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展开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2分)根据语境,给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注音,或为横线处选填恰当的汉字(只填写序号)。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习俗 (A.源 B.渊)远流长,至今传承不辍(A.zhuì B.chuò),“清明”本就有“气清景明”之意,蕴含着朴素的环保理念;因此,在延续祭祀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兴(A.xìng B.xǐng)利除弊,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并积极研发水 (A.溶 B.融)性寄思信笺、纸花等环保祭品,通过科技赋能让清明更“清明”。
2.(2分)小豫同学游郑州黄河游览区时,在一处正在重修的景点发现了一副对联的碎片,请将其重新组合为一副完整的对联(只填序号)。
①依稀 ②民族摇篮 ③争分夺秒 ④实乃 ⑤乾坤砥柱 ⑥立地顶天
上联:南瞻嵩岳 ①
下联:东去大河 ④
3.(8分)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纪昀《河中石兽》)
(2)蒹葭萋萋, 。(《蒹葭》)
(3)据《论语》记录,孔子曾以“ , ”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4)历史如滚滚江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超越时空,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杜甫“ , ”(《望岳》)的远大抱负激励着多少人勇攀高峰,文天祥“ ? ”(《过零丁洋》)的爱国热忱激励着多少人舍身报国……他们的身影或许已模糊在历史的烟云中,但他们的精神却长存于我们的文化中。
4.(4分)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班级准备开展“推广再生纸”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大家一起来“造纸】
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纸张,为了亲身体验其“诞生”过程,班长搜集了一种再生纸制作方法,请你将制作流程正确排序,并提取其中的基本步骤,以方便大家操作。
①把模具放到搅匀的纸浆中轻轻晃动,直到其表面的纸浆看起来平坦,然后将模具以水平姿势慢慢取出来。
②将捞取的湿片以纸、水1:2的比例,倒入果汁机中打成糊状的纸浆,再将纸浆倒进脸盆,加入等量的水稀释揽匀。
③将模具放在阳光充足的平坦地面上风干,风干过程中,也可用颜料轻轻着色或将花、叶等饰物贴到纸浆上,待风干后再将纸张从模具上轻轻揭下。
④将废纸剪成碎小的纸片,浸泡水中24小时。
请序号和基本步骤填写在空格上(每处不超过5个字)。
→ → →
5.(4分)【再生纸使用调查】
据说很多国家十几年前就已把再生纸作为办公、学习的日常用纸,那么,我国的再生纸使用状况如何?你们组找到了关于再生纸使用情况的最新资讯:2021年4月19日,某经济网站发布了《中国绿色消费地图》一文,称“宁夏青睐再生纸”,并附相关数据图(如图)。
(材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账号“人民资讯”)
【注】渗透率,这里指产品渗透率,又称产品普及率,是指在某一区域中,消费过某类产品的人数占该区域内目标总体人数的百分比。
为什么说“宁夏青睐再生纸”?请你作为小组代表,结合上面的数据图,给同学们简明扼要地讲解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二、阅读与鉴赏(共48分)
6.(12分)文学性文本阅读。
月下有霜
妈妈:
①夜里忽然醒来,听见天空有大雁的鸣叫,开始以为听错了,起身到窗边,看见天上有一轮圈月亮,一队大雁正从月亮边飞过去,有八只呢,大雁翅膀的银亮清晰可见。【A】我低头咬一下手指,确信这次真的不是做梦。
②大雁飞远,不见了,我还站在窗边。后来冷把我逼回床上,可我再也睡不着,于是打起手电筒在被窝里给你写信。节气很奇妙,虽然大人总说气候变暖,冬不像个冬,夏不像个夏,但是你看,刚过霜降,大雁就来了,还是很准呀。今天语文课上,姚老师教的,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霜降,霜降往后15天,每五天为一“候”,共分三“候”。“一候”里,像豺这类动物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了。爸爸说过,我们这里几十年都看不见豺。这真遗憾。“二侯”草木黄落,这是眼睛能看到的,爸爸在家那时候,每回去田里,或站在大门口看我走上去学校的公路,就会说,你看一过霜降,柿子树叶就添了黄红,蒙了霜气。【B】我觉得爸爸不像个农民,像个诗人。
③写到这儿的时候我仿佛听到爸爸的声音了,想起他说话的时候嘴里喷出一股股白烟,让霜降的日子显出温暖,又像是更冷了一点儿。你和爸爸还是每隔一月才能碰上两人的轮休日,转两趟车,行五十里地一起吃顿饭,见个面吗?奶奶说广州很大,我笑话她又没去过广州咋知道广州大。你和爸爸也说广州很大,到底有多大,比我们这里的月亮山大吧?山那边的王二妹,她妈妈每隔半个月就能来学校看她一次,带来家里的泡萝卜。萝卜又香又脆,好吃极了。我慢慢咀嚼,舍不得咽下最后一口,不是贪嘴,是我在萝卜的味道里想起妈妈你了。你在家的时候我们家也有这个味道的泡萝卜。
④上星期来了位作家阿姨到我们寄宿小学来采访。我们的体育课改成了和作家阿姨的见面会,我们在操场上列队迎接她。可能是我站在前排的缘故,阿姨走着走着,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在我的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使我打了个冷战,脊背上起了一片鸡皮疙瘩,真不适应。我多久没和人这样亲热了?有两年了,你的手、爸爸的手,都没有碰过我的身体。我现在很不喜欢和谁亲热,但是很奇怪,当鸡皮疙瘩从我的背上消失,当我的右脸由麻热变得清冷,我竟有些留恋这亲热的感觉。
⑤阿姨这一亲,我闻见她脖子里藏着像极了妈妈你的味道,我心里感动欢喜,却也有点儿难过,因为阿姨的味道挽留不住。我很想抓一下阿姨的手,把我的手放进她的手中,被她握住、拉着,走几步,我很想去她的怀里。
⑥估计她抱我也会嫌我重了。两年前爸爸抱我的时候,我把他的眼泪都压出来了。他说,闺女长高了变重了眼看就要抱不动了。现在我肯定更高、更重了。阿姨比爸爸瘦,也比你瘦,肯定是抱不动我的。要是有张椅子她坐着,我能在她腿上坐一会儿,也就满足了。但我们校长一点儿都没挽留她坐一会儿的意思。操场上只有两个空空的篮球架子,找不到一个可以坐的地方,我的心思也只能暗暗地放在肚子里。
⑦【C】我就这样眼看着阿姨走了。
⑧重阳节那天又来了一位电视台的姐姐,就是她让我在视频电话里看见了妈妈你。我看见你在那边只顾流眼泪,说话含糊不清,结结巴巴,都是病句,要是我那样造句子,语文作业肯定要重写(一个小鬼脸)。但我还是很心疼,我也没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只是重复那向“妈妈我想你,我也想爸爸了”。后来视频挂断了,但是你的一缕哭声从被掐断的视频里露了出来,像是谁把你的声音弄伤了,叫我很后悔。我连着几天都不能安心,晚上睡觉,有时候在梦里都听见你在哭。我觉得这是我不好,连带地,也不喜欢那个电视台来的姐姐了。后来又有个网站的大哥哥来采访,有三个同学在视频里和父母通话。【D】我只站在墙根,远远看着替他们担惊受怕。
⑨妈妈,你也给我写信吧。电话和视频里,咱们说话总是短,我每次也因为激动说不清话,电话挂断的时候声音就消失不见了,要把你散在空气里的声音抓住,实在太难了。那样的夜晚我总是会做不好的梦。信不一样,它上面的字,每回看着都是清楚的,能看,能摸,能枕着睡觉。妈妈,我知道你很累,爸爸也很累,可我还是盼望你能给我写一封信。你给我写一封信来吧,这样,我就可以有信陪着,等到过年了。
⑩今年过年,你们可要记得一定回来。
丫丫
2020霜降
(作者陈毓,选自2020年第12期《百花园》,有删改)
(1)文中的丫丫很久没有见到父母,所以眼前的景、事、物等无不勾起她对父母的想念,请简要梳理这些内容。
