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媒介。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C.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
D.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2.(2分)为研究钙离子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科学家在突触前神经元加入钙离子阻断剂,刺激突触前膜后,分别检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实验结果如图甲,图乙所示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结合图甲、图乙分析,下列说法哪项不合理(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图乙中1→2→3→4→5表示一个反射弧
B.根据图甲可知,突触后膜无动作电位产生是由于钙离子阻断剂阻断了突触前神经元钙离子的流动
C.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树突,不能反向传递
D.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3.(2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水会引起垂体后叶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C.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仅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是甲状腺,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
D.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节
4.(2分)如图甲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10mol﹣8•L﹣1,b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10﹣8mol•L﹣1
B.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既能向B段进行极性运输也能进行横向运输
C.图甲和图乙中根的生长情况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5.(2分)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是通过传递信息,通过参与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B.乙、丙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D.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6.(2分)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为防治虫害,研究人员选择面积为一公顷的开放的棉田若干,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并定期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棉铃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棉铃虫与棉花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模拟树桩的目的是为食虫鸟提供栖息场所
D.从图中可以看出,树桩之间的距离为100m时防治害虫的效果较好
7.(2分)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9.8℃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
B.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该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在达到K值之前出生率与死亡率都越来越小
8.(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C.在青青草原上,当羊的数量增多时,狼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羊的数量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
9.(2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如表所列的五个种群,测得各种群所含的能量和污染物镉的含量(镉被生物吸收后难以排出体外),已知水中镉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种群
A
B
C
D
E
能量(kJ)
2.9×107
1.4×108
1.1×108
1.2×109
1.6×109
镉含量(mg/L)
3.4
0.42
0.38
0.036
0.037
A.图中生物最多可形成2条食物链
B.生物体中污染物镉的浓度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是因为生物有富集作用
C.若该水域受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恢复原貌,体现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如果水域N、P含量超标,可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体溶氧量增加
10.(2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忽如一日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植物开花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迟开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1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某水塘里的生物类群,并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C代表分解者
B.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5个营养级
C.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F环节
D.图中最高营养级增重10g,至少需要生产者1250g
12.(2分)某人工鱼塘的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
B.图1中A1、A2和图2中E都可以表示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鲢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B表示
D.乌鳢捕食鲢鱼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A表示
13.(2分)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化学防治、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方法。下列关于农业害虫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害虫的繁殖季节施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B.田间的稻草人飘带随风摆动可以给害虫提供行为信息
C.采用黑光灯诱捕害虫也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其原因是诱捕降低了害虫的性别比例
D.喷施农药杀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
14.(2分)草鱼可以捕食多种藻类植物,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同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草鱼,M中放入20条草鱼。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草鱼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草鱼数量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鱼最喜食的藻类植物是甲藻
B.三种藻的竞争力是乙藻>丙藻>甲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D.图示M中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
15.(2分)稻田养鸭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是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养殖方式。在稻田里不用化肥、农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纯粹无公害的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杂草、害虫和鸭子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鱼的粪便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水稻吸收利用,可以体现能量的单向流动的特点
C.水稻与多种动物混养通常不能提高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但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D.水稻植株内调节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16.(2分)家庭自制葡萄酒的一般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沥干水→去除枝梗→用手捏碎葡萄→将葡萄皮、葡萄籽、果肉、白糖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发酵→滤渣。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冲洗葡萄时,不能将表层的“白霜”冲掉,“白霜”很可能是酵母菌
B.用手捏碎葡萄进行发酵的目的是让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充分接触营养物质,缩短发酵时间
C.装瓶发酵时一般要留出的空间,以防止发酵液溢出,并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
D.葡萄酒制作过程中,一定需要对葡萄和发酵装置进行灭菌,防止其他杂菌对发酵产生影响
17.(2分)红梨醋饮属于绿色健康饮品,其制作流程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新鲜红梨汁果酒果醋红梨醋饮
A.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与发酵产物反应,检测①过程是否成功
B.在①过程进行旺盛时,②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的,而醋酸菌属于好氧菌,无法生存
C.①过程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为宜,②过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
D.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主要是因为果酒产生果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18.(2分)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适量
定容至1000mL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有葡萄糖、牛肉膏,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
C.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19.(2分)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D.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20.(2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和培养等工作,得到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B.采用图示A方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时,为了将聚集的菌体分离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一定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C.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若无菌落出现则培养基平板灭菌合格
