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高考作文模拟练习4(共10篇,附写作指导)
展开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2023年3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不少年轻人都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网络热词“孔乙己的长衫”出自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穿长衫”代表读书人,“脱不下的长衫”代表难以舍弃读书人的身份去求生存。“失意书生”将“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认为生活和工作的困顿都是源于被“长衫”(即读书人的身份)束缚住了。
上述材料让你对“失意书生”的独白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你的思考和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陈蕃,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后迁为乐安太守,拜尚书,为太傅。(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古有陈蕃立志扫除天下,不事一室,终成大业;而今劳动教育进入教育部课程标准。对于陈蕃的“扫天下”和教育部提倡“事一室”的日常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孝经》有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当今时代,青年学子在爱亲与爱他人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深思。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台湾第一名嘴张锦贵教授说:“不会讲话,难以合群。脸要笑,嘴要甜,讲话讲得好,一生没烦恼。”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就四个字,有话直说。”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5、按要求作文。(60分)
《大学》开篇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我要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境界,认识自己的本心,这些话语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每个人天赋不同,兴趣各异,如果我们能尽早地认清自己,明白自己内在生命的愿景,能顺着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就更能享受这美好的一生。
我校高一年级近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语文老师也计划在课堂上举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向上向善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博大的情怀。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坚持变法除弊,苏洵通过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来警示当朝:他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拳拳之心见于字里行间。鲁迅为唤醒国民而“呐喊”,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奋斗一生,屠呦呦为研究抗疟疾药物而攻坚克难:他们心系百姓,肩负使命,家国情怀令人无比感佩。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选择“躺平”,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信条,将“关我什么事”变成了口头禅。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只有中国的传统建筑。”建筑要标准化,基本上是要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汇集各种不同的技术,制订出一套大家都认为最合适可行的办法。不止建筑业,其他行业也有各自的“标准化”。
对于“标准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作为创刊的第一篇文章,陈独秀的《青年应当怎样做》一文指出,“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恃”。
《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今年是《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学校团委将召开以“青年·人生·时代”为主题的交流会,并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个人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孟子》
材料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是孔子、孟子、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描摹,你如何看待他们描摹的理想社会状态?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写作指导
1.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在材料中,“孔乙己的长衫”是一种象征和隐喻,当学历无法转化成相匹配的回报时,许多年轻人曾经的期望变成了失望,被现实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身上。这就需要我们去正视学历与职业的关系,从固化的思想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时代、审视自己。及时与社会沟通、与时代同行,跨过一道道的坎,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题目要求结合当今时代青年人的现状,表达对“失意书生”的独白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职业无高卑,乐岗敬业。当学历与职业无法匹配时,要懂得正视现状,努力做好当下的自己。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认真地面对,踏实前行,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适应生活,站稳脚跟,才能改变生活,走向辉煌。二、解开精神束缚,改变观念。“孔乙己的长衫”是一种精神上的束缚,它压抑着人们的精神与追求。作为时代青年,对陈旧的思维方式要懂得看开,及时改变思想观念,重新面对所处的时代,摆脱精神桎梏,勇往直前,追求自我。三、人生遇到困惑,缓缓而行。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在焦虑与忧伤突如其来时,要懂得停下来思考,凡事不能随波逐流,也不可操之过急。在回望中审视过往,昂首远眺未来,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要不屈不挠,奋力前行。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不要受困于“孔乙己的长衫”。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人生应当广阔,没有下不来的高台,青年不必为自己贴上“孔乙己”的标签,做不被定义的梦想家。二、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潮头,争做新时代中国梦的追梦人。三、脚踏实地,抓铁有痕,做“强国有我”的实干者。
【参考立意】
1.脱下“孔乙己长衫”,做奋发有为青年。
2.脱下“长衫”,合理就业。
3.“长衫”困不住时代青年
2.
