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4567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4567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若图中洋流为暖流,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模拟考试卷高三地理(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前,我国辽宁省红沿河核电厂已实现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产能为10080立方米/天。一直以来,我国紧跟世界前沿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成果颇丰。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场上,我国成功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式亮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将A.提升海水淡化技术 B.导致核电站余热浪费C.降低核能发电成本 D.为核电机组提供冷却水2.相比核电站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规模更小的“玲龙一号”的特点是A.产能较强 B.灵活性差C.用途广泛 D.安全性差3.大力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供大量廉价能源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D.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答案】1.D2.C3.D【解析】1.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不能提升海水淡化技术,A错误。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会导致核电站余热浪费,B错误。利用核电站余热不能降低核能发电成本,C错误。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产生了淡水,可以为核电机组提供冷却水,D正确。故选D。2.小型核反应堆产能较小,A错误。小型核反应堆灵活性强,B错误。小型核反应堆用途广泛,C正确。小型核反应堆安全性强,D错误。故选C。3.核能适合在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使用,尤其是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力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的最主要目的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核能不是廉价能源,A错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是最主要目的,B错误。核污染比较严重,不可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C错误。故选D。下图为世界某海域局部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海域所在半球及季节可能为①北半球夏季 ②南半球夏季 ③北半球冬季 ④南半球冬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若图中洋流为暖流,则A.自北向南流动 B.位于中高纬海区C.此时段多海雾 D.地处东北信风带【答案】4.C5.B【解析】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学科素养方面侧重对考生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考查。需要结合材料介绍和图形判读,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4.若n、m等温线在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则陆地气温高,应为北半球夏季;若n、m等温线在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低纬)凸出,陆地气温低,应为南半球冬季,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5.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若图中洋流为暖流,则由低纬流向高纬,故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流且位于大陆西岸,应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因为北中球中低纬大陆西岸为寒流,B正确,A错误。此时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则陆地气温高,应为北半球夏季,暖流海区冬季多海雾,C错误。东北信风带主要影响低纬度海区,D错误。故选B。二十四道拐是地名,也是一段二十四道弯的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1千米处。该公路是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呈“S”型依山势而建,全程约4千米,是理想的山区公路汽车爬坡比赛赛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二十四道拐”是理想的山区公路汽车爬坡比赛赛场,其原因主要是A.路面湿润光滑,易发生驾驶事故 B.“S”型弯道多,比赛观赏性强C.道路弯弯曲曲,驾驶刺激性较强 D.道路弯多坡陡,驾驶技术要求高7.该公路在60度的斜坡上呈“S”型依山势而建的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缺乏坡度小的缓坡 B.地形闭塞,无运输量较大的铁路C.为保障当地居民出行及货运安全 D.“S”型设置,延长了公路里程8.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在山林“S”型弯道上设置转弯镜,合理的是A.外弯道处设置凸面镜 B.外弯道处设置凹面镜C.内弯道处设置凹面镜 D.内弯道处设置凸面镜【答案】6.D7.A8.A【解析】本题以贵州二十四道拐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线的布局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侧重对考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考查。需要结合材料介绍和图形作答,要求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做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观察和所学知识得出结论。