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共八类)
展开高考语文文言文
常见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一觞一咏”。觞,喝酒。
“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月草已芽”。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风,吹拂。雨,滋润。
5.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目:用眼睛看。
6.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二、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译为“用……”
“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予分当引决”。分,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势,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向、往……”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译为“在、当、每……”
“时公兵不满百万”。时,当时。//“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日,“天天”、“每天”的意思。
三、形容词作动词
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1.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
“山多石,少土”。多,有许多。少,少有。
“素善留侯张良”。善,善待。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秦王善为秦声”。善,擅长,善于。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看重;轻,看轻。
2.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到尽头。
“则秦未可亲也”。亲,亲近、接近。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3.前面有助词“所”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高,推崇
4.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争高争远。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
“则刘病日笃”。笃,加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
四、形容词作名词
1.一般要补出名词或中心词,并以形容词作定语来修饰名词或中心语,形成完整的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坚固的铠甲;锐,锐利的武器。
“侍郎郭攸、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旧,旧的交情。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越国以鄙远”。远,偏远的地方。
“臣之壮也”。壮,壮年人。//“今老矣”。老,老年人。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长,长处。短,短处。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吾未见其明也”。明,高明的地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圣明的人;愚,愚昧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直接把形容词翻译为名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其曲中规”。曲,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高处。//“携幼入室”。幼,幼儿,儿童。
五、动词作名词
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而用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技。
“猛浪若奔”。奔:奔马。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流传的文字。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
“臣之进退”。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六、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做……。即“使……XXX”。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归,使…归去。
“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到。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使……活。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步。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苦恼。
“会盟而谋弱秦”。弱,使……衰弱。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使……快,走得快。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安乐。
“足以荣汝身”。荣,使……受荣华。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生死,使死的复生。肉骨,使骨头长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称王。
七、意动用法
动词、名动、形容词后面带有宾语,即“以…为…”“主语主观上认为…怎么样”、“把…当作…”。
1.形容词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以……为小。
“成以其小,劣之”。劣,以……为劣。
“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太子迟之”。迟,以……为迟。
2.名词意动用法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宾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把……当借鉴。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以……为友。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3.动词意动用法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衣恶食,以恶衣恶食为耻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八、数词活用
1.数词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2.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3.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