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南宁市普高联盟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广西南宁市普高联盟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IA、IB和i控制的,下列基因型中属于杂合子的是( )
A. IAIA B. IBIB C. IAIB D. ii
2.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 两亲本间的组合 D.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3. 某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后,写下了下面四句话,请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我体内细胞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
B. 我体内细胞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由父母共同提供
C. 我体内细胞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
D. 我和我亲生弟弟体内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一样的
4.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 )
A. YR和RR B. Yr和Yr C. YY和Rr D. YR和Yr
5. 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 1 B. 2 C. 3 D. 4
6. 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等人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蔡斯与赫尔希用对比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定律
D. 沃森与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7.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HIV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相同
8. DNA复制所需的基本条件是( )
A.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B. DNA、RNA、ATP和酶
C. 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D. DNA、脱氧核糖、能量和酶
9.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B. 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D. 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10. 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蜂王和工蜂的异型分化是一种表观遗传现象
B. 表观遗传修饰有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两种重要形式
C. 可能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D. 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11.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能够无限增殖
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D. 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12. 为了培育新品种,人们不断尝试各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延长了育种年限 B.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C. 诱变育种可能获得不良变异类型 D. 利用染色体变异可以培育无子西瓜
13. 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变化:
森林时期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灰尺蛾
黑尺蛾
灰尺蛾
黑尺蛾
99%
1%
1%
99%
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定向变异作用 B. 自然选择作用
C. 灰尺蛾迁入,黑尺蛾迁出 D. 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
14. 番茄中紫茎(A)对绿茎(a)呈显性,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呈显性,F1代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的亲本组合是( )
A. AaCc和AACc B. AaCC和aacc C. AaCc和aaCc D. Aacc和Aacc
15. 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植株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 4种,9:3:3:1 B. 4种,1:1:1:1
C. 2种,9:7 D. 2种,3:1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6. 在减数分裂I中会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具有()
A. 4条同源染色体 B. 4条姐妹染色单体 C. 4个DNA分子 D. 4条染色体
17. 如图是果蝇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图中泡状结构①、②和③是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复制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起点、边解旋边复制提高了复制效率
B. ①②③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链
C. DNA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G-C、A-U
D.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8.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虚线表示少数生物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B. 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DNA和RNA是信息的载体
C. a过程和b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D. c过程需要mRNA、rRNA和tRNA的参与
19.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单倍体植株一般高度不育
C.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D.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0. 自然界中,猎物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 捕食者的存在对猎物种群进化是有利的
C. 猎物和捕食者实质上是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D. 猎物和捕食者之间仅存在捕食者对猎物的单向选择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0分)
21.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个体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中仅表示该生物部分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是 ______ (填“雌性”或“雄性”)。
(2)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此时细胞名称是 ______ 。
(3)图中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有 ______ (填序号)。
(4)若细胞②中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有A和a,则该变异类型是 ______ ,判断依据是 ______ 。
22. 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示意图,据图探讨相关问题:
(1)DNA除了分布于细胞核中,还分布于动物细胞的 ______ 中。
(2)DNA复制开始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作用于 ______ (选填图中的序号),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 ______ 酶的作用下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在复制时,与⑩配对的碱基名称为 ______ 。
(3)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说明DNA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 。
23. 如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白花×白花
0
82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13
(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______ 定律。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 。
(2)组合三的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组合三F1的紫花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 。
(3)杂交过程中需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 ______ 。
(4)若组合三自交时,假设含有隐性配子的雄配子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______ 。
24. 图甲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过程②的局部放大图,图乙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甲①过程叫 ______ ,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
( 2)图甲②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______ (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随意的”)。一个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______ 。
( 3)图乙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_ ,甘氨酸与天冬氨酸结合的方式叫 ______ 。
25. 中华文化五千年,酒文化源远流长。经调查研究发现,有些人喝酒不多就脸红,称作“红脸人”,其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有的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称作“白脸人”,其体内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都没有。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红脸人”由于没有ALDH,饮酒后血液中 ______ 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______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白脸人”没有ADH、ALDH两种酶,据图可推测其基因型是 ______ 。
( 3)就上述材料而言,喝酒后是否脸红与性别有关吗? 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这是因为 ______ 。
