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社会心态弥漫于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社会中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共有的社会需求、社会认知、社会情绪、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的总和。社会心态将社会性现实内化为知识并通过社群沟通与传播,形成共识性理解,并通过符号沟通、情绪感染、社会影响,不断建构出或真实或虚拟的共同认可的心境状态。当前,影响社会心态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改善民生是社会心态形塑的基核。社会心态是心境状态,往往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在群体情绪中蕴含着强大的内在诉求。我国十几亿人稳定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后,对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治、安全、生态等方方面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是当前社会心态的核心要素,也是关键问题和社会现实。改进民生,增进福祉,使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使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心态才能更加理性平和、自尊自信。
其二,网络治理是社会心态清朗的关键。网络是社会风险放大的助力器,以其脱域性和匿名性,成为负面社会心态的发泄地和宣泄场,也是各种负面表达的创作地和传播域。各种热点问题、现代性焦虑、多元价值显现都能迅速暴露于网络,其场域不仅汇集民意,成为民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有时也被资本带动,成为部分网民情绪的宣泄场。
其三,涵养公民素养是国民心态的基石。公民素养不仅包括公民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也包括健康积极的态度情感。公民素养涵盖法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方面面。良好的公民素养是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基石,也是可持续发展之根和文明传承之魂。
(摘编自管健《当前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
材料二:
《咬文嚼字》公布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烟火气”“拿捏”“雪糕刺客”等。2022年度流行语总体呈现出典雅、简洁、创新性强等特点。流行语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现象。
2022年度流行语基于群体认同和广泛传播,映射了这段时间的宏观社会心态。第一,体现了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反映了对社会事务的关注与思考。第二,体现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第三,反映了人们处于生活压力和社会焦虑中的生活心态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第四,适应了求新求异的大众表达诉求,体现了个性化和先锋意识。第五,体现了自我不同于他人的鲜明身份建构和群体身份认同。第六,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语言碰撞与交融。第七,体现了在亚文化的影响下,青年群体以戏谑、搞笑的“泛娱乐化”的方式表达自身对现实困难的无奈、对精英文化的讽刺以及对权威的挑战。
2022年度流行语中的“踔厉奋发”等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前途、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参与,表达了正面、积极的社会心态;而“XX刺客”“嘴替”等个性色彩鲜明的网络流行语则体现了社会的开放接纳心态;人们对“栓Q”“PUA”等带有外来词汇特点的流行语接受度变得越来越高,也是开放接纳心态的一种体现……总之,诸如此类的流行语不仅有益于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也有益于个体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形成,对于引领积极的社会风尚有着正面影响。
而“服了你个老六”等带有吐槽文化特点的流行语,虽然使网民的社会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但这种负面的社会心态也不同程度体现出消极怠世的人生态度,其反叛式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某种抵触,不利于个人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对青年群体的个体社会化有着负面影响。
(摘编自盛若菁《2022年度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社会心态是各种社会需求、社会认知、社会情绪、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的总和,是大部分社会成员所共享共有的。
B.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当前社会心态的核心要素,也是关键问题和社会现实。
C. 只要涵养良好的法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就能培育积极的国民心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 带有吐槽文化特点的流行语,宣泄和释放了网民的社会情绪,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消极怠世的人生态度。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社会心态通常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关注民生,改进民生,社会心态才能更加理性平和。
B. 因为网络具有脱域性和匿名性,成为负面社会心态的发泄地和各种负面表达的创作地。
C. 在亚文化的影响下,青年群体以戏谑、搞笑的方式挑战权威,表达对精英文化的讽刺。
