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2023年数学六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2023年数学六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 += 2-= 5 =
+= -= 0.75= ≈ (三位小数)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 +(+)
—— ++++
3.解方程。
x+= x-= +x=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4.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
5.1里面有(______)个,5个是(______)。
6.有9箱苹果,其中8箱质量相同,一箱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次保证可以找出这箱苹果。
7.一个书包打九折后是36元,这个书包的原价是(______)元。
8.如果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25,那么这两个质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一个长方体长9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把它截成3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分米2,体积是_____分米3。
10.0.8= = =24÷( )=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年有(__________)个月.
13.一块地60公顷,已经耕种了25公顷,耕种了_____.还剩下_____没耕.
14.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1)
(2)
(3)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9盒月饼中,有1盒质量不同,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盒月饼.
A.2 B.3 C.4 D.5
16.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下图中,( )的切法增加的表面积最多。
A. B. C.
17.估一估,下列算式中得数大于1的是( )。
A.+ B.+ C.+ D.+
18.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遮住甲、乙两条线段的一部分,则甲与乙相比,( )。
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
1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9 B.27 C.36
20.一根木条,第一次截去,第二次截去米。比较两次截去的长度,( )。
A.第一次截去的长 B.第二次截去的长
C.两次截去的一样长 D.无法确定
21.右边的分数中:、、、、、,比大的有( )个.
A.3个 B.4个 C.2个
22.若(a、b、c不为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b>c>a D.无法确定
23.m、n都是自然数,n÷m=8,则n、m的最大公约数是( )
A.8
B.n
C.m
24.a是一个不为零的数,下面式子中结果大于a的是( )。
A.a× B.a+0 C.a× D.a÷2.6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25.按要求画图,将图形1向右平移3格,得到图形2。将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3。
26.下面是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立体图形。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7. (1)下面的物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2).画出梯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28.朝阳小学操场上的沙坑长2.5米,宽1.5米,深6分米。
(1)这个沙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填满这个沙坑,需要每立方米重1.5吨的细沙多少吨?
29.下面是某公司2018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某公司2018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
(1)(____)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____)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2)12月收入和支出相差(____)万元。
(3)2018年平均每月支出(____)万元。
30.下图是用牛皮纸做成的手提袋,做一个这样的手提袋至少需要多少牛皮纸?
31.梨的体积.
为了求出一个梨的体积,小东找来一个长8cm,宽6cm,高7cm的长方体玻璃缸,开始往里倒水,直到把梨淹没.量出这时的水深是5cm,接着把梨拿出,量出这时水深是2cm.最后根据有关的数据算出了梨的体积.
如果你认同小东的做法,请根据上面的信息,求出梨的体积,如果你不认同小东的做法,请写出你的方法.
32.一袋糖果重5千克,淘气分得这袋糖果的,余下的都给了笑笑.笑笑又把自己的糖果分了一半给乐乐,乐乐分得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乐乐分得多少千克糖果?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 1 1.333
【详解】略
2、2
【详解】略
3、;;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即可;(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即可;(3)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即可。注意在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应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详解】x+=
解:x=-
x=-
x=
x-=
解:x=+
x=+
x=
+x=
解:x=-
x=-
x=
本题主要考查解方程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4、1立方厘米
【解析】可以用棱长乘棱长乘棱长来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立方厘米。
5、4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就有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其就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详解】1里面有(4)个,5个是()。
故答案为:4;
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学生应掌握。
6、2次
【分析】找次品时尽量把总数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也要使多或少的那份比其它的少1或多1;这样称1次就能把次品所在的范围缩小到最少。找出次品称的次数也会最少。
【详解】第一次:将9箱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3箱,任意取2份放入天平。
第二次:①天平平衡,则剩下的1份有较轻的,将剩下的1份的3箱平均分成3份,每份1箱,任意取2箱放入天平,1次就可以找出较轻的。
②天平不平衡,天平较高的那端有一箱轻的,则取出较轻的1份的3箱平均分成3份,每份1箱,任意取2箱放入天平,1次就可以找出较轻的。
所以:至少称2次保证可以找出这箱苹果。
当物品的数量在4~9个时,即31<物品的数量≤32,至少称2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7、40
【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打九折即现价是原价的90%,那么打九折后36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36÷90%=40(元)
答:书包原价是40元。
本题首先要理解打九折的意思,打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8、2 23
【分析】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3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两个质数之和是25的是2和23。
【详解】如果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25,那么这两个质数分别是2和23。
本题考查质数的应用,根据质数的意义,熟练列举出常用的质数是解题的关键。
9、54 27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这个长方体截成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是3分米,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3,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表面积:3×3×6=54(平方分米);
体积:3×3×3=27(立方分米);
答: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体积是27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54,27。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0、5 32 30 100
【解析】略
11、2 2 7 2 2 13
【分析】将28分解质因数即可;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据此找出三个数和是17的即可。
【详解】28=2×2×7
17=2+2+13=3+3+11=5+5+7=7+7+3
故答案为:2;2;7;2;2;13(后三个空答案不唯一)
本题主要考查质数及合数分解质因数,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12、3
【解析】略
13、
【解析】25÷60=
1=
答:耕种了,还剩下没有耕.
故答案为、.
