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达标检测卷1第1章运动的描述粤教版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617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达标检测卷1第1章运动的描述粤教版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617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达标检测卷1第1章运动的描述粤教版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617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达标检测卷1第1章运动的描述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达标检测卷1第1章运动的描述粤教版必修第一册,共9页。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铁站内的铁轨上有甲、乙两列车,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其左边的乙车向东运行,右边站台上的站牌不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向东运行 B.乙车向西运行
C.甲车向东运行 D.甲车向西运行
【答案】A 【解析】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右边站台上的站牌不动,说明甲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D错误;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其左边的乙车向东运行,甲车静止,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是向东运动的,A正确,B错误.
2.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圆满闭幕.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
【答案】A
3.蹦床是一项既好看又惊险的运动.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5 m/s的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9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
A.5 m/s2 B.9 m/s2
C.4 m/s2 D.14 m/s2
【答案】D 【解析】规定向下为正方向.v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得a= m/s2=-14 m/s2.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上,故D正确,A、B、C错误.
4.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答案】C 【解析】人跑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故C正确,A、B、D错误.
5.某人驾车从德州到潍坊用时4 h,车上里程表的示数增加了300 km,根据地图上的相关数据得到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240 km,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240 km,60 km/h
B.240 km,75 km/h
C.300 km,60 km/h
D.300 km,75 km/h
【答案】A 【解析】位移大小为两点间直线距离的长度,由题意可知,位移大小为240 km,平均速度v== km/h=60 km/h,故A正确,B、C、D错误.
6.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等于5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3 m/s
C.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2
D.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8 m/s2
【答案】C 【解析】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v0=5 m/s,v=8 m/s,t=1 s,Δv=3 m/s,则加速度a== m/s2=3 m/s2,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v0=5 m/s,v′=-8 m/s,t=1 s,Δv′=-13 m/s,则加速度a′== m/s2=-13 m/s2,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故C正确,A、B、D错误.
7.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0~4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4~8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t=4 s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在t=4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D 【解析】在0~4 s内,速度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在4~8 s内,速度沿负向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在t=4 s时,物体的速度由正变为负,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C正确;在t=4 s时,图像的斜率不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8.(2022年浙江学业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 km”“100 km”指的是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刻
【答案】C 【解析】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 km”“100 km”是轨迹的长度,指的是路程,A错误;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B错误;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C正确;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D错误.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汽车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第5 s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汽车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 m/s B.7 m/s
C.5 m/s D.3.5 m/s
【答案】B 【解析】汽车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7m/s,B正确.
10.(2022年徐州学业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其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 s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0~2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20~30 s汽车远离出发点
D.汽车距出发点最远为30 m
【答案】D 【解析】x-t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的是速度,0~10 s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10~20 s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状态,B错误;20~30 s汽车距离出发点的位置越来越近,C错误;根据图像,汽车距出发点最远为30 m,D正确.
11.(2021年江苏学业考)下列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为零.
12.(2022年盐城学业模拟)某同学在观看赛车比赛时,看到赛车在赛道上疾驰,感叹“真快啊”;当到了终点时,赛车突然刹车停住,该同学又感叹“真快啊”.下列对“真快啊”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后都是指速度大
B.前、后都是指速度变化快
C.前、后都是指速度变化大
D.前面的是指速度大;后面的是指速度变化快
【答案】D 【解析】赛车在赛道上疾驰,表示速度快,突然刹车停住,表示速度变化快,故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指速度变化快,D正确,A、B、C错误.
13.(2021年黑龙江学业考)下列所描述的几个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B.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20 m/s
D.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15 m/s
【答案】D 【解析】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A错误;小球第3 s末的速度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B错误;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C错误;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一段位移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D正确.
14.某校运动会100米决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冠军和亚军,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撞线时甲同学的速度大
B.撞线时乙同学的速度小
C.整个比赛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D.整个比赛过程中,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C 【解析】某校运动会100米决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冠军和亚军,说明甲同学所用时间较小,根据v=,可知整个比赛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根据题意无法确定撞线时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C正确,A、B、D错误.