D.该实验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要求压力100KPa,温度100℃,灭菌时间15﹣30min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2分)据国家卫健委消息,2022年3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37例,其中本土病例23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99例。本轮疫情最明显的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多。无症状感染者指呼吸道等标本,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相关的临床表现,但是具有传染性。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四种蛋白(S、M、E、N,如图1),目前认为S蛋白(刺突蛋白)是入侵人体的关键蛋白,通过与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特异性结合进而入侵人体,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成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根据材料和图1分析新冠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应含有 蛋白。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 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当该病毒入侵时,能迅速作用于该病毒,属于 免疫(“主动”、“被动”),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3)请根据图2分析,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针(加强针)的全面接种工作,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 。
(4)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感染该病毒后的无症状感染者 (“能”、“不能”)检测出核酸, (“能”、“不能”)检测出抗体的情况;抗体检测法利用了 的原理。
(5)处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在发病前的1﹣2天和发病初期传染性相对较强,所以个人防护的最好措施依然是坚持 。
22.(14分)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碳汇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推进“碳中和”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碳汇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 特点。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 等生命活动。
(2)“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因素是碳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碳增汇,碳减排的核心是 ;而在碳增汇的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3)碳在生物群落中以 形式传递,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写出3点即可)。
(4)若管理不善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也可能成为一种碳排放源。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是林火干扰能提高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 。
23.(20分)深圳红树林位于深圳湾畔,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生长植物有海漆、木榄、秋茄等珍稀树种,每年有白琵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自然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如图是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简图,请据图回答:
(1)自然状态下,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
(2)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小型食肉鱼与虾蟹之间的关系是 ,若小型食肉鱼从虾蟹中获得的能量与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之比为1:3,则要使小型食肉鱼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水蚤 kg。
(3)通常情况下,鸟的数量少于小型食肉鱼,主要原因是 ,鸟与大型食肉鱼的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 。
(4)对红树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防风固堤、改善海湾生态环境,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这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回答两点即可)。
24.(14分)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是高洁典雅的象征,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用种子播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兰花”。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传统的人工繁殖相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哪些显著优势:能 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等。
(2)生产实践中一般采取兰花的芽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活动新个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 ,原因是细胞中含有 。
(3)有研究员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 。
(4)有人想到利用韭菜和兰花植物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问题,可取韭菜和兰花植株的叶片,先用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经过 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 形成完整的韭菜一兰花植株体。与自然状况下的杂交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主要意义是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媒介。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C.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
D.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乙与丙之间是双向箭头,说明一方是血浆一方是组织液,又因为丙的箭头指向甲,说明甲是淋巴液,丙是组织液,乙是血浆,Ⅰ是循环系统,Ⅱ表示消化系统,Ⅲ与内环境是双向交换,可表示呼吸系统(气体交换),Ⅳ可表示泌尿系统。
【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
B、机体大部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但并非所有细胞都需要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从消化道中获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B错误;
C、Ⅰ是循环系统,Ⅱ表示消化系统,Ⅲ与内环境是双向交换,可表示呼吸系统(气体交换),Ⅳ可表示泌尿系统,C正确;
D、题图中的乙是血浆,Ⅱ是消化系统,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人体若从消化系统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血浆的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2分)为研究钙离子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科学家在突触前神经元加入钙离子阻断剂,刺激突触前膜后,分别检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实验结果如图甲,图乙所示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结合图甲、图乙分析,下列说法哪项不合理(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图乙中1→2→3→4→5表示一个反射弧
B.根据图甲可知,突触后膜无动作电位产生是由于钙离子阻断剂阻断了突触前神经元钙离子的流动
C.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树突,不能反向传递
D.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分析】1、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图甲中,根据对照组可以看出,突触后膜兴奋必须要有钙离子的参与。
【解答】解: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图乙中1→2→3→4→5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A正确;
B、由甲图可知,加入钙离子阻断剂,突触前几乎无钙离子流动,突出后膜无动作电位产生,B正确;
C、突触的类型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不能反向传递,C错误;
D、当神经纤维某处兴奋变成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根据图示考查考生对兴奋传递的过程,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2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水会引起垂体后叶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激素调节
C.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仅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是甲状腺,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
D.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节
【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下丘脑地位和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于全身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都起作用。
【解答】解:A、缺水会引起下丘脑合成经由垂体后叶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A错误;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
C、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C错误;
D、据图分析,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抗利尿激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实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水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需要学生把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再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4.(2分)如图甲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10mol﹣8•L﹣1,b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10﹣8mol•L﹣1
B.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既能向B段进行极性运输也能进行横向运输
C.图甲和图乙中根的生长情况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分析】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一般情况下,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例如 就植物生长来说,从图中可以知道a 点表示根生长的最适宜的浓度,b点表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分界点.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需求不同,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根>芽>茎.