(2)做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请从文中四个画线语句中任选两个,自选角度做批注(形式不拘,能结合相关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思考、质疑、赏析等,符合情理即可)。
我选 处,我的批注:
(3)本文标题“月下有霜”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体会其中的情味。
(4)这是一篇“书信体”小说。采用书信的形式来写这篇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12分)实用性文本阅读。
文本一
横亘夜空的银河其实是一座可靠的“时钟”
横亘夜空的银河,不仅给世界各族人民带来许多遐想,还是一座可靠的“时钟”,昭告着不同的时令。它时而高挂南北,时而低垂东西;有时星光灿烂,有时又清辉淡雅。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它的明暗和走向,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
正月初八,天河回家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每逢初春时节夜幕降临的时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狮子座刚从东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标志﹣﹣冬季大三角①高悬于南天。这段时间正是农历的正月,旧时人们认为正月初八是天上的星君下界聚会的日子,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制作小灯来“接星”“祭星”,长辈还会教儿孙们认星。入夜后的银河在冬季大三角中穿过,从东南几乎横贯头顶再到西北,划出一道很高的弧线。但人们却很难看到它,因此有“正月初八,天河回家”一说。
原来,这段时间露出地平线的正是银河较窄较暗的部分,本身就很不醒目,再加上正月初八的上弦月恰好位于银河附近,月光的干扰很容易就让银河“隐身”了。其实不止是正月初八,由于高度、光度这两个因素都不太有利,整个春季我们都难以看到银河。
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
6月往后的傍晚,银河较亮的那一段开始从东方露出地平,并且高度日渐增加。一年中最适于夜观银河的时段终于到来。到了盛夏时节,甫一入夜,就可以看到它从南往东斜跨夜空。随着夜色渐深,银河越升越高,而且最灿烂的银心部分﹣﹣南边的天蝎座、人马座也正在此时登场。所以夏季银河最为耀眼,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星空主角。8月份入夜后的银河,从南往东再向北如拱桥般横跨天穹。这时我国多地正值而季,正如谚语所说,“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每年的七夕,妇女们要乞巧,农家要仰望银河,希望通过它来知晓一年的收成。在湖南的一些地区,有“天河搭屋脊,家家有饭吃;天河盖屋角,家家没吃喝”的说法。
天河东西,收拾锦衣
秋季也是观看银河的好时节。9月到10月夜幕低垂之时,头顶附近的夏季大三角②和银河正当中天。在南偏西方向,明亮的银河中心尚未落山,星光尽洒,惹人注目。随着夜转深沉,银河向东西偏转,银心也徐徐落下。这时银河由亮转暗,变得“清浅”“淡薄”,更增添了夜色的清凉。文人墨客对这段时间的银河着墨最多,例如“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日落星稀河汉微,清秋一点水萤飞”等。
中秋往后,天黑之后的银河日渐西偏,银心的下落时间也越来越早。待到10月下旬,一年中欣赏银河的最佳时段就接近了尾声。
初冬时节,入夜后的银河已经转成了东西方向,从东经北再到西,高度不算低但并不明亮,只有西边这一段比较清晰。这时候天气转冷,人们要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所以又有“天河东西,收拾锦衣”的说法。此时,银河流经的御夫座、英仙座等天区,是在背向银心的方向。相比于夏季银河,这里恒星稀疏、黯淡无光,只能隐约感觉到它的存在。要想再次领略银河的壮美,就需要耐心地等到来年了。
(作者李鉴,选自2021年03月16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冬季大三角,冬季星空主要景象。由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及猎户座的参宿四所形成的三角形。②夏季大三角,夏季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
文本二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当地时间2020年12月3日,欧洲航天局根据盖亚太空望远镜提供的数据绘制了一幅“史上最全面”的银河系地图,这幅地图包含18亿个天体的位置、距离和相对运动的详细信息,还有距离太阳326光年范围内的30多万颗恒星。通过这幅地图,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标。
带着“全面描绘银河系”的使命,盖亚太空望远镜于2013年12月发射升空,在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轨道上运行。在那里,地球引力和太阳引力达到平衡,天空景象也能一览无余。盖亚每分钟可以测量大约10万颗恒星,每天可以测量8.5亿个天体,两个月可以把整个天空扫描完毕。
过去几年里,盖亚传回的数据被广泛应用。通过盖亚,科研人员发现了100亿年前被银河系吞食的一个古老星系的残骸;观察到20颗恒星正在向银河系中心高速运动;识别出大约1000个可能允许生命存在的近日星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甚至根据盖亚数据改变了新视野号探测器的轨道,使其成功造访了太阳系中最遥远、最古老的天体之一Arrokoth。
(选自2020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首段点明银河在领悟自然节律中的作用,总领全文;后面三部分说明不同季节我们看到的银河的变化。
B.银河各部分明暗不均,在北半球中纬地区,夏秋两季适于观察银河,主要就是因为能看到其中最明亮的银心部分。
C.文本一用七夕之夜妇女们乞巧和农民仰望银河为例,是为了说明夏季银河的方位会影响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
D.文本二是科技新闻,首段介绍科技成果“史上最全面”的银河系地图,后两段介绍盖亚太空望远镜的使命、功能等。
(2)文本一按时间顺序,说明银河“昭告时令”的方式,请梳理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时令
银河的明暗
银河的基本走向
春季
①
②
夏季
最为耀眼
6月份从南往东斜跨夜空,7、8月份从南往东再向北
秋季
③
初秋,银河渐渐向东西偏转;中秋往后,银河日渐西偏
冬季
暗淡无光
④
(3)文本一和文本二使用的说明方法明显不同,前者多处引述资料,后者大量使用数据。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选用说明方法的原因。
8.(4分)《骆驼祥子》开篇对北平的洋车夫进行分类,有何用意?请结合下表及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年龄特征
所拉的车
生活状态或期待
二十以下,从十一二岁起开始拉车的
拉破车
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
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
租赁漂亮的车
拉“整天儿”,期待买上自己的车或者拉包车
岁数稍大,因身体原因跑得差的
拉八成新的车
拉“整天儿”或者“拉半天儿”再“拉晚儿”
四十以上,有多年拉车经历的
拉破车
渐渐知道早晚会死在马路上
四十以上,到了生和死的界限才被迫开始拉车的
拉最破的车
咬着牙,含着泪,血汗滴在马路上
9.有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感觉孙悟空前后判若两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理由。
