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海南中学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得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金沙江谷地b处曾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形成堰塞坝体,并在其上游龙川江谷地形成湖泊。后因湖水外泄,湖泊逐渐消失。左图为龙川江谷地及其附近地形水系图,右图为图中a处河流阶地示意图,T1、T2为不同的河流阶地,这两个阶地深度(某阶地底部到上一阶地底部的垂直距离)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出现黄土状沉积物后,形成阶地T1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 河水下切、河水侧侵、流水沉积 B. 河水侧侵、河水下切、流水沉积
C. 河水下切、河水侧侵、风力沉积 D. 流水沉积、风力沉积、河水下切
2. 阶地T1、T2深度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 龙川江河水流量 B. 堰塞坝体垮塌幅度
C. 湖相沉积物厚度 D. 下游山体滑坡规模
3. 龙川江谷地形成多个河流阶地是因为( )
A. 地壳多次发生沉降 B. 湖相沉积物不断增多
C. 堰塞坝体多次垮塌 D. 龙川江地壳不断下沉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黄土状沉积物后,湖水因b处堰塞坝体垮塌而外泄,河水下切。当水位稳定后不断向两侧侵蚀,后经流水沉积形成一层河相沉积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下切侵蚀主要与流速关系密切,流量大小与阶地深度关系不大,A错误;每一阶地形成最初是因河水下切而加深,下切幅度由水位下降幅度决定,水位下降幅度由b处堰塞坝体垮塌程度决定,B正确;阶地是侵蚀形成,不是沉积形成,C错误;河流下切与上游水流关系密切,与下游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河道位置海拔不断下降,阶地不断上升,说明地壳发生多次抬升,A错误;湖相沉积说明流速缓慢,而阶地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所以沉积不可能形成阶地,B错误;图中显示龙川江谷地有多级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都包括河水下切、河水侧蚀、沉积夷平,说明堰塞坝体多次垮塌,C正确;从阶地与河道位置看,河道下降,阶地抬升,说明地壳不断抬升,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阶地是在地壳间歇性上升和河流下蚀作用、侧蚀和堆积作用下形成。在凸岸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枯水季节露出水面,丰水季节被水淹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举措。由于村庄在不同城乡关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客观存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也不同。下表示意三种村庄类型及其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村庄类型 | 城乡区位条件 | 人口社会结构 | 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 |
城市吸纳 型村庄 | 全面吸纳进城市 经济社会系统 | 劳动力就地就业,村庄 人口社会结构完整 | 土地非农化利用,产业 结构 向一、二、三产 业融合转型 |
城乡互动 型村庄 | 通过人口流动与 城市经济社会系 统互动 | 人口流出,“中坚农民+ 老年人”的社会结构 | 农业生产为主,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 |
偏远村庄 | 远离城市 | 人口外流,村庄空心化 | 农业生产条件差 |
4. 根据村庄的属性,乡村建设方向合理的是( )
A. 城市吸纳型村庄应重点发展农业
B. 城乡互动型村庄要大力拆迁撤并
C. 偏远村庄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 城乡互动型村庄应完善农业生产系统
5. 最适合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类型为( )
A. 城乡互动型村庄 B. 城市吸纳型村庄
C. 偏远村庄 D. 古村落
6. 城市吸纳型村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①交通便利 ②资金充足 ③距市场近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4. D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城市吸纳型村庄应全面吸纳进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土地非农化利用,产业结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A错误;城乡互动型村庄通过人口流动与 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互动,需要完善农业生产系统,以农业生产为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宜大力拆迁撤并,D正确,B错误;偏远村庄因远离城市,人口外流、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差,不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偏远村庄因远离城市,农业生产条件差,人口外流严重,村庄空心化,最适合易地扶贫搬迁,C正确;城乡互动型村庄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城市居民生活需求,A错误;城市吸纳型村庄适合就地城镇化,B错误;古村落需要传承和保护,D错误故选C 。
【6题详解】
城市吸纳型村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条件主要有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 ,①③正确;受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经济发展较快,但不一定资金充足、矿产资源丰富,②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乡村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土壤管理、气候、植被覆盖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图示意贵州省安顺花江大峡谷区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花江大峡谷山麓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
A. 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 B. 树干粗大,状如纺锤
C. 根系发达,形成板根 D.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8. 花江大峡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成因是( )
A. 表聚现象明显,淋溶作用弱 B. 表层500米处较低,人类活动频繁
C. 表层900米处最低,高山草甸广布 D. 表层1100米最高,有机质分解慢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A正确;树干粗大、状如纺锤属于热带草原植被,B错误;根系发达、形成板根属于热带雨林植被,C错误;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A错误;读图可知,表层900米处较低,B错误;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900米处还处于森林带,不会出现高山草甸广布现象,C错误;读图可知,表层1100米最高,因海拔较高,温度更低,有机质分解慢,D正确;故选D。
【点睛】温度越低,土壤水分蒸发越慢,湿度越大,有机质分解越慢,花江大峡谷1100米处海拔高,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大。
某地质考察队在我国某岩层中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不同古生物化石分布示意图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依据当地岩层新老关系推断a-b-c之间的山地类型可能为( )
A. 背斜山 B. 向斜山 C. 断块山 D. 火山
10. 该地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三叶虫为古生代代表性生物,恐龙为中生代代表性生物,哺乳类动物为新生代代表性生物。根据岩石新老关系,由a-b-c岩石是中间老,两翼新,故该地质构造是背斜,从地形来看,b处是山地,故该构造地貌是背斜山,A正确,B错误;该山地两侧无明显陡崖,故不是断块山,C错误;该岩石有生物化石,属于沉积岩,故不是火山,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由该山地岩石有生物化石,判断其岩石类型属于沉积岩。据右图,丁有三个箭头指向,乙有一个箭头指向,故乙岩浆岩,丁是岩浆。丙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甲,故甲是变质岩,丙是沉积岩,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老外新,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