( 4)唐氏综合征是一种 ______ 遗传病(遗传病类型),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将增大。为了有效预防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病的发生,可采取产前诊断的措施对出生前的胎儿进行检测,产前诊断的手段有 ______ (至少回答2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IAIA不含等位基因,为纯合子,A错误;
B、IBIB不含等位基因,为纯合子,B错误;
C、IAIB含有复等位基因,为杂合子,C正确;
D、ii不含等位基因,为纯合子,D错误。
故选:C。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如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本题考查遗传学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杂合子的含义,再根据题干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2.【答案】B
【解析】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故选:B。
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解:A、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
B、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体内细胞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由父母共同提供,B正确;
C、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一般形态和大小是相同的,但男性体内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C错误;
D、由于基因重组,他们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B。
1、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受精作用的具体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受精作用的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受精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识记受精作用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答案】D
【解析】解:Y和y、R和r是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YR、Yr。
故选: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解:7号是男患者,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5号,5号的父亲正常,因此7号携带的致病基因来自5号的母亲2号。
故选:B。
由题图可知,红绿色盲男患者7号的母亲5号正常,因此该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然后传递给女儿。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6.【答案】D
【解析】解: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
B、蔡斯与赫尔希用对比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揭示了其遗传规律,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双螺旋结构,D错误。
故选:D。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对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分析,推断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对果蝇眼色性状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答案】C
【解析】解:A、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因此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其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
C、噬菌体繁殖时利用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因此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
D、HIV病毒为RNA病毒,T2噬菌体为DNA病毒,因此两者的核酸类型不同,则增殖过程也不同,D错误。
故选:C。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8.【答案】A
【解析】解: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有:
(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故选:A。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3.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解:A、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都不含染色体,它们的基因都不在染色体上,A错误;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于RNA病毒而已,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可以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相同基因,C错误;
D、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染色体复制之前和着丝粒分裂之后)或2个(染色体复制之后和着丝粒分裂之前)DNA分子,D正确。
故选:D。
1、基因的概念: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C
【解析】解:A、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形态、生理等不同,因此,蜂王和工蜂的异型分化是一种表观遗传现象,A正确;
B、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也属于表观遗传,B正确;
C、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C错误;
D、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D正确。
故选:C。
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1.【答案】C
【解析】解:A、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正确;
C、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使细胞易扩散转移,C错误;
D、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
故选:C。
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使细胞易扩散转移。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2.【答案】A
【解析】解:A、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错误;
B、基因重组可以实现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B正确;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可能获得不良变异类型,C正确;
D、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培育无子西瓜,D正确。
故选:A。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转基因技术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基因重组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3.【答案】B
【解析】解:分析表格中中的信息可知,森林期灰尺蛾更适应环境,黑尺蛾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小,不适应环境,建成工业区后50年,由于环境污染,灰尺蛾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小,不适应环境,逐渐被淘汰,黑尺蛾更适应环境,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因此数量逐渐增多,由此可知,该生物进化过程是环境的选择作用的结果。
故选: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的过程及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过程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因为F1代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①后代中紫茎:绿茎=(3+1):(3+1)=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Aa×aa;
②后代中缺刻叶:马铃薯叶=(3+3):(1+1)=3: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
综合以上可知,该豌豆的基因型为AaCc×aaCc。
故选:C。
解答本题可采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只要把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合理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15.【答案】D
【解析】解: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植株AaBb测交,后代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Bb:1aaBb:1Aabb:1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开红花,其余基因型个体开白花,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分析,红花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花。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BC
【解析】解:A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每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2条染色体,AD错误;
B、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共具有4条染色单体,B正确;
C、每条染色单体含一个DNA,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C正确。
故选:BC。
四分体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在一起的一对染色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征,要求明确四分体的概念,掌握根据染色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
17.【答案】ABD
【解析】解:A、由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多起点、边解旋边复制提高了复制效率,A正确;
B、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①②③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链,B正确;
C、DNA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G-C、A-T,C错误;
D、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ABD。
分析题图:图中复制泡的大小可代表复制时间的长短,复制泡越大,复制时间越早,说明耗时越长。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8.【答案】ABD
