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docx
    • 解析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解析版).docx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01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02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03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01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02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17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解析版docx、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17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

    【知识梳理】
    炼字
    1.考点概述
    古人作诗壤词都很讲党练字,经过作者错炼的关键字、词,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这些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色彩词、叠音词、拟声词、语气词等。命题者往往就诗中的这些关键词提问。
    2.提问方式
    (1)这一句中××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字可否换为××字?为什么?
    (3)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3.答题思路
    (1)赏析动作性词语
    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2)赏析描写性词语
    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3)赏析典故
    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
    (4)特殊词值得注意:
    ①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②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③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答题步骤】
    (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
    (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答炼字题的注意点】
    (1)要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
    (2)体会该字在诗(词)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
    (3)分析该字传达的情感。
    (4)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一个“×”字,使……(立足于字的表达效果),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
    [答题模板]
    某字(词)的意思是xxx,它运用了xxx的手法,写出了xxx的景象(或描绘了一幅xxx的画面),表达了xxx的思想感情。
    炼句
    1.考点概述
    古诗调中的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考生理解关键句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2.提问方式
    (1)对诗句含义与表达效果的考查。
    (2)对诗句内容、构思及表现手法的考查。
    3.答题思路
    第一步:解说诗句,把握整体意境。
    第二步:揭示该句的特殊之处,点明写作手法;或从关键词入手分析其妙处。
    第三步:简要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其中,在简要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和作用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和作:
    (1)描绘意象、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突出品主题思想、作者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
    (4)音律方面的作用;
    (5)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模板]
    这一句描绘了xxxx景象,某字(词)运用了xxxx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xxx的xxxx特点,表达了诗(词)人xxxx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着一种xxxx情趣)。

    【专项练习】
    一、(2021·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阅读张旭(唐)的《山行留客》,完成小题。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赏析“山光物态弄春晖”。



    (2)诗中寓含了什么道理?



    【答案】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中景物人的性格,生动地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或:对春天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2)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答到任一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从修辞、炼字等角度入手。“山光物态弄春晖”的意思是:山光物态沐浴于春日的光辉中。“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诗歌的意思是:山光物态沐浴于春日的光辉中,不要因为几朵阴云就打算回去。即使天气晴朗没有阴雨迷蒙,去到山中云雾深处衣服也会沾湿。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

    二、(2022·四川成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三、四两句中“嫌”“故”两字的妙处。



    3.本诗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都是借春景抒情,请分析二者“景”和“情”有何不同。



    【答案】
    2.“嫌”“故”两字赋予了白雪人的情态,将白雪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早春二月白雪纷飞,在庭院洋洋洒洒的情景,富有情趣。
    3.示例一:①景:本诗写的是初春之景,《江南逢李龟年》则是写暮春之景。②情:本诗写初春雪景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对春雪的喜爱;《江南逢李龟年》借落花之景表达对李龟年和自身颠沛流离、国家丧乱的感慨。
    示例二:①景:本诗是具体写景,例如“草芽”“白雪”“庭树”。《江南逢李龟年》是概括式写景,只有“落花时节”几个字简要描述。②情:本诗写初春雪景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对春雪的喜爱;《江南逢李龟年》借落花之景表达对李龟年和自身颠沛流离、国家丧乱的感慨。
    【解析】
    2.本题考查炼字。题目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赏析。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嫌”“穿”赋予春雪以人的情绪与姿态,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二月天里白雪纷纷扬扬下落的情景,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表达诗人对春意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春意的热切期盼,且以冬雪喻花,形象生动,引人联想,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据此作答。
    3.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题目要求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入手,赏析两首诗中“景”和“情”的不同之处。
    《春雪》句句有景,句句有情。由诗句可知,诗人具体写了“草芽”“白雪”“庭树”。作者借“草芽”这一初春之景,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借“白雪”穿“庭树”这一景象,表达诗人对春意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春意的热切期盼,。
    《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写景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为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由“落花时节”可知写的是暮春之景,但却没有具体描写的词语与诗句,只是一带而过,结合诗人经历可知,“落花时节”又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诗人用“江南好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据此作答。

    三、(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①
    陆游
    三万里河②东入海,五千仞岳③上摩天。
    遗民④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⑤又一年。
    【注】①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②河:指黄河。③岳:指华山。④遗民:金人占领区的宋朝老百姓。⑤王师:宋朝的军队。

