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8现代生物技术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562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8现代生物技术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562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8现代生物技术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562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8现代生物技术
展开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8现代生物技术,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资料分析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8现代生物技术
一、单选题
1.(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园艺师将无害的病毒基因转移到郁金香中,使花色格外艳丽。这运用的技术是( )
A.杂交技术 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3.(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面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都有细胞结构
B.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
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D.将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4.(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有关常见育种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来的
B.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C.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D.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
5.(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克隆技术——培育多莉羊 B.转基因技术——AI(人工智能)
C.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青菜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
6.(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合成生物学是当前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经基因改造的酵母菌,以玉米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原料合成淀粉和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B.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
C.淀粉和蛋白质可以供能 D.该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新思路
7.(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培育抗虫棉,主要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杂交育种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发酵技术
8.(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式蕴含的相同原理是( )
A.直接改变了生物体的某些性状 B.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相应改变
C.生物体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D.生物体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9.(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关于多莉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有性生殖的结果 B.遗传物质和黑面白羊2一致
C.性状和黑面白羊1 相同 D. 性别由白羊决定
10.(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日本信州大学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该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仿生技术
11.(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克隆羊、“试管婴儿”和太空椒等都是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了杂交技术
B.“试管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无性生殖原理
C.胰岛素的生产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D.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环境诱发定向变异的结果
12.(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夏季蚊子肆虐,蚊子叮咬后不仅让人奇痒难受,还容易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下列四种示意图分别表示培育能抵抗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的过程,蚊子的发育过程,某植物的一种生殖方式,鸟卵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乙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乙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由图二可知,同青蛙一样,蚊子的发育过程也属于完全变态
C.图三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D.在鸟卵的孵化过程中,图四中④⑤与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功能相同
13.(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的DNA片段转入鲤鱼受精卵,培育出特大胖鲤鱼,这一生物技术是( )
A.发酵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14.(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自克隆羊“多莉”问世以来,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相关领域。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培育优良的家畜品种,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B.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将转基因动物大量繁殖,降低基因工程药物的成本
C.人体克隆涉及技术、伦理、道德和社会等复杂问题,还会导致遗传上的退化
D.人们可以从濒危动物身上选取适当的体细胞进行克隆,达到有效保护物种的目的
15.(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制作米酒、泡菜等食品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C.利用冰箱冷藏保存食物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
D.利用克隆培育的多莉羊与代孕母羊遗传物质相同
二、填空题
16.(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了能发绿色荧光的植物。这说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17.(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3年4月17日,福建平潭龙王头海滨浴场现“蓝眼泪”景观。在海面能看到一片蓝色的荧光,就像星辰掉进了大海。“蓝眼泪”涉及到的是一些个体微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萤。“蓝眼泪”的出现与水温、气候、风向等因素都有关系。它虽然外表光鲜,但却是暗藏的“环境杀手”,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1)海萤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___________(填“节肢”或“环节”)动物。
(2)“蓝眼泪”像萤火虫一样能够发光。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来源于( )
A.太阳能 B.热能 C.细胞的呼吸作用
(3)荧光基因移植到植物体内,能使植物发光,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
(4)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综合题
18.(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图是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
(1)水稻种子结构与玉米相似,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____]。
(2)往稻田里施肥,主要是给水稻生长提供______。
(3)写出稻田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其中水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
(4)青蛙和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似,这种保护色的形成可用达尔文的______学说解释。
(5)研究人员利用______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培育水稻新品种。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详解】A.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A错误。
B.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是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用到了发酵技术,B正确。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C错误。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D错误。
故选B。
2.D
【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常用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详解】A.杂交育种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作杂交技术,A不符合题意。
B.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技术是核移植技术,把一种生物的细胞核移到另一个去核卵细胞中,克隆后代完全和供核亲代完全相同,故倒伏水稻无法通过克隆技术培育出抗倒伏水稻,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种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
【详解】A.细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但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B正确。
C.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真菌有单细胞(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蘑菇),这些真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的孢子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C正确。
D.基因治疗是通过修复或替换患者身体内缺失或有缺陷的基因,来治疗疾病。转基因则是通过将异源基因嵌入到某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在生物体内表达并产生新的性状或功能。可见,将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能够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D正确。
故选A。
4.D
【分析】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①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②抗倒状高产小麦——杂交(基因重组);③太空椒——诱导基因突变;④合成人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详解】A.对普通奶牛进行多代人工选择,得到高产奶牛,属于人工选择培育,A正确。
B.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B正确。
