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十八)
展开高中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高一年级语文
语文作业十八
【考查内容】
本节考查内容有:新闻消息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国现当代散文双文本阅读。
【知识梳理】
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脉络思路。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思路。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来,就能发现作者在说什么了。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汉字赓续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2月17日至22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举行,全国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文字起源,活动历时六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汉字热潮。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古老文字,跨越历史长河,在网络世界闪烁着璀璨光芒,等待着人们的品阅。
②出土于中国河南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国基因,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甲骨文进行传播与普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正如网友们在活动互动区的评论所说,“古老的汉字萌发新潮魅力!”借助“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汉字独有的形式之美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永恒的魅力。
③“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通过专题陈列可以看到甲骨文发展演进以及发掘、研究的全过程;在“网红打卡地”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独具风韵的殷墟文明与现代化数字多媒体科技碰撞出“独特花火”;作为中国首部字典的《说文解字》共收录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在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字圣”故里,你能找到答案;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让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④“了不起的中国汉字”系列海报、创意视频、Vlog、深度专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带着鲜活的温度,在网络空间掀起了“最潮中国范儿”。在“甲骨文里的二十四节气”专栏里,网友们可以了解节气字形的来龙去脉。在“晒出我的中国字”微博话题中,创作者们用书法、篆刻等形式共同参与传扬汉字之美。广大网友沿着历史长河溯源,如同“打卡”一场汉字寻根之旅。
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根脉,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开年六个重点项目之一,让网友们沉浸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华文字之美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⑥穿越时空,解码文字里的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也一定能为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性。让我们共同努力,探寻汉字起源,揭开数千年的文明“密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中国汉字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章艾威《探寻汉字起源,让中华传统文化“火”起来》,光明网2023年2月24日)
材料二 汉字是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汉字是一面镜子,其独特的造字方式,映射出古人认识世界、表达意愿的途径和方法。汉字的创造和使用,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
我们可以从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个角度揭示先民造字与用字的特点。一个汉字可以用一幅图画表示,或源于日常生活,或源于自然山水,也可以源于人体自身。透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窥探其中的深意。这里以“夺”字为例,说说它的造字理据,由此看古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画面来表达抽象含义的。
从字形看“夺”(奪)的造字之义:“奞”表示鸟展翅欲飞,“寸”就是右手,整体表示手里抓着的一只大鸟一下子飞走了。其蕴含的特征义是“失落,离开”,“夺”的所有词义都由此展开。校勘学术语“夺文”指文字脱落;“泪水夺眶而出”,指泪水离开眼眶;“夺目”指目光离开原来所视之物,即目光转移。失去与夺走这两者本质上是一体两面。使一方失去的手段,便是另一方进行逼迫或夺取。李密《陈情表》“舅夺母志”是说,舅舅让母亲失掉了不再嫁人的志向(想法),换言之就是逼迫母亲改嫁。夺走对方的东西,也就意味着使对方丧失原有的东西。“失落——丧失(使失落)——夺取(使对方丧失而自己获得)”,这就是古人思考的线索。