6.二十四道拐作为公路爬坡比赛赛场主要是因为道路多陡坡,并且弯道驾驶技术要求较高。A选项不是作为比赛赛场的原因,B和C选项未考虑道路对爬坡赛的影响。故选D。7.该地山地坡度大,修建“S”型公路可以减小道路坡度,方便车辆行驶,A正确;地形闭塞,无运输量较大的铁路与“S”型道路无关,B错误;为保障当地居民出行及货运安全可打隧道或降低坡度,关系不大,C错误;延长了公路里程只是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8.凸面镜主要是解决地形通视障碍问题,用来观察看不到的视野盲区,为了弯道两方向的来车都能看见对面道路情况,根据镜面反射的原理,应在弯道外侧(山路拐弯的外侧,类似河流凹岸处)设置凸面镜,可以扩大司机视野,用于保障汽车行车安全,故选A。秦岭-大巴山是中国地理的天然界限,区内山高谷深,植被分异明显,图1示意秦岭-大巴山部分区域。图2示意秦岭太白山、大巴山区神农架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垂直带谱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秦岭-大巴山对气流的屏障作用促进了自然植被的A.南北分异 B.垂直分异 C.东西分异 D.非地带性10.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山体对其内部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其对林线、雪线高度产生影响。下列地点受山体效应影响最大的是A.神农架南坡 B.神农架北坡 C.太白山南坡 D.白水江自然保护区11.从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来看,大巴山与秦岭相比可能更适合作为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C.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D.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答案】9.A10.D11.C【解析】9.秦岭-大巴山脉为东西走向,对暖湿的东南季风产生阻碍作用,导致南北两侧降水和热量出现差异,形成南北分异,BCD错误,故选A。10.根据材料关键词句“山体降起对山体内部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再根据图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林线上限最高,且海拔最高,隆起山体对内部的增温作用最明显,ABC错误,故选D。11.神农架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巴山,太白山属于秦岭,根据图表大巴山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而秦岭则没有亚热带植被分布,植被体现出来的差异来源于温度的差异,ABD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苹果园铺设反光膜是苹果套袋的一种配套技术,我国很多地区已广泛使用。苹果套袋可改善苹果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残留等,但与不套袋果园相比,套袋果园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果园反光膜铺设,套袋果园一般在果实脱袋3~5天后进行,未套袋的果园宜在果实采摘前30~40天进行。(1)简析铺设反光膜对果园土壤的有利影响。(6分)(2)说明反光膜对苹果园果实品质的改善作用。(6分)(3)与不套袋果园相比,指出套袋果园成本高出部分的构成。(6分)(4)分析套袋果园铺设反光膜在果实脱袋3~5天后进行的原因。(4分)【答案】(1)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保墒;(2分)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有利于土壤保温;(2分)避免雨后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2分)(2)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均匀;(2分)光合作用效果增强,有利于提高果实含糖量;(2分)光照充分,促进果实生长,有利于增加果实个体体积、重量。(2分)(3)套袋购买费用;(2分)套袋人工成本;(2分)脱袋人工成本(果袋摘除成本)。(2分)(4)果实长期处于黑暗袋内环境,脱袋后暴露在阳光下,需要适应阳光照射;(2分)刚脱袋的果实果皮较脆弱,铺设反光膜,强烈的光照易造成果实灼伤或烧果。(2分)【解析】本题组主要考场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的相关知识。由于铺设反光膜的成本较高,在铺设时应注意选择果园。对生产高档无公害、外贸出口的果园比较合适。铺设反光膜时要内高外低,这样可以使雨水流向行间,以防膜面积水而影响反光效果。许多果农图省事,直接将反光膜铺于果园行间地面,雨后膜面积水严重,反光效果差。压膜不宜用土,以防将反光膜弄脏,影响反光效果。膜面不能拉得太紧,以防气温降低时,反光膜冷缩破裂。(1)苹果园铺设反光膜是苹果套袋的一种配套技术,它可以反射太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土壤保墒,铺设反光膜,阻挡土壤热量散失,有利于土壤保温;避免雨后阳光蒸发、水分流失、土壤板结,从而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果园铺设反光膜是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辐射,来改善整个果园尤其是树冠内膛、下裙枝等部位的光照条件,使这些部位的果实尤其是果实不易着色的部位(如弯洼、梗注)充分看色,增加全红果数量,进而达到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目的。(3)果园要套袋,就需要增加下列成本:购买套袋的费用、果实套袋的工人工资;采摘时脱袋的工人工资。(4)铺设反光膜在果实脱袋3~5天后才可以进行,因为套袋的果实长期处于黑暗袋内环境,一旦脱袋,暴露在阳光下,需要适应阳光照射;刚脱袋的果实果皮较脆弱,铺设反光膜,强烈的光照易造成果实灼伤或烧果,所以不可以马上就铺设反光膜。铺设方法:顺树行铺在树冠两侧,反光膜的外边与树冠的外缘齐。铺设时将成卷的反光膜放于果园的一端,然后倒退着将膜慢慢滚动展开,边展开边用石头、砖块或绳子压膜,也可将撑枝用的树棍抬起压在膜上。压膜不宜用土,以防将反光面弄脏影响反光效果。压膜时应注意不要将膜刺破。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防波堤,是防御波浪入侵,用来掩护部分水域的建筑物,也是沿海港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波堤掩护的水域常有一个或几个口门供船只进出。卡拉奇集装箱深水港防波堤工程项目,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等承建,工程范围包括西外堤、东堤、西内堤、护岸和旧堤修复,防波堤堤头最大水深18m.