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
A. 蛋白质、糖类 B. 水、糖类 C. 水、蛋白质 D. 蛋白质、脂肪
2. 如图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的有无
B. 这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B→D→C→A
C. C步骤37℃水浴加热,因为这时酶的活性最高
D. 步骤A观察到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3.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食品安全”等营养问题与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吃粗粮,可以补充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
B. 儿童要多喝牛奶,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
C. 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比例分别占30%、30%、40%
D. 一日三餐,只要保证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就足够了
4. 如图甲所示的是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图乙所示的是小肠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c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B. a、d都位于消化道外,所以都属于人体的大消化腺
C. b内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D. 图乙中②和③,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5. 如图甲乙丙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可以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B. 甲图[3]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C. 乙图[4]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丙图氧气会依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6]
6. 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 呼吸运动只需肋间肌提供动力
C.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D. 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后由血浆运输
7.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肺回缩
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C. 甲图对应丙图的A状态,胸骨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D. 乙图对应丙图的B状态,胸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8. 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图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B. 甲中②有细胞核,其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
D. 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
9. 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 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C. ③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
10. 下列疾病与其致病原因,对应错误的是( )
A. 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地方性甲状腺肿——饮食中缺乏碘
C. 巨人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
11.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部毛细血管,Ⅲ代表全身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 二氧化碳 B. 养料 C. 氧气 D. 废物
12. 下列关于血液和脉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C. 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可在桡动脉处测得
D.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脉搏与心率一致
13. 如图A、C示血管,箭头示血流方向,C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则B结构不可能代表( )
A. 左心室 B. 肾小球
C. 胃壁内的毛细血管网 D. 肺部毛细血管网
14.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循环的路径: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
B. 当血液流经甲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C. 血管[1]、[3]是静脉,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
D. 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5. 如下表示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某物质的含量,请判断P、Q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P
0.1
0.1
0
Q
0.03
0.03
1.8
A. 葡萄糖、蛋白质 B. 尿素、葡萄糖 C. 葡萄糖、尿素 D. 尿素、无机盐
16.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关于构成皮肤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表皮位于皮肤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是保护组织
B. 骤遇寒冷,立毛肌收缩全身起“鸡皮疙瘩”,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C. “一针见血”说明皮肤内分布着血管,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D. 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
17. 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 脑和脊髓内的白质主要由[b]部分构成
C. [c]外表都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D.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 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我们听音乐时,声波引起[4]振动
B.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4]或[5]
C. 结构[3]是听觉形成的部位
D. [2]可以探测头部的运动方向
19.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膝跳反射,则①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
B. 若该图表示排尿反射,则③位于脊髓灰质
C. 若②受损,其他结构完好,则针刺指尖,无感觉但能缩手
D. 若④受损,其他结构完好,则针刺指尖,有感觉但不缩手
20.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B. 遇到强光瞳孔缩小
C. 吃梅子分泌唾液 D. 听相声哈哈大笑
21. 下列有关眼球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外面进入电影院内,[2]会由小变大
B. 人眼中的黑眼球和白眼球分别指的是[1]虹膜和[7]巩膜
C.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6]曲度过大造成近视
D. 近视眼成像在[9]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2. 对下列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胆汁滴入植物油中,可将植物油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B. 验证呼出气体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可用燃烧的细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C. 在观察肾结构实验中,可观察到肾的结构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D.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所用果蔬滴数越多,维生素C含量越高
23. 流程图是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光线进入眼球成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 尿素排出的途径: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
C. 外界气体入肺的途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4. 下列关于传染病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染病往往在发病中期传染性最强 B. 过敏反应往往是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
C.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清除多种病原体 D. 呼吸道黏膜的清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5. 提高公民素养,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掌握一些常用的人体卫生保健与急救知识很有必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黏稠