D. 社会的开放接纳心态就体现在对“栓Q”“PUA”等带有外来词汇特点的流行语接受度变高上。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网络治理是社会心态清朗关键”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语文老师批评很多同学作文时用语不规范,频繁使用数字如“9494”“凡尔赛”“服了你个老六”等网络词语。
B. 疫情发生以来,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舆情汹汹,专家被叫作“砖家”,“媒体”被叫作“霉体”。
C.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青年人一边在朋友圈、微博发文表示要“躺平”“摆烂”,一边在工作中“打鸡血”“内卷”。
D. 年轻人网络关注度较高是“三距一房”问题,其中“三距”指的是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社会流动机会差距。
4. 两则材料都涉及“社会心态”,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 “烟火气”源自古汉语,原指“烧煮食物的气味”;2022年底疫情放开后,人们将“烟火气”引申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活气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烟火气”成为年度流行语的原因。(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父亲丢下树杈,使对方以为他中弹了。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
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父亲说自己太走运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
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父亲在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还缝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
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的东西。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
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父亲说几乎是打个哈欠的工夫,它们就在寒风中凉透了,再打个哈欠的工夫,就冻硬了。父亲将它们当点心,分别揣进裤兜,然后取下篝火上的铁锅,热锅落在雪地时,雪发出“吱吱——”的叫声,父亲说锅底下的雪被烫得不轻,破了很大一片,流出汩汩雪水,但热锅烫伤的雪,很快结痴,寒风也让热锅成了冷锅。父亲抬头望望天,雪停了,但夜空还没晴朗,望不见北斗星,父亲不知置身何方。夜晚的山岭,看上去都一个模样,按照父亲的比喻,它们就像一把把钢刀插在那里,阴森恐怖,让人觉得是在屠宰场。
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两条狼!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爪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
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每到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瞎眼狼矮小瘦削,深爱小狼,小心谨慎,知恩图报,帮助父亲走出深山。
B. 小狼孝顺忠勇,对瞎眼狼不离不弃,甘心把自己的尾巴当作母亲的生命线。
C. 父亲诱使敌人连发两弹,子弹击中了父亲胸口的两个布袋,洒落如小礼花。
D. 小说中两狼的母子情、父亲投喂两狼、两狼对父亲的指引帮助都体现了生命关怀意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标题“炖马靴”简洁醒目,既吸引了读者,又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炖马靴”体现了父亲的革命精神。
B. 父亲撤退时不忘拿走中弹的秋衣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在结构上为后文写秋衣的去向埋下了伏笔。
C. 小说用“打个哈欠的工夫”中牛皮的变化这一略带夸张的描写,以及运用比拟手法对锅底雪的生动描写来体现天气的寒冷。
D. 小说以“我”的口吻主要叙述了父亲与敌人战斗、瞎眼狼和小狼带父亲走出困境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8. 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 这篇小说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了一丝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萧铣之罢兵营农也,才留宿卫数千人,闻唐兵至,大惧,仓猝征兵,道途阻远,不能遽集,乃悉见兵出拒战。孝恭将击之,李靖止之曰:“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势不能久,不若且泊南岸,缓之一日,彼必分其兵,或留拒我,或归自守,兵分势弱。我乘其懈而击之,蔑不胜矣。今若急之,彼则并力死战,楚兵剽锐,未易当也。”孝恭不从,留靖守营,自帅锐师出战,果败走,趣南岸。铣众委舟收掠军资,人皆负重,靖见其众乱,纵兵奋击,大破之,乘胜直抵江陵,入其外郭。又攻水城,拔之,大获舟舰,李靖使孝恭尽散之江中。诸将皆曰:“破敌所获,当藉其用,奈何弃以资敌?”靖曰;“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军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铣援兵见舟舰,果疑不进。
铣内外阻绝,问策于中书侍郎岑文本,文本劝铣降。铣乃谓群下曰:“天不祚梁,不可复支矣,若必待力屈,则百姓蒙患。”乙巳,铣以太牢告于太庙,下令开门出降。铣帅群臣缌布帻诣军门,曰:“当死者唯铣耳,百姓无罪,愿不杀掠。”孝恭入据其城,诸将欲大掠,岑文本说孝恭曰:“江南之民,自隋末以来,困于虐政,重以群雄虎争,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跂踵延颈以望真主,是以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庶几有所息肩。今若纵兵俘掠,恐自此以南,无复向化之心矣!”孝恭称善,遽禁止之。诸将又言:“梁之将帅与官军拒斗死者,其罪既深,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李靖曰:“王者之师,宜使义声先路。彼为其主斗死,乃忠臣也,岂可同叛逆之科籍其家乎!”于是城中安堵,秋毫无犯。南方州县闻之,皆望风款附。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九卷)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B. 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C. 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D. 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宿卫,古时指的是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现在一般指的是保卫,守护。
