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绍兴一中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 )
A. 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 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
C. 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 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
2. 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减少地表水蒸发 B. 减少地下径流量
C. 减少水的下渗量 D. 调节地表径流量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需要将图片内容和选项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动漫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公交站的实现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南堤滨海步道公园属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范畴;太阳能发电反映了低碳环保的特色。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湖泊对水循环的影响。湖泊的存在会使地表蒸发量增加,A错误;湖泊的存在会增加水的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量,B、C错误;湖泊与地表径流是相互补给关系,丰水期时地表径流补给湖泊,反之湖泊补给地表径流,因此湖泊起到调节地表径流量的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城巿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目前地铁已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北京市全网络地铁线路工作日和双休日分小时平均列车运行时间间隔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为工作日 ②乙为工作日 ③甲运行频率较高 ④乙运行频率较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导致北京市列车平均开行间隔时长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拥堵 B. 通勤需要 C. 节能减排 D. 政策规划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工作日与双休日的区别是工作日有明显的早晚高峰,甲列车运行时间间隔在11时-15时间隔长,说明运行列数较少,受人流量小影响,在8时、18时,列车运行间隔时间最短,说明列车运行列数多,所以甲为工作日,①正确,②错误。图中的时长是列车运行时间间隔,间隔时长越长,说明列车运行频率越低,所以乙运行频率较低,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阅读图表可知,甲日为工作日,列车运行时间间隔在11时-15时间隔长,说明运行列数较少,受人流量小影响,在8时、18时,列车运行间隔时间最短,说明列车运行列数多,在8时、18时处在上下班时间段,间隔时间短主要受到通勤需要影响,B正确;地铁运行不会出现拥堵的现象,A错误;节能减排、政策规划对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较小,C、D错误。故选B。
【点睛】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应根据人流量的大小来确定,但其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受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类型和电动列车数目等设备条件的限制。
目前,我国家具产业正由自然集聚向有效集聚过渡,并且东部沿海家具企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完成下面小题。
5. 对家具产业自然集聚影响较大的区位条件包括( )
①原料 ②能源 ③市场 ④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我国家具产业的有效集聚与有序转移,将会( )
A. 降低家具产业准入门槛 B. 推动市场规模明显扩大
C.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D. 改善中西部的生态环境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家具产业以木材为原料,原料需求量大且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因此家具产业多靠近原料地或市场,形成自然集聚,①③正确;能源因素对家具产业自然集聚影响不大,②错误;家具产业对技术要求不高,技术不是集聚的主要因素,④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家具产业集聚与转移不会影响行业准入门槛,A错误;市场对家具的需求不会因为家具产业的转移而会明显扩大,B错误;产业转移可为产业转出地腾出发展空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正确;家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水源、政策、技术、劳动力、工业基础等。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 a b c B. a c d C. a b d D. b c d
8.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a图中在0-20岁人口数量比较多,50-80岁人口数量特别多,但是20-40岁的人口数量很少,说明有大量的人口迁出;b图中0-20岁少,50-80岁人口数量很少,但是20-40岁的人口比少年和老年人多了很多,说明有大量人口的迁入;d图中20-40岁人口数量要多于少年和老年人口数量,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男性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说明有大量的男性人口迁入,c图中反应的是随着年龄增加男女人口数量比重呈总体减少趋势,不能反应人口迁移现象,所以abd对,选C。
【8题详解】
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占主要地位则人口年龄应当比较年轻,大概在20岁左右,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b图的20岁左右的男女人口数量比重明显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说明该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数量大,所以可知b城市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所以选B。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性别比例 B. 医疗水平 C. 教育程度 D. 年龄结构
10.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 人口迁移加剧 B. 劳动力渐不足
C. 人口分布不均 D. 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9. D 10. B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9题详解】
观察图发现,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明显,应选D项;与性别比例和教育程度无关,A、C项错误;医疗水平在2015年以前就达到很高水平,与B项关系不大。
【10题详解】
从图3得知,2025年老年抚养比即将超过少儿抚养比,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故B正确,D错;老龄化严重,不一定会引起人口迁移加剧,A错;人口分布不均与老年抚养比无关,C错。
考点:影响老年抚养比的因素;老年抚养比变化带来的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 服务种类 B. 服务等级 C. 服务范围 D. 服务人口
12.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 技术创新 B. 空间集聚 C. 市场拓展 D. 产品升级
13.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 降低人口密度
C. 促进城市竞争 D.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11. A 12. B 13. D
【解析】
【分析】考查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11题详解】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故选A。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选B。
【13题详解】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选D。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该国公共住房