10.(18分)古诗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关链接】
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①,卧醒花影,除林和靖②、李岣嵝③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即慧理④、宾王⑤,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节选自张岱《冷泉亭》)
注释:①枕石漱流:指隐居生活。②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③李岣嵝:明朝隐士。④慧理:晋朝高僧。⑤宾王:唐朝著名诗人骆宾王,相传在讨伐武则天失败后遁入空门。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思。
文言词句
参考方法
解释
是日更定矣
成语推断:亦复如是
更有痴似相公者
根据语境推断
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查阅词典:①等次 ②依次 ③停留 ④接连(《古代汉语词典》)
【只序号即可】
(2)请用“/”给相关链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画两处)。
余 故 谓 西 湖 幽 赏 无 过 东 坡 亦 未 免 遇 夜 入 城。
(3)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富有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课堂上,同学们就“张岱在湖心亭偶遇金陵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是“惊喜”,反方认为是“败兴”,假如你是反方,请结合文本和相关链接,阐述你方的理由。
11.(4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以下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接”“连”二字连接多个意象,展现出一幅浑然无际的壮美画面。
B.这首词以天帝与“我”之间的问答勾连上下两片,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C.“日暮”与前文的“晓”字照应,突出跋涉寻觅之久,暗寓年华老去之感。
D.“谩有”意为徒有、空有,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现了她对天帝的敬重。
(2)“风休住”这一呼告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三、写作(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巴甫洛夫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在激烈的争论中,人们很容易忘记真理。﹣﹣俗语
“争论”无处不在,你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过哪些争论?请以“那场的__________争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符合文体要求;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巴甫洛夫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在激烈的争论中,人们很容易忘记真理。﹣﹣俗语
请围绕“争论”这一话题,综合以上材料中的两到三则,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明确,论述有理有据;②符合文体要求;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2分)根据语境,给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注音,或为横线处选填恰当的汉字(只填写序号)。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习俗 A (A.源 B.渊)远流长,至今传承不辍(A.zhuì B.chuò),“清明”本就有“气清景明”之意,蕴含着朴素的环保理念;因此,在延续祭祀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兴(A.xìng B.xǐng)利除弊,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并积极研发水 A (A.溶 B.融)性寄思信笺、纸花等环保祭品,通过科技赋能让清明更“清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答案:
A B B A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2分)小豫同学游郑州黄河游览区时,在一处正在重修的景点发现了一副对联的碎片,请将其重新组合为一副完整的对联(只填序号)。
①依稀 ②民族摇篮 ③争分夺秒 ④实乃 ⑤乾坤砥柱 ⑥立地顶天
上联:南瞻嵩岳 ⑥ ① ⑤
下联:东去大河 ③ ④ ②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给的语句,梳理对联大意。这幅对联的大意是:向南远望嵩山,高耸入云,顶天立地,仿佛擎天的砥柱一般;黄河滚滚东流,一刻也不停息,确实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根据意思表达,结合对联特点,这幅联是:南瞻嵩岳立地顶天依稀乾坤砥柱,东去大河争分夺秒实乃民族摇篮。
答案:⑥;⑤;③;②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8分)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2)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蒹葭》)
(3)据《论语》记录,孔子曾以“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4)历史如滚滚江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超越时空,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杜甫“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望岳》)的远大抱负激励着多少人勇攀高峰,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的爱国热忱激励着多少人舍身报国……他们的身影或许已模糊在历史的烟云中,但他们的精神却长存于我们的文化中。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答案:
(1)可据理臆断欤(重点字:臆)
(2)白露未晞(重点字:晞)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4.(4分)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班级准备开展“推广再生纸”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大家一起来“造纸】
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纸张,为了亲身体验其“诞生”过程,班长搜集了一种再生纸制作方法,请你将制作流程正确排序,并提取其中的基本步骤,以方便大家操作。
①把模具放到搅匀的纸浆中轻轻晃动,直到其表面的纸浆看起来平坦,然后将模具以水平姿势慢慢取出来。
②将捞取的湿片以纸、水1:2的比例,倒入果汁机中打成糊状的纸浆,再将纸浆倒进脸盆,加入等量的水稀释揽匀。
③将模具放在阳光充足的平坦地面上风干,风干过程中,也可用颜料轻轻着色或将花、叶等饰物贴到纸浆上,待风干后再将纸张从模具上轻轻揭下。
④将废纸剪成碎小的纸片,浸泡水中24小时。
请序号和基本步骤填写在空格上(每处不超过5个字)。
