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专题08 气候-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微专题08 气候-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共12页。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8 气候【基础梳理】(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气候形成因素分析(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气候带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2)海陆位置①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②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4)地形地势①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5)洋流①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②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2.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1.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大陆内部、西岸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深居内陆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影响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2.气候类型判断方法(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热量带位置0°~30°为热带,30°~40°为亚热带,40°~60°为温带(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影响,实际分布略有差别,如我国的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约34° N,而日本的为40° N)海陆位置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大陆西岸;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气候类型影响,如典型植被、典型动物、水文特征、土壤等。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再如斑马是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表判断气候类型①从文字材料或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获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其判读关键是从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读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及降水。②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及方法第一步:根据温度确定所属半球。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7~8月1~2月峰形(凸形)南半球1~2月7~8月谷形(凹形)第二步:判断其所属热量带。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最冷月均温值>15 ℃0~15 ℃<0 ℃ 最热月均温值 >15 ℃<10 ℃<5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但依然属于温带,其判读时注意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下,即气温的年较差小,可将其与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分。第三步:以水定型。类型指标热带亚热带温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mm大于2 000750~1 0001 500~2 000小于125大于1 000300~1 000500~600700~1 000小于400季节分配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好题精练】一、单选题日积雪量大于1cm时记为一个积雪日数,当某日地面积雪深度≥5cm时称为大雪或暴雪天气,各积雪日积雪深度的累加为累计积雪深度。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多年平均月内积雪日数和月内累计积雪深度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分析,下列月份中出现大雪或暴雪天气概率最大的可能是( )A.2月 B.3月 C.11月 D.12月2.下列因素中,使1月份月内累计积雪深度值为全年最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降雪 D.风速3.据所学知识和图文资料推测,东北地区( )A.1月降水量达到全年最大值 B.冬季一半以上的日期有积雪C.春季的积雪日数为全年最少 D.9月河流开始出现凌汛现象下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P点的年降雪日数可能为( )A.4 B.5 C.6 D.75.图中最大温差可能为( )A.8℃ B.9℃ C.10℃ D.11℃6.影响图中P、Q两点年降雪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但昼长越短,日最高气温越接近正午;昼越长,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越晚。图示意2002一2011年某地半年中整点平均气温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整点平均气温的日变化表明,该地本市( )A.地势高 B.纬度高 C.植被茂密 D.半年阴雨8.图中数据信息来自该地区的( )A.夏半年 B.冬半年 C.上半年 D.下半年加拿大东南大西洋上的塞布尔岛,会移动位置,且移动很快。当洋面刮大风时,它会像帆船一样被吹离原地,作一段海上“旅行”。该岛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1.6千米,呈月牙形。岛上一片细沙,十分荒凉,没有高大的树木。近200年来,因海风的日夜吹送,小岛已经向东“旅行”了20千米,平均每年移动100米。下图为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塞布尔岛上日夜吹送的“海风”指的是(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冬夏季风10.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的原因可能是( )A.风高浪急,天气恶劣 B.岛屿移动,土壤浅薄C.沙滩广布,降水稀少 D.海洋包围,飓风肆虐某研究团队选择长沙市近郊的同升湖及其附近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湖泊周边设置三条样线(M、N、P),分别在每条样线上选取若干测点进行湿度测定,并在远离湖泊地区选择对照点,对照点受到湖泊水体的影响可忽略。湿度测定时间为夏季若干天的8:00~19:00。左图为研究区域及三条样线位置示意图,右图为三条样线和对照点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样线M的湿度变化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 )A.所有测点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 B.避免晴朗高温天气C.树荫、空旷地等多环境设测点 D.选择风速较大时刻13.该地拟在同升湖西北规划住宅区,下列建筑布局中最利于改善夏季潮湿闷热环境的是( )A. B. C. D.研究表明,雾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季节性特征。在相同的天气系统背景下,雾的形成主要受地理因素影响,雾的局地特征也随之改变。近年来,受某种原因的影响,吉林省雾天日数不断减少。下图示意1961~2010年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影响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地形地势 B.距海远近 C.气候类型 D.自然带类型15.推测吉林省平均雾天日数最多的时段为(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我国江苏省2020年12月28日10时发布未来48小时部分城市雨水进程及积雪量情况预报。图1示意江苏部分城市雨雪进程时间,图2为江苏省最大积雪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16.影响该时段降水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经度位置 D.锋面移动17.淮安附近积雪厚度大的原因是( )A.距离海洋更近 B.河湖补充水汽C.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雪 D.城市化水平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主要集中在夏李,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下图示意1961~2005年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与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关系(0为距平平均值,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为正距平和负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与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时间段是( )A.1961~1970年 B.1970~1985年C.1985~1995年 D.1990~2005年19.导致塔里木盆地成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状况②人类活动③西风带和高原季风④地表植被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示意某地1-7月多年平均气温(单位∶℃)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地位于的国家最可能是( )A.荷兰 B.新西兰 C.日本 D.意大利21.该地的降水特点是( )A.夏季降水强度大 B.冬季降水量较小 C.全年降水频率高 D.全年降水变率大22.该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地形 B.市场 C.气候 D.科技二、综合题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1)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2)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气温只有14.5℃,然而日最高气温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9.6℃,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当地居民建立了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的房屋。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地质剖面及半地窖式房屋景观。(1)简述吐鲁番盆地及其沉积物形成的地质过程。(2)说明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热极”的自然原因。(3)从气候角度简析当地居民建立半地窖式房屋的原因。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材料二:火山泥石流是指和火山现象相关的泥石流。堪察加半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区之一,半岛东部的克柳切夫火山海拔4750米,为半岛最高峰,有冰川发育,该火山平均每10年喷发一次,是火山泥石流高发地区,且火山泥石流规模大、破坏性强。材料三: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和克柳切夫火山附近区域地形图。(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指出克柳切夫火山泥石流的物质来源。(3)分析克柳切夫火山泥石流强度大、发展迅速、覆盖范围广的原因。(4)分析克柳切夫火山泥石流灾害损失较小的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微专题13 水循环-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共11页。
这是一份微专题11 洋流-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共9页。
这是一份微专题02 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