该工程是中国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巴两国全方位友谊的重要载体。(1)说明港口修建防波堤的主要作用。(6分)(2)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简析港口运输中集装箱的主要优势。(8分)(3)说明卡拉奇深水港防波堤东堤设计为弧形的原因。(4分)(4)简述卡拉奇深水港防波堤工程对港口及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6分)【答案】(1)阻挡泥沙进港,减轻港内淤积;(2分)防御波浪人侵,保证港口水城水面平稳,便于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2分)深堤内侧可兼作码头,供船舶停靠,节省投资。(2分)(2)节省包装与仓储费用,降低营运成本;(2分)集装箱坚固密封,保证货物存放安全;(2分)便于机械化装卸,提高运输效率;(2分)装载货物多,可叠放,利于提高港口吞吐量。(2分)(3)防波堤的弧形设计,有利于分流消浪;(2分)弧形结构能分散堤体承受的水压,提高堤体的稳定性。(2分)(4)提高卡拉奇深水港的港口服务能力;(2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2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分)【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港口的防波堤和集装箱的作用的有关知识。集装箱的缺点主要在于:包装的费用会贵一点;一般来说,船公司只要求一个公司包一个箱,那如果你的货物装不了一个箱的,那相对来说费用也贵;有重量的限制,如果超重的,要加收费用。(1)防波堤是为阻断波浪的冲击力、围护港池、维持水面平稳以保护港口免受坏天气影响、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而修建的水中建筑物。防波堤还可起到防止港池淤积和波浪冲蚀岸线的作用。它是人工掩护的沿海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主要优势:能长期的反复使用,具有足够的强度;途中转运不用移动箱内货物,就可以直接换装;可以进行快速装载和卸载;货物的装满和卸空很方便;容积大,装的货物多;规格标准,在港口和船上可以层叠摆放,节省大量空间。(3)防波堤的弧形设计,有利于将海浪分开、减少对海岸的冲积;弧形结构能将堤体承受的水压分散减轻压力,提高堤体的稳定性。(4)建设防波堤,可以提供更多的停泊位置,提高卡拉奇深水港的港口服务能力;扩大港口的安全系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020年12月7日第二届哈尔滨采冰节,在冰封雪覆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上开幕,精彩的采冰仪式和表演吸引了众多冰城市民和游客前来围观,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文体频道现场直播采冰节盛况。随着“头冰”的开采,特色冰雪宴、精彩绝伦花样抽冰尜表演等活动的开展,拉开了哈尔滨冬季冰雪旅游的序幕。简述冰雪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电视台现场直播采冰节盛况的积极影响。【答案】资源特点:季节性;(2分)地域性;(2分)可创造性。(2分)(任答2点)积极影响:提高采冰节知名度;(2分)激发群众旅游的欲望;(2分)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文化的传播。(2分)【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特征及区域旅游发展。冰雪旅游资源主要在冬季,体现了季节性;在哈尔滨地区冬季温度低,冰雪旅游资源丰富体现了地域性;冰雪旅游资源加入了人类的再创作,体现了可创作型。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扩大了冰雪旅游的传播范围,提高了知名度;结合各式的冰雪旅游项目开展直播,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冰雪旅游的欲望,同时促进冰雪旅游文化的传播。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动快递包装“绿色革命”。2020年中国快递量达750亿件。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快递包装的“绿色转身”势在必行。我们需要从快递包裹的过度包装中走出来,努力使快递包装“瘦”身、变“绿”。简述快递过度包装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具体措施。【答案】不利影响:资源浪费;(2分)环境污染(2分)具体措施:加强破损快递包装箱(盒)的回收处理;(2分)注意快递包装箱(盒)拆卸,加强重复利用;(2分)生产纸质封箱胶带与无公害可降解包装袋;(2分)减少过度包装,加强包装填充物的多次使用。(2分)(任答3点)【解析】本题快递过度包装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侧重对考生人地协调观的考查。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作答。快递的过度包装耗费大量材料,造成资源的浪费,易引发资源的过度开采,接收后的包装材料形成废弃垃圾,给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缓解快递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环保材料的使用、重复利用、立法加强管理、对于部分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考虑。针对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要积极寻找替代品,使用可降解材料,对于不能降解的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法律层面看,应当立法规范包装标准等。同时,尽量实现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等多措并举,减少快递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一(A3版,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该山地不同海拔积雪覆盖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月考试卷三(A3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垃圾适合填埋的是,该山脉可能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四)(A3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根据图示资料推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