④剪碎浸泡 → ②打浆稀释 → ①模具定型 → ③风干揭下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根据句子意思,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四个程序间有先后顺序。先是废纸剪成碎小的纸片,浸泡﹣﹣取的湿片,打成糊状的纸浆﹣﹣模具放到搅匀的纸浆中﹣﹣模具放在阳光充足的平坦地面上风干,将纸张从模具上轻轻揭下。
【解答】答案:
(1)④剪碎浸泡 ②打浆稀释(打成纸浆) ①模具定型(放模取浆/模具取浆 )③风干揭下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4分)【再生纸使用调查】
据说很多国家十几年前就已把再生纸作为办公、学习的日常用纸,那么,我国的再生纸使用状况如何?你们组找到了关于再生纸使用情况的最新资讯:2021年4月19日,某经济网站发布了《中国绿色消费地图》一文,称“宁夏青睐再生纸”,并附相关数据图(如图)。
(材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账号“人民资讯”)
【注】渗透率,这里指产品渗透率,又称产品普及率,是指在某一区域中,消费过某类产品的人数占该区域内目标总体人数的百分比。
为什么说“宁夏青睐再生纸”?请你作为小组代表,结合上面的数据图,给同学们简明扼要地讲解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
【解答】结合数据图可以看出:从再生纸销量同比增长幅度看,2020年宁夏增幅最大(排名全国第一);从再生纸的普及率看,2018、2020两年宁夏的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答案:
示例1: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中柱形的高低和曲线的起伏看,得出这一结论有两个依据:近年来,宁夏再生纸的年销售量同比增幅(长)和普及(渗透)率均在全国遥遥领先(都位居全国第一/都远远高出其他省份)/2018年到2020年宁夏再生纸的普及(渗透)率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八个省份。
作答示例2:同学们好,从这张数据图看,得出结论的依据有两个:从再生纸销量同比增长幅度看,2020年宁夏增幅最大(排名全国第一);从再生纸的普及率看,2018、2020两年宁夏的数据均居全国第一(均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2018年到2020年宁夏再生纸的普及(渗透)率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八个省份。
【点评】图文转换解题思路和步骤: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主体,弄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字数和格式要求。
二、阅读与鉴赏(共48分)
6.(12分)文学性文本阅读。
月下有霜
妈妈:
①夜里忽然醒来,听见天空有大雁的鸣叫,开始以为听错了,起身到窗边,看见天上有一轮圈月亮,一队大雁正从月亮边飞过去,有八只呢,大雁翅膀的银亮清晰可见。【A】我低头咬一下手指,确信这次真的不是做梦。
②大雁飞远,不见了,我还站在窗边。后来冷把我逼回床上,可我再也睡不着,于是打起手电筒在被窝里给你写信。节气很奇妙,虽然大人总说气候变暖,冬不像个冬,夏不像个夏,但是你看,刚过霜降,大雁就来了,还是很准呀。今天语文课上,姚老师教的,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霜降,霜降往后15天,每五天为一“候”,共分三“候”。“一候”里,像豺这类动物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了。爸爸说过,我们这里几十年都看不见豺。这真遗憾。“二侯”草木黄落,这是眼睛能看到的,爸爸在家那时候,每回去田里,或站在大门口看我走上去学校的公路,就会说,你看一过霜降,柿子树叶就添了黄红,蒙了霜气。【B】我觉得爸爸不像个农民,像个诗人。
③写到这儿的时候我仿佛听到爸爸的声音了,想起他说话的时候嘴里喷出一股股白烟,让霜降的日子显出温暖,又像是更冷了一点儿。你和爸爸还是每隔一月才能碰上两人的轮休日,转两趟车,行五十里地一起吃顿饭,见个面吗?奶奶说广州很大,我笑话她又没去过广州咋知道广州大。你和爸爸也说广州很大,到底有多大,比我们这里的月亮山大吧?山那边的王二妹,她妈妈每隔半个月就能来学校看她一次,带来家里的泡萝卜。萝卜又香又脆,好吃极了。我慢慢咀嚼,舍不得咽下最后一口,不是贪嘴,是我在萝卜的味道里想起妈妈你了。你在家的时候我们家也有这个味道的泡萝卜。
④上星期来了位作家阿姨到我们寄宿小学来采访。我们的体育课改成了和作家阿姨的见面会,我们在操场上列队迎接她。可能是我站在前排的缘故,阿姨走着走着,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在我的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使我打了个冷战,脊背上起了一片鸡皮疙瘩,真不适应。我多久没和人这样亲热了?有两年了,你的手、爸爸的手,都没有碰过我的身体。我现在很不喜欢和谁亲热,但是很奇怪,当鸡皮疙瘩从我的背上消失,当我的右脸由麻热变得清冷,我竟有些留恋这亲热的感觉。
⑤阿姨这一亲,我闻见她脖子里藏着像极了妈妈你的味道,我心里感动欢喜,却也有点儿难过,因为阿姨的味道挽留不住。我很想抓一下阿姨的手,把我的手放进她的手中,被她握住、拉着,走几步,我很想去她的怀里。
⑥估计她抱我也会嫌我重了。两年前爸爸抱我的时候,我把他的眼泪都压出来了。他说,闺女长高了变重了眼看就要抱不动了。现在我肯定更高、更重了。阿姨比爸爸瘦,也比你瘦,肯定是抱不动我的。要是有张椅子她坐着,我能在她腿上坐一会儿,也就满足了。但我们校长一点儿都没挽留她坐一会儿的意思。操场上只有两个空空的篮球架子,找不到一个可以坐的地方,我的心思也只能暗暗地放在肚子里。
⑦【C】我就这样眼看着阿姨走了。
⑧重阳节那天又来了一位电视台的姐姐,就是她让我在视频电话里看见了妈妈你。我看见你在那边只顾流眼泪,说话含糊不清,结结巴巴,都是病句,要是我那样造句子,语文作业肯定要重写(一个小鬼脸)。但我还是很心疼,我也没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只是重复那向“妈妈我想你,我也想爸爸了”。后来视频挂断了,但是你的一缕哭声从被掐断的视频里露了出来,像是谁把你的声音弄伤了,叫我很后悔。我连着几天都不能安心,晚上睡觉,有时候在梦里都听见你在哭。我觉得这是我不好,连带地,也不喜欢那个电视台来的姐姐了。后来又有个网站的大哥哥来采访,有三个同学在视频里和父母通话。【D】我只站在墙根,远远看着替他们担惊受怕。
⑨妈妈,你也给我写信吧。电话和视频里,咱们说话总是短,我每次也因为激动说不清话,电话挂断的时候声音就消失不见了,要把你散在空气里的声音抓住,实在太难了。那样的夜晚我总是会做不好的梦。信不一样,它上面的字,每回看着都是清楚的,能看,能摸,能枕着睡觉。妈妈,我知道你很累,爸爸也很累,可我还是盼望你能给我写一封信。你给我写一封信来吧,这样,我就可以有信陪着,等到过年了。
⑩今年过年,你们可要记得一定回来。
丫丫
2020霜降
(作者陈毓,选自2020年第12期《百花园》,有删改)
(1)文中的丫丫很久没有见到父母,所以眼前的景、事、物等无不勾起她对父母的想念,请简要梳理这些内容。
(2)做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请从文中四个画线语句中任选两个,自选角度做批注(形式不拘,能结合相关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思考、质疑、赏析等,符合情理即可)。
我选 A 处,我的批注: “咬了一下手指”这一细节,形象地写出了丫丫夜半从梦中醒来,恍惚之中不确定看到的情景是真是梦的心理状态。
(3)本文标题“月下有霜”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体会其中的情味。
(4)这是一篇“书信体”小说。采用书信的形式来写这篇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分析】作者因为大雁的鸣叫,因为如霜的月色而引起对父母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通过对作家阿姨的回忆,对王二妹妈妈做的泡萝卜的回忆等,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深切的思念。
