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21讲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展开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21讲 农业地域类型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产棉区
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C
(2)C
(3)B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解析】【点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021·浙江)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下列小题。
(1)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 )
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
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
(2)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的优势有( )
①增加经济效益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土壤污染④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A
(2)C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 大棚顶部搭建光伏发电系统(有光伏板),会使到达棚内的太阳辐射进一步减弱,从而使棚内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反射等也随之减弱。A符合题意。
(2)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在几乎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既种植了秀珍菇,还实现了光伏发电,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土壤肥力和污染没有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
【点评】 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3.(2020·浙江)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
A.投入劳动力较多
B.专业化程度低
C.产品商品率较低
D.以牧牛业为主
【答案】 (1)A
(2)D
【考点】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相同,A正确。③区域地处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区域地处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D错误。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甲农业带为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较少,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带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4.(2020·浙江选考)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其目的是( )
A. 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 B. 遮光,阻止杂草生长
C.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 D. 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
【答案】 C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茶树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日照强,不利于茶树生长。黑色的遮阳棚,可以遮挡太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从而减少茶树水分蒸腾,C正确。不可能根治病虫害,A错误。可以遮光,但不能阻止杂草生长,B错误。黑色的遮阳棚不能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
(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新疆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藏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城郊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等。
(3)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各种气象灾害等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4)区位条件对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
5.(2019·浙江选考)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完成下列各题。
(1)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
A.距离市场较近
B.土地成本较低
C.人才资源丰富
D.运输距离较短
(2)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A
(2)C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电商在中东部地区将西北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是由于中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差异大,且经济相对发达,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A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成本高,B错。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毒药人才需求不很迫切,C错。农产品的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在何处包装、加工而产生变化,D错。故选A。(2)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故选C。
【点评】电子商务存在价值就是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了客户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别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也大量节省了其宝贵时间。在消费者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可以通过足不出户的网络渠道,如百度微购、淘宝、新蛋等了解本地商场商品信息,然后再享受现场购物乐趣,已经成为消费者习惯,方便消费者需求。
6.(2019·浙江选考)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饲料供应
C.交通条件
D.市场需求
(2)乙农业带为( )
A.棉花带
B.混合农业带
C.亚热带作物带
D.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答案】 (1)B
(2)C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位于美国的玉米带,生猪养殖分布在玉米带内,可以为生猪生长提供丰富的饲料供应,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无关,故选B。(2)读图可知,图中乙位于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丰富,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等作物,故选C。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
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7.(2019·北京)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据此,回答小题。
(1)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
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
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
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
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
(2)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
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
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A
(2)A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中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中国东部季风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1)A、本次运输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到达新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南部属于季风区,甘肃西北部,新疆属于非季风区,是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A符合题意;
B、先后经过的是外流区和内流区,B不符合题意;
C、由陕西进入甘肃河西走廊,进而进入新疆,并未经过青海的柴达木盆地,C不符合题意;
D、1月27日到1月30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逐渐向北移动,正午影子的长度逐渐变短,D不符合题意;
(2)“南菜北运”生产地与销售地直接联系在一起,减少中间运输环节,增加蔬菜的销售量,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因是由广西运输至新疆,路途遥远,货车运输时间较长,为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必须加大冷藏保鲜技术投入;蔬菜运输对商业网点等级和城市内部路网结构没有影响;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 ; (2)A
【点评】(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去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
(2)南菜北运在化解供需错配,促进产区与市场深度融合,提升效率,丰富果蔬品类,增加输出地农民收入,稳定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是保障北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举措。
8.(2019·天津)太湖流城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
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
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
(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答案】 (1)C
(2)A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C、读图可知,该镇原有桑蚕产业链主要是基于植桑养蚕发展纺织业,丝绸服装和服饰是主要产品;近年来,该镇积极发展桑蚕及其相关产业,形成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以纺织业、丝绸服装和服饰、蚕丝被、桑蚕良种的培养与销售、旅游业和服务业与创意等产业的多元化产业,C符合题意;
