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18.0分)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某校同学搜集了氢能制备的相关资料,并绘制“我国氢能开发利用现状”资料卡片(如表)。据此完成各小题。
氢能产业链
“绿氢”经济带
灰氢: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制氢
蓝氢:将在化石燃料制氢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起来
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
有研究提出我国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格局构建“一纵一横”两大“绿氢”经济带。横向经济带涵盖新、甘、内蒙古、晋、冀等地。纵向经济带涵盖内蒙古、晋、冀、豫、鲁、皖、苏、浙等地。
1.
氢能产业链
“绿氢”经济带
灰氢: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制氢
蓝氢:将在化石燃料制氢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起来
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
有研究提出我国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格局构建“一纵一横”两大“绿氢”经济带。横向经济带涵盖新、甘、内蒙古、晋、冀等地。纵向经济带涵盖内蒙古、晋、冀、豫、鲁、皖、苏、浙等地。
“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 )
A. 制备过程清洁 B. 产业链条完整 C. 储存运输安全 D. 终端应用广泛
2. 横向“绿氢”经济带发展氢能的优势能源主要有( )
①水能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太阳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我国发展“绿氢”能源可以( )
A. 改变富煤少油现状,保障能源安全 B. 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改善大气质量
C.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环境安全 D. 降低可再生能源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海水透明度是指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透明度值直接与海水中悬浮物(泥沙和浮游生物)的含量有关。如图为局部海域6月和10月等透明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4. 关于图示海域海水透明度描述相符的是( )
A. 海水透明度线与等深线呈负相关 B. 渤海透明度线夏、秋季节变化明显
C. 北方海区海水透明度值冬季最大 D. 夏季东海近岸和外海透明度差异大
5. 导致甲海域10月份形成向外海突出“水舌”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 沿岸洋流 B. 大气环流 C. 地表径流 D. 人类活动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问题,是强国富民的基础。如图反映2000~2015年我国各分区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产出量/投入量×100%)变化格局。据此完成各小题。
6. 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地理分区是( )
A. 西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
B. 黄淮海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
C. 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
D. 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东北区、黄淮海区
7. 豆类作物在a区产量贡献率显著,主要得益于( )
A. 病虫害少 B. 土壤肥沃 C. 地广人稀 D. 光照充足
8. 稻谷生产空间的变化会导致( )
A. 运输成本上升 B. 出口数量扩大 C. 影响粮食安全 D. 农业产业升级
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9. 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 )
A. 多元化 B. 内向化 C. 等级 D. 中心化
10. 根据发展过程推断,该村落属于( )
A. 城市近郊型 B. 边远山区型 C. 搬迁撤并型 D. 特色保护型
11. 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历史文化传承 B. 工业与信息化 C. 自然环境变迁 D. 交通区位变化
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升高幅度呈负相关。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土壤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某时期全球气候变化会使青藏高原土地沙漠化发生逆转。如图示意青藏高原1971~2013年冬季的气候倾向率(气温变化幅度)变化。据此完成各小题。
12. 1971—2013年,冬季青藏高原东西部气候倾向率差异的原因是( )
A. 西部位置植被覆盖度低 B. 东部气候较为干旱
C. 西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大 D. 东部位置深居内陆
13. 与青藏高原土地沙化逆转相关联的因素是( )
①局部对流雨会增多
②气温增温幅度减小
③冻土的冻结层变厚
④湿地水域面积萎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铁路联系引力是反映城市在空间上相互吸引、相互联系强弱的重要指标,应综合考虑两城市间客运铁路的线路数量、直达列车频次和旅行时间。节点城市等级反映城市铁路联系的综合引力。高铁运输网的建设改变了城市间的联系引力格局。如图示意2012年和2015年东北地区城市铁路联系引力。据此完成各小题。
14. 与大连相比,沈阳经济实力较弱,但节点等级远超大连。沈阳的主要优势是( )
A. 经济部门更齐全 B. 地理位置居中 C. 旅游业更发达 D. 运输方式更多样化
15. 与2012年相比,2015年齐齐哈尔失去了对牡丹江和鸡西的最大引力,主要原因是( )
A. 原有铁路线路废弃 B. 流动人日减少
C. 乘客选择乘高铁中转 D. 经济联系减弱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例,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技术最先进的区域,区域内的龙头城市以孵化器的身份,将各个上下游链条产业布局在周边城市,继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进入“十四五”规划以来,除北京外,我国各省各地都在高调回归实体经济,南方各地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南京发布了2021年版《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2020年至2021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搬迁的趋势明显。如图示意我国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部分异地搬迁路径。据此完成各小题。
16. 与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外迁关联性最大的是( )
A. 疏解“非首都功能” B. 治理首都环境污染
