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一单元 英雄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英雄。为理想信念英勇牺牲的革命者,为国家富强无私奉献的改革者,为百姓免受灾难奋不顾身的普通人......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英雄。英雄不一定都是建立千秋大业的伟人,英雄也可以是平凡的人,英雄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虽然时代变迁,但是英雄主义情怀,始终不能被磨灭。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一单元 英雄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比如,我们说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有人则认为《庖丁解牛》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题目自拟。立意:尊重规律,合乎天理;保存人的本性,不可强行扭曲。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四单元 明辨与智取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慎思”“明辨”的意思是谨慎周密地思考、清晰明确地分辨,它们强调了理性思考在治学中的重要性。其实不只是治学,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都离不开“慎思”“明辨”这样的理性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四单元 底线与高线(关联德育)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做人要时时以“高线”来要求自我,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也有人认为,生活中一味高标,会疏离社会与人群,“水至清则无鱼”,无助于事业的成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你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高线与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第一单元 英雄1.【参考范文】 英雄精神永不过时何谓英雄?猛志四海,聪明秀出,谓之英;审时度势,胆力过人,谓之雄。曹操曾这样描述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此言得之!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古今中外,可称之为英雄者,寥寥可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数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深入我们民族骨髓的基因,即使世事变迁,沧海横流,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英雄情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根深蒂固,英雄形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岿然挺立。自古以来,我们就仰慕英雄,敬畏英雄,铭记英雄。曹植《白马篇》中这样写道: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土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捐驱赴难、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形象。巾帼英雄秋瑾的“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不仅体现了英雄的豪侠性格,更体现了杀身成仁的英雄情怀。佛门英雄李叔同“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变法英雄谭嗣同“中国变法未有留血者,请从嗣同始”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归”。英雄每个时代都有,乱世救国是英雄,平凡中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亦是英雄。焦裕禄、孔繁森、南仁东、黄大年等等,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都是值得我们仰望的英雄。铁肩道义,将英雄之气融人基因;精忠报国,将英雄之魂注入血脉;视死如归,将英雄之志引入殿堂。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这就是英雄的情怀,这就是英雄的血脉。“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英雄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第一单元:顺应自然与保全天性2.【精彩段落】①刻舟求剑之人不懂船动的原理,幼稚地刻下了无用的符号;守株待兔之人错把偶然当作必然,在树旁荒废了大好的时光;揠苗助长之人违背农作物生长规律,导致禾苗枯死;南辕北辙之人越走越远,与目标相差甚远……生活中有太多违背事物规律的事例,这些都导致人忙而无获的结果。“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运行规律,人要顺应自然,方能劳有所获。②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流传,面对洪水泛滥,大禹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最终治水成功。大禹的父亲却违背了水流的规律,到处堵水,致使洪水泛滥,灾情未见减轻,导致治水失败。可见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享受自然,违背自然,必受其灾。③秦王统一六国时多么威风,秦朝建立之初多么强盛,可是秦王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就灰飞烟灭了。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统治者不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不满足于顺其自然的治国方针,一味地压榨百姓,才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而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的教训,推行“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百姓得以休息,农业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参考范文】尊重规律,成就精彩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他的刀十九年而“若新发于硎”。