C.在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有些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产生变异,这是可遗传变异。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C正确。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详解】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学科,转基因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一种工具,不属于生物技术,B错误。
C.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是转基因技术,C正确。
D.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不属于无士栽培技术,D正确。
故选B。
6.A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详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人体消化道内不存在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纤维素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
C.淀粉等糖类、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C正确。
D.我国科学家利用经基因改造的酵母菌,以玉米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原料合成淀粉和蛋白质。该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新思路,D正确。
故选A。
7.B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详解】A.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A错误。
B.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B正确。
C.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D错误。
故选B。
8.B
【分析】1.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生物中的育种方式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它们利用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详解】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其引起诱发突变的育种方法。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可见,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式蕴含的相同原理是: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相应改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D
【分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
【详解】A.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据图可知,是白羊提供的细胞核,所以多莉遗传物质和白羊一致,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由B可知,多莉遗传物质和白羊一致,所以性状和白羊相同,C不符合题意。
D.由B可知,多莉遗传物质和白羊一致,性别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所以多莉性别由白羊决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
【详解】A.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技术,A不符合题意。
B.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属于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C.杂交技术是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
D.仿生学试图在技术方面模仿动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这种技术就叫仿生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分析】动物核移植是将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克隆属于无性繁殖。
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试管婴儿涉及到的技术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转基因技术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
【详解】A.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了核移植、胚胎移植技术,A错误。
B.“试管婴儿”的培育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C.胰岛素的生产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胰岛素的过程包括:①获得人类胰岛素的基因,②将人类胰岛素的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③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④重组质粒上的人类胰岛素的基因会在大肠杆菌生活时进行表达,合成胰岛素,⑤人工大规模培养大肠杆菌,在发酵液中提取胰岛素。C正确。
D.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环境诱发了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图四中:①是胚盘,②是卵壳,③是卵黄膜,④是卵黄,⑤是卵白。
【详解】A.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图一中乙通过克转基因技术获得,乙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图二可知,蚊子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但青蛙不是,青蛙是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图三表示的是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C符合题意。
D.图四中:①是胚盘,②是卵壳,③是卵黄膜,④是卵黄,⑤是卵白,卵黄(蛋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外面的卵白(蛋清),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但是玉米子叶是转运营养物质的,并不储存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难度适中。生长激素基因的DNA片段转入鲤鱼受精卵中,培养出特大胖鲤鱼属于转基因技术。
【详解】A.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A错误。
B.转基因技术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的技术,B正确。
C.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C错误。
D.组织培养技术是指组织或细胞在与亲本生物分离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技术,称为组织培养,D错误。
故选B。
14.A
【分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详解】A.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完全保留母本的性状,不会快速改良某些动物的性状,繁殖速度快,故A错误。
B.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许多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科学家们为了让细菌等微生物“生产”出名贵的药品(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希望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扰素等),分别将一些相应的人体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再设法使这些微生物细胞大量繁殖。与此同时,人体基因数目也随着微生物的繁殖而增加。在人体基因被大量“克隆”时,微生物大量地“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名贵药品,降低药物生产的成本,故B正确。
C.克隆技术成熟后,理论上、技术上克隆人是可以成功的,但是法律和伦理道德上是有一定问题的,如克隆人一旦成功,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打破原有的人际关系;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克隆会引起人类退化,故C正确。
D.克隆技术也可以从濒危动物身上选取适当的体细胞进行克隆,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物种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A。
15.B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详解】A.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制作泡菜等食品;而米酒需要酵母菌发酵,A错误。
B.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B正确。
C.利用冰箱冷藏保存食物的原理是低温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低温并不能杀死细菌和真菌,C错误。
D.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错误。
故选B。
1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可见,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了能发绿色荧光的植物。这利用了转基因技术,说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或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17.(1)节肢
(2)C
(3) 性状 转基技术
(4)自动调节
【分析】(1)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
(2)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详解】(1)海萤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2)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萤火虫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因此,萤火虫发光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故选C。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荧光基因移植到植物体内,能使植物发光,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夜光藻过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8.(1)②
(2)无机盐
(3) 水稻→蝗虫→青蛙→蛇 生产者
(4)自然选择
(5)转基因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3.题图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胚。
【详解】(1)水稻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在[②]胚乳中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主要是淀粉)等。
(2)植株生长需要肥料,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和钾的无机盐。可见,往稻田里施肥,主要是给水稻生长提供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结合题图可知,稻田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青蛙→蛇。该生态系统中,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属于生产者。
(4)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可见,青蛙和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似,这种保护色的形成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5)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可见,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培育水稻新品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实验(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