A. 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 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 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15.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 功能分布、基础设施 B. 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 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 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答案】14. D 15.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4题详解】
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得不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所以选D。
【15题详解】
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所以选A。
星巴克是世界最大的零售、焙制特色咖啡的公司,其零售店多分布于核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特色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区域。下图为某人手机上显示的上海浦东局部区域星巴克门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目前,星巴克公司已在世界各地开设13000多家连锁店,影响其门店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原料 B. 劳动力 C. 技术 D. 消费力
17. 利用手机APP能及时了解周边星巴克分布状况,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航空遥感技术 B. 虚拟现实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6. D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星巴克零售店多分布于区域商业中心、特色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区域,这些区域人流量大,人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故其门店布局主要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及人们的消费能力,D正确;门店是产品的销售地,主要考虑消费人群,与原料、劳动力、技术关系不大,因此排除A、B、C,故选D。
【17题详解】
利用手机软件了解星巴克门店分布状况,主要运用数字地图的搜索、筛选等功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D正确;遥感主要是提供遥感图片,A错误;门店分布查询不需要虚拟现实技术,B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C错误。因此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8. 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 ⑥①② B. ⑤③⑥ C. ③②④ 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城市等级服务范围的知识。图中博物馆的服务级别高,它的服务范围是最大的,它的服务范围可以跨越行政界线,所以⑤最有可能;乡(镇)行政机构服务范围要小一些,且有严格的行政区划,不能跨越行政界线,最有可能为②③;集贸市场的等级更小,为居住在附近的当地人群服务,没有行政区划和界线的限制,①④⑥最有可能。综合分析,⑤③⑥正确,故选B。
【点睛】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9. 上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
A. 原料 B. 基础设施 C. 燃料 D. 消费市场
20. 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濒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 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 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全用于当地消费,故A、C、D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故选B。
【20题详解】
图中三种人类活动的地理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即海洋环境导致了人们崇拜海神、建设港口和海滨浴场,所以三幅图反映的是自然环境(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故选C。
【点睛】工业集聚——优点: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缺点:就是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加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图示为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
A. 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B. 农用地面积减少
C. 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 农产品质量下降
【答案】21. B 22. C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图示地块分布,②地块离宅基地最近,最适合种植蔬菜;①、③、④等地离宅基地较远,不适宜采摘,故选B。
【22题详解】
.农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面积不会变化,作物会更加单一,因进行专业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会提高,商品率会提高,C正确,ABD错误。
【点睛】该题难度一般,注意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往往也伴随着专业化和商品化。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24.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图示区域为内流区,河流欠发育,铁路修建一般不用考虑河流分布,A错误。若铁路选线受聚落影响,那么铁路应经过图示两个聚落,与实际布局不符,B错,该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耕地分布在山麓冲积扇,比较分散,与图示铁路分布不同,C错误。根据图示得知铁路沿着等高线修建,地形较平坦,所以选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图示区域铁路与等高线平行,大致呈直线分布,线路短,A错误;铁路经过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D错误。该区深居内陆,降水少,不易发生洪水,C错误。铁路未经过城镇,且与城镇距离太远,所以我国专家认为选线不合理,B正确。故选B。
【点睛】我国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供给人类的可使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指人类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得到的可以支持生命发展的产品与服务,一般分为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可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servicesvalue,ESV)来表征。下图为2000—2020年燕山—太行山区各类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耕地具有固碳释氧的功能,该功能属于( )
A. 供给服务 B. 调节服务 C. 文化服务 D. 支持服务
26. 图中甲、乙、丙、丁各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分别是( )
A. 林地草地湿地荒漠 B. 林地草地荒漠湿地
C. 草地林地湿地荒漠 D. 草地林地荒漠湿地
【答案】25. B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耕地具有固碳释氧的功能,该功能调节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属于调节服务,B正确;供给服务是提供食物和水,A错误;文化服务体现在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方面,C错误;支持服务是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最高的,可推断其为森林;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最低的,可推断其为荒漠;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大于耕地,推断乙为草地;燕山—太行山区湿地面积小,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较低 ,推断丙为湿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完成下列问题。