2、根的向地性:由于根对生长素十分敏感,所以当植物横放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升高,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而远地侧由于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生长快,于是表现为根的向地性.
3、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在尖端生长素能发生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也可发生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解答】解:A、图乙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具有抑制作用,此点浓度应大于10﹣8(mol/L),b处有促进作用,此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10﹣8mol•L﹣1,A正确;
B、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能向B段极性运输,也能横向运输,B正确;
C、图甲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图乙的根具有向地性,也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C正确;
D、如果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都是促进作用,并且促进效果相当的话,则最适浓度在两种效果较好且等效的浓度之间,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和作用的两重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2分)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是通过传递信息,通过参与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B.乙、丙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D.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分析】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接触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
【解答】解:A、植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通过传递信息改变细胞的代谢发挥作用,A错误;
B、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二者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
C、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赤霉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C错误;
D、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五种植物激素的分布及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2分)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为防治虫害,研究人员选择面积为一公顷的开放的棉田若干,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并定期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棉铃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棉铃虫与棉花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模拟树桩的目的是为食虫鸟提供栖息场所
D.从图中可以看出,树桩之间的距离为100m时防治害虫的效果较好
【分析】1、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解答】解:A、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由于棉铃虫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所以棉铃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
B、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棉铃虫与棉花之间为捕食关系,B正确;
C、鸟类一般栖息在树冠中,因此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模拟树桩的目的是为食虫鸟提供栖息场所,从而减少棉铃虫的数量,C正确;
D、由图中观察可知,树桩之间的距离为200m时防治害虫的效果较好,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间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2分)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9.8℃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
B.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该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在达到K值之前出生率与死亡率都越来越小
【分析】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解答】解:A、19.8℃条件下第10天前已经出现环境阻力,A错误;
B、由图可以看出,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错误;
C、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8℃条件下大约第五天时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
D、在达到K值之前出生率越来越小,死亡率越来越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越来越小,最后接近相等,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增长曲线特点以及环境容纳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8.(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C.在青青草原上,当羊的数量增多时,狼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羊的数量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扺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解答】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正确;
B、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错误;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如在青青草原上,当羊的数量增多时,狼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羊的数量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减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9.(2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如表所列的五个种群,测得各种群所含的能量和污染物镉的含量(镉被生物吸收后难以排出体外),已知水中镉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种群
A
B
C
D
E
能量(kJ)
2.9×107
1.4×108
1.1×108
1.2×109
1.6×109
镉含量(mg/L)
3.4
0.42
0.38
0.036
0.037
A.图中生物最多可形成2条食物链
B.生物体中污染物镉的浓度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是因为生物有富集作用
C.若该水域受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恢复原貌,体现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如果水域N、P含量超标,可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体溶氧量增加
【分析】1、分析表格: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D和E处于第一营养级、B和C处于第二营养级、A处于第三营养级。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解答】解:A、图中生物最多可形成4条食物链,A错误;
B、因为生物有富集作用,所以生物体中污染物镉的浓度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B正确;
C、该水域受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恢复原貌,体现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力稳定性较强,C错误;
D、如果水域N、P含量超标,可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体溶氧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10.(2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忽如一日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植物开花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迟开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分析】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种类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可以循环往复。
【解答】解:A、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环境因素温度、风、光照等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因此属于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其中萤火虫发光是吸引异性来交尾产生后代,因此体现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B正确;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C正确;
D、落红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后又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的特点,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对温度、光周期等的响应、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某水塘里的生物类群,并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C代表分解者
B.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5个营养级
C.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F环节
D.图中最高营养级增重10g,至少需要生产者1250g