(摘编自王云路《汉字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光明日报》2023年02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介绍“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的盛况以及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地点和时长,评论这次活动的意义。
B.文章第三、四段评论在这次活动中,广大网友通过网络,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各处了解和传扬甲骨文之美。
C.文章第五段进一步指出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D.文章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广大网友“穿越时空”,探寻汉字起源,发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密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古老文字甲骨文,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
B.“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掀起了中国汉字热潮。
C.一次探寻汉字起源活动,就是一场汉字寻根之旅,广大网友参与了所有的活动,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D.透过源于日常生活、自然山水或人体自身的汉字的一幅幅“画”,可以窥探其中的深意,了解先人的思维方式。
3.(★★)下列不能看出古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画面来表达抽象含义的一项是( )
A.“得”的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只手拿着一个贝壳,后来表示在路上捡到一枚贝壳。“贝”在远古时代曾是通用货币,“拾贝”是获得,更是快乐与满足,“洋洋自得”就是这么来的。
B.“牧”的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只手持棍棒驱赶牲畜,本义指放养牲口,引申指放牧的场地、郊外。后来衍生出统治、管理的意思。古代的“牧民”即指统治民众。
C.“日”的甲骨文是一个圆圈中加一横,这一横并非有什么特殊含义,恐怕只是为了让它区分于一般的圆圈物体。
D.“水”的甲骨文的四个点之中有一条曲线,表示弯弯曲曲的水流之形。许慎明确将“水”定义为“准”,即准则、法则。“水准”一词现在依然被使用。
4.(★★)材料一中作者说“甲骨文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原文中有哪些依据?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应该怎样去探寻汉字蕴含的文化基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文本一:
红红的小辣椒
吴泰昌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江西回到故乡当涂,开始上小学。两年后,母亲到县东北角一个偏僻的镇上教书,我也随着去,那年我十岁。记得是一个冬日的清晨,我们吃完早饭就动身。过了北门石拱桥,尽是山路。从小在江西逃难,白天黑夜翻山越岭,我走惯了山道,稚嫩的小脚过早地生起了一块块硬茧。可那山,是真正的山,绿荫覆盖的山,一片葱茏,逗人乐趣。春天,挖竹笋,采野果。秋天,满山的毛栗子,个头虽小,味道香甜。我爱山,爱山中的树,山中的溪涧,至今我还怀念那绵亘百里的深山。眼下,我跟着母亲走过的这一个又一个濯濯童山,丝毫没有那美妙的一切,稀疏的小树,黄土一片,几只山羊在觅食,枯草在风中抖……三十里地,越走越长,冬天日短,太阳早落山了。在夕阳微光的拂照下,远处,黑幢幢的一片泛起灰白色,这就是我要去的霍里镇。母亲催我快走,我拔了拔不合脚的球鞋,加快了步伐。
小学校在镇边,校舍是一座祠堂改建的,空旷、寥落。冬天冷得很,手冻得像胡萝卜,红肿着。晚上进被窝,腿蜷缩着,一夜也难舒展开。我们喜欢去镇上的小街转转。卖吃食的小摊这时则活跃起来。这座小镇产山羊和湖鸭。羊糕是这里冬天的一道名菜,当年吃羊糕时那种鲜美的味道,今天已经回想不起来了。盐水鸭四时皆有,这条几十米长的小街有三四个摊子卖盐水鸭,长桌上放着几个大盘,盘子里整齐地码着七八只鸭子,无一例外,每只鸭尾部都插一个红红的小辣椒,尖头朝上。从上午卖到晚上,常常还有剩货,绝少有人买得起一只整鸭。如果哪天有人真买了整只的鸭,肯定会引起沿街百姓的注目。通常,一只鸭总是被几人或十几人零打碎敲地肢解掉,尾部那红红的小辣椒也无一例外地被主人留下,用来插在另一只鸭子上,好似要使这狭窄灰暗的街面上保留一点红色。那时候,我常爱在鸭摊前看看,慢慢地,那红红的小辣椒像是插到了我的心田里。这座小镇,黑瓦灰墙,早晚炊烟浓厚,渐渐扩散开来,将方圆几里的天空染成灰色一团。我不是考古学家,也不熟谙风土习俗知识,不知在留下我童年足迹的这个地方,何年何月始,做鸭子的师傅天才地创造出这富有诗意情趣的一招,给生活在这阴冷灰暗日子里的我的幼小心灵留下了一点暖色。
记得有一次,舅舅特意从外地来这小镇看妈妈。妈妈叫我跑上街去买点熟菜。我将一只蓝花大瓷碗放在王家鸭摊上。王老头是镇上祖传的做盐水鸭名手,他望望我这小不点个儿,又再次翻了翻从我手中接过来的钱,然后斩了大半只鸭子,替我在碗里排得整整齐齐的,上面一层全是好肉,浇了三匙卤汁。我眼巴巴地盯着剩余半只尾上插着的那个红红的小辣椒不肯走。他笑着说:“好,给你这个。”他将辣椒拔出来,插在我的碗里。我高兴得用双手捧着大碗,慢慢地走,一步一步地走,下坡上坡,怕将这竖立着的红红的小辣椒碰倒。舅舅见我端碗的那副认真劲儿,看看碗里一点红的鸭子,也新奇地笑了。
我至今想不通,在那个小镇里,这么点鲜活的红色怎么会使我长久留下记忆。