    4.赏析第四句中的“尽”字。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4.要点:尽,净尽的意思,泪尽,泪流干。夸张的修辞方法,极写金人占领区的宋朝老百姓生活悲惨。
    5.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解析】
    4.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结合金国占领中原的情况可知,“眼泪已流尽”是夸张的修辞,“尽”字写出了沦陷区的中原人民悲惨的生活。
    5.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诗歌的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叙写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中原人民企盼南宋王朝能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进而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2022·山东烟台·七年级期末)
    湖上
    徐元杰(宋代)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湖,指杭州西湖。

    6.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7.第一句诗中“乱”字用得最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
    6.愉快(高兴、愉悦等);“人意好”(“好”“意好”)
    7.“乱”,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
    【解析】
    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人意好”的意思为“人的心情很好”,直接表现出游人的心情很愉快;结合诗句“夕阳箫鼓几船归”可知,通过“游人回去的时候,兴致还很浓厚,从游船中传出箫鼓的声音”来侧面分析出游人的心情很高兴。
    7.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赏析字词时的一般方法为: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乱”本义是没有秩序和条理,这里主要形容黄莺啼叫声和频繁穿梭树林的状态,由诗句我们自然联想到: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由此“乱”字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黄莺的悦耳鸣叫和穿梭林间枝头的活泼动态。

    五、(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请说说首句中“不觉”二字好在哪里?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不觉”二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目眩神迷,身心俱醉而不自知的情态。
    (2)暮春(晚春、春末选一即可),通过醉流霞、倚树沉眠、客散酒醒、赏残花等行为和神态,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同时流露出对花痴迷喜爱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关键词赏析。首句“寻芳不觉醉流霞”意思是:一路追寻着繁花的踪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喝得大醉。其中,“不觉”二字寓意深广,使花之美、酒之醇、人之陶醉都包含其中了。而不自知其所以然的情态,笔意极为超妙。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作者感情。
    尾句“更持红烛赏残花” 意思是:再秉着红烛独自欣赏将要凋谢的花。“残花”指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这一意象点出此时季节为“晚春”。
    一二句“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意思是:一路追寻着繁花的踪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喝得大醉。便在夕阳西下之时,依着花树沉沉地睡去。其中“流霞”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诗人借这含意双关的“醉流霞”表达出生理的醉与心理的醉之间相互作用和奇妙融合,抒发了对花极度的喜爱之情。“倚树沉眠”由倚树而不觉沉眠,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熏染,更抒发了对花的沉醉。
    三四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意思是:客已散,酒已醒,夜已深,再秉着红烛独自欣赏将要凋谢的花。“客散酒醒”与前半夜寻芳时热闹欢欣的情景截然相反,孤独之感重又袭来,但诗人此时仍能想到赏花,也表达了对花的痴迷。同时诗句中的“红烛”与“残花”又进一步地构成了对比,更显花之残,散发出一种凄美之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但是“赏残花”也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刻留恋之情。

    六、(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山水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象。
    B.首联描绘野望的整体景象,“极目”与前一句的“新晴原野”共同点题。
    C.“郭门”“溪口”“田外”“碧峰”等景物依次出现,让画面有了纵深感和层次感。
    D.颔联写千家万户环绕渡口而居,村边的绿树与溪口相连,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雨后景色。
    10.从词性的角度,赏析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的妙处。



    【答案】
    9.D
    10.“明”本义是明亮的意思,在诗中是“晃人眼目”的意思,形容词用作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明亮夺目,表现了雨后初晴田野景物清晰明亮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解析】
    9.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D.颔联中“郭门临渡头”,“郭门”指外城之门,“郭”指外城,这句诗的意思是“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因此本项中“千家万户环绕渡口而居”说法错误;故选D。
    10.本题考查炼字。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意思是: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明”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表达了作者对“新晴田野”风光的喜爱之情。

    七、(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杜十四①之②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③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②之:往。③征帆:指远行的船。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题目的“送”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B.首句“荆吴相接”把千里之遥写得近若比邻,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
    C.“淼茫”一词既写了春江烟波浩渺,又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
    D.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不觉伤感,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2)赏析“天涯一望断人肠”中“断”的妙处。