B. 突发心梗的病人,应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C. 某人小腿受伤,出血颜色鲜红且流速快,应立即搁扎出血部位的近心端
D. 带有OTC标识的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安全性较高,为预防感冒,可以经常服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0分)
26. 甲图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乙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丙图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经常偏食,刷牙时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______ 引起的。应该多补充甲图 ______ 层的食物。
(2)乙图中5分泌的消化液将丙图中曲线 ______ 代表的物质乳化成微粒,这种消化方式属于 ______ (“物理性”或“化学性”)消化。乙图[ ______ ] ______ 既有内分泌部又有外分泌部。
(3)丙图中曲线Y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 ] ______ ,对应乙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曲线X代表的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______ 进入循环系统,由 ______ 运输。
27. 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二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图三是心脏结构剖面图,结合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结构[ ______ ] ______ 是气体和食物共同通道,结构[ ______ ] ______ 以软骨为支架,是发声器官。
(2)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图二的 ______ (填序号)两个过程,是通过 ______ 作用实现的。
(3)图二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______ ,下肢肌肉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泡排出的过程中,经过图三中心脏和血管的顺序是 ______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4)煤气中毒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常用人工呼吸进行急救,借外力使被救者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是根据 ______ 的原理,帮助其完成图二中[ ______ ] ______ 的气体交换过程。
28. 图一为泌尿系统示意图,图二为尿液形成示意图,其中A、B表示过程,1~6表示结构,表格中的液体X、Y、Z分别取自图二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表中的数据(克/100毫升)。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液体X
液体Y
液体Z
蛋白质
7.2
0.00
0.00
葡萄精
0.10
0.10
0
无机盐
0.72
0.72
1.4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一中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 ______ ,其基本组成单位包括图二中的 ______ (填数字)。
(2)分析表格中三种液体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Y是 ______ ,取自于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结构,液体Z中尿素的浓度升高到1.8,葡萄糖浓度降为0,主要是因为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作用。
(3)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进一步对该病人血液进行检查会发现 ______ 细胞数量异常。
(4)若某人肾脏功能正常,而尿液中却含有较多葡萄糖,则可能是 ______ 分泌不足引起的。
29. 如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g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二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 ;过程b叫做 ______ 。
(2)进行d过程时,膈顶部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对应的是图二中曲线的 ______ 段。
(3)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图中所示心室处于 ______ 状态,房室瓣处于 ______ 状态。
(4)图中f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体内的代谢废物要及时排出,图中有 ______ 条排泄途径。血液流过肾脏后明显减少时物质有 ______ (填两种物质)。
30. 如图是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字母和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手指受到针刺后,手会迅速缩回,请写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______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当针刺指尖时会感觉疼痛,痛觉产生于图中 ______ (填数字),由此可见脊髓具有 ______ 功能。
(2)再次看见针类尖锐物会有意识躲避,此反射的类型是 ______ ,此反射过程的感受器位于图中[ ______ ] ______ 处。
(3)图中⑥⑦⑧⑨⑩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 ______ 神经系统。[ ______ ] ______ 内有与呼吸心跳有关的神经中枢。
(4)人在情绪激动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和 ______ 调节作用实现的。
31.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如图一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概念图,图二为接种疫苗后人体的免疫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是传染病,传染病具有 ______ 等特点。
(2)图一中,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引发流感的[ ______ ] ______ 。感染了的同学称为[ ______ ] ______ 。经常开窗通风,并对家里物品进行消毒,这些做法属于图一中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 ] ______ 。
(3)图二表示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获得免疫力的过程。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______ 。能够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 ______ 。当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快速将其清除。这个过程主要由人体的第 ______ 道防线完成,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 免疫。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2.【答案】D
【解析】解:A、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中,1号和2号两支试管除唾液的有无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故1号和2号两支试管可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A正确;
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B将等量的馒头碎屑(主要成分是淀粉)添加到1号和2号试管中。D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C将两试管放到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37℃水浴加热5~10分钟。A取出两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观察颜色变化,B正确;
C、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丧失活性,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将试管放入37℃水浴的目的是模拟口腔里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C正确;
D、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水,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实验中,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D错误。
故选:D。
(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正确识记并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多吃粗粮可以补充维生素 B1,能预防脚气病;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预防夜盲症,A错误。
B、儿童缺钙和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牛奶富含钙质,儿童要多喝牛奶,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B正确。
C、均衡膳食要求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比例分别占30%、40%、30%,C错误。
D、一日三餐,要全面摄取各种营养,不能只是摄入淀粉、蛋白质和脂肪,D错误。
故选:B。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类: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
