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展开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2018·河南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车P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接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长木板右端垫放木块以平衡摩擦力,推一下小车P,使之运动,与静止的小车Q相碰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1)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根据点迹的不同特征把纸带上的点进行了区域划分,用刻度尺测得各点到起点A的距离.根据碰撞前后小车的运动情况,应选纸带上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P的碰前速度.
(2)测得小车P(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1,小车Q(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2,如果实验数据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可验证小车P、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如果在测量小车P的质量时,忘记粘橡皮泥,则所测系统碰前的动量与系统碰后的动量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答案 (1)BC (2)m1=(m1+m2)× (3)偏小
解析 (1)两小车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小车位移相等,由图示纸带可知,应选择纸带上的BC段求出小车P碰撞前的速度.
(2)设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T,由图示纸带可知,碰撞前小车的速度:v=,碰撞后小车的速度:v′=,
如果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则:m1v=(m1+m2)v′,即:m1=(m1+m2),整理得:m1=(m1+m2)×;
(3)在测量小车P的质量时,忘记粘橡皮泥,小车P质量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由p=mv可知,所测系统碰前的动量小于碰撞后系统的动量.
2.(2018·台州模拟)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开始前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左端装一个弹射装置,滑块碰到弹射装置时将被锁定,打开控制开关,滑块可被弹射装置向右弹出.滑块甲和滑块乙上装有相同宽度的挡光片,在滑块甲的右端和滑块乙的左端装上了弹性碰架(图中未画出),可保证在滑块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极小.开始时,滑块甲被弹射装置锁定,滑块乙静置于两个光电门之间.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2所示,则d=________ cm.
(2)为使碰撞后两个滑块能够先后通过光电门2,则选用下列哪组滑块能使实验效果更好________.
A.m甲=50 g,m乙=50 g
B.m甲=100 g,m乙=50 g
C.m甲=50 g,m乙=100 g
(3)某次实验时,该同学记录下滑块甲(质量为m甲)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t1,滑块乙(质量为m2)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t2,滑块甲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t3,根据实验器材等测量条件确定误差范围.
①只要等式________成立,则可说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②只要等式________成立,则可说明这次碰撞为弹性碰撞.
(注:以上2个等式必须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答案 (1)2.145 (2)B (3)①m甲=m甲+m乙 ②m甲()2=m甲()2+m乙()2
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1 mm,游标读数为0.05×9 mm=0.45 mm,则最终读数为21.45 mm=2.145 cm;
(2)为使碰撞后两个滑块能够先后通过光电门2,所以入射滑块不能反弹,所以应用质量较大的滑块去碰质量较小的滑块,故选B项;
(3)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v1=
v2=
v3=
①设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甲v1=m甲v3+m乙v2;
代入速度公式则有:
m甲=m甲+m乙;
②要保证为碰性碰撞,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则有:
m甲()2=m甲()2+m乙()2;
即m甲()2=m甲()2+m乙()2成立,即说明为弹性碰撞.
3.(2018·衡水四模)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分别设计了图甲、图乙两种实验装置;
(1)若采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为了减小偶然误差,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证入射小球离开斜槽末端的速度相同,每次必须从斜槽上__________________滚下;
(2)已知入射小球质量为m1,被碰小球质量为m2(m1>m2),甲同学建议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由水平地板上的白纸与复写纸记录两小球碰撞前后落点的位置,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P点是未放小球m2时小球m1被释放后落点的位置,若采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满足________________(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乙同学建议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垂直于小球下落轨迹平面的竖直木板及白纸、复写纸记录两小球碰撞前后落点的位置,实验中记下了O、A、B、C四个位置(如图所示),若满足________________(用m1、m2、OA、OB、OC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这两种方案你认为________(填“甲”或“乙“)较好.
答案 (1)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 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
(2)m1OP=m1OM+m2ON =+ 甲
解析 (1)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这样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到达斜面末端时速度相同,应让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2)设落地时间为t,则有:v1=,v1′=,v2′=
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m1v1=m1v1′+m2v2′
所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有:m1·OM+m2·ON=m1·OP成立;
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gt2,平抛运动时间:t=,
设轨道末端到木条的水平位置为x,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a=,va′=,vb′=,
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ava=mava′+mbvb′,
代入速度解得:=+;
由于甲实验实验方法简单且数据处理方便,因此甲实验原理更好一些.
4.(2018·潍坊三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长木板水平固定,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滑块A右侧粘有橡皮泥,置于长木板上,左侧恰好位于O点.操作如下:①推动A压缩弹簧至某一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测得停下时A、O间距离x1;②再次推动A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另取一滑块B放于O点,无初速释放A,A与B碰后粘在一起运动,测得停下时A、O的距离x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1________x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是________,若等式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成立,则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答案 (1)大于 (2)滑块A质量M,滑块B质量m M=(M+m)
解析 (1)由于碰撞后整体的速度小,故碰后停下时的距离要短,故x1大于x2;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滑块AB的质量,以及A的速度和AB共同的速度,速度可以根据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求解,故只需要再测量滑块A质量M,滑块B质量m即可;
由于可以认为两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根据a=μg可知,加速度相同,则有:v2=2ax,解得:v1=;碰后AB共同的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1=(M+m)v
将速度代入,化简可得:
M=(M+m).