27.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28.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答案】27. B 28.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7题详解】
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的范围的变化,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故B项正确。
【28题详解】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故D项正确。
【点睛】一、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1.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变得频繁。
2.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会灭绝。
3.许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
4.温室气体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5.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6.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
二、对人类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
2.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气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
3.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三、对策——两个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源头)
1.控制源头。即减排温室气体,这其中主要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再生能源和代替能源、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技术和资金)、全民参与、控制人口增长(因为人口增长增加对能源的需求)等。相应的我们应该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减少碳的排放。
2.对于已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我们所能作的工作便只能是将它分离出来,做循环利用。技术方面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现在人类能做的主要有开发高碳能源、高碳化肥、利用水合物技术处理温室气体等等;而在自然方面,我们能做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保护环境,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广泛的植树造林。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 冰川沉积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风化残积
30.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9. B 30.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含金刚石的堆积物主要沿河分布,且分布在易沉积的河流凸岸;再根据右下角堆积物的棱角并不分明可知,其成因属于流水沉积。所以选B。
【30题详解】
金刚石矿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可能在②地的岩浆岩中找到。所以选B。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32.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31. C 32. D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32题详解】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 流水、沉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34. 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 洪涝 B. 沙尘暴 C. 低温冻害 D. 滑坡、泥石流
【答案】33. A 34. A
【解析】
【33题详解】
图示区域的平均海拔在30米左右,应是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图示区域的河流和湖泊较多,应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湖众多,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是流水;因海拔较低,地势低平,地质作用以流水沉积为主,A正确;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流速较快的河流上游地区,B错误;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西部干旱地区,CD错误。故选A。
【34题详解】
南方地区海拔较低,地势低洼,在降水丰富或上游来水量大时,极易因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A正确;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气候较为干旱的西北地区,B错误;该地是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低温冻害较少,C错误;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判断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风化作用强;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高山、高纬度地区以冰川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
35. 辐射表是测量各种辐射的工具,测量不同的辐射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安装方式。下图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若要计算地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则需要读取的数据来自(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丙、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到达地面的总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大气,称为地面反射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向上的反射辐射总通量与入射辐射总通量的比值即为地面反射率。所以首先应通过甲读取入射的太阳辐射总量,通过乙读取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量,进而计算地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A正确;丙、丁均是长波辐射传感器(注意图中甲乙的颜色相同,均为短波辐射传感器,丙丁的颜色相同,均为长波辐射传感器),若要计算地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无需读取丙丁的数据。故选A。
【点睛】
36.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详解】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吸收减少,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大气吸收能力降低,B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C错误;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加,D错误。故选B。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8.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
A. 8日15时左右 B. 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 9日18时左右