【文题解析】
材料一侧重强调青少年学生应志存高远﹐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虽没有“事一室”,却没有批判否定的意思。毕竟结合陈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来看,“事一室”并不是必为之事,相反,立凌云之志是青少年更为重要的事情。
材料二重在强调青少年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一些基本的劳动,能独立自主完成一些如“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等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
两则材料看似对立矛盾﹐实则辩证统一,互为补充。一方面,青年学生需要志存高远;另一方面﹐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试题要求表明审题时必须综合理解两则材料的含义,不能抛开一则材料只去谈另一则材料﹐应找到二者的关联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提升。综合材料,可以明确“立大志与做小事”是本次作文的核心思辨主题。
【参考立意】
立意在于阐述“立大志”与“做小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供立意:敢立大志,弯腰做小事。立大志﹐做小事,方可成大器。立鸿鹄志﹐做平凡事。立志做大事需踏实做小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高远之志﹐从小事做起。
3.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孝经》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他人的父母,这就叫做违背道德。这句话很好理解,观察一个人品德的好坏,不只是看他对自己如何,还要看他对亲人、对别人如何。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敬爱,甚至还辱骂殴打的人,你能奢望他对别人充满爱心、对社会担负责任吗?即便有,也只能理解为一种虚伪的作秀。由此看来,“爱亲”应当是为人的基础,也是“爱人”的基础。敬爱父母,是广大青少年道德完善的起点;敬爱父母,也是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孟子的话意思是,尊重自己的长辈,由此而推及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由此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孩子。首先,“老吾老”“幼吾幼”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提升自身修养的基本条件。敬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是作为一个子女理所当然做的事情;爱护自己的孩子更是自然的天性。然而孟子并未止于自己的小家庭,而是主张将这种对亲人的爱推广出去,用同理心对待其他的老人和孩子。在当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均有无可代替的作用。能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将更加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作文要求当代青年思考在“爱亲”与“爱他人”之间如何取得平衡。首先,大多数情况下,“爱亲”与“爱他人”并不矛盾,二者是同向的,可以说,“爱亲”是“爱他人”的基础,一个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他人?首先爱亲人,推广到爱他人,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其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爱亲”与“爱他人”可能出现冲突,如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者如果只为了自己的小家,则不会参加革命、流血牺牲,因为这对父母亲人是很大的打击;然而他们选择了爱更多的人,牺牲自己的小家庭的幸福,这样的爱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爱。在当今时代,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比如遇到有人落水,要不要去救,就涉及到“爱亲”与“爱他人”的选择,那些选择救人的人,他们的爱也是更高层次的爱,超越了个人的幸福,而为他人带来幸福;还有像于敏等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人,也是“爱他人”胜过“爱亲”,这样的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后者的选择也是“爱亲”的升华。
写作时可以阐述“爱亲”与“爱他人”的不同情况,分析哪种情况下的选择才是最好、最正确的,从而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可以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例论述其中的道理,避免泛泛而谈。作文要展现出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品德,即不能过于自私,不能只爱自己,要从“爱亲”做起,进而“爱他人”,培养崇高的人生品德。
【参考立意】
1.爱亲,进而爱他人。
2.爱他人是爱亲的更高层次。
3.用爱让家庭和社会更美好。
4.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看似矛盾的二元思辨的作文命题。台湾教授强调要会讲话,说话让人舒服。而瑞士荣格却说最舒服的关系是有话直说。作文关涉的论题是说话的方式,也即如何说话才让人与人的关系舒服和谐。有话直说,意味着直陈其意,不讲说话艺术,不取悦于人。这种说话方式可能更适合听者有足够教养,能包容你,抑或发生在亲密的人之间。舒服关系更应该是有话直说的前提,而非结果。对于陌生人而言,说话讲点策略,倒是满足人性需求的办法。当然,无论直说还是艺术地说,都得讲求个分寸,人毕竟是有人性弱点的,忠言虽好,但毕竟逆耳。良言三冬暖,是听进去了而言,听不进去,有话直说的良言也让人不舒服。
审题时要注意“权衡与取舍”这一语句。权衡意味着要比照思辨,无论直说还是会说,都得看场合,场合不对,各有利弊。取舍,也就意味着作者有明确的态度,不宜和稀泥,把主题简单处理为直说好也不好,会说亦是好也不好,根据情况选择说话方式。这种所谓一分为二的假辩证等于没说,不足取。思辨意味着思考辨析后判断取舍是明确的。
【参考立意】
1.有话直说,真诚就好;
2.话要会说,讲点技巧;
3.如何说话,关乎态度与场合。
5.