有人认为庄子顺应了自然,顺应了规律,我认为,庄子是正确认识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成就精彩人生。庖丁脱颖而出,靠的不是他的刀,而是他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他厨师处理一头牛,靠的是力气,讲究的是刀刃的锋利,因而时常换刀。而庖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干的是头脑活。凭着对牛生理结构的了如指掌,他摸准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整个过程不曾拿刀硬碰,演绎着“刀尖上的艺术”。从这说开来,不仅仅是牛,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庖丁这类尊重规律的智者,正是在“变”之中找到了“不变”的规律,方能在事业行稳过语文违背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导致事业失败。当年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时,种植者们没有充分考虑客观规律,大面积栽种樟子松。结果不到几年,由于突发松毛虫害,所栽种的两亿多株樟子松大多害病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之前,在治沙的过程中,有部分治沙人员也曾罔顾生态环境,大面积栽种杨树,结果所栽种的杨树半死不活,无法起到治沙的作用。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规律,往往办不成事,办不好事。尊重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在治沙的过程中,我国治沙人员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不会盲目采用单一模式,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环境较好的地方种植乔木,条件差的地方采用乔、灌、草结合,甚至以草方格的形式阻止沙丘移动,并最终取得成功。其实,不仅仅是治沙,在其它领域也是如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完美地利用自然光照,在给旅客以舒适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乡村扶贫方式不一刀切,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帮助农民精准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它们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唯有理解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尊重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尊重规律,乘规律之利,扶摇直上九万里!类题延伸:尊崇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参考范文】让自然之爱宜乎众矣“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浪漫主义诗人曾如此感叹。人与自然的故事可谓曲折环生:从人类刀耕火种时期“敬畏自然”之念,到大机器工业革命时期“征服自然”之念,延至今日,人类吃了大自然反馈的苦头,从而总结出的“顺应自然”之念。无一不展现人与自然不断进升的相处之道。在未来的人类建设中,我认为人人都应尊重自然,喜爱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之爱宜乎众矣。钟灵毓秀好风光,万古江山齐共赏——保护篇。江南雨帘下梧桐轻飏,乌篷船纱灯初点,只留一曲渔舟唱晚;塞北朔漠中驼铃声声,千里马重整鞍鞯,只留一曲行军悲歌。无论是旖旎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亦或是雄浑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亦或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些如画如诗的自然美景是古人惜山爱水,尊重自然的结果。而当今在摩天大楼一步步挺立扩张时,我们更应守住这一寸寸风光,尊重并保护自然,给自己与后代留下一隅诗意栖息之地。人与自然有矛盾,改造自然迫在眉睫——改造篇。日本国土70%都是险峻的山地,历史上水旱灾害严重,大地荒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日本政府制定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令,依法造林,奖惩分明。经过多年努力日本如今再无荒山秃岭,还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称。这是人们积极改造自然的成果。而在中国,人们将穷山恶水改造成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将荒漠连顷改造成绿波荡漾的塞罕坝林场……人与自然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分歧”“矛盾”,而我们应做的便是尊重自然,改造自然。让人与自然如同好朋友、携手共度悠长岁月。国家建设任重道远,环境保护常记心间——建设篇。近代中国的发展建设中,出现很多令人烦困的环境问题:雾霾、污流、污水 、废气都在危害着人类自身的利益与安全,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绿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而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理念,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建设的高地,使得中国发展步伐愈加矫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后的中国建设中更应贯彻落实自然保护理念,在日益钢铁化的城镇中仍欣赏到自然美景,在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中仍可觅到一处清静的绿地。望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让个人私利鲜有闻,而自然之爱宜乎众矣。 第四单元 明辨与智取1.