C. 缺乏煤等矿物能源 D. 减轻首都交通拥堵
17. 江苏成为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地域,主要得益于( )
A. 优越的地理位置 B. 优惠的招商政策 C. 便捷的交通条件 D. 先进的技术水平
18.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南迁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城市具有( )
A. 优越的气候条件 B. 低廉的土地价格 C. 完善的产业链 D. 高素质劳动力
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自然水循环,形成了“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贸易水循环”共存的三元水循环模式。水资源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3%的新疆,却产出中国10%以上的商用棉、90%的工业用西红柿、60%的甜菜,蕴含在全区农产品中的虚拟水(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总量高达650亿m3以上,但实际供本区消费的农产品虚拟水仅约310亿m3,其余则通过农产品贸易被大量输出疆外,形成了一条隐形的“西水东运”大动脉。根据材料完成各小题。
19. 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水资源数量 B. 土地资源数量 C. 人口数量 D. 市场需求
20. 针对“西水东运”带来的生态问题,最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A. 实施跨流域调水 B. 提高农产品价格 C. 输入高耗水农产品 D. 调整农业结构
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如图示意沣河中下游某段发育状况。据此完成各小题。
21. 该河流在演化过程中的流速变化是( )
A. 没有变化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变快 D. 趋于缓慢
22. 图中M地貌可能是( )
A. 冲积扇 B. 三角洲 C. V形谷 D. 决口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0分)
2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祥云湾海洋牧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处于渤海湾滦河入海口附近。渤海是黄河、辽河和海河三大水系汇聚的半封闭内海,历史上海岸曾广泛存在牡蛎礁、海藻场、海藻床等典型生态系统,之后生境受损。近年来,向所经营的4000亩海域中投放人工礁石、增殖放流鱼类、铺设海草床等一系列活动。2019年至今,实验性移植、种植海草面积60公顷,使海藻覆盖率达15%以上,海洋生物量比修复前增加了40倍以上,成功将该海域“海底沙漠”转变为“海底森林”,被誉为“海上塞罕坝”。如图示意祥云湾海洋牧场地理位置。
(1)指出海洋生境修复初期,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该海域出现“海底沙漠”的原因。
(3)分析祥云湾海草床铺设对海洋牧场的生态作用。
2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集成电路(简称IC)又称芯片,其生产工艺复杂,环节多,技术门槛高,大量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家电等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通信设备中,我国芯片需求量很大,但芯片生产遭遇关键技术瓶颈,只能依赖进口。
近年来,有百年工业建设历史的天水市,将芯片的封装测试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在该市集聚了30余家电子企业,并计划进一步引进相关企业,朝芯片产业链的纵深方向发展。在2021年全国芯片产量中,作为西部省份的甘肃产量位居第二,而甘肃的芯片主要在天水生产。如图为天水位置(图1)及芯片产业链示意图(图2)。
(1)说明天水市芯片产量在甘肃省占比较高的原因。
(2)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芯片产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
(3)请为天水市“强芯”计划提出可行性建议。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6月,我国发布《亿利库布齐三十年治沙成果报告》。报告指出,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面积达60万公顷,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3%,自然环境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使10多万沙区居民受益。
库布齐沙漠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它的综合治理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10多年持续减少,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如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及“绿进沙退”的库布齐沙漠。
(1)指出20世纪末,北京沙尘暴与库布齐沙漠间的关联性要素。
(2)论述库布齐治沙过程中,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新疆地区暴雨频发,2013-2019年夏季(6-8月)某气象专家组对新疆901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共有694个站点出现过暴雨,平均每年约99个,占总站点数的11%。如图1为2013-2019年夏季新疆各站点平均暴雨日数分布图。
坎儿井始建于西汉时期,与万里长城、京杭运河、都江堰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工程,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坎儿并是一种结构巧妙的集水、引水和输水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图2)。
(1)说出新疆夏季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灌溉农田的原因。
(3)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比,分析新疆坎儿井水利工程提供的灌溉水源可能会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D、C
【解析】解:根据材料可知,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制氢,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蓝氢是将在化石燃料制氢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起来;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氢释放氧气,所以绿氢的制备过程更清洁,A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产业链条、储存运输、终端应用差别不大,BCD错误。