【答案】37. B 38. B
【解析】
【37题详解】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最高值晴天9日高于多云天的8日;从图中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从午后14时左右到午夜逐渐降低,最低值在凌晨左右;白天变化和夜间变化相差不大。所以选B。
【38题详解】
热岛效应最强说明城市中心与郊区气温相差最大,读图可知8日22时左右,市中心与郊区气温相差最大,所以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是8日22时左右。故选B。
圣劳伦斯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的大西洋海湾,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其表层海水盐度2.7%~3.2%,较同纬度大洋偏低,冬季冰封。纽芬兰岛7月平均气温10℃—15℃,其东部沿海夏季多雾。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导致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偏低的主要原因有( )
①降水充沛 ②寒暖流交汇 ③地表径流汇入 ④反复结冰融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0. 纽芬兰岛东部海域的洋流( )
A. 属于典型的密度流 B. 对沿岸地区有减湿的作用
C. 从性质上看属于暖流 D. 常年受低纬信风吹拂而形成
【答案】39. D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导致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偏低的主要原因,西部有圣劳伦斯河淡水的注入,起到稀释的作用,依据题干信息,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应该为拉布拉多寒流,不是寒暖流交汇;冬季冰封,纽芬兰岛7月平均气温10℃—15℃,所以有反复的结冰融冰,对海水盐度有稀释作用。当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加之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降水少。故A、B、C错误。故选D。
【40题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当地为由高纬到低纬的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由于海陆分布和极地东风的影响形成的寒流,故A、C、D。故选B。
【点睛】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1.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42.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答案】41. D 42. B
【解析】
【分析】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
【41题详解】
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第1年没有植被涵养水源,地表径流增多,且流速加快,故流速峰值大,B错。第6年时,植被已经恢复很多,流量峰值较小,A错。植被恢复,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小,C错。缺少植被阻挡,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D对。
【42题详解】
火灾后,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降水下渗的少,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B对。蒸发、蒸腾对地表径流影响小,C错。地下径流也受下渗环节影响,D错。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 关于北京地带性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革质叶片 B. 茎叶覆盖白色绒毛
C. 树叶为针状 D. 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44. 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形
【答案】43. D 44. D
【解析】
【43题详解】
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所以北京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有明显的季相变化,D正确;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特点,A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针状叶是亚寒带针叶林的特点,茎叶覆盖白色绒毛可以抵抗灼热,是荒漠植被的特点,AB错误。故选D。
【44题详解】
从材料中得知,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而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在北京的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说明这里的气温较低,结合图示可知,导致该地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较高,所以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5.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46. 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节约耕地 B. 安全防御 C. 防雨保温 D. 就地取材
【答案】45. C 46. B
【解析】
【4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C符合题意。故选C。
【46题详解】
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房顶有宽檐,围墙上部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是就是安全防御,B正确;不是节约耕地,也不是防雨保温,更不是就地取材,ACD错误。故选B。
【点睛】纬度地带性规律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47. 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
A. 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 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 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B正确。山东半岛温带森林纬度相对大兴安岭西侧草原低,有机物积累相对较少,A错。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常年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物含量低,C错。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气候干旱,植被少,土壤有机物来源少,D错。故选B。
【点睛】
48.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 太阳活动 B. 流星 C. 云雾 D. 太阳辐射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活动发射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后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信号穿过电离层时可能受到削弱甚至中断,A符合题意;流星、云雾、太阳辐射对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的电磁波信号影响小,排除BCD。故选A。
49.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太阳能电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的效应减弱,不会提升地表温度,A错。发电站不会干扰电子导航,B错。光热电站产品是电能,不能直接提高作物产量,D错。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气,利用蒸气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 C对。故答案选C项。
50. 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则第二天正午三大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地球、月球、水星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公转,也就是从北极上空往下俯视是逆时针围绕中心天体公转。而且地球上甲地某观测者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据此描述画图如下:
水星逆时针绕太阳公转,月球逆时针绕地球公转,地球逆时针自转,都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上某点看到水星和月球经过太阳表面,所以某点是在地球上位于朝着太阳一侧的方向,而水星和月球也都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题目问的是第二天,一天以后,四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变化如下图:
这时在地球上某点看起来,水星就转到了西侧,太阳在中间,月球转到了东侧,而且月球离太阳比水星离太阳更远(材料里面一句话说月球比地内行星经过的太阳表面时间短,也就是是说月球转的更快)。四个选项的图是朝南看的,朝南看就是左东右西,D选项自西向东是水星、太阳、月球,而且月球距离太阳比水星远,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下表为甘肃2012年和2014年电力装机容量构成表(单位:%)。
年份(年)
火电
水电
太阳能
风电
2012
53
25
1
21
2014
44
20
12
24
材料二:近年来,甘肃与电商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目前,甘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
(1)甘肃省的绿洲主要分布在____(填地貌名称),并指出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形式:____。
(2)图示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该水循环类型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____。
(3)祁连山与其北侧河西走廊间的昼夜风向变化较大,日出后山坡受热,导致其空气密度变____,形成____(填山风或谷风)。
(4)指出甘肃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气候优势:____、____。相对于传统销售,电商平台销售更利于扩大____。
(5)借助其能源优势,甘肃省适宜发展____指向型工业。简述甘肃省能源产业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____。
【答案】(1) ①. 冲积扇(或洪积扇) ②. 流水沉积
(2) ①. 陆地内循环 ②. 少
(3) ①. 小 ②. 谷风
(4) ①. 光照强 ②. 昼夜温差大 ③. 市场(或市场规模)
(5) ①. 动力 ②.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甘肃省电力装机容量构成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堆积地貌、水循环类型、热力环流的应用、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甘肃省的绿洲主要分布在发源于祁连山脉的河流的出山口处,多位于山前地带,是冲(洪)积扇地貌。河流流经山区,携带大量泥沙,流出山口后,地势变得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的扇状堆积体,因此形成冲积扇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沉积)。
【小问2详解】
图示河流多消失于沙漠中,最终没有注入海洋,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小问3详解】
日出后山坡受热,导致其空气密度变小,热而轻的空气沿着谷地山坡爬升,形成谷风。
【小问4详解】
甘肃省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相对于传统销售,电商平台销售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有利于扩大市场。
【小问5详解】
由电力装机容量可知,甘肃省能源类型丰富多样,可为工业提供大量动力,适宜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甘肃省能源丰富,发展能源产业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发展能源产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能源产业能创造众多就业岗位;发展能源产业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
52.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山城”之称。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三峡大坝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但三峡水库也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右图为2006年至2016年间,重庆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
(1)山城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的方式改造利用土地,该改造方式不但能增加城市的建设用地数量,还能减少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指出重庆沿河设城的突出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
(3)重庆市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净_________(填迁入或迁出)地区,造成其规模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4)三峡大坝的建设能大大减轻_________灾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与长江流域内的_________(填环境问题)有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会导致我国海洋_________资源的减少。
(5)结合图文材料,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 ①. 滑坡 ②. 泥石流
(2) ①. 供水充足 ②. 交通便利(或水运便利)
(3) ①. 迁出 ②. 经济
(4) ①. 洪涝 ②. 水土流失 ③. 生物
(5)属于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政策支持;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便捷。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水系图和重庆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折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重庆城市建设就沿江的区位优势、三峡大坝修建对下游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因重庆的地势起伏较大,制约了城市的建设,而“削山头、造平地”,使地势趋于平坦,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也方便城内地域联系;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的形成。
【小问2详解】
重庆沿河设城的突出区位优势可以从水运、水资源角度来解释;故庆沿河设城的突出区位优势有供水充足;水运便利。
【小问3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重庆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所以重庆市为我国典型人口净迁出地区,造成其规模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大量人口由经济落后区迁往经济发达区,导致重庆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
【小问4详解】
我国三峡大坝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所以三峡大坝的建设能大大减轻洪涝灾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但三峡也是有寿命的,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导致库容量减少,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与长江流域内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有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会导致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减少,由于三峡拦截泥沙,导致注入海洋的盐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入海口的生物资源减少,特别是鱼类资源减少。
【小问5详解】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D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I,选择题II,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