【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梳理。第①段到第③段记叙的是作者是夜里听到天空有大雁的呼叫,感到天气转凉,想起了爸爷说过的“我们这里几十年都看不见豺”“你看一过霜降,柿子树叶就添了黄红,蒙了霜气”,想到了爸妈两人在广州的打工生活。第③段中的“山那边的王二妹,她妈妈每隔半个月就能来学校看她一次,带来家里的泡萝卜。萝卜又香又脆,好吃极了。我慢慢咀嚼,舍不得咽下最后一口,不是贪嘴,是我在萝卜的味道里想起妈妈你了。你在家的时候我们家也有这个味道的泡萝卜”是作者吃着王二妹妈妈带来的泡萝卜,想起了妈妈和妈妈做的泡萝卜的味道。第④段到第⑦段记叙的是学校里来了一个作家阿姨,她亲了我一下,我在她脖子里闻到了妈妈的味道。我想去她的怀里,可她可能会嫌我重,于是就又想起了爸爷抱自己的情景。第⑧段记叙的是电视台的姐姐让作者在视频里看到了妈妈,但时间很短,没有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这让作者更加相信妈妈,希望妈妈可以给自己写封信,这样自己就有信陪着,等到过年了。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A处:这是对作者的一处细节描写。联系语境,作者咬手指是为了确认自己听到了大雁的叫声是不是做梦。这个细节暗示了作者曾多次在梦中听到过大雁的叫声,听到了大雁的鸣叫,就意味着天气转凉,父母回家的日子就会越来越近,自己就可以看到父母了。这个细节既表现了作者急于确认的心理,也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深切的思念。
B处:这是作者对父亲的评价。联系语境,父亲说,“你看一过霜降,柿子树叶就添了黄红,蒙了霜气”,用语质朴,富有诗意,敏锐地从常见的乡村风物里捕捉到了一种淳朴的美好,有一种朴素的自然美,所以作者才会说父亲不像个农民,而像个诗人。作者对父亲的这一评价表现了她对父亲的爱与崇拜。
C处:这句话单句成段,富有画面感。读者仿佛看到了那位作家阿姨走远的情景。“眼看着”表现了作者的孤独落寞之情。联系前文,作者本想能在这位有着妈妈味道的作家阿姨腿上坐一会儿,然而校长却没有挽留她坐一会儿的意思。表现了作者怅然若失的情态和对于他人爱抚的渴望。
D处:别人同父母通话,作者站在墙根,远远地看着,替他们担心。说明作者无比相信妈妈,却害怕跟妈妈视频时,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简单的重复“妈妈我想你,我也想爸爸了”,视频挂断以后,只有更强烈的思念和牵挂。这种矛盾心理让人心疼。
(3)本题考查赏析题目。①题目“月下有霜”中的“霜”字点明了季节:秋季。“月下”点明了时间:晚上。月光清冷,如霜似雪,给人空旷寂寥之感。联系文本内容可知,作者于秋季一个有霜的夜晚,听到了大雁的鸣叫,从而引发了对父母的思念,题目“月下有霜”烘托了作者触景生情,思念双亲的孤独落寞之情。②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文本中并没有提到“霜”,只是提到了霜降节气,由此回忆起父亲对于“三候”的解释,想到父亲说话时的样子。月下不一定有霜,题目可以让读者想起李白的一句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皎洁清冷,如同霜雪一般。在这个寒冷无眠的夜晚,文本中提到了作者渴望亲人的爱抚与拥抱也就顺理成章了。③题目“月下有霜”既写景,又含情。写“明月皎洁,如霜似雪”之景,含“思念双亲,孤独寂寞”之情。作者夜晚忽然醒来,听到大雁的鸣叫,急忙来到窗边,看到大雁正从月亮边飞过,看到天地间一片寂寥,想到远在广州的父母,不知他们是不是也会想起自己。让人忧伤,惹人怜爱。
(4)本题考查赏析书信体的好处。①以书信体成文,弱化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以自己的心绪串联想若干个故事与场景。行文更加自由。既有对作者过去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经历,也有自己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既有事实,也有想象。两者交错进行,生动活泼。书信体的形式,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读者在阅读时感同身受,亲切自然。②以书信体成文,仿佛作者在直接与父母对话,更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作者因为大雁的鸣叫,因为如霜的月色而引起对父母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对一些往事的回忆,又加重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如对作家阿姨的回忆,对王二妹妈妈做的泡萝卜的回忆等,都让作者对妈妈的思念更加深重。文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如她对父亲的评价,认为父亲不像个农民,更像个诗人,与父母视频之后的失落与悲伤等,刻画了作者敏感细腻、纯真善良的形象,这些心理描写,唤起了读者对这位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情怜爱之情。
答案:
(1)①晚上醒来看到大雁飞远(感到天气转寒),丫丫想起了爸爸的话和爸妈的打工生活;②吃着王二妹妈妈带来的泡萝卜,丫丫想起了妈妈和她做的泡萝卜;③作家阿姨在丫丫脸蛋上亲了一口,让丫丫想念爸爸妈妈的爱抚和妈妈的味道;④短暂的视频电话,让丫丫更加想念、牵挂妈妈,盼着妈妈能给自己写信。
(2)【A】处。批注示例1:“咬了一下手指”这一细节,形象地写出了丫丫夜半从梦中醒来,恍惚之中不确定看到的情景是真是梦的心理状态。
批注示例2:“确信这次真的不是做梦”,暗示“月光下大雁飞过”的情景曾多次在丫丫的梦中出现。为什么丫丫会常常梦到这样的情景呢?因为大雁南飞,意味着天气转寒,年关将至,爸妈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丫丫日有所思,所以夜有所梦。
【B】处。批注示例1:这是丫丫对爸爸的评价,透露着她对爸爸的爱和崇拜——爸爸虽然是农民,却总能用诗意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诗意的语句描摹生活。
批注示例2: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长时间生活在农村的丫丫爸爸却能敏感地捕捉到自然变化之美,并能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难怪丫丫说他“不像个农民”而“像个诗人”。
【C】处。批注示例1:这句话独立成段,极具画面感,让我们仿佛看那个目送作家阿姨走远的小女孩落寞的身影,也更能体会她想要被阿姨抱在腿上而不得的怅然若失和对爱抚的渴望。
批注示例2:想象丫丫眼睁睁看着作家阿姨走远的情景,让人格外伤感,她的孤单落寞,她渴望被抱在怀里而不得的怅然,我感同身受。
【D】处。批注示例1:“只站在墙根”,“远远看着”说明丫丫上次跟妈妈视频通话之后心有余悸,她无比想念妈妈,却害怕跟妈妈视频,害怕视频挂断后更强烈的牵挂和忧伤,这种心理实在让人心疼。
批注示例2:跟经年不见的妈妈视频,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是求之不得的吧?毕竟能看到妈妈的模样,听到妈妈的声音啊,怎么能不欢喜不激动呢?可丫丫竟然是这种反应,我觉得小说这样写不合情理。
批注示例3:视频通话带给丫丫的感受让她为同学担惊受怕,这说明她是一个敏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3)示例1:“月下有霜”点明季节,写出了深秋时节月夜的清冷,给人以空旷寂寥之感;景中寓情,投射出丫丫夜半醒来,触境思亲时的落寞(失落、孤寂)之情。
示例2:丫丫写信,是在霜降那一天(节气)的夜晚,月下并不一定有霜,但月光容易让人联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清冷的月光让丫丫感觉大地仿佛蒙了一层寒霜,也让丫丫更加渴望温暖的怀抱,更加想念远方的父母。
示例3:“月下有霜”情景交融,月清冷如霜,霜洁白如月,清冷的月照着冰冷的霜,更给人心头增添了寒意;丫丫独自站在窗前,面对这苍茫天地、无边夜色,其情其景,何其忧伤!