故选:A。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技术、资金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能源开发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横向“绿氢“经济带涵盖新、甘、内蒙古、晋、冀等地,大部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多晴朗天气,太阳能资源丰富,④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能资源丰富,②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制成的氢属于灰氢,③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水能资源并不丰富,①错误。
故选:D。
横向“绿氢”经济带发展氢能的优势能源需要结合当地的位置和气候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能源开发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发展“绿氢”能源能够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资源和环境安全,D错误,C正确。
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成的氢,不需要消耗煤和油,基本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不需要捕集和封存CO2,AB错误。
故选:C。
发展清洁能源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考查我国发展“绿氢”能源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4~5.【答案】B、C
【解析】解:读图可知,等透明度线数值由近岸海区向外海逐渐升高,等深线数值也是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增大,二者分布比较接近,呈正相关,A错误。
渤海海域6月份海水透明度等值线密集,10月份稀疏,说明渤海透明度线夏、秋季节变化明显,B正确。
以35°N以北的北方海区海水透明度值10月数值小,说明秋冬季透明度最小,C错误。
夏季东海近岸海区较外海的透明度等值线分布稀疏,透明度差异小,D错误。
故选:B。
海水透明度是海水能见度的一种量度,通常以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其影响因素有海水的颜色、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的涡动、进入海水中的径流,以及天空中的云量等。
本题考查海水透明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解:10月份甲地形成向外海突出的水舌,等透明度线凸向高值,透明度低。此时长江水量大,向海洋注入水量大,并带来大量泥沙和陆地营养盐类,使河口处向外透明度降低。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径流,C正确。
突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不一致,不是洋流因素,A错误。
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对海水透明度影响小,不是影响等值线季节变化的因素,BD错误。
故选:C。
海水透明度是海水能见度的一种量度,通常以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其影响因素有海水的颜色、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的涡动、进入海水中的径流,以及天空中的云量等。
本题考查海水透明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6~8.【答案】C、B、A
【解析】解:读图可知,豆类作物在a地区贡献率最高,可能是东北地区;稻谷作物主要集中在d区,在我国稻谷集中分布的可能是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方沿海区;玉米作物集中在a区、b区、c区,玉米在我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南地区集中分布;小麦作物集中分布在b区,应该是我国黄淮海平原,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代表的地理分区应结合各分区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区域特征分析。
解题关键是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根据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解:据我国各分区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图可知,该地以大豆、玉米为主;结合所学知识,该地为我国东北地区,东北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枯枝落叶不断富集形成肥沃的黑土,土层深厚,有助于豆类作物产量的提高,是成为我国豆类作物主产区的优势条件,B正确。
病虫害少、光照充足有助于品质的提高,对于产量提高效果不大,AD错误。
豆类作物产量与地广人稀关联性不大,C错误。
故选:B。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解题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解决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根据材料或图中的各种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解:读图可知,2010-2015年期间,西南区和南方沿海区水稻的贡献率在下降,东北区水稻的贡献率在上升,说明我国水稻产区在向北移动,东北地区生产的稻谷向南方运输,增加了产区和市场之间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A正确。
出口数量扩大材料中无体现,B错误。
东北能够种植水稻会加大我国的水稻生产量,不会影响粮食安全,C错误。
稻谷生产空间的变化不会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升级,D错误。
故选:A。
稻谷生产空间的变化应从供需区域分离、稻谷区域调配的影响方面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变化及影响知识,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9~11.【答案】A、A、B
【解析】解:读图可知,阶段I属于本村居民内部联系,阶段II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与服装工厂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阶段Ⅲ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以及网上商铺、服装工厂互相联系,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关系,未呈现出中心化趋势,A正确,D错误。
从阶段I到阶段Ⅲ,可以看到本村居民逐步加强向外联系,B错误。
从阶段Ⅲ的社会关系来看,本村居民、外来人口、服装工厂、网上商铺彼此之间均属平等关系,并未出现等级化趋势,C错误。
故选:A。
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的演化可以结合图示社会关系网从本地村民、外来人口、商铺、工厂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读图可知,阶段I为本村居民为主;阶段II村落出现了服装工厂,而随着服装工厂的出现,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该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从阶段III可以看到随着服装工厂和网上商铺的逐渐增多,其社会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该村落在工厂建立后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近郊型乡村受工业化推动和城市化推动较为明显,符合本题村落的变化发展规律,A正确。