1983年11月于北京
(有删改)
文本二:
去年夏天,我应作家出版社之约编选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六年散文集。这大半年,断断续续利用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了这十年间发表的散文。先初选了一个篇目,又反复斟酌,终于定稿了。
本书注意选录真正的抒情小品和山水游记,也不忽略文艺性评论、随笔、杂感、序跋,其中还特意选录了用散文笔调写的“自传”“遗嘱”等实用说理文。如果用这个篇目和五十年代出版的散文特写选相比,我深知不会被一些人认同。但我宁可受到指责,也要为开辟散文的广阔天地而呐喊。
在目前的散文创作中,回忆和怀念型的作品不少。我们在选择时注意到这个事实。要分析出现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不能简单地指责散文家反映现实的热情不够。我们国家数十年所走过的曲折多艰的道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留有深深的辙印。物质生活安定了,精神生活丰富了,自然培育了一种冷静地思索过去、回想往事的情绪。这种情绪带有特定而鲜明的时代的色彩,极易蔓延、传递和感染。表现这种烙有时代色彩的情绪,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正在变革的伟大时代。散文是推崇自然朴实地表达人们心头积存的情愫的。因此出现一些回忆童年、怀念故人的散文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就我所阅读的部分这类作品看,无病呻吟之作有,是少数,也是不成功之作。多数作者还是借回忆、怀念抒发强烈的现实感受的,成功之作恰在其中。回忆、怀念粗粗看来仿佛离现实很远,实则却很近,是面对生活现实的一种情感上的升华。怀旧的有的是表达对生活现象的某种不满意,同时是对生活的更加深沉的热爱。不光是老年人在回忆怀念,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在写回忆怀念之作,这就说明回忆、怀念不等于暮气、悲观、失望,而是散文家表现现实感受的一种手段。新时期我们的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切都值得我们骄傲。
一九八六年四月
(选自吴泰昌《十年散文选》,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描写了作者儿时在江西山区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快乐的回忆,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江西山区的喜爱以及怀念。
B.小镇盛产湖鸭,但是很少有人买得起整只鸭子,有时甚至要十几人才能买完一整只鸭子,可见当时人们生活艰苦。
C.文章第三段通过“用双手捧着”“慢慢地走”“一步一步地走”一连串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我”对红辣椒的珍视。
D.文章是一篇记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通过有条理地展开一系列童年生活的细节,营造出一种亲切的艺术氛围。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为编选《十年散文选》阅读了大量散文作品,收录了文艺性评论、实用说理文等篇目,为开辟散文领域而呐喊。
B.在当时的背景下,《十年散文选》选录的作品并不能被所有人认可为散文,甚至还可能会引来一些非议。
C.回忆和怀念型散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的变革,我们不应简单地排斥它们,而应该正确认识它们的价值。
D.回忆和怀念不等于暮气、悲观、失望,而是散文家表现现实感受的一种手段,以此为基础就能写出优秀的散文。
8.(★★)文本一中,作者在写“红红的小辣椒”前用很大篇幅叙写自己来到小镇的经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本二指出:“散文是推崇自然朴实地表达人们心头积存的情愫的。”请你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这一散文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高一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1.C(A项,“以及活动的组织者”错误,无中生有,文章第一段介绍了汉字的作用,“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活动的事件、目的、时长、活动效果等,没有介绍“活动组织者”。B项,“了解和传扬甲骨文之美”错误,曲解文意,由“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通过专题陈列可以看到甲骨文发展演进以及发掘、研究的全过程”可知,网友们了解的是甲骨文信息;由“‘了不起的中国汉字’系列海报、创意视频、Vlog、深度专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带着鲜活的温度,在网络空间掀起了‘最潮中国范儿’”可知,网友传扬的是汉字之美。D项,“发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密码’”错误,变未然为已然,根据“让我们共同努力,探寻汉字起源,揭开数千年的文明‘密码’”可知,“探寻汉字起源,揭开数千年的文明‘密码’”并非已经完成的事情。)
2.D(A项,“甲骨文,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汉字的创造和使用,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B项,“掀起了中国汉字热潮”错误,扩大范围,由“活动历时六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汉字热潮”可知,是“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中国汉字热潮。C项,“广大网友参与了所有的活动”错误,扩大范围,广大网友只是参与了部分活动,并非全部。)