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必须做到合理膳食。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及合理膳食的知识,可结合平衡膳食宝塔来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A、图甲c是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A正确。
B、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a肝脏和d胰腺位于消化道外,属于大消化腺,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是小腺体,B正确。
C、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C正确。
D、图乙小肠内表面有②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③小肠绒毛,绒毛壁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错误。
故选:D。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图甲中a肝脏、b胆囊、c胃、d胰腺。图乙中①是小肠、②是皱襞、③是小肠绒毛。
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A正确。
B、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甲图[3]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正确。
C、左、右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些分支越分越细,分支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丙图是肺泡的结构示意图,6是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由于肺泡内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肺泡中的氧气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中;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依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到肺泡中被排出体外。因此,丙图中肺泡里的氧气会依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6]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而不是依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6]),D错误。
故选:D。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图示中:1是喉、2是气管、3是肺;4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5是肺泡壁、6是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
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气体交换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A正确;
B、呼吸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为呼吸运动提供动力,B错误;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氮气,C错误;
D、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输,D错误。
故选:A。
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等。
7.【答案】B
【解析】解:A、甲图气球缩小,演示呼气,膈肌舒张,肺回缩,正确;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对应丙图的B状态,错误;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对应丙图的A状态,胸骨肋骨向下、向内运动,正确;
D、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对应丙图的B状态,胸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正确。
故选:B。
图甲气球收缩,膈的顶部上升,表示呼气;图乙气球扩张,膈的顶部下降,表示吸气;丙中A状态肋骨下移,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变小,表示呼气;B状态肋骨上移,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变大,表示吸气。
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甲中①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A错误。
B、②白细胞有细胞核,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其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正确。
C、图乙中A是淡黄色半通明的血浆,主要成分是水,C正确。
D、输血时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正确。
故选:A。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甲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2)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图乙中,A血浆、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
关键正确的判断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功能。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
【解答】
A、①是静脉,但静脉血管里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动脉血,A错误;
B、②是动脉,血液从心脏输送给全身各部分,B错误;
C、③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C正确;
D、①静脉和②动脉血管相比,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解:A、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A错误。
B、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B正确。
C、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正确。
D、人体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神经炎等,D正确。
故选:A。
(1)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掌握维生素、无机盐的作用与缺乏症状、不同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Ⅲ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故选:C。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
12.【答案】B
【解析】解:A、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正确。
B、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错误。
C、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可在桡动脉处测得,正确。
D、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正确。
故选:B。
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
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流动时,对单位面积上的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关于心率和每搏输出量、血压和脉搏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可重点记住测血压和脉搏的部位。
13.【答案】C
【解析】解:A、左心房连同肺静脉、左心室连着主动脉,血液的流向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可能是左心室,A正确。
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
C、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如果B是胃壁内的毛细管网,C内流的是静脉血。因此B结构不可能是胃壁内的毛细管网,C错误。
D、当血液经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如果C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正确。
故选:C。
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由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流经人体部分器官时其成分的变化。
14.【答案】D
【解析】解:AD、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体循环的路径:左心室→4主动脉→毛细血管乙→3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A正确,D错误。
B、当血液流经甲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行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正确;
C、观图可知:血管1肺静脉、3上下腔静脉都属于静脉,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正确。
故选:D。
图中1肺静脉、2肺动脉、3上下腔静脉、4主动脉、甲肺部毛细血管网、乙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物质
尿液
(克/100毫升)
原尿
(克/100毫升)
血浆
(克/100毫升)
葡萄糖
0.0
0.1
0.1
无机盐
1.6
0.75
0.75
蛋白质
0.0
0.0
7.0
尿素
2.0
0.03
0.03
尿酸
0.05
0.003
0.003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表中尿液中不含P,可见P是葡萄糖。尿液中Q浓度增大,可见Q是尿素。
故选:C。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的形成过程。
16.【答案】A