    【答案】
    (1)D
    (2)“断”是截断、截开的意思,运用夸张,写出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小舟,感到肝肠寸断,忧伤至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1)D.“却不觉伤感,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表述错误。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不尽的离愁别恨。故选D。
    (2)本题考查炼字。“天涯一望断人肠”的意思是:心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断”是截断、截开的意思。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字运用夸张,使人感到肝肠寸断,忧伤至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依依不舍之情。

    八、(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笔下的西湖,荷花盛开,香气盈湖,烟雾茫茫,风景优美。
    B.词的上片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实写了词人泛舟西湖时骤雨打篷的情景。
    C.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表现了雨珠的晶莹剔透。
    D.本词构思巧妙,把梦境与现实对照来写,词人赏景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13.赏析“却是池荷跳雨”中“跳”字的妙处。



    【答案】
    12.B
    13.跳是“跳动,跳跃”之意,运用拟人,写出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的情景,衬托了雨势之急,表现了作者对雨打荷叶之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
    12.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
    B.根据“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中的“梦”,可知词人泛舟西湖时骤雨打篷是梦中的情景,不是实写,因此本项说法错误;选B。
    13.本题考查诗词的炼字。
    “却是池荷跳雨”意思是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跳”是“跳动、跳跃”的意思,赋予雨珠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这是拟人手法。“跳”字一方面把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的情景写得形象可感,表现了雨滴之大、雨势之急,另一方面把雨水打在荷叶上又反弹起来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表达了诗人对雨打荷叶景象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九、(2022·宁夏石嘴山·七年级期末)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①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注释:①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14.下面对该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次第”两个名词,写出了春花依次竞相开放的盎然生机。
    B.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
    C.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乡村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
    D.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是无私的,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出一派欣然的景象。
    15.试品析诗句“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中“道”字的妙处。



    【答案】
    14.A
    15.“道”是指“说”,采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天来临,春风过处,花儿依次开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繁花似锦地景象。
    【解析】
    14.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先”是修饰动词“发”,意思是表示某一行为或时间发生在前,“先”这里是副词词性。
    “次第”的意思是依次、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用来修饰动词“开”,“次第”的词性是副词。
    “先”和“次第”不是名词,是副词,A错误,故选A。
    15.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1)翻译。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荚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2)手法判断。
    “道”是说的意思,这里是“荠花榆荚”在说,这是赋予了荠花榆荚人的情感,把它们拟人化了,可判断运用了拟人修辞。
    (3)作用。荠花榆荚说春风也是为自己而来,也就是说,春风来了,荠花榆荚也都盛开了,为春天增添了几许生机和春意,展现出春天的繁花似锦、百花齐放的景象;同时“道”字是说的意思,让人好像听到荠花榆荚在七嘴八舌的欢快地说话,渲染了一种热闹的氛围。

    十、(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古诗文阅读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6.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绝句选取了花、蜂蝶等春天简单平常的意象,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全诗语言典雅,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B.第一句追忆雨前景象,花才刚刚开放,诗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就下雨了,只好等待雨晴。“初见”二字写出诗人赏花不成的遗憾心情。
    C.第二句写眼前景象,久雨过后,花全部凋谢了,整个花园一片浓绿,残春景象,令人失望、惆怅。“全无”“初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三、四句赋予蜂蝶以人的情态。它们满以为可以饱餐春色,结果无花空有叶的景象让它们大失所望,蜂蝶的飞走使诗人更添惆怅。
    17.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的妙处。



    【答案】
    16.A
    17.“疑”是怀疑的意思,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诗人怀疑道:莫不是春色厚彼薄此,偏偏钟爱邻家?诗人的想象天真烂漫,借蜂蝶追逐春色的形态妙趣横生地表现诗人惜春之情。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A.“全诗语言典雅”不正确。本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蜂蝶纷纷过墙去”运用拟人的修辞,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语言生动活泼,A错误。故选A。
    17.本题考查炼字。炼字题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词是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疑”,怀疑,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大胆而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独享春色,诗人想得却是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

    十一、(2022·江苏·景山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②,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18.颈联中有一个词运用了课文中的典故,请回忆课文内容简述。