【分析】分析题文:图中A与D之间是双向箭头,其中A可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可代表生产者;C中除了一个箭头指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与箭头都是进入的,因此C代表分解者;则E代表初级消费者、F代表次级消费者、B代表三级消费者。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C代表分解者,A正确;
B、图中的食物链为D→F→E→B,共包含4个营养级,B错误;
C、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处在F环节,C正确;
D、图中最高营养级增重10g,至少需要(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生产者10÷20%÷20%÷20%=1250g,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2分)某人工鱼塘的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
B.图1中A1、A2和图2中E都可以表示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鲢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B表示
D.乌鳢捕食鲢鱼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A表示
【分析】据图1分析,D1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A1、A2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1、C2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1、B2表示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据图2分析,A表示粪便中能量,B表示同化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E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解答】解:A、图1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D1(D1=A2+B2+C2+D2),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D2,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A错误;
B、图1中A1、A2和图2中E都可以表示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正确;
C、鲢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C表示,C错误;
D、乌鳢捕食鲢鱼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B表示,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3.(2分)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化学防治、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方法。下列关于农业害虫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害虫的繁殖季节施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B.田间的稻草人飘带随风摆动可以给害虫提供行为信息
C.采用黑光灯诱捕害虫也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其原因是诱捕降低了害虫的性别比例
D.喷施农药杀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
【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解答】解:A、在害虫繁殖季节施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
B、田间的稻草人飘带随风摆动可以给害虫提供物理信息,B错误;
C、采用黑光灯对诱捕雌雄害虫无差异性,C错误;
D、喷施农药杀死害虫可以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4.(2分)草鱼可以捕食多种藻类植物,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同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草鱼,M中放入20条草鱼。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草鱼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草鱼数量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鱼最喜食的藻类植物是甲藻
B.三种藻的竞争力是乙藻>丙藻>甲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D.图示M中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
【分析】曲线分析:L中不放草鱼,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20条草鱼,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减少,乙藻和丙藻数量增加,将M中的草鱼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增加,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减少。
【解答】解:A、L中甲藻竞争力减弱的原因是加入了草鱼,可能是草鱼更喜食甲藻,A正确;
B、将M中草鱼移入L中,M中甲藻数量增加,而乙藻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丙藻数量减少,达到稳定后甲藻数量>乙藻>丙藻,可见三种藻的竞争力是甲藻>乙藻>丙藻,B错误;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是捕食者增加,C错误;
D、图示M中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种群和群落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5.(2分)稻田养鸭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是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养殖方式。在稻田里不用化肥、农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纯粹无公害的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杂草、害虫和鸭子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鱼的粪便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水稻吸收利用,可以体现能量的单向流动的特点
C.水稻与多种动物混养通常不能提高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但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D.水稻植株内调节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解:A、水稻、杂草、害虫和鸭子等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
B、鱼的粪便中的有机物不可以直接被水稻吸收利用,B错误;
C、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水稻与多种动物混养不能提高系统中能量传涕效率,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C正确;
D、水稻植株内调节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概念及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6.(2分)家庭自制葡萄酒的一般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沥干水→去除枝梗→用手捏碎葡萄→将葡萄皮、葡萄籽、果肉、白糖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发酵→滤渣。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冲洗葡萄时,不能将表层的“白霜”冲掉,“白霜”很可能是酵母菌
B.用手捏碎葡萄进行发酵的目的是让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充分接触营养物质,缩短发酵时间
C.装瓶发酵时一般要留出的空间,以防止发酵液溢出,并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
D.葡萄酒制作过程中,一定需要对葡萄和发酵装置进行灭菌,防止其他杂菌对发酵产生影响
【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解答】解:A、“白霜”很可能是野生型酵母菌附着在葡萄皮上的产物,因此冲洗葡萄时不能将表层的“白霜”冲掉,A正确;
B、用手捏碎葡萄进行发酵的目的是让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充分接触营养物质,缩短发酵时间,B正确;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消耗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式无氧呼吸,同时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发酵液的溢出,C正确;
D、葡萄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装置进行灭菌,防止其他杂菌对发酵产生影响,但不需要对葡萄灭菌,利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下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果酒的发酵果醋做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7.(2分)红梨醋饮属于绿色健康饮品,其制作流程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新鲜红梨汁果酒果醋红梨醋饮
A.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与发酵产物反应,检测①过程是否成功
B.在①过程进行旺盛时,②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的,而醋酸菌属于好氧菌,无法生存
C.①过程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为宜,②过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
D.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主要是因为果酒产生果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解答】解:A、①过程是制作果酒,要检测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A正确;
B、在①过程进行旺盛时,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果醋,②过程是果醋发酵,此时②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的,而醋酸菌属于好氧菌,无法生存,B正确;
C、①过程是果酒发酵,②过程是果醋发酵,分别利用的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它们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分别是18~30℃和30~35℃,C正确;
D、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主要是因为果酒产生果醋时需要氧气,且果醋制作过程中一般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原理、操作和发生的具体化学反应,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8.(2分)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适量