跨产业升级是企业资源和能力积蓄的量变到战略性重大调整的质变结果。下图示意我国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据此完成问题。
11. 制约企业跨产业升级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技术 C. 能源 D. 政策
12. S集团跨产业升级主要考虑( )
A. 发展下游关联产业 B. 发展新型替代产业 C. 发展世界尖端产业 D. 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13. 我国鼓励S集团类企业主动实施跨产业升级,主要由于目前我国( )
A. 传统产业优势减弱 B. 已经掌握高端技术 C. 人力资源数量不足 D. 三次产业结构落后
【答案】11. B 12. D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S集团的跨产业升级顺序为服装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新能源与新型显示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制约S集团跨产业升级的因素应为技术,B正确;新能源汽车、LCD等新兴技术产品市场需求量大,A错误;新能源与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C错误;我国S集团的产业升级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地方政府会提供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支持,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根据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可知,该集团的跨产业升级从服装产业向新能源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升级,上下游关系不明显,A错误;合作范围由国内到澳大利亚等国外,合作范围有扩大,C错误;结合图可知,S集团不断发展新型产业,但是都向高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展,产业内部都是相关的产业部门,并不是只为了发展新型替代产业而忽视产业上下游关系,最终注重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B错误,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地价的增加,资源的过度开发,与高附加值的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减弱,A正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高端技术积累较少,B错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并未出现短缺的现象,C错误;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格局,较为合理,D错误。故选A。
【点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地价越来越高,不再适宜廉价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的布局,原有的企业为了生存于发展,一部分选择产业转移,转入用工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甚至东南亚、非洲等地;一部分选择产业升级,发展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导向型产业。
读漫画“嫁祸于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漫画描述的现象属于( )
A. 固体废弃物回收 B. 可持续发展 C. 污染物跨境转移 D. 垃圾按需分类
15. 漫画中的行为( )
A. 减轻了接受地的环境污染 B. 增加了输出地的资源损耗
C. 增大了输出地的舆论压力 D. 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漫画题目“嫁祸于人”是题眼,漫画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个字是关键,洋垃圾是外国的垃圾,转移到其它国家,说明漫画描述的是垃圾转移现象。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低,这种差价使一些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废弃物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正确。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是在一个国家内,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不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也不属于垃圾分类。AD错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B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漫画中的行为,加剧了接受地的环境污染,A错误;输出地是转移垃圾,不是资源输出,不会增加输出地的资源损耗,同时输出地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B错误,D正确;输出地将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弃物转移给其他国家,有利于自身环境的改善,因此减轻了输出地的舆论压力,但增大了输入地的舆论压力,C错误。故选D。
【点睛】“洋垃圾”主要包括电子废物、旧服装、废特种纸、废塑料、废金属等。针对这些“洋垃圾”我国自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进行管理,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废物无害化,更进一步资源化。因此,这些垃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有着严重的威胁。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一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巴塔哥尼亚山地主体由花岗岩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了“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成为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左图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右图示意塔状尖峰景观。
(1)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
(2)利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形成过程。
【答案】(1)纬度较高,气温低;地处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西临太平洋,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2)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隆起,形成高大的巴塔哥尼亚山脉;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侵入地壳内部裂隙,冷凝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在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下,上覆岩层被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在风化、冰川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体形成“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巴塔哥尼亚冰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分布、冰川地貌、板块构造学说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主要原因可以从气温、降水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降水来看,南美大陆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临太平洋,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沛。从气温来看,巴塔哥尼亚高原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另外也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从地形来看,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小,冰雪不易融化和运动,易于存留,利于大面积冰川形成。所以,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