【解析】解:A、虚线表示少数生物(某些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在正常细胞中不能发生,A正确;
B、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DNA和RNA是信息的载体,B正确;
C、a过程和b过程所需的原料不相同,前者是脱氧核苷酸,后者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
D、c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mRNA(翻译的模板)、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和tRNA(转运氨基酸)的参与,D正确。
故选:ABD。
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DNA分子的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分子的复制。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9.【答案】AC
【解析】解:A、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用低温诱导,A错误;
B、单倍体植株一般长的矮小,且高度不育,B正确;
C、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但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C错误;
D、一个染色体组就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C。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
3、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组的含义以及单倍体和几倍体的区别,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答案】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共同进化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可为其他物种腾出生存空间,故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错误;
B.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猎物中的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故捕食者的存在对猎物具有选择作用,对猎物的种群进化是有利的,B正确;
C.猎物和捕食者通过捕食关系实现相互作用和选择,二者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二者相互影响,协同进化,C正确;
D.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D错误。
故选:BC。
21.【答案】雄性 联会 初级精母细胞 ①②④ 基因突变 基因型为AA的动物个体,只有发生基因突变才能够产生新基因a
【解析】(1)据图分析,细胞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故判断该动物为雄性。
(2)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I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该动物是雄性,故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3)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着丝粒(着丝点)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⑤着丝粒(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图中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有①②④。
(4)分析题意可知,该动物细胞基因型是AABb,基因型为AA的动物个体,只有发生基因突变才能够产生新基因a,故若细胞②中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有A和a,则该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
(1)雄性
(2)联会 初级精母细胞
(3)①②④
(4)基因突变 基因型为AA的动物个体,只有发生基因突变才能够产生新基因a
据图分析,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熟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并合理利用该信息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22.【答案】线粒体 ⑤ DNA聚合 腺嘌呤 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每个物种的DNA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解析】解:(1)真核生物细胞中,DNA分布于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2)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可以打开氢键,对应图中的⑤;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⑩是T,能与之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名称是腺嘌呤。
(3)由于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每个物种的DNA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故答案为:
(1)线粒体
(2)5’;C和G间氢键较多,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⑤;DNA聚合酶;腺嘌呤
(4)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据图分析,①⑥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腺嘌呤,④是磷酸二酯键,⑤是氢键,⑦是A,⑧是C,⑨是G,⑩是T。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结构特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3.【答案】(基因的)分离 Dd、dd 性状分离 1/3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DD:Dd:dd=2:3:1
【解析】解:(1)根据第三组杂交紫花和紫花子代出现紫花:白花=3:1,说明白花是隐性性状,且该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组合一后代紫花:白花=1:1,属于测交类型Dd×dd,因为紫花对白花显性,则亲代紫花基因型为Dd,白花基因型为dd。
(2)由于组合三中亲本均为紫色,F1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3:1,则亲本紫花的基因型为Dd,杂种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组合三亲本基因型均为Dd,F1的紫花中DD:Dd=1:2,能稳定遗传的植株(DD)所占比例为1/3。
(3)人工杂交实验的过程一般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两次套袋的目的都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保证受粉的是父本提供的花粉。
(4)组合三自交时,假设含有隐性配子的雄配子有50%的死亡率,则雄配子D:d=2:1,雌配子D:d=l:1,因此DD:Dd:dd=(2/3×1/2):(2/3×1/2+1/3×1/2):(1/3×1/3)=2:3: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 Dd、dd
(2)性状分离 1/3
(3)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4)DD:Dd:dd=2:3: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第三组杂交紫花和紫花子代出现紫花:白花=3:1,说明白花是隐性性状,且该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转录 细胞核 从左向右 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翻译效率) GCA 脱水缩合
【解析】解:(1)图甲中①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该过程表示转录,真核生物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2)据图甲中肽链的长短可知,甲②过程(翻译)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mRNA是翻译的模板,一个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翻译效率。
(3)据图乙可知,tRNA上携带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图乙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甘氨酸与天冬氨酸结合的方式叫脱水缩合,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可形成多肽。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2)从左向右 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翻译效率)
(3)GCA 脱水缩合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示过程及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5.【答案】乙醛 酶的合成 aaBB、aaBb 无关 相应的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染色体异常 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检测等
【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乙醇在ADH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醛,乙醛在ALDH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红脸人”由于没有AL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由图示可知:4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ADH的合成;1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ALDH的合成,“白脸人”没有ADH、ALDH两种酶,据图可推测其基因型是aaBB、aaBb。
(3)4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和1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以喝酒后是否脸红与性别无关。
(4)唐氏综合征是患者的体细胞中有3条21号染色体,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为了有效预防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病的发生,可采取产前诊断的措施对出生前的胎儿进行检测,产前诊断的手段有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检测等。
故答案为:
(1)乙醛 酶的合成
(2)aaBB、aaBb
(3)无关 (1分) 相应的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4)染色体异常 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检测等
由图示可知,4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ADH的合成;1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ALDH的合成,两者遵循自由组合,且A_B_个体只能合成ADH,A_bb个体即能合成ADH又能合成ALDH,aaB_个体即不能合成ADH,也不能合成ALDH,aabb个体只能合成ALDH。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人类遗传病,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