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129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129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129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冬虫夏草 B. 木耳 C. 珊瑚礁 D. 病毒
2. 植物在白天阳光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以上三种都有
3. 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 9>6 B. 6<9 C. 6>9 D. 9<6
4. 玉米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则其精子、卵细胞、子房壁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A. 10,10,10 B. 10,10,20 C. 10,20,30 D. 20,20,20
5. 现有一株在室外生长良好的夹竹桃,分别于黎明、中午、傍晚、深夜时摘取四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用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请你推测,蓝色最浅的和蓝色最深的圆片分别取自何时的叶片( )
A. 黎明的、中午的 B. 黎明的、傍晚的 C. 中午的、傍晚的 D. 傍晚的、黎明的
6.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 B. 一只老鼠
C. 一棵阴香树 D. 一座山中的所有的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7. 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______从母体中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8. 有一对正常的夫妇,他们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______。
9. 组织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10.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______ 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11. 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 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这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12. 嫁接中,要使接穗和砧木的 ______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接穗成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3. 甲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风景区生物种类时绘制的食物网,乙图表示甲图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______ 因素。
(2)一段时间内,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时,会引起草的数量先 ______ ,后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
(3)乙图中的生物种类丁对应甲图中的生物可能是 ______ 。
(4)如果把甲图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且草被有毒物质污染了,则甲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 ,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 。
14.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如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______ ,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是图中的 ______ (填标号)。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能力而容易患病的自然人群叫做 ______ 。
(4)据国家卫健委网站17日消息,截至2021年5月16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0693.8万剂次。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______ ,进入人体后产生 ______ ,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5)“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冬虫夏草属于职务,木耳是真菌、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而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C。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关键是看有无生物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由上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因此在白天或光下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选:D。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3)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4)影响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据此答题。
关键是要明确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解答】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不是上下颠倒,不是左右颠倒,是上下左右皆颠倒,即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玉米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则其精子、卵细胞、子房壁细胞中各有10条、10条、20条染色体。
故选:B。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5.【答案】B
【解析】解:早晨摘取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最少,滴加碘液颜色最浅;
傍晚摘取了叶子,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体内的淀粉积累的较多,滴加滴加碘液颜色最深;
深夜摘取的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半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比较少,滴加碘液颜色比较浅;
故选:B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滴加碘液叶子的颜色深浅与叶子内的淀粉有关,淀粉越多颜色越深。
(2)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但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关键知道滴加碘液叶子的颜色深浅与叶子内的淀粉有关,淀粉越多颜色越深。
6.【答案】A
【解析】解: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选项A一条河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属于生态系统。
选项B、C、D一只老鼠、一棵阴香树、一座山中的所有的鸟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还需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故选:A。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7.【答案】脐带、胎盘
【解析】解:胎儿生活在子代内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中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故答案为:脐带、胎盘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母亲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以及胎盘的结构.
8.【答案】(或12.5%)
【解析】解:一对正常的夫妇,他们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孩子,可见,白化病性状隐藏在正常肤色性状中,白化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则正常夫妇的基因组成为A ,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为aa,符合遗传图解:
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生一个男孩的概率为,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或12.5%)。
故答案为:(或12.5%)。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受精卵中的基因又恢复成成对存在。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相关知识。
9.【答案】细胞分化
【解析】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所以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10.【答案】气孔
【解析】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也经过气孔,因此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气孔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掌握气孔的功能及开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光合
【解析】解: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光合。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形成层
【解析】解: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故答案为:形成层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答题.
掌握嫁接的知识,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
13.【答案】生态 增加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草 鹰 生物富集
【解析】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所以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维持在一定的比例,说明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鼠、兔以草为食,当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时,由于天敌的减少,草的数量会增加,但不会一直增加,后面会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所以图二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由此可知,该食物链对应图一所示食物链:草→鼠→蛇→鹰,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图甲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甲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
故答案为:(1)生态;
(2)增加;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3)草;
(4)鹰;生物富集。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甲图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乙图食物链为:丁→乙→甲→丙。
熟练掌握生态系统概念、食物链与食物网等相关知识是答题关键。
14.【答案】新冠肺炎病毒 甲 易感人群 抗原 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解:(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
(2)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即图中的甲。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使用公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新冠肺炎病毒;(2)甲;(3)易感人群;(4)抗原;抗体;(5)切断传播途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图中甲是传染源,乙是传播途径,丙是易感人群。
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生物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