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7人体的神经调节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561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7人体的神经调节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561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7人体的神经调节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561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7人体的神经调节②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7人体的神经调节②,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7人体的神经调节②
一、单选题
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Chat 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能自主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人类的语言中枢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D.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它是由胰岛分泌的,随血液循环运输
3.(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小红同学学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后,尝试用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中的选项与下图相符合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A
神经系统
神经元
细胞体
B
内分泌腺
垂体
甲状腺
C
大脑
小脑
脑干
D
耳
内耳
耳蜗
A.A B.B C.C D.D
4.(2023·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在各种交通意外事故中,脑干损伤的死亡率高达90%,主要原因是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人体的( )
A.呼吸和心跳 B.语言表达 C.身体平衡 D.肢体运动
5.(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小秦为了验证酒精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1),图2是爸爸不同饮酒量下的测试数据。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该测试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B.爸爸作出的反应属于简单反射
C.测试数据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爸爸饮酒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6.(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你一定见过起舞的蝴蝶、飞翔的家燕、奔跑的猎豹、畅游的金鱼、显微镜下的草履虫……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动物都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
C.草履虫能趋利避害既是先天性行为,也属非条件反射
D.家燕适应飞行的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
7.(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反射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吃梅止渴 D.望文生义
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写流程图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人体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C.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中枢
9.(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哺乳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是相同的。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秦岭羚牛奔跑时骨起动力的作用 B.蓝鲸游冰时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D.兔子后肢肌肉两端连在不同骨上
10.(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针刺后先感觉到痛后缩手
B.被针刺后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⑤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D.若⑥受损,能发生缩手反射,也能产生痛觉
11.(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考试答题是一个复杂反射,与这一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谈梅止渴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吃梅止渴
12.(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小朋友手碰到烫的馒头迅速松手,并大喊“烫”!关于此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简单反射 B.脊髓有传导功能
C.缩手反射是复杂反射 D.此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13.(2023·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当指尖偶然触碰到尖锐物体时,人会迅速缩手,并随即感到疼痛。缩手反射的中枢和痛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小脑 大脑 B.大脑 脊髓 C.脊髓 大脑 D.脊髓 小脑
1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中编号对应结构的名称,错误的是( )
A.①——大脑 B.②——小脑 C.③——玻璃体 D.④——视网膜
15.(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小球
B.人体产生的抗体消灭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D.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16.(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小涵在学做灯笼时,被铁丝扎到了手,手迅速缩回。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
B.被铁丝扎到后,先感觉痛然后再缩手
C.若结构③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D.本反射中手指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17.(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树突 B.②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
C.③能与鞘组成神经纤维 D.④可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18.(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现在的你正在进行生物学业考试,下列反射与“进行考试”都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强光照射闭上眼睛 B.摸到烫馒头缩回手
C.跟着导航到达景区 D.吃到柠檬分泌唾液
19.(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如图中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节目时,协调身体动作平衡的器官主要是(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2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B.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C.草履虫游向食物
D.朵朵葵花向太阳
2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谈论青梅,分泌唾液
C.看到青梅,分泌唾液 D.嗅到青梅,分泌唾液
23.(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二、填空题
24.(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神经系统的是由______、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三、综合题
26.(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机体受到的刺激和发生的反应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反射的概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某校同学进行了膝跳反射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a.选择身高、体重等身体状况相同且健康的甲、乙两人;b.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其中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乙小腿自然放松;c.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1次;d.观察实验现象:甲同学小腿无明显反应,乙同学小腿突然跳起。
①设置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③甲同学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 ]_________的控制。
④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的建议是照_____________。
(2)医生常用测试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病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成年男子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因不带头盔导致头部受伤昏迷不醒,医生首先进行了急救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①王某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医生初步诊断患者的[ ]_______未受损。
②王某苏醒后,感觉右侧肢体不能自由活动。随后做了脑CT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患者除左脑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若医生叩击患者右侧膝盖下方的韧带,请预测该人的反应和感觉:____。