B. 不获,即“不能”,与《屈原列传》中“不获世之滋垢”的“不获”意思相同。
C.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也有专指牛的。
D. 缌,古代丧服名,五种丧服中的最轻者。文中用作动词,指其因为亡国而服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靖深谙兵法,洞悉战场形势。唐军进攻江陵时,李靖提出正确的作战建议,但没有被李孝恭采纳,致使初战失败。
B. 李靖抓住战机,成功扭转战局。发现萧铣的士兵因驾船抢收唐军丢弃军资而陷入混乱后,李靖果断出击,大破敌军。
C. 李靖纵观全局,不计眼前小利。攻破水城之后,李靖让李孝恭将所获船舰全部散弃于江中,令敌人的援兵不敢冒进。
D. 李靖深明大义,善待敌将家属。李靖坚决反对籍没战死敌将家产的错误建议,对于迅速稳定江南局势起到积极作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若急之,彼则并力死战,楚兵剽锐,未易当也。
(2)天不祚梁,不可复支矣,若必待力屈,则百姓蒙患。
14. 岑文本劝止李孝恭纵兵抢掠的理由有哪些?结果怎样?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登黄鹤楼
陈恭尹【1】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
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
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注释:【1】陈恭尹:明末清初诗人。1659年南明覆亡,为抗清而奔走的诗人见大势已去,决定从河南回故乡南海(今广东佛山市),途径武昌登临黄鹤楼写下此诗。
15.下列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原野上草树凋零,呼应题目中的“岁暮”。
B.颌联诗人眼中地形似乎随波浪浮动,汉阳远山褪尽颜色而江水青绿。
C.颈联化用前人诗句,昔人已去白云飘荡,虽未言愁但愁绪深沉含蓄。
D.“杳冥”“云水”“洞庭”等意象构成一幅天高水阔清新明快的画面。
16.同样是登楼抒怀,本诗与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描写的景色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并序》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寄寓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进望海楼楼门,赫然入目的是高5.7米的大型贝雕《帆锚相依》,上书“洞天福地,从此开头”8个大字。这8个大字的题者是著名作家余光中,它们流露出他生前对洞头的一往情深。二至四层的大厅展示洞头的历史、闽瓯民俗风情和相关的海洋知识。步入五层的观景廊,极目鸟瞰:海滩开阔平展,黄沙细柔。南面是国家级中心渔港与半屏山;东面为新老城区,楼宇布局高低不一,但 ① ,富有层次;北面七座大桥横亘海上,连接起八个岛屿;西面一望无际的海洋犹如硕大的蓝宝石,表面镶嵌着翡翠般的群岛、大型养殖网架及片片归帆。
导游驾艇带我们出海,近距离领略洞头的岩奇礁美。离港东去,海浪滔滔,突然,右侧一座岸边耸立的断崖峭壁被我们的目光吸引了。它仿佛被利斧劈掉了一半似的,犹如一扇巨大的屏风雄峙海上。导游将艇慢慢靠近,指着屏面上那些浮雕般凸显、依次展开的景观,向我们 ② 地介绍起来:这是“一帆风顺”“众象吸水”,那是“巨龟负山”“玉帝金印”……仔细看去,它们一个个形象生动, ③ 。这就是目前国内已知最长的海上天然岩雕画廊,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的半屏山。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 请你根据文段对洞头的介绍为其写一个旅游宣传口号。要求语言简练,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聚焦。面对《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创作出了“蒲松龄笔下的狼袭击了多个城市却无人能敌”的现代式情节。一时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产生了不少讨论。有人大胆预测:人工智能可能会代替人类进行文学创作。其实,① ,前几年流行一时的“AI写诗”就曾颇受舆论关注。文学创作是一种饱含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通过艺术加工创作文学作品的精神生产,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个人思想情感,人工智能的“创作”背后则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人工智能仅凭数据计算不足以② ,其创作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属于真正的创作。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当下人工智能写出来的作品就算再“像样”,③ 。
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学进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开展几乎所有繁重劳动的地步,文学创作仍会是人类精神力量的宝贵园地。
21.下列诗句所用修辞与文中划横线句子使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B.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评选表彰了120名国医大师,他们为了我国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广招学子,倾囊相授。“学我、像我、超我”,成为每一位国医大师对弟子的殷切期盼,也成为莘莘学子的神圣职责与远大目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答案docx、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