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
展开山东枣庄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2.(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冠世榴园”是枣庄打造全域旅游城市的一张名片,石榴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榴中钙、磷、钾是指单质
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D.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3.(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 牛奶 | 豆浆 | 苹果汁 | 鸡蛋清 |
pH | 6.3~6.6 | 7.4~7.9 | 2.9~3.3 | 7.6~8.0 |
A.牛奶 B.豆浆 C.苹果汁 D.鸡蛋清
4.(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B.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
C.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
5.(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6.(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
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7.(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8.(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冬奥会用品涉及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冰墩墩——PET纤维
B.场馆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
C.速滑冰刀——钛合金
D.冰壶——花岗岩
9.(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为+5价的是
A.NaClO3 B.KClO4 C.HClO D.ClO2
10.(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液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液 B.加热
C.稀释 D.过滤
11.(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石墨做电极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用铁矿石炼铁
12.(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电解水
B.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向CaCl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
D.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13.(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熟石灰、海水 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干冰、硫酸钠 D.生铁、二氧化锰
14.(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例 | 灭火方法 | 灭火原理 |
A | 油锅着火 | 用水浇灭 |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B | 液化气起火 | 关闭阀门 | 隔绝空气 |
C | 住宅失火 | 用高压水枪灭火 |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D | 森林着火 | 砍伐出隔离带 | 移走可燃物 |
A.A B.B C.C D.D
15.(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
C.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D.步骤Ⅱ中沉淀若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Na2CO3、K2SO4
16.(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7.(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移走蒸发皿
18.(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镁条 C.氧化铜 D.硫酸钠溶液
19.(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近期,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步骤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无机催化剂(ZnO- ZrO2)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醇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催化剂ZnO-ZrO2的化学性质不变 D.该反应能实现由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20.(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宏观拼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好酒不怕巷子深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
C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
A.A B.B C.C D.D
21.(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
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
22.(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溶液变浑浊
C.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
D.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稀盐酸加水稀释
B.高温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
C.向一定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D.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多选题
24.(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参考答案:
1.D
【详解】A、A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B、B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C、C为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D、D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
故选D。
2.A
【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石榴中“钙、磷、钾”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选项说法正确;
C、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来的生理活性,选项说法正确;
D、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为C、H、O元素,但分子结构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溶液呈酸性;
B、豆浆的pH为7.4~7.9,大于7,溶液呈碱性;
C、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溶液呈酸性;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溶液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C。
4.A
【详解】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但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说法不正确;
B、海水淡化的过程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蒸馏可得到纯水,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D、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水汽化时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5.B
【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
B、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
D、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物质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溶于水和水反应,通过对比实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得更扁,说明CO2与NaOH能发生反应,正确;
B、硝酸钾和水不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干棉球燃烧;湿润的棉球中水蒸发使温度降低棉球不燃烧;对比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装置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能验证,正确。
故选B。
7.B
【分析】金属的活动性Zn>Cu>Ag,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若锌有剩余,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有Cu2+、Zn2+,选项说法正确;
C、滤渣中一定没有锌,所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可能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沉淀生成,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PET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B、晶体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A、NaClO3中钠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x +(-2)×3=0,x=+5;正确;
B、同A原理可知,KClO4中氯元素显+7价,错误;
C、HClO中氯元素显+1价,错误;
D、ClO2中氯元素显+4价,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胶帽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污染试剂,错误;
B、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发掉;正确;
D、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且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洒出,错误;
故选C。
11.B
【分析】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详解】A、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和氧化铁生成氯化铁和水,利用了盐酸的酸性,化学性质,错误;
B、用石墨做电极,是因为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物理性质,正确;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性质,错误;
D、用铁矿石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错误;
B、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碱性变弱,但是pH不会小于7变为酸性,错误;
C、向CaCl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两者立刻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质量从0开始增加,错误;
D、反应生成氢气来自硫酸中氢元素,在反应结束前,消耗等质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质量相等;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则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完全反应,镁生成氢气质量更大,消耗硫酸更多,正确;
故选D。
13.B
【分析】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详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海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盐,属于混合物,错误;
B、冰水混合物只有水,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食盐水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正确;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硫酸钠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D、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是由锰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炒菜的油锅着火加水会导致火势更大,应用锅盖盖灭,错误;
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是隔绝可燃物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错误;
C、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使温度降低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D、森林着火后砍伐出隔离带属于通过移走可燃物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
故选D。
15.D
【分析】步骤Ⅰ产生沉淀,则说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钡,再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钾会与氧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A、氢氧化钡与碳酸钠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硫酸钡,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都呈碱性,因此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硫酸钾,不符合题意;
C、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不符合题意;
D、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和硫酸钾,一定没有碳酸钠,符合题意。
故选D。
16.B
【详解】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千树万树梨花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日照香炉生紫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A正确;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B正确;
C、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C正确;
D、移走加热后的蒸发皿,为防止手烫伤,应用坩埚钳移走蒸发皿,放在陶土网上。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8.D
【详解】A、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镁,固体溶解、有气泡,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故选D。
19.A
【详解】A. 因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错误;
B.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则生成的甲醇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此选项正确;
C. 反应前后催化剂ZnO-Zr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此选项正确;
D. CO2和H2是无机物,CH3OH是有机物,该反应能实现由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此选项正确。
故选A。
20.C
【详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带有酒香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释正确;
B、一滴水宏观上很小,但其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解释正确;
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说明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解释错误;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解释正确;
故选:C。
21.A
【详解】A、油锅着火,用水浇会使油滴飞溅,引发事故,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符合题意;
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有毒、有害气体受热膨胀在室内上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吸入,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含有易燃物,需要严禁烟火,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
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能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B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剂水参与反应损失一部分、造成溶质也会析出,故最终溶液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符合题意;
C、20℃氢氧化钙溶解度为0.165g,即100g水最多可溶解0.165g氢氧化钙,故此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C
【详解】A、向稀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但不会减少到0,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断增加,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冷却到室温,气压减小至小于原气压,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C。
24.BC
【详解】A、通过图示可知,溶液初始状态的pH>7,则溶液中应该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A错误;
B、B点的pH=7,则证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B正确;
C、A点的pH>7,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C正确;
D、C点的pH<7,溶液显酸性。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有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氯化氢。D错误。
故选BC。
山东威海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山东威海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威海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山东威海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②,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济宁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 这是一份山东济宁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