(4)示例1: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弱化了小说情节,使行文更加自由,便于串联各种场景,在现实与回忆、想象之间灵活切换,展现丫丫和父母现在及过去的生活;丫丫在信中自述经历、处境和所思所感,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示例2:采用书信体的方式,让丫丫直接在信中向妈妈倾诉牵挂、思念之情,使这篇小说较之一般小说具有更强烈的抒情性;也便于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丫丫的敏感细腻、纯真善良,能唤起读者对这个小女孩儿的怜惜之情。
【点评】赏析词句要依据词句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词句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词句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
7.(12分)实用性文本阅读。
文本一
横亘夜空的银河其实是一座可靠的“时钟”
横亘夜空的银河,不仅给世界各族人民带来许多遐想,还是一座可靠的“时钟”,昭告着不同的时令。它时而高挂南北,时而低垂东西;有时星光灿烂,有时又清辉淡雅。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它的明暗和走向,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
正月初八,天河回家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每逢初春时节夜幕降临的时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狮子座刚从东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标志﹣﹣冬季大三角①高悬于南天。这段时间正是农历的正月,旧时人们认为正月初八是天上的星君下界聚会的日子,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制作小灯来“接星”“祭星”,长辈还会教儿孙们认星。入夜后的银河在冬季大三角中穿过,从东南几乎横贯头顶再到西北,划出一道很高的弧线。但人们却很难看到它,因此有“正月初八,天河回家”一说。
原来,这段时间露出地平线的正是银河较窄较暗的部分,本身就很不醒目,再加上正月初八的上弦月恰好位于银河附近,月光的干扰很容易就让银河“隐身”了。其实不止是正月初八,由于高度、光度这两个因素都不太有利,整个春季我们都难以看到银河。
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
6月往后的傍晚,银河较亮的那一段开始从东方露出地平,并且高度日渐增加。一年中最适于夜观银河的时段终于到来。到了盛夏时节,甫一入夜,就可以看到它从南往东斜跨夜空。随着夜色渐深,银河越升越高,而且最灿烂的银心部分﹣﹣南边的天蝎座、人马座也正在此时登场。所以夏季银河最为耀眼,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星空主角。8月份入夜后的银河,从南往东再向北如拱桥般横跨天穹。这时我国多地正值而季,正如谚语所说,“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每年的七夕,妇女们要乞巧,农家要仰望银河,希望通过它来知晓一年的收成。在湖南的一些地区,有“天河搭屋脊,家家有饭吃;天河盖屋角,家家没吃喝”的说法。
天河东西,收拾锦衣
秋季也是观看银河的好时节。9月到10月夜幕低垂之时,头顶附近的夏季大三角②和银河正当中天。在南偏西方向,明亮的银河中心尚未落山,星光尽洒,惹人注目。随着夜转深沉,银河向东西偏转,银心也徐徐落下。这时银河由亮转暗,变得“清浅”“淡薄”,更增添了夜色的清凉。文人墨客对这段时间的银河着墨最多,例如“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日落星稀河汉微,清秋一点水萤飞”等。
中秋往后,天黑之后的银河日渐西偏,银心的下落时间也越来越早。待到10月下旬,一年中欣赏银河的最佳时段就接近了尾声。
初冬时节,入夜后的银河已经转成了东西方向,从东经北再到西,高度不算低但并不明亮,只有西边这一段比较清晰。这时候天气转冷,人们要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所以又有“天河东西,收拾锦衣”的说法。此时,银河流经的御夫座、英仙座等天区,是在背向银心的方向。相比于夏季银河,这里恒星稀疏、黯淡无光,只能隐约感觉到它的存在。要想再次领略银河的壮美,就需要耐心地等到来年了。
(作者李鉴,选自2021年03月16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冬季大三角,冬季星空主要景象。由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及猎户座的参宿四所形成的三角形。②夏季大三角,夏季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
文本二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当地时间2020年12月3日,欧洲航天局根据盖亚太空望远镜提供的数据绘制了一幅“史上最全面”的银河系地图,这幅地图包含18亿个天体的位置、距离和相对运动的详细信息,还有距离太阳326光年范围内的30多万颗恒星。通过这幅地图,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标。
带着“全面描绘银河系”的使命,盖亚太空望远镜于2013年12月发射升空,在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轨道上运行。在那里,地球引力和太阳引力达到平衡,天空景象也能一览无余。盖亚每分钟可以测量大约10万颗恒星,每天可以测量8.5亿个天体,两个月可以把整个天空扫描完毕。
过去几年里,盖亚传回的数据被广泛应用。通过盖亚,科研人员发现了100亿年前被银河系吞食的一个古老星系的残骸;观察到20颗恒星正在向银河系中心高速运动;识别出大约1000个可能允许生命存在的近日星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甚至根据盖亚数据改变了新视野号探测器的轨道,使其成功造访了太阳系中最遥远、最古老的天体之一Arrokoth。
(选自2020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本一首段点明银河在领悟自然节律中的作用,总领全文;后面三部分说明不同季节我们看到的银河的变化。
B.银河各部分明暗不均,在北半球中纬地区,夏秋两季适于观察银河,主要就是因为能看到其中最明亮的银心部分。
C.文本一用七夕之夜妇女们乞巧和农民仰望银河为例,是为了说明夏季银河的方位会影响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
D.文本二是科技新闻,首段介绍科技成果“史上最全面”的银河系地图,后两段介绍盖亚太空望远镜的使命、功能等。
(2)文本一按时间顺序,说明银河“昭告时令”的方式,请梳理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时令
银河的明暗
银河的基本走向
春季
① 银河较暗
② 从东南到西北
夏季
最为耀眼
6月份从南往东斜跨夜空,7、8月份从南往东再向北
秋季
③ 由亮转暗
初秋,银河渐渐向东西偏转;中秋往后,银河日渐西偏
冬季
暗淡无光
④ 由东到西
(3)文本一和文本二使用的说明方法明显不同,前者多处引述资料,后者大量使用数据。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选用说明方法的原因。
【分析】本题为有关“银河”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第二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三题考查说明方法。
【解答】(1)ABD.正确。
C.有误,原文是“每年的七夕,妇女们要乞巧,农家要仰望银河,希望通过它来知晓一年的收成”,“是为了说明夏季银河的方位会影响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理解错误。
故选:C。
(2)①结合“这段时间露出地平线的正是银河较窄较暗的部分”“整个春季我们都难以看到银河”可知,春季银河较暗;②由“从东南几乎横贯头顶再到西北,划出一道很高的弧线”可知走向:从东南到西北;③结合“秋季也是观看银河的好时节”“这时银河由亮转暗”可知,秋季由亮转暗;④由“初冬时节,入夜后的银河已经转成了东西方向,从东经北再到西”可知,冬季银河的基本走向:由东到西。
(3)文本一重在说明银河的不同状貌具有昭示时令的作用,恰当引用资料增强说服力,增添文章的趣味性;本文二重在说明史上最全面的银河系地图及盖亚太空望远镜对绘制地图和开展相关研究的巨大贡献,使用数字,能够准确清晰地说明“盖亚”计划耗时之长、耗资之巨、观测之广、作用之大,让读者对科技的神奇力量心生赞叹。同时说明发现、识别、观测星体是盖亚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任务。
答案:
(1)C
(2)①银河较暗(暗淡/几乎看不见) ②从东南到西北 ③由亮转暗 ④由东到西(从东经北再到西)
(3)因为文本一重在说明银河的不同状貌具有昭示时令的作用,而我国有不少谚语和诗句能体现银河与时令关系,恰当引用这些资料,可使观点依据充分,同时还能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学性;而本文二重在说明史上最全面的银河系地图及盖亚太空望远镜对绘制地图和开展相关研究的巨大贡献,大量使用数字,能够准确清晰地说明这一点,令人信服;人们对宇宙中的未知星体充满好奇,而发现、识别、观测星体是盖亚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任务,使用数字能具体准确地说明这一点。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8.(4分)《骆驼祥子》开篇对北平的洋车夫进行分类,有何用意?请结合下表及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年龄特征
所拉的车
生活状态或期待
二十以下,从十一二岁起开始拉车的
拉破车
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
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
租赁漂亮的车
拉“整天儿”,期待买上自己的车或者拉包车
岁数稍大,因身体原因跑得差的
拉八成新的车
拉“整天儿”或者“拉半天儿”再“拉晚儿”
四十以上,有多年拉车经历的
拉破车
渐渐知道早晚会死在马路上
四十以上,到了生和死的界限才被迫开始拉车的
拉最破的车
咬着牙,含着泪,血汗滴在马路上
【分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祥子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
