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而非指导的恶习很顽固,和平时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习惯有关,平时上课就需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指导意识。
磨课过程中,了解更多学生的想法;磨课过程中,从同行中获取更多经验;磨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更多的问题。这次课,磨得还不够。
一次机会,一次成长。
最后,感谢磨课过程中,各位同仁的陪伴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_教科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_教科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导入,提出问题,科学猜想,预测“结论”,合作学习,制订计划,主动实践,做好记录,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分离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分离盐和水的方法_教科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