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_202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_2021年内蒙古包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_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_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_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展开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物理变化
D.“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2.(2分)规范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蒸发
C.称量 D.过滤
3.(2分)物质世界处处离不开化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氮气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②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③合成橡胶和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
④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
⑤石油和酒精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加以综合利用
A.①② B.③⑤ C.①③ D.④⑤
4.(2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光催化剂人工合成了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是较为清洁的燃料
B.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一个乙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11:8
5.(2分)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水遇冷结成冰,体积变大 | 水分子体积变大 |
B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
C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 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
D |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
A.A B.B C.C D.D
6.(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7.(2分)下列各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
B | 除去KCl中的少量CuCl2 |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过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
C | 鉴别氮肥尿素[CO(NH2)2]和(NH4)2SO4 | 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 加入明矾,搅拌、过滤 |
A.A B.B C.C D.D
8.(2分)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
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
9.(2分)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其中加入少量硫酸),接通直流电源 |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其体积比约为1:2 | 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
B |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生成 | 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
C | 在试管中加满迅速冷却的沸水,浸入洁净的铁钉,塞紧试管塞 | 一段时间后未见铁钉生锈 | 在只有水的条件下铁钉不生锈 |
D | 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 | 字迹逐渐变黑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A.A B.B C.C D.D
10.(2分)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B.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3分)
11.(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现有①苛性钠、②小苏打、③生石灰、④熟石灰四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 (填序号,下同)。
(2)能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 。
12.(3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填字母)。
A.硬度很大,坚固耐磨
B.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熔点很高,不易熔化
(2)铁矿石有多种,写出用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3)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两种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3和Cu(NO3)2
D.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
13.(4分)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A点含义 。
(2)将t2℃160g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 g。
(3)t2℃时,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a%的取值范围为 。
(4)现有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填“>”“<”或“=”)乙。
14.(4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少量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SiO2难溶于水和酸,FeCl3•6H2O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黄铁矿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FeS2+ O2 Fe2O3+ SO2。
(2)试剂a的名称是 。
(3)操作Ⅱ为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硫酸。以下想法不妥的是 (填字母)。
A.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
B.废气可以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
15.(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名称 ;用A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选择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种)。
16.(6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
观察到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 ,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 (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Zn
B.Fe(OH)3
C.FeCl3
D.AgNO3
(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乙溶液是 ;
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 (填化学式);
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
17.(5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图实验:
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呈酸性,为防止溶液腐蚀下水管道,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H)2固体粉末至中性,蒸发溶液得固体33.3g。
(1)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2.D。
3.C。
4.D。
5.B。
6.A。
7.C。
8.B。
9.C。
10.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3分)
11.(1)小苏打是NaHCO3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②。
(2)生石灰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③。
12.(1)A.有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故A错误;
B.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故B正确;
C.有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如铜是红色的,故C错误;
D.有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故D错误。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3Fe+4CO2。
(3)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A.当锌不足以完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未反应完的硝酸银和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铜,还有生成的硝酸锌,最多有三种溶质,故A错误;
B.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当硝酸铜部分参与反应时,滤渣中含有银和铜,故B错误;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则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不一定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故C错误;
D.当锌粒过量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气泡,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
(2)4CO+Fe3O43Fe+4CO2;
(3)D。
13.(1)在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35g;
(2)25;
(3)0<a≤37.5%;
(4)>。
14.
答案:(1)假设氧化铁的系数为1,则硫化亚铁的系数为2,二氧化硫系数为4,此时反应后含有氧元素为11,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则氧气系数为,据此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故答案为:4;11;2;8。
(2)加入试剂a,固体Fe2O3经操作Ⅰ变成FeCl3溶液和滤渣,因此试剂需要含有氯元素,而氧化铁与还原性气体或者酸反应,而氯气不具有还原性,因此只能选择含有氯元素的酸,因此可知加入的试剂a为稀盐酸;
故答案为:稀盐酸。
(3)由于FeCl3•6H2O受热易分解,FeCl3溶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可得到FeCl3•6H2O;
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4)A、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工业制备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废气可以回收再利用,制备硫酸或者其他产品,选项A正确;
B、SO2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点燃后排放,选项B错误;
C、废水中含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后排放,避免造成污染,选项C正确;
D、通过改进工艺,可以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利用环境保护,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B。
15.
答案:(1)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用A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答案为:集气瓶;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故答案为:2H2O22H2O+O2↑;B;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
16.
答案:试管①,向Cu(OH)2固体中加入稀硫酸,Cu(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试管③,向Mg(OH)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固体溶解。
故填:固体溶解。
(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故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可能还含有HCl,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Zn,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反之则无;加入Fe(OH)3,溶液变成黄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反之则无;加入FeCl3,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加入AgNO3,因为NaCl与AgNO3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HCl。
故填:溶液不变色;AB。
(2)①由图像可知,加入甲溶液前,乙溶液的pH小于7,说明乙溶液是稀盐酸。
故填:稀盐酸。
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不足,盐酸过量,故烧瓶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Cl和HCl。
故填:HCl、NaCl。
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烧瓶内溶液的pH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或等于7。
故填:溶液pH由小于变成等于或大于7。
17.
答案:(1)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2)21.9%。
_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_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_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读图识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_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