15.(2021年江苏学业考)两辆汽车在刹车时,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甲汽车能在2 s内停下来;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乙汽车能在1 s 内停下来.在两车刹车的过程中( )
A.甲的速度变化量小
B.乙的速度变化的慢
C.甲的加速度大小为36 m/s2
D.乙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答案】D 【解析】甲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变化量为Δv1=0-20 m/s=-20 m/s,乙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变化量为Δv2=0-15 m/s=-15 m/s,甲的速度变化量较大,A错误;甲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1== m/s2=-10 m/s2,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2== m/s2=-15 m/s2,乙的速度变化的快,B、C错误,D正确.
16.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第20 s末,速度计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20 s内汽车位移的大小为300 m,则( )
A.第2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 km/h
B.第2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 m/s
C.前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 m/s
D.前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5 m/s
【答案】A 【解析】从速度计指针的指向可以直接读出第20 s末汽车的瞬时速率是90 km/h,A正确,B错误;前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代入数据,可得=15 m/s,C、D错误.
17.(2021年浙江学业考)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的物体,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C.甲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的速度量值都是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甲的速度变化快慢与乙的速度变化快慢相等,A错误;由题意知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的物体,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B错误;甲的加速度为正,说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为负,说明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C正确;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则甲的速度越来越大,乙的速度在减为零之前越来越小,D错误.
18.(2021年新疆学业考)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50 Hz,其打点周期是( )
A.1 s B.0.2 s
C.0.02 s D.0.01 s
【答案】C 【解析】打点周期为T==0.02 s .
19.(2021年江苏学业考)关于公式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a越大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其初、末速度的方向无关,只与Δv的方向有关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其速度大小的变化率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物体可能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答案】B 【解析】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a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A错误;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其初、末速度的方向无关,只与Δv的方向有关,B正确;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C错误;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不可能做匀速运动,D错误.
2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12.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D 【解析】根据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可知,在1~3 s 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又因为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由此可以推论出在t=1 s时两车也并排行驶,A、C错误;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为a甲==10 m/s2,乙的加速度为a乙==5 m/s2,因此在0~1 s 中,甲、乙的位移为x甲=a甲t2=5 m,x乙=v0t+a乙t2=12.5 m,因此两者位移差为Δx=x乙-x甲=7.5 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B错误;1 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 m/s,在1~3 s甲车的位移为x=vt+a甲t2=40 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6分)(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工作电压6伏以下的计时仪器,通过纸带可以得到位移和______.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若每隔四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在其上取A、B、C、D、E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在图甲中画出.
①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B=________ m/s,vC=________ m/s,vD=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A点为计时起点).
【答案】(1)交流 时间 0.02 0.10
(2)①0.690 1.32 1.95 ②见解析图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通过纸带上打的点可以得到位移和时间,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每隔四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有5个间隔,即t=5T=0.10 s.
(2)①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 s,由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可得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t=5T=0.10 s.在计算各点瞬时速度时,可以用与该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vB== m/s=0.690 m/s.
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vC= m/s
=1.32 m/s,
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
vD= m/s
=1.95 m/s.
②小车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2.(12分)一质点沿直线做单向运动,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6 m/s,求:
(1)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其他条件不变,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 m/s,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答案】(1)5 m/s (2)4.8 m/s
【解析】(1)设一半的时间为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x1=v1t,x2=v2t,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1=== m/s=5 m/s.
(2)设一半的位移为x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1=,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2=== m/s
=4.8 m/s.
23.(12分)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求:
(1)升降机向上运动中的最大高度;
(2)升降机在15~25 s内的平均速度;
(3)升降机在整个过程中0~25 s的平均速度.
【答案】(1)30 m (2)1 m/s (3)0.8 m/s
【解析】(1)根据题图像可知,升降机向上运动中的最大高度h=30 m.
(2)升降机在15~25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1== m/s=-1 m/s.