边远山区型一般由于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受限,外来人口难以迁入,B错误。
搬迁撤并型一般村落人口大量外流,并不会出现村落壮大发展的趋势,C错误。
该村落在服装工厂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从本题中并未看到该村落有独特的文化传承,或自然特色,D错误。
故选:A。
图示村落发展过程所属类型的判断可以结合本村居民、外来人口、服装工厂、网上商铺的演化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读图可知,阶段II由于服装工厂的出现促进了外来人口大量进入,在阶段III由于网上商铺的大量发展,使得村落逐渐发展壮大,该村落受工业及信息产业的带动较为明显,B正确。
从材料和图示发展来看,并未发现该村落传统产业,并不存在历史文化传承,A错误。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自然环境的变化,C错误。
从材料可知,该村落得以发展壮大,得益于工业的推动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并非交通区位变化,D错误。
故选:B。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也就是说,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本题考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2~13.【答案】A、A
【解析】解:据图可看出,冬季青藏高原气候倾向率东部低,西部高。气候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小,B错误。
受海洋水汽影响大,植被覆盖率高,C错误。
青藏高原东西部相比,东部距海更近,D错误。
据材料“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升高幅度呈负相关”可推测,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较小,东部植被覆盖度较高,A正确。
故选:A。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太阳的力量、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旋转轴方向的变化、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数量、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板块构造与火山喷发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根据材料“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土壤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某时期全球气候变化会使青藏高原土地沙漠化发生逆转”。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变得暖湿,局部对流域增多,会使得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地沙化逆转,气温增幅减小,①②正确。全球变暖使得冻土的冻结层变薄,③错误。降水增多,湿地水域面积扩大,④错误。故选:A。
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会使植被增多、空气更湿润,提高人体舒适度。对畜牧业来说,气候转暖有利于牧草生长,增加牧草产量。但是,气候变暖同时也带来了冻土消融、冰川退缩。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4~15.【答案】B、C
【解析】解:A、沈阳是省会城市,大连经济实力强于沈阳,因此两城市经济部门应相差不大,故错误。
B、沈阳地理位置居中,与省内各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故正确。
C、大连为沿海城市,旅游业比沈阳发达,故错误。
D、大连为沿海城市,具有沈阳不具有的海运条件,因此大连的运输方式更多样化,故错误。
故选:B。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大连是辽宁省的沿海城市。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辽宁省沈阳和大连两城市的基本特点。
解:读2012年和2015年东北地区城市铁路联系引力演化示意图,2015年,齐齐哈尔失去了对牡丹江和鸡西的最大引力,主要原因是乘客选择乘高铁中转,C正确。
原有铁路线路并没有废弃,A错误。
流动人口增加,B错误。
经济联系增强,D错误。
故选:C。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6~18.【答案】A、B、C
【解析】解:由材料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搬迁的趋势明显“。图中也显示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迁出最多,这与进入“十四五’规划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迈入新阶段,疏解对象、疏解逻辑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关联,A正确。
高新技术企业能源需要不多,对环境污染小,且对环境要求高,B、C错误。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轻而小,运量小,企业外迁与减轻首都交通拥堵关联不大,D错误。
故选:A。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据材料“南方各地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南京发布了2021年版《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等信息可知,江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最受欢迎的地域,主要得益于优惠的招商政策,B正确。
与南方其它省区相比,江苏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技术水平不存在明显的优势,A、C、D错误。
故选:B。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从材料中的案例可知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集群效应”,这些南方城市将研发、生产、销售等上下游链条产业进行了合理安排,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这样不仅可获得相关的产业新信息,而且也可以加强合作以降低生产成本,加之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因素,因此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南迁的发生,C正确。
优越的气候条件虽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一个条件,但从企业建成后再搬迁就不是主要因素了,A错误。
我国南方很多城市土地价格并不低廉,B错误。
高素质劳动力本身可以移动,并不需要迁移企业,D错误。
故选:C。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9~20.【答案】D、D
【解析】解:由材料可知,新疆水资源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却产出中国10%以上的商用棉、90%的工业西红柿,60%的甜菜,虚拟水总量高达650亿m3以上,但实际供本区消费的农产品虚拟水仅约310亿m3,其余则通过农产品贸易被大量输出疆外,说明新疆贸易水循环大部分是通过农产品输往全国各地,因此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D正确;