ABD、单一的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蚕丝被制造业、丝绸专题旅游业,不足以概况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都过于片面,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A、近年来,该镇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促使城镇化的发展,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A符合题意。
B、利于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材料中并未体现,外来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当地经济大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只体现经济效益,C不符合题意。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是围绕植桑养蚕开展了丝绸服装制造业、蚕丝被制造业、桑蚕良种的培育与销售、丝绸专题旅游业等。(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9.(2019·全国Ⅲ卷)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 (1)C
(2)A
(3)B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珠江下游区城市对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需求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生产逐渐转向农业附加值高的蔬菜、花卉等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由原来的商品粮基地转变为粮食输入地。C符合题意。(2)根据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特点,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相比,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量较安徽少,复种指数较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人均耕地多。A符合题意。(3)我国的南方是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的需求量大。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运输成本的上升。我国的人口众多,稻米需求量大,稻米没有出口,北粮南运会使流通效率降低,北方气候干旱,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储存难度降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3)B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10.(2019·海南)如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
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质量下降
【答案】 (1)B
(2)C
(3)A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说明蔬菜种植所需劳动力较多,劳动时间长,劳动频次高,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增加生产活动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种植蔬菜的地方应该距离宅基地最近的地方,图中②地距离住宅区较近,①③④距离宅基地较远,不方便进行平时的管理,B符合题意。
(2)大型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土地平坦开阔,农作物集中连片,且种植作物相同的地区。由图可知,该农户的四个地块,虽然土地形状规整,地形均为平原,但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距离村庄远近不同,不是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影响因素。C符合题意。
(3)由材料可知,“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明该村人口总数减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品种更会趋于单一化;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3)A
【点评】农业区位选择
①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一般根据地区气候和地形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例如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湖泊、水库和沿海海域适于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
②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2017·江苏)纳马夸兰地区全年少雨,年平均降水量约150毫米,是世界著名的多肉植物分布区。多肉植物观赏性强,近年来深受市场青睐。图1为“多肉植物景现图”,图2为“世界区域图”。据此回答小题。
(1)纳马夸兰地区可能位于图中(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近年来,纳马夸兰多肉植物为人们所熟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这主要得益于( )
A.种植技术进步
B.互联网普及
C.种植规模扩大
D.机械化水平提高
【答案】 (1)D
(2)B
【考点】气候类型及其判断,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解析】【分析】(1)纳马夸兰地区全年少雨,年平均降水量约150毫米,应该位于沙漠气候区,丁地符合。(2)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端,该地多肉植物为人们所熟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应该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农业生产市场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综合题
12.(2021·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右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
(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増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
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
【解析】【分析】 (1)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 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
(2)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可以从水温、地热资源、盛行风、降水等角度分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以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改善农作物品质等角度分析。 。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
(3)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劳动力价格、种植面积、生产成本等角度分析。 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13.(2020·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橡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下图示意在橡胶林下种植高温型食用菌的生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此评价该生产模式在海南推广的条件。
【答案】 林下种植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橡胶树产生树阴、遮挡风力,加之智慧灌溉调节橡胶园湿度,有利于高温型食用菌的繁殖;海南热量充足,食用菌生长速度快,废弃菌料腐熟速度快,生物菌肥多;海南省劳动力充足,劳动力工资较低。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可知,海南拥有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林下种植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其次,橡胶树植被高大,产生的树阴面积大,且能有效遮挡风力,有利于高温型食用菌的繁殖(注意图中有箭头从“树阴、静风”指向“高温型食用菌”)。同时,智慧灌溉调节橡胶园的湿度,既直接有利于高温型食用菌的生长,也有利于橡胶林的生长,进而又促进高温型食用菌的生长和繁殖;再次,海南地处热带,终年高温,高温型食用菌生长速度快,进而使得废弃菌料腐熟速度快,生物菌肥多,生物菌肥提供给种植橡胶树的土壤,促进橡胶林的生长,进一步为高温型食用菌营造了“树阴、静风”的繁殖环境;最后,根据材料“天然橡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知,该生产模式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对较高,海南省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展。
【点评】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14.(2017·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5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16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________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2)据图16,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________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答案】 (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粮食问题,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高缺粮省市的分布区域主要为长江以南沿海和京津地区,长江以南沿海和京津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人均耕地少,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所以成为我国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是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根据图16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人们对有机大米需求增大,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包括市场需求、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
【点评】考查造成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的原因,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有机农业的发展。以我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3讲环境保护(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3讲环境保护(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2讲旅游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2讲旅游地理(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9讲城市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9讲城市化(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图文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