定容至1000mL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有葡萄糖、牛肉膏,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
C.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
制备方法
特征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
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解答】解: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含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A错误;
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有葡萄糖、牛肉膏,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B正确;
C、很多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此培养基中能生长多种微生物,不仅仅只有大肠杆菌,C错误;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操作,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重点考查培养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组成,掌握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9.(2分)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D.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分析】1、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农业、冶金、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2、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随着啤酒品种和口味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解答】解:A、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A正确;
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B错误;
C、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C正确;
D、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依据的原理都属于可遗传变异,能够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进而可以从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0.(2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和培养等工作,得到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B.采用图示A方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时,为了将聚集的菌体分离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一定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C.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若无菌落出现则培养基平板灭菌合格
D.该实验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要求压力100KPa,温度100℃,灭菌时间15﹣30min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A正确;
B、采用图示A方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时,为了将聚集的菌体分离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一定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多,菌种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
C、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若无菌落出现则无杂菌,即培养基平板灭菌合格,C正确;
D、该实验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要求压力100KPa,温度121℃,灭菌时间15﹣30min,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2分)据国家卫健委消息,2022年3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37例,其中本土病例23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99例。本轮疫情最明显的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多。无症状感染者指呼吸道等标本,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相关的临床表现,但是具有传染性。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四种蛋白(S、M、E、N,如图1),目前认为S蛋白(刺突蛋白)是入侵人体的关键蛋白,通过与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特异性结合进而入侵人体,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成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二 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防疫/免疫防御 功能。
(2)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根据材料和图1分析新冠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应含有 S 蛋白。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 抗原 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浆细胞和记忆/记忆细胞 细胞,当该病毒入侵时,能迅速作用于该病毒,属于 主动 免疫(“主动”、“被动”),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3)请根据图2分析,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针(加强针)的全面接种工作,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 抗体和记忆细胞 。
(4)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感染该病毒后的无症状感染者 能 (“能”、“不能”)检测出核酸, 能/不能 (“能”、“不能”)检测出抗体的情况;抗体检测法利用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
(5)处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在发病前的1﹣2天和发病初期传染性相对较强,所以个人防护的最好措施依然是坚持 戴口罩 。
【分析】1、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分别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构成了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T细胞还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解:(1)新冠病毒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体现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2)S蛋白(刺突蛋白)是入侵人体的关键蛋白,所以新冠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应含有S/刺突蛋白。疫苗在人体内作为抗原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人工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疫苗),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3)第三针(加强针)疫苗注射入人体后,相当于是多次免疫,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增强免疫力。
(4)体液免疫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抗体,所以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病毒的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后期能检测出抗体。由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所以可以用抗体检测法检测感染情况。
(5)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在发病前的1﹣2天和发病初期传染性相对较强,所以坚持戴口罩是个人防护的最好措施。
故答案为:
(1)二 防疫/免疫防御
(2)S 抗原 浆细胞和记忆/记忆细胞 主动
(3)抗体和记忆细胞
(4)能 能/不能(能或不能都给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5)戴口罩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熟知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二次免疫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4分)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过程。碳汇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推进“碳中和”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碳汇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 全球性 特点。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等生命活动。
(2)“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因素是碳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碳增汇,碳减排的核心是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而在碳增汇的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植树造林 。
(3)碳在生物群落中以 含碳有机物 形式传递,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写出3点即可)。
(4)若管理不善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也可能成为一种碳排放源。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是林火干扰能提高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 火灾后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