【优秀标题】 《世界纷乱,慎思明辨》《慎思明辨,理性思考》 《慎思明辨,笃行致远》 《世界漫雌黄,求真考思量》【参考范文】擦亮双眼,慎思明辨《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慎思之,明辨之”强调了在治学中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其实不只是在治学方面,在学习、生活中也同样重要。因为生活中不只是清风朗月,也有云雾弥漫,因此我们要“擦亮双眼,慎思明辨”,做出正确判断。君不见“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擦亮双眼,慎思明辨,不为所溺迷惑心智。生活需要智慧,智慧需要慎思明辨,否则生活将走向不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落得国破家亡成笑谈;唐玄宗三千宠爱于玉环,终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悲剧;郑大某女生不顾校规,疫情期间翻墙外出,导致5000多名师生集中隔离。他们若能擦亮双眼,慎思明辨,作为帝王怎能保护不了心爱的女人,作为凡人又怎能为约会触犯防疫红线。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当擦亮双眼,慎思明辨,方能不为所溺迷惑心智。君不见“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擦亮双眼,慎思明辨方能行得万年船。“不计前嫌衣带钩,宰相之才当重用”,慎思明辩是齐桓公以国家为先的理性判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慎思明辩是范仲淹的社会责任感。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苏武不为匈奴威逼利诱,杖节牧羊十九载,流芳百世;疫情期间,一无名小哥从疫区返回故乡,主动在车里隔离十四天,免得所在小区数千名居民居家隔离。他们“是非面前,大义当先”,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擦亮双眼,慎思明辨,方能行得万年船。君不见“博学审问方慎思,以人为镜可明辨”,擦亮双眼,慎思明辨需博学审问。要做到慎思、明辨,需要广泛学习,提高自己;还可以借助外力强大自己。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广博学习,终成万世师表;刘邦一介布衣慎思明辨,善用良贤,终成大业;李世民以人为镜察纳雅言,开创“贞观之治”。我们要博学审问,让自己在是非、善恶面前有慎思、明辨的能力,同时也要以他人为镜,照出自己的缺点,活出精彩瞬间。生活不只是风平浪静,人生也不只是诗酒花茶;有时会有疾风暴雨,有时会有是非丛杂;让我们不为凡尘所累,不为风雨停滞不前;擦亮双眼,慎思明辨,德行天下,走出一条智者的光明大道。 第四单元 底线与高线(关联德育)1.【参考范文】守人生底线,筑精神高地北岛曾叹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生活中,常有人持着这一“通行证”,自降底线,自毁高地,逞一时之得意,势利地沾沾自喜。然而,身为新时代根基的我们,应杜绝此等歪风邪气滋生,守住人生底线,筑就精神高地,以抵御“沧浪之水”的翻滚冲刷,以凛然自若的态势在浮沉中守住自我,以实现真正的价值。斯以为,唯有坚守住自我的道德底线,延伸其道德高线,方可长守累土之积牢筑高台之坚。何为“底线”?何以“高线”?“底线”最为人之血脉与根基,是衡量个人道德修养的基准红线,也是自我评判事物价值的阈值下限。倘若我们突破底线的弹性限度,在歧路肆意妄为,渐行渐远,终将坠入道德的深渊;而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漏洞,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终至“高线”。坚守“底线”,一如累土之蓄,行事之本也。任天下熙熙攘攘,我独守心中风清月朗。北大助教韦东奕守着对数学研究的一腔热忱,也守着心中坚定的底线。他是行走于尘世的万千浮华而片叶不沾身的人,他亦是穿梭于世俗名利场而活得简单纯粹的人。赴美深造予我何利?网络爆红与我何干?流量变现于我何用?正是出于这份不慕名利的底线,成就了他在数学专业上的一骑绝尘。因而,“底线”的坚守,为我们的理想追求绕开荆棘,铺就道路,行稳致远。坚守“高线”,一如高台之建,行事之往也。“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暑往寒来,功勋人物们用草稿纸铺满戈壁的孜孜以求、抱定一把算盘一把尺也能实现“骑自行车上月球”的信念,扎根荒漠,在艰苦岁月里和共和国史册上留下厚重一笔。坚守“高线”,功勋们正是以崇高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追求,舍小我而成就大国雄威,我们也应以向上的姿态尽显自我荣光,虽萤火之微,亦可点亮高台的烛光。诚然,坚守“底线”犹且不易,坚守“高线”更难如登天。但这绝非我们放弃“高线”甚至“底线”的借口。揆诸当下,网红陨落,偶像失格,其背后是对道德底线的肆意蹂躏,并逐渐地丧失了道德的根基,而为社会的浪潮吞噬。相反,我们应迎难而上,坚定自己的道德底线,树立切实的道德高线,守累土而筑高台,待依栏凭望,远眺万千山海。山高不阻吾志,涧深不断吾行,流年不毁吾意,风霜不掩吾情。我辈青年自应牛角挂书,青灯黄卷,守千蔂之土,筑万丈之台。如得水过,意气风发过,然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落马万事休。得志一时,终毁一旦,痛悔自责,于事何补?试问这样的如鱼得水可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奉持道德低底线之人所谓的如鱼得水,是一种纵容私欲的借口,终将毁人毁身毁社会;职场如此,何处不然?为商为农为工为医为艺概莫能外。相反只有守得住道德底线,才是真正立身之本,是社会文明和谐之本,是整个社会的共赢;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共赢。当然,做人不但要守住底线,更要提升自己底线的高度。蔡元培主政北大,看到北大校风败坏,成立了进德会。会员分甲乙丙三种,分持三戒五戒八戒,以戒为道德底线;层而递进,有基本底线的坚守,有高线的指向与引领,成立三个月,报名者踊跃,“李大钊等甲种会员332人;蔡元培等乙种会员 105人:李煜瀛等丙种会员24人”,北大校风为之一振。可想以此道德底线为约束,以高线为标向为楷模,北大如何不脱胎换骨?如何能不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引领者?再看看这些名字,李大钊,蔡元培,李煜瀛;还有陈独秀,胡适,沈尹默,梁漱溟......哪一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试问,如果北大对校风的倡领没有对道德底线的坚守,没有对道德高线的崇尚,是否会有在中华民族之崛起上发挥如此伟力的北大,引领民族之觉醒的北大?守住道德底线,守住立身之本,守住社会和谐之本;提升道德底线,坚持道德高线,提升人格之路,提升民族文明之路,亦是提升人类文明之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主题作文练习(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如何看待“兼爱”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