14、;;
【分析】(1)第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份,涂色部分占6份;第二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2份,由图可知,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相等。
(2)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25份,涂色部分等于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空白三角形面积,据此用涂色部分面积除以大正方形面积即可;
(3)把大半圆面积看做单位“1”,根据圆心角是45°的扇形面积是大半圆面积的;小半圆面积是大半圆面积的;据此可得涂色部分面积是大半圆面积的1--。
【详解】由分析可得,
(1);
(2)假设大正方形边长为5;涂色部分面积为:
5×5-4×(1×4÷2)
=25-8
=17
所以涂色部分为;
(3)1--=
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要明确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写出分数即可。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C
【详解】先将9盒平均分成3份,每份3盒,任选两份称重,会出现两种情况:
1、第一次称,两边的重量不一样,由于不知道那一盒是轻还是重,所以还没办法判断,所以要第二次称,要拿下任意一边的三盒换上剩下的一组,如果这两边一样重,说明不一样重的在拿下的三盒里;如果不一样重,说明不一样重的在原来剩下的三盒里;确定是哪三盒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称重这三盒,同样还需要2次,共4次.
2、第一次称,两边的重量一样,说明不一样重的在剩下的三盒里,把剩下的三盒平均分成3份,一份为1盒,第二次称,任意选两份称重,又分两种情况,
①两边质量相同时,说明剩下的1盒是不一样的;共需要称2次;
②两边质量不相同时,还需要拿下一盒再称一次,确定是哪盒.需要3次.
据此解答.
16、A
【分析】要求哪种切法增加的表面积多,就要看哪种切法切面的面积大。可以通过A、B、C三个切法求出增加的表面积,即可判断出增加表面积最多的选项。
【详解】已知: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
选项A:平行于底面切,增加两个与底面相等的面积,即8×6×2=96(平方厘米);
选项B:平行于侧面切,增加两个与左面相等的面积,即6×4×2=48(平方厘米);
选项C:平行于前面切,增加两个与前面相等的面积,即8×4×2=64(平方厘米);
综上可知:选项A增加表面积最多。
故答案选择:A。
熟练掌握长方体切割应沿着较大的面切分,这样增加的面积就最大是解题的关键。
17、C
【分析】观察个分数的特点,1的一半是,两个相加等于1;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大于,和大于1;两个加数都大于,和也大于1;如果两个加数都小于,则和小于1,据此分析。
【详解】A. +,两个加数都小于,和小于1;
B. +,两个加数都小于,和小于1;
C. +,第一个加数大于,第二个加数是,和大于1;
D. +,两个加数都小于,和小于1。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分数加法,关键是观察加数的特征,根据两个相加等于1,进行分析。
18、B
【解析】略
19、B
【解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详解】3×3×3
=9×3
=27(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
故选:B.
20、A
【分析】把这根木头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截去,还剩1-=,那么第二次最多截去,两次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第二次最多截去:1-=,
因为>,所以第一次截去的长。
故答案为:A
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21、A
【解析】此题可以这样判断,看分数的分子如果大于分母的一半,那么这个分数就比大,否则就比小,这样很快就能得出结果.
【详解】;; =;;;.
所以大于的有3个.
故选A
22、D
【分析】因为(a、b、c不为0)的值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三个字母的大小,可通过赋值法来解答。
【详解】设=(a、b、c不为0)可得a= ,b= ,c= ,则有a>b=c;
设=1(a、b、c不为0)可得a=3,b= ,c= ,则有a>c>b。
因此无法确定a、b、c的大小关系。
故选择:D。
此题考查分数加减乘除的相关运算,需要分情况 考虑,在(a、b、c不为0)的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a、b、c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定。
23、C
【详解】根据题意,m、n都是自然数,n÷m=8,由此可知n能被m整除,n是m的倍数,m是n的因数,两数成倍数关系,由此解答.故选C.
24、C
【分析】根据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结果比原数大;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结果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选项,<1,则a×<a;
B选项,a+0=a;
C选项,>1,则a×>a;
D选项,2.6>1,a÷2.6<a。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真分数、假分数和0的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结果比原数大;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结果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小。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25、
【解析】根据平移的特征, 把图形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3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平移后的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即可。
26、如图: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7、(1)
(2)
【解析】略
28、(1)3.75平方米
(2)3.375吨
【分析】(1)沙坑占地面积求的是沙坑的底面面积,长、宽已知,长乘宽直接计算即可;
(2)计算用沙量,需要先计算体积,底面积乘深度即可,然后计算用沙量。
【详解】(1)(平方米)
答:沙坑占地面积是3.75平方米。
(2)6分米=0.6米
(立方米)
(吨)
答:需要每立方米重1.5吨的细沙3.375吨。
任何柱体的体积,不论是棱柱,还是随后学习的圆柱,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表示。
29、4 7 30 30
【解析】略
30、5025平方厘米
【分析】这个手提袋是一个长35cm,宽15cm,高45cm的无盖长方体,根据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详解】35×15+(35×45+15×45)×2
=525+2250×2
=5025(平方厘米)
答:做一个这样的手提袋至少需要5025平方厘米牛皮纸。
本题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图片信息,得知该长方体为无盖长方体,计算表面积应少计算手提袋开口的一面。
31、144立方厘米
【详解】8×6×(5-2)=144(立方厘米)
答:梨的体积是144立方厘米.
32、 ; 千克
【解析】(1- )× =
5× = (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