【文题解析】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1.分析材料。
材料共三段文字。
第一段文字是《大学》开篇的文字,这段话是说“知道我要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第二段文字是对《大学》中这段话的进一步阐释,指明“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境界,认识自己的本心”对于当代青年的意义。第三段文字指出“认清自己”“发挥天赋”“找到自己人生真谛”的价值。由此可知,这三段文字主要是说要认清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且为之努力。
2.分析任务。
共性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个性任务:我校高一年级近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语文老师也计划在课堂上举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任务情境:高一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举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写一篇发言稿。由此可知,这不是班会上的发言,而是语文课堂上的主题交流,所以应该有关于《大学》的理解与表达,还要结合自身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这是内容上的要求。同时,发言稿的写作,除了基本的格式外,更要注意这一情境下对文章语言风格的要求,要有对话感、交流感,语言也应该以口语化的色彩来体现文体写作要求。
【立意】
1.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
2.认识自我,把握未来,做最美青年;
3.全面规划,做最好的自己。
6.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围绕着介绍“向上向善”的文化而展开,可分三层。第一层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第二层指出了“向上向善”的文化的意义: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又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催人上进,让人崇德向善。第三层则指出了其本质:是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
题干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写一篇文章参加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的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复兴中学”“团委”等词,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隐性提醒考生,要把对“向上向善”文化的弘扬,与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
写作的时候,论点可以定为提倡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指出向上向善文化的精神内核: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然后指出其在历史上以及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弘扬此种文化的必要性:它能让个体奋进,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繁荣,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可以联系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强调在生活中既要做到奋发向上、追求进步有,又要做到明德惟馨、择善而从,从而让自身实现成长。最后,可以拓展到民族复兴的事业上去,呼吁每一个个体都向上向善,让整个社会充满着奋进的精神、向善的氛围,从而让中华民族更富活力,更兴旺发达。
【参考立意】
1.人人向上向善,社会兴旺发达。
2.向上有路径,向善无止境。
3.追求向上的功业,修炼向善的心灵。
7.
【文题解析】
材料第一段阐述魏征、王安石、苏洵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拳拳之心见于字里行间,还指出鲁迅、袁隆平、屠呦呦心系百姓,肩负使命,家国情怀令人无比感佩。材料第二段讲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选择“躺平”,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信条,将“关我什么事”变成了口头禅。材料引导广大青年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摒弃躺平思想,勇于担当,胸怀天下,肩负使命,将个人梦想、前途命运与国家梦想、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立意】
①摒弃躺平思想,勇于担当;
②胸怀天下,肩负使命;
③将个人梦想、前途命运与国家梦想、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等等。
8.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为学者梁思成的观点,由此引出关键词“标准化”。第二句话阐述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如何产生。这句话对考生了解“标准化”有启发作用。“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强调在制定“标准化”之前需要对建筑业的规律等有深刻的认知;“汇集各种不同的技术”,强调制定“标准化”需要参考不同的技术等,从不同层面衡量比较;“大家都认为最合适可行的办法”,强调制定的“标准化”适合行业大多数人,能让大多数人更好地发挥才能。第三句话由建筑行业引申到其他行业,强调各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化”。
考生首先需要明确“标准化”的概念。所谓“标准化”就是行业或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标准化意味着规范性、可复制性等。其次,考生可以思考“标准化”的积极意义,如“标准化”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可以提高效率,让行业内大多数人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再次,考生可以从材料第二句话得到启发,思考如何制定“标准化”。如对行业的特点、存在的规律有清晰的认知,也可以集思广益,借鉴不同的意见等。当然,考生也可以进一步思考。例如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标准化”就有可能成为“桎梏”。“标准化”能让行业大多数人有“抓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有才能的人的限制。“标准化”是“死”的,执行“标准化”的人是“活”的。
【参考立意】
1.集思广益,让“标准”更精准。
2.让标准提升质量、让质量铸就辉煌。
3.“标准化”是规范,不是束缚。
9.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借《中国青年》杂志创刊的宗旨及陈独秀的《青年应当怎样做》一文中“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恃”的言论,来引出青年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及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关系。而材料第二段,由第一段中“个人”与“国家”的思辨关系,引申出个人奋斗中的“小”与“大”的思辨关系,并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思考,如何才能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更好地融入进民族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由此看来,立意时,要立足于个人与家国的关系,认识到民族梦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只有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将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责任担当,才能既实现个人的梦想,又能助力于民族复兴的大业。另外,要注意题干中“写一篇发言稿”的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除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同时,要注意发言稿的语言,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和使命感。
【参考立意】
1.汇聚青年抱负,成就时代功业。
2.积小流成江海,实现精彩人生。
3.以“小我”之心,成就“大我”之功。
4.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成长与时代同频共振。
10.
【文题解析】
第一则材料是孔子以一个安和、愉悦、惬意、自由的生活场景描摹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孔子“仁”的思想、“礼乐教化”之下的和乐的人生状态,是物质充足基础上的精神文明的写照。关注民生民乐,这里有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第二则材料是孟子衣食无忧,百姓吃得饱穿得暖的基础上的连弱势群体都穿得好吃得好的具体表现,物质丰富之后还要办教育,教学内容是“孝悌之义”,教化的结果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物质的充裕,精神的和乐,小康社会的愿景。
第三则材料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状态,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自由平等,怡然自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则材料都关乎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只要围绕百姓的生活、生命立意就可以。具体涉及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三个材料都是生活故事,都是生活态度,都是人生。认知生命境界,达成更高的文化境界——和谐、美好。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11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11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7篇,附写作指导):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7篇,附写作指导),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七篇,附参考范文和写作指导):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七篇,附参考范文和写作指导),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