③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激动、肢体乱动、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_____的共同调节。
27.(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8日,全红婵在跳水世界杯中以近乎完美一跳夺得世界冠军,再次为国争光。跳水运动员优美动作的呈现离不开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互协调。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当跳水运动员收到指令后,随即完成跳水动作。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跳水动作的完成对身体平衡有较高要求,脑的组成中与维持身体平衡直接相关的是_____________。
(2)下图为某跳水运动员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在运动员用餐一段时间后,BC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CD 段下降是因为________能通过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 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跳水等竞技运动严禁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从体育运动的宗旨即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你认为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有什么危害?_______ 。
28.(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体育锻炼能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加强,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使各组织器官的活动更加灵活、协调,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同时,能够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针对此段文字,老师组织同学们展开了如下讨论:([ ]填序号,________填名称)
(1)小明最喜欢的体育锻炼是引体向上,如图所示,做此项运动时,上肢屈肘的动作主要是靠[ ]________牵拉桡骨,绕肘关节完成。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3)长跑是一种全身性运动,长期坚持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小明在长跑前深吸了“一口气”。这“一口气”进入小明体内到达脑组织细胞至少要依次经过________。
A.体循环、肺循环 B.肺循环、体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4)小明长跑结束后,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________功能。
29.(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吃过山楂的人,在听到别人谈论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样时,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请结合下图分析作答:
(1)下列与“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相同反射类型的是________。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画饼充饥 D.膝跳反射
(2)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填字母,_____填名称)
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________。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 ]________。
(3)某同学提出,上图中的乙和丁也可用于分析缩手反射过程中痛觉和反应的形成。请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假如图中Ⅰ受损,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________
A.无痛觉不能缩手 B.有痛觉不能缩手
C.无痛觉可以缩手 D.有痛觉可以缩手
30.(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19日各国运动员在重庆南滨路、巴滨路参加了“2023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回答问题:
(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反射,其感受器是_______。
(2)图甲为运动员的赛场瞬间,奔跑动作的完成需要骨、_______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还需要_______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运动时气体交换加快,图乙中a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b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
(4)运动员在比赛中途会补充水分,这些水分吸收后经过图丙心脏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警犬是用于侦察破案的一种工作犬,经专门技术训练后能根据主人的口令、手势做出相应动作,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
(1)训练警犬的过程实际是帮助警犬建立__________反射的过程,完成此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2)民警携带警犬巡逻途中,发现某停车场入口有一辆摩托车侧翻在地,骑车男子有明显外伤且感到疼痛,则痛觉的形成部位在__________。此时,应先拨打120急救电话。若伤者右腿受伤,急救时加压止血位点如图所示,则该伤者的出血类型为__________(填“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或“毛细血管出血”)。
32.(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奥运冠军全红婵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6岁的她在世界杯跳水比赛中(图一),一举夺得女子10米台双人和单人项目金牌,加冕双冠王。图二为全红婵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⑩代表相关结构。请回答:
(1)全红婵在完成第二轮比赛时,以完美的动作获得了满分。比赛中,她的骨骼肌消耗大量能量,血流速度加快。当血液流经骨骼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变为______血,由体循环最先回到心脏的______(填序号)。
(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肾脏也在持续工作产生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由图二中______(填序号)组成,当原尿流经⑩后,其成分的变化有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双人跳台比赛中,在位于______的最高级中枢调控下,全红婵和队友动作精准,配合默契,夺得全场最高分。颁奖礼上,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在场的中国同胞情不自禁地大声跟唱,这种现象属于______反射。此时,全红婵激动万分,心跳加速,血流加快,这是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1.C
【分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
【详解】A.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A错误。
B.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B错误。
C.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可见,人类的语言中枢位于大脑,C正确。
D.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D错误。
故选C。
2.D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大类,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B错误。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而不是侏儒症,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C错误。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随血液循环运输,属于内分泌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以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3.B
【分析】如图表示三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1为大圆,2、3分别为大圆之内的两个小圆。圆1包含圆2和圆3的知识,2、3分别为大圆之内的两个小圆,它们是并列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说明2神经元和3细胞体不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
B.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分析可知,1是内分泌腺,包括2垂体和3甲状腺,垂体和甲状腺是并列关系,故B正确。
C.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均是并列关系,故C错误。
D.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可知内耳和耳蜗不是并列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4.A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而调节语言表达、肢体运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调节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在小脑,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A
【分析】(1)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尺子上刻度值为“ 0 ”的一端朝下,然后被测同学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不能接触;放手看被测同学抓住的距离就可以了,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应被测同学的反应速度。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详解】AB.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反射,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反应速度会提高,由此可知完成该测试的神经中枢在大脑,A正确,B错误。
CD.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根据图1可知,饮酒越多,测试的数据越大,由此可知爸爸饮酒越多,反应速度越慢,CD错误。