3.C(C项,“日”字没有表示抽象含义。其他三项都有抽象含义。)
4.①“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让广大网友了解了甲骨文。②甲骨文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得以传播和普及。③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使甲骨文成为“最潮中国范儿”。
5.①探寻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了解甲骨文;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甲骨学插上智能化“翅膀”。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从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汉字文化。③通过分析古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画面来表达抽象含义的,探究其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
6.A(A项,“在江西山区的美好生活”说法错误,第一段在描绘自己跟随母亲前往小镇的路途时,插叙了自己从小在江西逃难的日子。从“逃难”“小脚过早地生起了一块块硬茧”可知,当时生活非常困苦,只是在困苦中也有快乐的回忆。)
7.D(“以此为基础就能写出优秀的散文”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文本二第三段“多数作者还是借回忆、怀念抒发强烈的现实感受的,成功之作恰在其中”一句,可知以此为基础写散文只是一个条件,并不代表以此为基础写的散文就都是优秀的散文。)
8.①为下文“红红的小辣椒”的出现做铺垫。②在到小镇的三十里路途中,“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预示了小镇生活的艰辛,山路周边的环境描写,塑造了凄冷的氛围,在这种灰暗的生活状态中,红红的小辣椒一出现就能吸引住作者,使作者记忆深刻。
【解析】结构上:文章在第一段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作者来到小镇的经过,“我跟着母亲走过的这一个又一个濯濯童山,丝毫没有那美妙的一切”是作者走在路上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恰恰为“红红的小辣椒”的出现做了准备,在情节安排上为下文“红红的小辣椒”的出现做了铺垫。内容上:由文中“我跟着母亲走过的这一个又一个濯濯童山,丝毫没有那美妙的一切,稀疏的小树,黄土一片,几只山羊在觅食,枯草在风中抖……三十里地,越走越长,冬天日短,太阳早落山了”“远处,黑幢幢的一片泛起灰白色,这就是我要去的霍里镇”可知,作者在这一段中营造了衰败凄冷的景色氛围,路途中“我”感受到的是这个小镇的贫瘠以及在这里生活的艰辛,在这一片“灰白色”的灰暗的生活状态中,红红的小辣椒给作者幼小心灵留下了一点暖色,使作者记忆深刻。
9.①语言质朴自然。作者用质朴的笔墨、自然的语言将一些生活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呈现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传递了作者的人生见闻。②感情真挚而丰富深沉。通过对在小镇生活的种种场景的描述,对鸭尾部红红的小辣椒的特写,写出了童心的纯朴与真诚,表达了那个艰苦年代中作者对温暖和希望的憧憬,把生活细节转化为了令人萦回情肠的怀念。
【解析】“散文是推崇自然朴实地表达人们心头积存的情愫的”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散文语言的自然质朴和散文情感的真挚深沉。本文语言质朴自然。作者娓娓介绍童年生活,“过了北门石拱桥,尽是山路”“晚上进被窝,腿蜷缩着,一夜也难舒展开”“我们喜欢去镇上的小街转转”“我常爱在鸭摊前看看”等语言质朴自然,不加一点修饰,真实地将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呈现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传递了作者的人生见闻。本文感情真挚而丰富深沉。作者的情感在叙述中自然流露,淳朴感人。作者描绘了小镇生活的种种场景,如“我跟着母亲走过的这一个又一个濯濯童山,丝毫没有那美妙的一切,稀疏的小树,黄土一片,几只山羊在觅食,枯草在风中抖”,通过“我”的真实感受交代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绝少有人买得起一只整鸭。如果哪天有人真买了整只的鸭,肯定会引起沿街百姓的注目”写了人们生活的困苦;而文中对鸭尾部红红的小辣椒的特写“红红的小辣椒,尖头朝上”,写出了“我”对红色小辣椒的念念不忘,既表现出了童心的真诚与纯朴,也是那个艰苦年代作者对温暖和希望的憧憬,更是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作者巧妙地把生活细节转化为了令人萦回情肠的怀念。
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一): 这是一份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一),共10页。
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四): 这是一份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四),共12页。
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十四): 这是一份2023年长郡中学高一语文暑假自主学习作业本(十四),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