【解答】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主旨的能力。从表格来看,最左边一列是拉车的人年龄,是从年轻到年老排列的,年龄不同,他们所拉的车也不同,最右边一列是拉车人的命运,不管什么年龄的拉车人,他们的生活都很辛苦,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凄惨。表格展示的是北平城里所有拉车人的命运,祥子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他的悲剧可以说是必然的。写所有拉车人的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类底层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据此分析祥子悲剧的必然性和小说的主旨即可。
答案:
示例一: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从上表看,在当时的北平城,不同年龄的洋车夫结局都是凄凉的;祥子作为其中的一员,尽管年轻力壮、腿脚灵利、吃苦耐劳,一次次为了目标拼尽全力,但他通过拉洋车改变命运的梦想依然落空了;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祥子以及像祥子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示例二: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小说主旨。介绍这一类人的处境和命运,生动再现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环境的残酷和生计之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明祥子的悲剧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增强了小说的批判性(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9.有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感觉孙悟空前后判若两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理由。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能力。《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天地孕育的石猴,因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后拜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孙悟空学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又大闹东海龙宫,寻得如意金箍棒和凤翅紫金冠等披挂。孙悟空在第342岁时,大闹地府,被玉帝招安。后知道自己做的是养马的官,大怒,打出南天门,自封“齐天大圣”。玉皇大帝命托塔天王李靖派兵镇压,悟空大战天兵天将,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保护唐僧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他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取得真经,被封为斗战胜佛。从孙悟空的经历来看,他跟随唐僧之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跟随唐僧之后,因受紧箍咒的束缚,变得俯首帖耳,从这一点来说,孙悟空前后判若两人。孙悟空跟随唐僧前为众猴子探得水帘洞,为猴子们长生不老去学艺、撕毁生死簿,剿灭混世魔王,跟随唐僧后斩妖除魔,保护师父尽职尽责,这些都是他有担当的表现,从这一点来看,孙悟空没有变。解答此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即可。
答案:
示例1:同意。因为被压在五行山之前的孙悟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服管教,具有反抗精神,它带着猴子猴孙在花果山逍遥度日,大战来剿灭他的天兵天将,为反抗不公平待遇而大闹天宫,可谓潇洒自由、勇武豪迈;但是戴上紧箍咒之后,就锐气全消,变得俯首帖耳,对各路神仙唯唯诺诺,即使在唐僧那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也不反抗了;而且本事也变得不那么高强,所以感觉前后他前后判若两人。
示例2:不同意。因为他始终都是那个有担当、有个性的孙悟空。刚出世不久,他就勇探水帘洞,给猴子们找了一个安身之处;为了让猴子猴孙长生不老,他不远万里去学艺;为了保护猴子的家园,他去剿灭了前来骚扰的混世魔王;跟随唐僧取经之后,他又一路斩妖除魔,兢兢业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做“美猴王”还是做唐僧的徒弟,都很有责任感,勇于任事。带上紧箍咒后他虽然不那么顽劣了,但仍然爱说真话、爱恶作剧,动辄非议神仙菩萨,保持着率真的个性。
示例3:不同意,因为前后的孙悟空既有不变的地方,也有变的地方。他身上勇敢好斗、敢于担当的精神始终未变,但他无法无天的自由个性和反抗权威的叛逆精神却大大收敛了。做美猴王、齐天大圣时,他尽职尽责保护猴子们和家园的安全,被唐僧收为徒弟后他尽心尽力护佑师傅,勇斗妖魔鬼怪。但因为五行山下五百年的羁押和紧箍咒的约束,他身上追求自由和反抗约束的精神被消磨殆尽,即使受到唐僧不公正的谴责,即使对天神们降下妖怪为非作歹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反抗不得。
示例4:不同意。因为人随着经历、阅历的丰富而渐渐成长变化是正常的,孙悟空也一样,他始终都是他自己,不过是渐渐地成长、成熟了而已。他本是自然育化的石猴,无人管教,追求绝对的自由,不服任何管辖拘束,扰龙宫、闯地府、闹天宫,任性妄为;但大闹天宫的失败、五行山下五百年的修炼、菩萨和师傅的指点及取经路上的磨砺,让他渐渐变得理性、克制,曾经唯我独尊的英雄变成了一个保护群体、信念坚定的英雄,在修炼心性、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从石猴到取经人再到斗战胜佛的变化。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10.(18分)古诗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关链接】
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①,卧醒花影,除林和靖②、李岣嵝③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即慧理④、宾王⑤,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节选自张岱《冷泉亭》)
注释:①枕石漱流:指隐居生活。②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③李岣嵝:明朝隐士。④慧理:晋朝高僧。⑤宾王:唐朝著名诗人骆宾王,相传在讨伐武则天失败后遁入空门。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思。
文言词句
参考方法
解释
是日更定矣
成语推断:亦复如是
这
更有痴似相公者
根据语境推断
还
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查阅词典:①等次 ②依次 ③停留 ④接连(《古代汉语词典》)
① 【只序号即可】
(2)请用“/”给相关链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画两处)。
余 故 谓 西 湖 幽 赏 无 过 东 坡 亦 未 免 遇 夜 入 城。
(3)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富有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课堂上,同学们就“张岱在湖心亭偶遇金陵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是“惊喜”,反方认为是“败兴”,假如你是反方,请结合文本和相关链接,阐述你方的理由。
【分析】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链接材料译文
我住在西湖的时候,常常住在船上,每夜观赏湖上的明月,然而现在我又在灵隐避暑,夜里坐在冷泉亭里,又夜夜对着山间的明月,哪有心情欣赏这皎洁的月色呀。原来我以为能欣赏西湖的幽静之美的人是苏东坡,为此,我曾夜里进城。要说在幽深的山里寂静无人,皓月当空,投身于山野之间,花草之畔,过隐居生活的,除林和靖、李岣嵝之外,也再没有谁了。即使是慧理、宾王,我也不认为他们达到了这样的层次。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亦复如是:也是这样。是:这。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更:还。
亦不许其同在卧次:我也不认为他们达到了这样的层次。次:等次。故选:①。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原来我以为要说能欣赏西湖的幽静之美,没有能超过苏东坡的,为此,我也曾夜里进城。据此断句为: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句意: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作者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从上下文来看,为下文写作者看到“上下一白”的奇景作铺垫,也使后文中偶遇金陵人更显意外。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见解阐述。结合文本和相关链接,找出能证明作者“败兴”的相关语句来概括,能做到有理有据即可。例如,从“独往湖心亭看雪”“而今又避嚣灵隐”“亦不许其同在卧次”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有孤高自赏、遗世独立的情怀,从“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强饮三大白而别”,独往赏雪,意外遇客,勉强喝酒,然后仓促告别,并无与知音共赏雪景之意。所以我们认为张岱是乘兴而去,又因为独游西湖不成败兴而归。
答案:
(1)这;还;①
(2)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
(3)寥寥十个字即写出了雪之大、下雪时间之久和大雪后万籁俱寂的特点,令人想到当时雪之深,天之寒;用环境描写突出作者雪夜游西湖的痴(高雅情趣),为下文写作者看到“上下一白”的奇景作铺垫,也使后文中偶遇金陵人更显意外。