    19.德舆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全诗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
    18.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所以“洒空”即指下雪。(能写出《世说新语》,“撒盐空中差可拟”)。
    19.“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隔窗听见竹子发出的声响,以为是风吹竹林的声音,实则是夜来大雪纷纷,雪打竹叶,簌簌作响。 “风惊竹”三字,未直接从视觉的角度写雪,却己从听觉角度侧面将大雪纷纷的景象描摹出来。
    【解析】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颈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的意思是: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句中“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在下雪时把子侄们聚在一起,问他们雪下得和什么东西相似,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由此可判断,“洒空”指下雪,运用了典故。
    19.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颔联“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意思是: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因此可判断,“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雪之大,“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

    十二、(2022·浙江舟山·七年级期末)
    ________雨
    (宋)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20.本诗写“雨”,突出了雨的什么特点?请根据这一特点选取一字把诗题补充完整。



    21.本诗修辞运用极为精妙,请选取一个诗句具体赏析。



    【答案】
    20.突出了雨细而疏且连绵不断的特点;小
    21.“千峰故隔一帘珠”这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比作帘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疏、连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
    20.本题考查诗文理解。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的意思是“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由此可知小雨已经下了很长时间,具有“细而疏”和“连绵不断”的特点。综上,用“小雨”作为诗题更准确。
    2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本诗大意为“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由此可知该诗中“似妒诗人山入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千峰故隔一帘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示例:“似妒诗人山入眼”这句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当做“善妒”之人,嫉妒诗人在欣赏远处的青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之多情,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十三、(2022·贵州黔西·七年级期末)
    送沈子①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②荡桨向临圻③。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沈子:一作“沈子福”,作者友人。②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③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

    2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临圻是送客之地。
    B.“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表示不忍离别。
    C.诗人借写船夫驾舟远去,从侧面表现友人渐行渐远。
    D.本诗虽写离情别绪,但却哀而不伤,基调明快。
    23.请分析“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所用的手法和本诗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22.A
    23.示例:两句运用比喻、拟人(或想象)的手法,将春色比作心中对朋友的情谊,将抽象无形的感情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心中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光,伴随友人离去。生动而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2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意。
    A.临圻不是送客之地。这首诗是王维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意思是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第一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点明送别之地,渡头是送客之地。第二句“罟师荡桨向临圻”体现“归江东”的题意。“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指友人所去之地;故选A。
    23.本题考查诗句的写作手法及表达的情感。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意和主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意思是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随着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诗人把无尽的“相思”之情比作无边的“春色”之景,为比喻的修辞手法,“送”字赋予春色以人的动作行为,为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想象奇美,生动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依依惜别之情。

    十四、(2022·湖南湘西·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折杨柳①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折杨柳”,乐府歌曲名。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24.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5.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任选一个做简要赏析。



    【答案】
    24.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25.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或: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解析】
    2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把握。
    “意象”就是诗歌用来表达情感的一些物象,常见的有景物、人物等等。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这首诗要注意找到里面涉及的事物,“水”“杨柳”“马”“春风”等都是意象。
    第二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情感。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25.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注意题干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赋予柳枝和春风以人的情态,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生动贴切,新颖别致,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十五、(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阅读徐元杰(宋)的《湖上》,完成小题。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找出来并简析其妙处。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乱”,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2)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愉快(高兴、愉悦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炼字。
    根据题干“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的提示,从第一句中找出用得最妙的字,并进行分析。
    “乱”字用得很好,“乱”本意是没有秩序和条理。这里用于形容“莺啼”,结合“花开红树”的理解,可知: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黄鹂的啼叫声此起彼伏,还表现出黄莺在树枝间上下翻飞,往来穿梭的动感;一动一静给春景又平添了几分魅力。
    (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感情理解。
    “风日晴和人意好”一句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人意好”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了游湖赏春之人的愉快心境。结合前两句“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那红树、黄莺、青草、白鹭,那一叶扁舟、一湖绿水,无处不荡漾着春意,更有那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自然使“人意好”。“人意好”由诗人在船上所见景色引发,是游春之人闲情逸致的陈白,所以是贯穿于诗中的总线,因而是主要表现手法。


    相关试卷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23 拓展讲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23 拓展讲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23拓展讲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解析版docx、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23拓展讲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22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22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22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解析版docx、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22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8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体会诗歌情感(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8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体会诗歌情感(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18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体会诗歌情感解析版docx、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18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体会诗歌情感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7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