新疆水资源贫乏,人口数量较少,不是贸易水循环的影响因素,AC错;
土地资源数量与贸易水循环无关,B错。
故选:D。
结合材料可知,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自然水循环,形成了“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贸易水循环”共存的三元水循环模式。新疆地区降水稀少,但是虚拟水总量却较高,主要与当地的农业密切相关。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解:新疆水资源短缺,西水东运会导致新疆水资源短缺,从而发生土地荒漠化现象,针对土地荒漠化加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培育良种等进行缓解,D对。
新疆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跨流域调水线路长,投资大,工期长,短时间对缓解荒漠化问题效果不明显,A错。
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于荒漠化没有影响,B错。
输入高耗水农产品会加剧水资源紧张,从而导致荒漠化加剧,C错。
故选:D。
针对“西水东运”带来的生态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西水东运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21~22.【答案】D、D
【解析】解:读材料“在其漫长演化过程中,受河水流速变化影响,河床下方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岩”可知,图中泛滥平原沉积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砾岩、砂岩、泥岩,砾岩形成最早,泥岩形成最晚。一般而言,河流流速快则沉积物颗粒大,流速慢则沉积物颗粒小,所以河流流速经历了由快到慢的变化。
故选:D。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向为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流域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区域认知能力。
解: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而该河段处于泛滥平原,地形平坦,不可能形成冲积扇,A错。
该河段没有湖泊也未在入海口附近,不可能形成三角洲,B错。
该河段处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应发育槽形谷,C错。
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加之曲流发育,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又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水补给集中,易发生洪涝而决堤,形成决口扇,D对。
故选:D。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向为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流域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区域认知能力。
23.【答案】解:(1)依据材料,河北省唐山市通过投放人工礁石、增殖放流鱼类、铺设海草床等一系列活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在修复初期,由于破坏严重,海水盐度高,侵蚀能力强,人工礁石易被侵蚀;冬夏季节温差大,海草成活率较低;风浪活动大,海水搅动不利于固定礁石和铺设海草。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海底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渤海湾为半封闭海湾,海水交换慢,生态环境脆弱;周边为我国人口密集区和京津唐工业区,污染物排放多,生态环境破坏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长期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依据材料,祥云湾海草床的铺设可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海水中有机质含量,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净化海水,提高渤海自净能力;海草床的生长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栖息地;海草能够减缓海水流速,降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等。
故答案为:
(1)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冰破坏;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
(2)渤海是半封闭内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渤海近海域生态破坏;陆源污染物排放,渤海近海海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3)海草吸收太阳能,利用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提供食物;海草床大面积的生长,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地;海草根系发达,减缓海水流速,有利于抵御风浪对近岸海床的侵蚀,保护海岸和海堤;海草的生长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物质,净化海水,减轻海水污染,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解析】(1)海洋生境修复初期,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主要从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波浪等方面分析。
(2)该海域出现“海底沙漠”的原因主要从海水交换、生态破坏、海水污染、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
(3)祥云湾海草床铺设对海洋牧场的生态作用主要从饵料、栖息地、海浪侵蚀、净化海水、生态平衡等方面分析。
本题以祥云湾海洋牧场为材料设置试题,设3个小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24.【答案】解:(1)根据材料可知,天水电子厂多,生产能力较强;根据图文资料可知,我国芯片设计、设备、材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而芯片要成为完整的产品需要经过封装测试阶段,天水主要发展封装测试产业,其产品为芯片成品,故大量的芯片完成生产是在天水进行的,因此,天水芯片产量占比高。
(2)据材料可知,芯片的生产流程非常复杂,产业链复杂且长,技术要求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实现自给自足难度大;根据“芯片产业链示章图”可以看出,芯片产业链高度全球化,发达国家在产业链的上游,主导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我国芯片制造技术水平较低,处在产业链的下游,产品附加值低;因此,我国芯片遭遇“卡脖子”。