【解析】解:A、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属于上皮组织,错误。
B、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时,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肌肉组织构成,正确。
C、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一针见血”说明伤及皮肤的真皮层,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具有营养、保护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正确。
D、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正确。
故选:A。
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
动物的组织和植物的组织很容易发生混淆,一定要仔细区分。
17.【答案】B
【解析】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正确;
B、脑和脊髓内的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B错误;
C、c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C正确;
D、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B。
图中:a是树突,b是细胞核,c是轴突,d是神经末梢。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8.【答案】C
【解析】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4鼓膜,引起鼓膜震动,A正确;
B、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5外耳道或4鼓膜,B正确;
C、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是3耳蜗,C错误;
D、2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可以探测头部的运动方向,D正确。
故选:C。
观图可知:1听小骨,2半规管,3耳蜗,4鼓膜,5外耳道。
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
19.【答案】C
【解析】解:A、若该图表示膝跳反射,膝跳反射是简单反射,①感受器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A正确。
B、排尿反射是低等的简单反射,若该图表示排尿反射,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B正确。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此时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错误。
D、若④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完好,则针刺指尖,无法完成反射功能;但脊髓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没有损伤,仍能把针刺指尖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C。
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20.【答案】D
【解析】解:ABC、“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遇到强光瞳孔缩小”、“吃梅子分泌唾液”,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C不符合题意;
D、“听相声哈哈大笑”,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D符合题意。
故选:D。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21.【答案】C
【解析】解:A、虹膜中央有2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因此由外面进入漆黑的电影院内,2瞳孔由小变大,A正确;
B、通常所指眼的颜色是虹膜的颜色,因此人眼中的黑眼球指的是1虹膜;7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决定眼球的颜色,是平时所说的白眼球,B正确;
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3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近视,C错误;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正确。
故选:C。
图中1虹膜、2瞳孔、3晶状体、4角膜、5睫状体、6玻璃体、7巩膜、8脉络膜、9视网膜。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2.【答案】C
【解析】解:A、胆汁不含消化酶,不能将油脂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A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验证呼出气体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B错误。
C、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构成,皮质位于表皮,里面是髓质,皮质和髓质构成肾实质,C正确。
D、“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中,使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用的果蔬汁越多,果蔬汁中含有的维生素C越少,D错误。
故选:C。
(1)胆汁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2)氧气有助燃作用。
(3)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是维生素C的特性,我们可以用此特性来检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低。
掌握课本相关的实验过程是解答的关键。
23.【答案】B
【解析】解:A、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A正确;
B、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错误;
C、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正确;
D、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正确。
故选:B。
(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4.【答案】B
【解析】解:A、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致病性极强,所以传染性最强,A错误。
B、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引发某些疾病。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B正确。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不能清除多种的病原体,C错误。
D、呼吸道黏膜清扫异物,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B。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5.【答案】D
【解析】解:A、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烟草中尼古丁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易引发心脏病,A正确。
B、突发心梗的病人需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以防加重病人心脏负担,引起意外,B正确。
C、某人因受伤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说明是动脉出血,应该按压近心端位置止血,C正确。
D、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D错误。
故选:D。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静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因此,人体血管破裂出血时,应先判断出血血管的类型,然后对应施救。
熟记掌握安全用药以及人体遇到意外伤害时的急救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答案】维生素C d Z 物理性 7 胰脏 C 胃 3 葡萄糖 血浆
【解析】解:(1)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因此,某人经常偏食,刷牙时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维生素C所致,他应该多吃图中d层新鲜蔬菜和水果。
(2)乙图中5肝脏分泌的胆汁将丙图中曲线Z代表的脂肪乳化成微粒,这种消化是使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属于物理性消化。乙图中7胰脏分泌的消化液——胰液属于外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属于内分泌部。
(3)丙图中曲线Y在C胃内开始消化,因此,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因此,对应乙图中的3胃。曲线X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因此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血浆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因此,葡萄糖由血浆运输。
故答案为:(1)维生素C;d;
(2)Z;物理性;7胰脏;
(3)C胃;3;葡萄糖;血浆。
图甲中a油质类、b奶类和豆类食物、c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d蔬菜和水果、e谷类食物.。图乙中1口腔、2食道、3胃、4小肠、5肝脏、6大肠、7胰腺、8唾液腺。
图丙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及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② 咽 ③ 喉 ②④ 气体的扩散 肺泡 9→3→4→7 呼吸运动 ① 肺与外界
【解析】解:(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②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③喉既是气体通道,又是发音器官。