(3)升降机在整个过程中(0~25 s)的位移
x=20 m-0=20 m,
平均速度2== m/s=0.8 m/s.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铁站内的铁轨上有甲、乙两列车,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其左边的乙车向东运行,右边站台上的站牌不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向东运行 B.乙车向西运行
C.甲车向东运行 D.甲车向西运行
【答案】A 【解析】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右边站台上的站牌不动,说明甲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D错误;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其左边的乙车向东运行,甲车静止,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是向东运动的,A正确,B错误.
2.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圆满闭幕.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
【答案】A
3.蹦床是一项既好看又惊险的运动.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5 m/s的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9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1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
A.5 m/s2 B.9 m/s2
C.4 m/s2 D.14 m/s2
【答案】D 【解析】规定向下为正方向.v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得a= m/s2=-14 m/s2.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上,故D正确,A、B、C错误.
4.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答案】C 【解析】人跑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故C正确,A、B、D错误.
5.某人驾车从德州到潍坊用时4 h,车上里程表的示数增加了300 km,根据地图上的相关数据得到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240 km,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240 km,60 km/h
B.240 km,75 km/h
C.300 km,60 km/h
D.300 km,75 km/h
【答案】A 【解析】位移大小为两点间直线距离的长度,由题意可知,位移大小为240 km,平均速度v== km/h=60 km/h,故A正确,B、C、D错误.
6.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等于5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3 m/s
C.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2
D.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8 m/s2
【答案】C 【解析】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v0=5 m/s,v=8 m/s,t=1 s,Δv=3 m/s,则加速度a== m/s2=3 m/s2,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v0=5 m/s,v′=-8 m/s,t=1 s,Δv′=-13 m/s,则加速度a′== m/s2=-13 m/s2,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故C正确,A、B、D错误.
7.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0~4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4~8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t=4 s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在t=4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D 【解析】在0~4 s内,速度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在4~8 s内,速度沿负向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在t=4 s时,物体的速度由正变为负,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C正确;在t=4 s时,图像的斜率不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8.(2022年浙江学业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 km”“100 km”指的是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刻
【答案】C 【解析】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 km”“100 km”是轨迹的长度,指的是路程,A错误;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B错误;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C正确;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D错误.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汽车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第5 s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汽车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 m/s B.7 m/s
C.5 m/s D.3.5 m/s
【答案】B 【解析】汽车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7m/s,B正确.
10.(2022年徐州学业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其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 s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0~2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20~30 s汽车远离出发点
D.汽车距出发点最远为30 m
【答案】D 【解析】x-t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的是速度,0~10 s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10~20 s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状态,B错误;20~30 s汽车距离出发点的位置越来越近,C错误;根据图像,汽车距出发点最远为30 m,D正确.
11.(2021年江苏学业考)下列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为零.
12.(2022年盐城学业模拟)某同学在观看赛车比赛时,看到赛车在赛道上疾驰,感叹“真快啊”;当到了终点时,赛车突然刹车停住,该同学又感叹“真快啊”.下列对“真快啊”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后都是指速度大
B.前、后都是指速度变化快
C.前、后都是指速度变化大
D.前面的是指速度大;后面的是指速度变化快
【答案】D 【解析】赛车在赛道上疾驰,表示速度快,突然刹车停住,表示速度变化快,故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指速度变化快,D正确,A、B、C错误.
13.(2021年黑龙江学业考)下列所描述的几个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B.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20 m/s
D.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15 m/s
【答案】D 【解析】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A错误;小球第3 s末的速度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B错误;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C错误;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一段位移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D正确.
14.某校运动会100米决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冠军和亚军,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撞线时甲同学的速度大
B.撞线时乙同学的速度小
C.整个比赛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D.整个比赛过程中,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C 【解析】某校运动会100米决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冠军和亚军,说明甲同学所用时间较小,根据v=,可知整个比赛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根据题意无法确定撞线时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C正确,A、B、D错误.