(3)根据材料,我国芯片产业遭遇发达国家“卡脖子”,故“强芯”计划需要从技术上加大投入,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建立属于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品牌;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加支持力度,搭建良好的芯片产业平台,推动提升芯片发展;注重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企业协作与分工,加强交流与协作,提高芯片的投入产出,增加生产能力;在科技力量上,研发新的替代产品,增强科研能力,不能过度的依赖等。
故答案为:
(1)工业历史悠久,有一定工业基础;电子企业聚集,有一定规模,生产能力较大;天水重点发展芯片封装测试产业,位于产业链下游末端,其产品为芯片成品,故产量占比高。
(2)工序复杂,芯片产业链长,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我国需求量大,自给难度大;芯片产业链高度全球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产业链的上游,主导着芯片的设计;我国芯片制造技术水平较低,处在产业链的下游。
(3)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搭建平台和优化芯片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强企业的合作与分工,加大对芯片制造环节的投入,提高芯片生产能力;研发替代品。
【解析】(1)天水市芯片产量在甘肃省占比较高的原因主要从历史、工业基础、生产规模、产量、企业集聚等方面分析。
(2)当前我国芯片产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主要从技术、资金、需求、制造水平等方面分析。
(3)天水市“强芯”计划提出可行性建议主要从科技、品牌、政策、企业合作、生产、研发等方面分析。
本题我国以芯片产业的发展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产业分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25.【答案】解:(1)根据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有丰富的沙源;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库布齐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对风产生的阻力小,风力强,西北季风吹过沙漠携带泥沙至北京,形成沙尘暴;因此,北京沙尘暴与库布齐沙漠间的关联性要素是丰富沙源、地表植被覆盖低、冬季风强盛。
(2)库布齐治沙过程中,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3%,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荒漠变成绿洲,绿洲有涵养水源,增加降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修复了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使10多万沙区居民受益,治沙恢复了土地生产力,利于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民生;“它的综合治理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了积极影响”说明通过沙漠治理,风沙灾害减少,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可知,为其他地区荒漠化治理提供借鉴作用,做到绿进沙退,修复生态,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利于国家安全。
故答案为:
(1)丰富沙源;地表植被覆盖低;冬季风强盛。
(2)荒漠变成绿洲,绿洲涵养水源,增加降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修复了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恢复了土地生产力,利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通过沙漠治理,风沙灾害减少,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为其他地区荒漠化治理提供借鉴作用,做到绿进沙退,修复生态,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利于国家安全。
【解析】(1)20世纪末,北京沙尘暴与库布齐沙漠间的关联性要素主要从距离、沙源、植被覆盖、冬季风等方面分析。
(2)库布齐治沙过程中,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土地生产力、风沙灾害、环境质量、生态修复等方面分析。
本题以库布齐沙漠为背景材料,设置2个小题,涉及到沙尘暴、固沙植物的作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26.【答案】解:(1)根据2013—2019年夏季新疆各站点平均暴雨日数分布图可知新疆夏季暴雨空间分布不均,天山以北(北疆)北疆多,天山以南(南疆)少;阿尔泰山、天山等山区多,平原少;尤其以天山山区中段最多。
(2)吐鲁番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多戈壁和沙漠,冰雪融雪和大气降水易下渗成为地下水,成为坎儿井稳定的水源;吐鲁番地区干旱酷热,蒸发旺盛,坎儿井为地下暗渠输水,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量;该区沙漠广布,冬春季节多风沙天气,黄沙常掩埋地表输水渠道,坎儿井为地下暗渠输水,受风沙影响小。
(3)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是地表径流供灌溉,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比,坎儿井水利工程主要引地下水,采用暗渠和明渠结合的输水方式,但暗渠远比明渠长度大,这就造成坎儿井提供的灌溉水源水温过低,与夏季气温温差太大,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灌溉有可能对农作物造成冷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适当拓展明渠长度和宽度,扩大涝坝面积,或用透明塑料膜覆盖明渠和涝坝,以适当提高水温,以减少冷害对作物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分布不均;北疆多,南疆少;山区多,平原少;天山山区中段最多。
(2)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多戈壁,融雪和大气降水易下渗成为地下水,成为坎儿井稳定的水源;吐鲁番地区干旱酷热,蒸发旺盛,坎儿井为地下暗渠输水,水分蒸发量小;多风沙天气,黄沙常掩埋渠道,坎儿井为地下暗渠输水,受风沙影响小。
(3)不利影响:吐鲁番盆地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季节主要在夏半年;坎儿井水利工程引地下水,且暗渠长度大,夏季灌溉水源温度偏低(远低于气温),直接灌溉作物易造成冷害(作物吸水和输水能力减弱)。
建议:适当拓展明渠长度和宽度,扩大涝坝(蓄水池)面积;用透明塑料膜覆盖明渠和涝坝。
【解析】(1)新疆夏季暴雨空间分布特征从哪里多、哪里少、最多地区等角度分析。
(2)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灌溉农田的原因从坎儿井稳定水源、蒸发、风沙活动等角度分析。
(3)新疆坎儿井水利工程提供的灌溉水源可能会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从生长季节、坎儿井暗渠长度、灌溉水源温度、作物吸水和输水能力等角度分析;建议从适当明渠长度和宽度、涝坝面积、明渠和涝坝保温等角度分析。
本题目以坎儿井水利工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六校联考高二下册期中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六校联考高二下册期中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