【分析】1、物质循环的特点有全球性、往复循环、反复利用等。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2、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体现的。一般地:成分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反之,结构与成分单一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相对更弱。
【解答】解:(1)物质循环的特点有全球性、往复循环、反复利用等;根据题干“碳汇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可知,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因素是碳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碳增汇,碳减排的核心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而在碳增汇的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
(3)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 形式传递,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4)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是林火干扰能提高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火灾后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故答案为:
(1)全球性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植树造林
(3)含碳有机物 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4)火灾后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的生态学知识,综合考虑,准确答题。
23.(20分)深圳红树林位于深圳湾畔,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生长植物有海漆、木榄、秋茄等珍稀树种,每年有白琵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自然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如图是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简图,请据图回答:
(1)自然状态下,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 自我调节能力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生态系统的组分多少 。
(2)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小型食肉鱼与虾蟹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种间竞争 ,若小型食肉鱼从虾蟹中获得的能量与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之比为1:3,则要使小型食肉鱼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水蚤 10 kg。
(3)通常情况下,鸟的数量少于小型食肉鱼,主要原因是 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与小型食肉鱼相比,鸟的营养级较高,可利用的能量较少,生物数量也就越少 ,鸟与大型食肉鱼的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 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不可逆转 。
(4)对红树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防风固堤、改善海湾生态环境,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这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整体 原理。
(5)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 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 (回答两点即可)。
【分析】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贮存在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能量有一部分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另一部分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及未被利用的部分。
【解答】解:(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物种丰富度更高,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因而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只有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型食肉鱼捕食虾蟹,为捕食关系,小型食肉鱼与虾蟹都捕食水蚤,为竞争关系,因此小型食肉鱼与虾蟹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小型食肉鱼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蟹虾和水蚤能量为1÷20%=5kg,因为小型食肉鱼从虾蟹中获得的能量与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里之比为1:3,所以需要虾蟹kg,需要水蚤kg;由于虾蟹也以水蚤为食,kg的虾蟹需要水蚤的质量为kg;所以需要水蚤总质量为kg+kg=10kg。
(3)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与小型食肉鱼相比,鸟的营养级较高,可利用的能量较少,生物数量也就越少,因此鸟的数量通常少于小型食肉鱼;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不可逆转。
(4)整体性原理整体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成的巨大系统,在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 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红树林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
故答案为:
(1)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组分多少(生物的种类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捕食和种间竞争 10
(3)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与小型食肉鱼相比,鸟的营养级较高,可利用的能量较少,生物数量也就越少 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不可逆转
(4)整体
(5)间接 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24.(14分)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是高洁典雅的象征,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用种子播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兰花”。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传统的人工繁殖相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哪些显著优势:能 保持优良品种 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等。
(2)生产实践中一般采取兰花的芽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活动新个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原因是细胞中含有 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
(3)有研究员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偏低 。
(4)有人想到利用韭菜和兰花植物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问题,可取韭菜和兰花植株的叶片,先用 纤维素酶和果胶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经过 脱分化 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 再分化 形成完整的韭菜一兰花植株体。与自然状况下的杂交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主要意义是 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
【分析】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内含有发育成本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和从芽最后发育成幼苗。
【解答】解:(1)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利用细胞全能性繁殖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称为微繁殖技术;微繁殖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的遗传特性。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分裂能力的薄壁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生芽的培养基生长素含量低,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生根的培养基生长素含量高,细胞分裂素含量低。
(4)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用PEG化学诱导剂可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主要过程是: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完整的韭菜—兰花植株体,这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与自然状况下的杂交育种相比,其意义主要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故答案为:
(1)保持优良品种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偏低
(4)纤维素酶和果胶 脱分化 再分化 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及相关应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声明解析著作权属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4/15 1:16:54;用户:一;邮箱:orFmNt4wY2woThCHSPWeWvTp-oRM@weixin.jyeoo.com;学号:25716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2月联考生物(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2月联考生物(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2月联考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2月联考生物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