故选A。
6.D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猎豹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故A错误。
B.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如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依靠纤毛在水中旋转前进,纤毛不是器官,只是草履虫的一个特殊结构,并且与运动功能相适应,故B错误。
C.草履虫能趋利避害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也属于应激性,因为没有神经系统,不属于非条件反射,故C错误。
D.家燕适应飞行的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羽毛既保温又有利于飞行,前肢特化为翼,翼是飞行器官,故D正确。
故选D。
7.AD
【分析】1.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AD.“谈虎色变”和“望文生义”是人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语言文字中枢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AD正确。
B.杯弓蛇影这一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但和语言文字无关,不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B错误。
C.梅子是酸的,吃时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而止渴,这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C错误。
故选AD。
8.D
【分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详解】A.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可见,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A正确。
B.人体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正确。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兴奋(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D错误。
故选D。
9.A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构成。哺乳动物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详解】A.秦岭羚牛奔跑时骨骼肌通过收缩产生动力,骨起杠杆作用,A错误。
B.神经系统一方面能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生物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蓝鲸游冰时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B正确。
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骨连结)和肌肉(主要为骨骼肌)组成,C正确。
D.每块骨骼肌两端有两根肌腱,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两根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根不同的骨上,兔子后肢肌肉两端连在不同骨上,D正确。
故选A。
10.C
【分析】观图可知: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⑥上行传导纤维束,⑦下行传导纤维束,⑧大脑。
【详解】A.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必须经过脊髓上行传导到大脑才能产生感觉,因此先缩回手后感觉到疼痛,A错误。
B.被针刺后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⑧大脑皮层,B错误。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C正确。
D. 若⑥受损,依然能发生缩手反射,也不能产生痛觉,D错误。
故选C。
11.A
【分析】(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A.谈梅止渴是出生后产生的,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又与语言中枢有关,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A符合题意。
BCD.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吃梅止渴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
【详解】A.碰到烫的馒头迅速松手,属于缩手反射,此过程是简单反射,A正确。
B.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烫的神经中枢在大脑,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B正确。
C. 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C错误。
D. 碰到烫的馒头迅速松手,并大喊“烫”,与人类的语言中枢有关,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正确。
故选C。
13.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白质还把神经冲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分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相关知识,难度适中。①表示大脑皮层,②表示小脑,③表示晶状体,④表示视网膜。
【详解】A.①对应大脑,A正确。
B.②对应小脑,B正确。
C.③对应晶状体,C错误。
D.④对应视网膜,D正确。
故选C。
15.C
【分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详解】A.人体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A错误。
B.人体产生的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B错误。
C.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C正确。
D.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16.C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感受器 ,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详解】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手被扎后,皮肤上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会将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这时脊髓的神经中枢会将神经信号传到手部肌肉,肌肉收缩使人的手缩回。同时脊髓接收到刺激信号后会将这一刺激信号传到大脑皮层,随后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这个过程用时比人手的缩回用时更长一些,因此被铁丝扎到后,先缩手再感觉痛,B错误。
C. 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如③传入神经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C正确。
D.本反射中手指是感受器,手臂肌肉为效应器,D错误。
故选C。
17.D
【分析】题图中:①树突,②细胞核,③轴突,④神经末梢。
【详解】A.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和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图中的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树突,A正确。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的②表示神经元细胞体中的细胞核,B正确。
C.一般来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轴突外的髓鞘构成有髓鞘纤维。可见,③轴突能与鞘组成神经纤维,C正确。
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构成神经。而④是神经末梢,D错误。
故选D。
18.C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ABD.强光照射闭上眼睛、摸到烫馒头缩回手、吃到柠檬分泌唾液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ABD错误。
C.跟着导航到达景区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
故选C。
19.D
【分析】(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详解】A.打拳的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正确。
B.图示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B正确。
C.躲避对方攻击属于复杂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
D.听到哨声后作出拳动作,是人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理论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它是后天形成的,可见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D。
20.B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所以与身体平衡有关的主要器官是小脑,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1.B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
【详解】植物、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具有简单的、低等的应激性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会合拢,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高等动物有神经系统不仅有应激性,还有反射现象如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B正确。
【点睛】区分应激性和反射是解题的关键。
22.B
【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详解】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谈到“青梅”两字分泌唾液,是听说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B符合题意。
CD.看到青梅,分泌唾液 ;嗅到青梅,分泌唾液,都是条件反射,人和动物供有,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的类型和特点。
23.D
【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详解】“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24.脑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5.神经元