15.(2021年江苏学业考)两辆汽车在刹车时,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甲汽车能在2 s内停下来;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乙汽车能在1 s 内停下来.在两车刹车的过程中( )
A.甲的速度变化量小
B.乙的速度变化的慢
C.甲的加速度大小为36 m/s2
D.乙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答案】D 【解析】甲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变化量为Δv1=0-20 m/s=-20 m/s,乙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变化量为Δv2=0-15 m/s=-15 m/s,甲的速度变化量较大,A错误;甲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1== m/s2=-10 m/s2,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2== m/s2=-15 m/s2,乙的速度变化的快,B、C错误,D正确.
16.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第20 s末,速度计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20 s内汽车位移的大小为300 m,则( )
A.第2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 km/h
B.第2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 m/s
C.前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 m/s
D.前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5 m/s
【答案】A 【解析】从速度计指针的指向可以直接读出第20 s末汽车的瞬时速率是90 km/h,A正确,B错误;前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代入数据,可得=15 m/s,C、D错误.
17.(2021年浙江学业考)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的物体,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C.甲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的速度量值都是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甲的速度变化快慢与乙的速度变化快慢相等,A错误;由题意知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的物体,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B错误;甲的加速度为正,说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为负,说明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C正确;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则甲的速度越来越大,乙的速度在减为零之前越来越小,D错误.
18.(2021年新疆学业考)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50 Hz,其打点周期是( )
A.1 s B.0.2 s
C.0.02 s D.0.01 s
【答案】C 【解析】打点周期为T==0.02 s .
19.(2021年江苏学业考)关于公式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a越大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其初、末速度的方向无关,只与Δv的方向有关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其速度大小的变化率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物体可能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答案】B 【解析】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a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A错误;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其初、末速度的方向无关,只与Δv的方向有关,B正确;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C错误;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不可能做匀速运动,D错误.
2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12.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D 【解析】根据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可知,在1~3 s 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又因为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由此可以推论出在t=1 s时两车也并排行驶,A、C错误;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为a甲==10 m/s2,乙的加速度为a乙==5 m/s2,因此在0~1 s 中,甲、乙的位移为x甲=a甲t2=5 m,x乙=v0t+a乙t2=12.5 m,因此两者位移差为Δx=x乙-x甲=7.5 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B错误;1 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 m/s,在1~3 s甲车的位移为x=vt+a甲t2=40 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6分)(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工作电压6伏以下的计时仪器,通过纸带可以得到位移和______.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若每隔四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在其上取A、B、C、D、E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在图甲中画出.
①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B=________ m/s,vC=________ m/s,vD=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A点为计时起点).
【答案】(1)交流 时间 0.02 0.10
(2)①0.690 1.32 1.95 ②见解析图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通过纸带上打的点可以得到位移和时间,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每隔四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有5个间隔,即t=5T=0.10 s.
(2)①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 s,由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可得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t=5T=0.10 s.在计算各点瞬时速度时,可以用与该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vB== m/s=0.690 m/s.
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vC= m/s
=1.32 m/s,
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
vD= m/s
=1.95 m/s.
②小车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2.(12分)一质点沿直线做单向运动,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6 m/s,求:
(1)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其他条件不变,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 m/s,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答案】(1)5 m/s (2)4.8 m/s
【解析】(1)设一半的时间为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x1=v1t,x2=v2t,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1=== m/s=5 m/s.
(2)设一半的位移为x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1=,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2=== m/s
=4.8 m/s.
23.(12分)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求:
(1)升降机向上运动中的最大高度;
(2)升降机在15~25 s内的平均速度;
(3)升降机在整个过程中0~25 s的平均速度.
【答案】(1)30 m (2)1 m/s (3)0.8 m/s
【解析】(1)根据题图像可知,升降机向上运动中的最大高度h=30 m.
(2)升降机在15~25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1== m/s=-1 m/s.
(3)升降机在整个过程中(0~25 s)的位移
x=20 m-0=20 m,
平均速度2== m/s=0.8 m/s.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