5.(2018·保定一模)几个同学在闲聊时说起了滑旱冰的物理学知识,于是大家想要粗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设计好方案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宽阔水平的场地上选取两个基准点为原点,分别向相反方向画射线,选取一定长度为标度画上刻度;
b.两个同学穿好旱冰鞋分别站立在一个原点上,对推,旁边同学用智能手机跟拍;
c.改变对推人数,比如一方两个同学相互抱住,另一方一个同学,旁边同学拍下运动场景;
d.选取同学的运动轨迹基本沿着射线的视频,由视频得到一些相关数据.
请回答:
(1)要完成实验目的,选出下列你认为需要用到的数据________.
A.本地重力加速度g
B.对推双方的质量m1、m2
C.对推双方滑行的标度数目n1、n2
D.互推过程的时间,
E.早冰鞋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选出的物理量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
(3)写出可能影响验证的某一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m1=m2
(3)双方早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撇因数不同,地面平整程度不同,对推过程时间较长摩擦力的冲量较大,推开后同学身体有转动等等(任选一个作答)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要测量两物体的质量,同时为了测出相推后的速度,应根据人滑动的位移进行计算,所以应测量对推双方滑行的标度数目n1、n2;其他均不需测量,故选BC两项;
(2)假设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同时设两标度间距离为L;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
代入并化简可知:m1=m2;
(3)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较多,如:双方早冰鞋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地面平整程度不同,对推过程时间较长摩擦力的冲量较大,推开后同学身体有转动等等.
6.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桌面平滑连接,先将质量为M的滑块A从斜面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出滑块在水平桌面滑行的距离x0;接着将质量为m、相同材料的小滑块B放在斜面底端的水平轨道上,再让A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A与B碰撞后,测量出各自沿桌面滑行的距离x1、x2.实验中M>m,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验证了A和B的碰撞动量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2)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验证了A和B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3)若桌面稍有倾斜,本实验________(填正确选项).
A.无法验证动量守恒
B.仍可以验证动量守恒
C.满足动量守恒的关系式将改变
答案 (1)M=M+m (2)Mx0=Mx1+mx2 (3)B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的加速度a=μg;
则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v2=2ax
解得:v=;
即速度与成正比;
若碰撞中动量守恒,则有:
Mv0=Mv1+mv2
M=M+m
(2)若为弹性碰撞,则可知:
Mv02=Mv12+mv22
Mx0=Mx1+mx2
(3)若斜面倾斜,因滑块受力产生的加速度仍相同,故速度和仍成正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仍然可以验证动量守恒.
7.(2018·武汉模拟)如图(a)所示,冲击摆是一个用细线悬挂着的摆块,弹丸击中摆块时陷入摆块内,使摆块摆至某一高度,利用这种装置可以测出弹丸的发射速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弹丸的质量m和摆块的质量M;
②将实验装置水平放在桌子上,调节摆绳的长度.使弹丸恰好能射入摆块内,并使摆块摆动平稳,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摆长;
③让摆块静止在平衡位置,扳动弹簧枪的扳机,把弹丸射入摆块内,摆块和弹丸推动指针一起摆动.记下指针的最大偏角;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记录指针最大偏角的平均值θ;
⑤换不同挡位测量,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挡位 | 平均最大 偏角θ (度) | 弹丸 质量 m(kg) | 摆块 质量 M(kg) | 摆长l (m) | 弹丸的 速度v ( m/s) |
低速挡 | 15.7 | 0.007 65 | 0.078 9 | 0.270 | 5.03 |
中速挡 | 19.1 | 0.007 65 | 0.078 9 | 0.270 | 6.77 |
高速挡 |
| 0.007 65 | 0.078 9 | 0.270 | 7.15 |
完成下列填空:
(1)现测得高速挡指针最大偏角如图(b)所示,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θ=________.
(2)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发射弹丸的速度v=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为减小实验误差,每次实验前,并不是将指针置于竖直方向的零刻度处,常常需要试射并记下各挡对应的最大指针偏角.每次正式射击前,应预置指针,使其偏角略小于该挡的最大偏角.请写出这样做的一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2.4(22.1~22.7均正确)
(2)
(3)摆块在推动指针偏转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应使指针先停留在适当的高度,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解析 (1)由图可知,角度的最小分度是1°,需要估读一位,所以该读数为22.4°;
(2)弹丸射入摆块内,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可得:mv=(m+M)v′
摆块向上摆动,机械能守恒:(m+M)v′2=(m+M)gl(1-cosθ),
联立解得:v=
(3)摆块在推动指针偏转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应使指针先停留在适当的高度,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04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7章 微专题51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7章 微专题51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含解析),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含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