【小问2详解】
运用内力作用,主要从板块位置及岩性特征分析,该地地处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岩层破碎,岩浆易侵入;受到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隆起形成高原、花岗岩山地;岩石受到内力作用,山体岩石破裂,产生垂直节理。外力作用的原理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过程说明,山地海拔较高,有冰川分布,山峰岩体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该区域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明显,节理两侧岩石易被风化、侵蚀而剥落;逐渐形成塔状尖峰。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像非洲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早期尼日利亚的化肥施用量极少,化肥市场潜力巨大。生产化肥需多种原料,但对尼日利亚而言,生产化肥的原料大多需进口。由于迫切需要增加粮食、蔬菜等作物的产量,当地农民对廉价而优质的化肥寄予厚望。
近年来,尼日利亚加快了化肥厂的建设,数家化肥厂均获得投资。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城市。该国政府已吸引非洲某企业家在拉各斯建造世界第二大化肥厂,主要生产尿素(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该化肥厂邻近石化厂(石化厂在生产周期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和其他废气 )。
(1)从企业家和政府的角度推测化肥厂邻近石化厂布局的主要目的。
(2)指出该大型化肥厂建在拉各斯的有利条件。
(3)分析早期该国化肥施用量极少的原因。
【答案】(1)存在投入—产出联系,降低原料运输费用;可共用基础设施;节能减排。
(2)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拉各斯是该国最大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原料依赖进口,建于沿海便于原料的运输;产品大量出口,建于沿海接近消费市场。
(3)化肥产业投资少,化肥产量低;化肥质量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化肥价格较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尼日利亚的化肥生产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集聚的优势、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尿素是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 件下合成,企业家将化肥厂邻近石化厂布局是因它们之间存在投入—产出联系,靠近原料,可以降低原料运输费用;工业聚集可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从政府的角度看,石化厂在生产周期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和其他废气,可被再次利用,实现节能减排。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城市;拉各斯作为尼日利亚旧都,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拉各斯是该国最大港口城市,海陆交通便利;生产化肥需多种原料,但对尼日利亚而言,生产化肥的原料大多需进口,建于沿海便于原料的运输;产品大量出口,建在沿海,更接近消费市场。
【小问3详解】
早期,该国化肥施用量极少是因为尼日利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水平低,化肥产业投资少,化肥产量低;产业初期,化肥质量较差;生产化肥需多种原料,但对尼日利亚而言,生产化肥的原料大多需进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化肥生产成本高,化肥价格较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红芋(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为大别山区主要经济、农业植被,均采用坡耕地种植。某科研小组收集实验数据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降雨特征下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推测茶树种植地和红芋种植地水土流失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差异:红芋种植地水土流失量大于茶树种植地。
原因:红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浅,固土能力差,且年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大,种植过程中对土壤扰动大,土壤抗侵蚀能力弱;降水时产流量、产沙量大,水土流失量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不同植被类型在不 同降雨特征下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土流失的原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结合两种植物本身特性的差异可以推测,红芋种植地水土流失量大于茶树种植地,可以从种植方式、植物根系特征等角度分析。红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根系发育浅,固土能力差,水土易流失,且年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大,种植过程中对土壤扰动大,土壤抗侵蚀能力弱,导致降水时产流量、产沙量大,水土流失量大。相比之下茶树作为多年生植物,根系更为发育,且种植过程中几乎对土壤没有扰动,不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的自然发生和大面积发育必须具备5个基本条件:热带型气候、细质冲积物、静浪的海岸、咸水和广阔的潮间带。红树林植物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分为支撑根和呼吸根,盘根错节。在全球红树林面积逐年缩小之际,广东省湛江市红树林却实现逆势增长。
(1)分析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的原因。
(2)分析红树林“逆势增长”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答案】(1)土壤疏松深厚,适宜根系生长;海滩淤泥环境,且风浪较大,发达的根系可减小大风危害,抵御海浪侵袭;发达根系可以在被淹没时,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2)有利:环境、资源安全调节局部气候;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净化空气和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不利:环境、资源安全侵占沿海耕地,较少粮食产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广东省湛江市红树林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影响生物的因素、资源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红树林植物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分为支撑根和呼吸根,盘根错节”可知,红树林生长在细质冲积物上,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适宜根系生长;分布在咸水和广阔的潮间带,海滩淤泥环境,风浪较大,发达的支撑根可抵御大风、海浪的侵袭;发达的呼吸根系可以在被海水淹没时,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维持生命生长需要等。
【小问2详解】
红树林属于湿地植被,可以调节局部气候;通过发达的根系,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淤积,保护堤岸;抵御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降解污染物,净化海水;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但是红树林“逆势增长”会侵占沿海耕地,较少粮食种植面积,影响粮食产量等。
海南省琼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海南省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押轴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押轴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