【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神经元功能。
26.(1) 控制单一变量/控制变量唯一 5→4→3→2→1 [A]大脑
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多次(或进行重复实验)
(2) [C]脑干
有膝跳反射,有感觉
神经系统和激素
【分析】题图中:1效应器,2传出神经,3神经中枢(脊髓灰质),4传入神经,5感受器,6上行传导束,7下行传导束;A大脑,B小脑,C脑干。
【详解】(1)①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可见,设置步骤a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或控制变量唯一)。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可见,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5→4→3→2→1。
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躯体的运动,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的调节。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可见,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实验结果是“小腿无明显反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A]大脑的控制。
④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可见,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建议: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多次(或进行重复实验)。
(2)①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可见,王某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医生初步诊断患者的[C]脑干未受损。
②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膝跳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中枢。医生发现王某除左脑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说明,王某的膝跳反射反射弧是完整的、躯体感觉中枢的功能也是正常的。因此,若医生叩击患者右侧膝盖下方的韧带,可预测王某的反应和感觉是:有膝跳反射,有感觉。
③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激动、肢体乱动、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27.(1) 复杂/条件 反射弧
小脑
(2) 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3)违禁药物可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包括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合理即可)
【分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通过小肠的吸收作用刚获得了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当跳水运动员收到指令后,随即完成跳水动作。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使跳水动作等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结合分析和曲线图图可知,在运动员用餐一段时间后,BC段上升的原因是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CD段下降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岛素能通过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服用违禁药物可以暂时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而获得不应有的优势,破坏了比赛的公平竞争原则。但是,违禁药物可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包括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合理即可)。
28.(1)①①肱二头肌
(2)神经元/神经细胞
(3)B
(4)排泄、体温调节(“排泄”或“体温调节”)
【分析】图为屈肘状态,其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详解】(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引体向上,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牵拉桡骨,绕肘关节活动。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到达脑组织细胞过程:外界→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脑组织细胞,即这“一口气”进入小明体内到达脑组织细胞至少要依次经过肺循环、体循环,B符合题意。
故选B。
(4)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作用等作用,小明长跑结束后,大汗淋漓主要体现皮肤的排泄功能,同时也起到了体温调节的作用。
29.(1)D
(2) E耳蜗 C视网膜
(3) N→M→J→L→O C
【分析】图中A晶状体,B角膜,C视网膜,D大脑皮层,E耳蜗,F听小骨,G鼓膜,H下行传导束,I上行传导束,J灰质,K白质,L传出神经,M传入神经,N感受器,O效应器。
【详解】(1)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谈虎色变、杯弓蛇影、画饼充饥都属于后天经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条件反射,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耳的结构E耳蜗,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眼球中的C视网膜,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
(3)①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N感受器→M传入神经→J神经中枢→L传出神经→O效应器。
②假如图中Ⅰ上行传导束受损,则不能产生痛觉,但是缩手反射依然可以完成。
30.(1) 条件/复杂 耳蜗
(2) 关节 神经
(3) 氧气 二氧化碳
(4)①③②④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3)图乙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图丙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
【详解】(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是后天学习训练的结果,属于复杂反射。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故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
(2)结合分析可知:奔跑动作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a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b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
(4)运动员补充的水分经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流动。路径为:小肠静脉→下腔静脉→①右心房→③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②左心房→④左心室→主动脉……故这些水分吸收后经过图丙心脏的顺序依次是①③②④。
31.(1) 复杂/条件 反射弧
(2) 大脑皮层 动脉出血
【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管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①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能自行凝固止血或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②静脉出血:液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应在远心端处压迫止血。
③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在近心端处压迫止血。
注意:如是人体内器官出血,不易诊断,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或动物生来就有的反射,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或动物通过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反射。可见,训练警犬的过程实际是帮助警犬建立复杂(或条件)反射的过程,完成此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可见,痛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因此,动脉出血需要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题图中,伤者右腿受伤,急救时加压止血位点是近心端,说明该伤者的出血类型为动脉出血。
32.(1) 静脉 ①
(2) ⑥⑨⑩ 水量减少;葡萄糖含量减少;无机盐浓度增加;尿素浓度增加
(3) 大脑皮层 复杂/条件 神经调节和激素
【分析】1.题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入球小动脉,⑥肾小囊,⑦肾静脉,⑧出球小动脉,⑨肾小球,⑩肾小管。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1)组织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可见,当血液流经全红婵骨骼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变为静脉血。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可见,血液由体循环最先回到心脏的①(右心房)。
(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可见,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由图二中⑥肾小囊、⑨肾小球、⑩肾小管组成。当原尿流经⑩肾小管后,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液体成分的变化有:水量减少;葡萄糖含量减少;无机盐浓度增加;尿素浓度增加(答出1点即可)。
(3)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也叫条件反射。该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可见,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在场的中国同胞情不自禁地大声跟唱,这种现象属于复杂(或条件)反射。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调节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全红婵激动万分,心跳加速,血流加快,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实验(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