(4)①从作者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而今又避嚣灵隐”,不许别人“同在卧次”等可以看出,作者有孤高自赏、遗世独立的情怀;②作者特在更定之后才出发独往湖心亭看雪,想独自在那里欣赏西湖雪景,但到了亭上却发现早已有人在,自然难免扫兴;③从“见余大喜”“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而别”等来看,高兴、主动的一方是“金陵人”,张岱更像是被动接受对方邀请,碍于礼节勉强应酬;④张岱前往湖心亭看雪时,“拥毳衣炉火”,做好了坐在湖心亭赏雪景的准备,但见了金陵人后勉强喝了三杯酒即仓促告别,并无与知音共赏雪景之意。所以我们认为张岱是乘兴而去,又因为独游西湖不成败兴而归。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1.(4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以下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句用“接”“连”二字连接多个意象,展现出一幅浑然无际的壮美画面。
B.这首词以天帝与“我”之间的问答勾连上下两片,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C.“日暮”与前文的“晓”字照应,突出跋涉寻觅之久,暗寓年华老去之感。
D.“谩有”意为徒有、空有,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表现了她对天帝的敬重。
(2)“风休住”这一呼告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分析】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两者象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词人的思想情感。“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一问一答之中,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答案:
(1)D
(2)蕴含着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厌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期望借助外力实现愿望(渴望借助风力将小舟吹到仙山去)的强烈诉求。
译文: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写作(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巴甫洛夫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在激烈的争论中,人们很容易忘记真理。﹣﹣俗语
“争论”无处不在,你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过哪些争论?请以“那场的__________争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符合文体要求;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那场”特指一场;“争论”争吵、辩论。“XX”可以补写:有意义、激烈、难忘等修饰语。可以考虑为什么争论,争论的过程以及结果,有什么意义等。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可以是人与动物的争论,可以是物品之间的争论。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或童话。
【解答】
那场激烈的争论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书桌上的铅笔盒里发出了阵阵声音。
橡皮第一个哭诉道:“以前我的皮肤非常白,大家都夸我好看,可最近,我被主人用的身上黄一块,黑一块,我都变成丑八怪了!”铅笔也说:“主人每天都把我放在布满垃圾的铅笔盒里,我的身上沾满了橡皮屑和钢笔墨,他也不擦干净。”钢笔说:“没错,以前我穿着蓝色的外衣,就像天空的颜色那样,好看极了。可是现在呢?蓝外衣都要变成黑外衣了!”尺子说:“你们有我惨吗?小主人经常拿我打着玩,好几次把我摔在地上,我的腰都要断了!”这时,他们的老大,铅笔盒发话了:“你们看看我,本来四四方方的,现在由于主人不爱惜,身上凹凸不平,好看的油漆也掉了,而且主人把什么垃圾都往我里面放,真是受不了!”……
文具们都纷纷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委屈,铅笔大声说:“要不我们集体藏起来吧,让主人找不到我们,就不会再虐待我们了!”其他文具纷纷赞同。于是,他们藏到了房间的角落里。
第二天早晨,小主人要去上学了,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铅笔盒,一想到今天还要期中考试,他着急得哭了起来,嘴里还说着:“我的铅笔盒,你在哪里啊,现在我才发现你对我来说真重要,你出来好吗!”“铅笔铅笔,没有你我就不能写字,橡皮啊,没有你我就没法改错,没有尺子我就不能画图……求求你们快出来好吗?我一定好好爱护你们!”文具们听了小主人的话就从角落里出来了。
从此以后,小主人懂得了爱护文具,每当自己的文具脏了,他都会第一时间去清理,文具们都干干净净的。
【点评】本文是一篇童话,小作者通过想象橡皮、铅笔、尺子、钢笔的特点,制造了一局争吵,表达对主人的反抗,从而让小主人懂得了爱护文具。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巴甫洛夫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在激烈的争论中,人们很容易忘记真理。﹣﹣俗语
请围绕“争论”这一话题,综合以上材料中的两到三则,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明确,论述有理有据;②符合文体要求;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争论”,要求围绕三则材料中的内容,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第一句,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强调了争论最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认识。第二句,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突出了另一种争论的形式,跟自己争论,也就是思考,思索。第三句,在激烈的争论中,人们很容易忘记真理,侧重于激烈的争论容易让 人情绪失控失去理智。可经结合第一、三句谈争论的利弊:结合第一、二句,谈独立思考和争论交流各有所长。正面立意:①要敢于和自己争论,才能让自己有更为深入的思考;②争论是思维碰撞的火花,能让人在争论中对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 反而立意:争论容易让人失去理智而忽视了原则、事实和真理。确定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即可。
【解答】
争论,要正确、合理
波涛与波涛之间的碰撞,会产生美丽的浪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呢?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家人之间的争论常常发生,有些争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有些却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要说:我们要争论,更要正确、合理地争论。
争论的“争”字体现了一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态度。我们平时不是遇到很多疑难、困惑吗?这时候,我们要敢于争论,打破迷信的束缚和权威的压抑,努力发表个人的见解。当欧洲正处于牛顿的“微粒说”一统天下的时候,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师波尔却敢于对此提出疑问,坚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后来闻名全球的光的“波动说”。试想,没有勇气的人又怎能向权威挑战,为寻求真理而不顾一切呢?我们不应该怯懦,而要高举起勇气的火把,照亮前进的道路。因为我们是为寻求真理而争,真理越争越明。
当然,我们在争论时还要注意方法的正确与合理,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理服人﹣﹣有理不在声高嘛。事实上,光凭一时的冲动是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的。勇气只是火箭的动力,要把火箭发射到宇宙还需要正确的操作与合理的方法。所以,我们在争论的时候要因人而异,注重方法,讲究风度。假使只顾向前冲,不懂争论的策略,那么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把事情办糟,甚至会撞得头破血流。
争论的前提是争论的问题有可“争”之处。假如去争一些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或为了一点小小的意见不合而争得你死我活,那就失去争论的真正意义了。我们的时代为青年人创造了畅所欲言的环境,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特别是对一些原则问题,我们要敢于争论。没有“争论”的时代是可悲的,没有争论的民族是可怜的。“争”出成果,“争”出进步,将争论引进我们的学校、社会,我们的国家将步步强盛,日日繁荣。
争论吧,带着你的一颗无畏的心!
争论吧,紧紧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方向!
争论吧,让我们在争论中成长、成熟!
【点评】文章开篇提出“争论”的话题。然后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我们要争论,更要正确、合理地争论。接着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我们要敢于争论”的观点,紧接着进行道理论证,证明了“我们在争论时还要注意方法的正确与合理”的观点。最后运用排比句,语气强烈,句式整齐,深化论点,总结全文。本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有力,论证全面,很有说服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8:57:12;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思悟,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古诗文默写, 名著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问题, 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整本书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