(2)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这种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人体内氧气的扩散方向是:肺泡→血液→组织细胞,因此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因此,下肢肌肉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泡排出的过程中,经过图三中心脏和血管的顺序是9下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7肺动脉。
(4)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对呼吸暂停的患者需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人工呼吸就是借外力使被救者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进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因此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呼吸运动,帮助其完成的是图二中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②咽;④气管。
(2)②④;气体的扩散。
(3)肺泡;9→3→4→7。
(4)呼吸运动;①肺与外界。
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其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图二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图三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左心房、2是左心室、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5是肺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8是上腔静脉、9是下腔静脉。
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能正确识图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8.【答案】a 肾脏 3、4、5 原尿 4 肾小囊 B 肾小管的重吸收 3 肾小球 白 胰岛素
【解析】解:(1)图一中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c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场所。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6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4肾小球和5肾小囊。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液体Y是原尿,Y取自于图中的5肾小囊。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液体Z是尿液,所以液体Z和液体Y比较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导致的。
(3)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图二中的4肾小球。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有炎症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到达肾脏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脏的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需1次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肾脏。
(4)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形成了尿液;如果某人肾脏功能正常,而他的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糖屎病)。因胰岛素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故答案为:
(1)a肾;3、4、5
(2)原尿;4肾小囊;B肾小管的重吸收
(3)3肾小球;白
(4)胰岛素
图一中,a是肾脏,b是输尿管,c是膀胱,d是尿道。图二中1入球小动脉、2肾静脉,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6肾静脉,A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表格中液体X是血浆、液体Y是原尿、液体Z是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29.【答案】小肠 吸收 下降 BC 收缩 关闭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两 尿素、氧气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所以,图一中过程a叫做消化,发生的场所是小肠。b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为吸收过程。
(2)图二中,BC段示外界气压大于肺内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AB段示外界气压小于肺内压,外界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过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d吸气的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对应的是图二中曲线的BC段。
(3)心脏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可见,图一心脏中的2右心室,4左心室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心室处于收缩状态。
(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成分,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肾静脉与肾动脉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和尿素。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图中展示了排尿和呼气两条排泄途径。
故答案为:
(1)小肠;吸收
(2)下降;BC
(3)收缩;关闭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两;尿素、氧气
(1)图一中:a消化、b吸收、c呼气、d吸气、e物质交换、e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f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图二中:AB呼气、BC吸气。
(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30.【答案】⑤→④→③→②→① ⑩ 反射、传导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B 视网膜 中枢 ⑧ 脑干 激素
【解析】解:(1)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④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③神经中枢,通过②传出神经传到①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⑩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由此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再次看见针类尖锐物会有意识躲避,是出生后才有的,在第一次被针的刺激感觉到疼痛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属于条件(复杂)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B视网膜上。
(3)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可见图中⑥脊髓白质,⑦脊髓灰质,⑧脑干,⑨小脑,⑩大脑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
(4)人在情绪激动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肾上腺素分泌而引起的。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⑤→④→③→②→①;⑩;反射和传导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B视网膜
(3)中枢;⑧脑干
(4)激素
图中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⑥脊髓白质,⑦脊髓灰质,⑧脑干,⑨小脑,⑩大脑,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玻璃体。
明白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传染性和流行性 A 病原体 B 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抗体 三 特异性
【解析】解:(1)甲型H1N1流感由于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进行传播,所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图一中,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引发流感A病原体。感染了的同学携带病原体称为B传染源。经常开窗通风,并对家里物品进行消毒,这些做法属于图一中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C切断传播途径。
(3)图二表示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获得免疫力的过程。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身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只对引起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这个过程主要由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完成,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传染性和流行性
(2)A病原体;B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抗体;三;特异性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及免疫等内容。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