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展开南充市二O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Zn65 Mg24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以下生产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洗原料 B. 搅拌混匀
C. 入坛发酵 D. 成品装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A、清洗原料,只是洗去原料表面的灰尘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搅拌混匀,只是将原料等混合均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入坛发酵,有醋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成品装瓶,只是将醋装入瓶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南充,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 倡导市民低碳出行 D. 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治理水体污染。B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C、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可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C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于环境保护。D措施不合理,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收集氧气 B. 蒸发食盐水
C. 称量NaOH固体 D. 滴加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氧气应从长管进入。A不正确;
B、蒸发食盐水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NaOH固体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C不正确;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把它悬空放在试管上方,不要接触试管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 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4.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
B. 进入沼气池之前,先做灯火试验
C. 蔗糖作为甜味剂添加到食品中
D.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做调味品。A不正确;
B、沼气池里的气体主要是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出的甲烷,甲烷可燃,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会爆炸。因此在沼气池做灯火实验容易发生危险。B不正确;
C、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C正确;
D、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应先切断电源。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5.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虽然显碱性,但有腐蚀性,不能改良酸性土壤,该选项说法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油污,该选项说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某些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作电光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 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 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氢气
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色火焰。A不正确;
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B不正确;
C、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具体物质的名称。C不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7. 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A. 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C. 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
D. 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正确;
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28+14×2+16×4=312。B不正确;
C、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1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C不正确;
D、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即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8. 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 苏打、NaHCO3、盐 B. 消石灰、Ca(OH)2、碱
C. 干冰、H2O、氧化物 D. 水银、Ag、金属单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CO3,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
B、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Ca(OH)2,属于碱。B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属于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汞的俗称,化学式Hg,是金属单质。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9.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
A.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B.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D. 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软塑料瓶中由于气体减少而变瘪,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B、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不是需要与氧气接触,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装置温度升高,则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高右底,该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该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故选C。
10.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 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C. 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都不是有机物。A不正确;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所有带电的微粒不都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都带电,但不是离子。B不正确;
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比如硫酸铵溶液是盐溶液,但pH小于7。C不正确;
D、由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知,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的物质,是由碳、氧两种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所以,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和鉴别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1中的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CO2中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羊毛和涤纶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鉴别NH4Cl和(NH4)2SO4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可以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之后,将滤液进行蒸发,错误;
B.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和盐酸都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C.羊毛为动物纤维主要成分蛋白质,灼烧以后会有烧焦羽毛气味;所以可以通过灼烧闻气味鉴别,正确;
D.氯化铵和硫酸铵都是铵态氮肥,所以加入熟石灰,研磨,都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①表示常温下,向pH=3的某溶液中加水稀释
B. ②表示向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C. ③表示向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D. ④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固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常温下,向pH=3的某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至无限接近于7,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被消耗,有溶质析出,且该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也结晶析出,溶液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加,部分氢氧化钙又溶于水,故溶液质量增加,但是由于消耗了水,氢氧化钙析出,最后溶液的质量小于原来溶液的质量,符合题意;
C、向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一开始,金属不足,酸过量,锌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Zn大于Fe,故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后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固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还是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生活现象解释(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13. 金属锶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照明灯,锶元素(S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2中的三种元素,与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氯化锶是常用的牙膏脱敏剂,易溶于水,可由氢氧化锶与盐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87.62
(2)Mg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1可知,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小问2详解】
据图1可知,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38-2-8-18-8=2,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与锶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图2中B是12号元素,即镁元素,符号是Mg。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和水,化学方程式。
14.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南充名小吃都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填选项)
A. 川北凉粉、南部肥肠 B. 营山凉面、西充狮子糕 C. 张飞牛肉、河舒豆腐
(2)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可用高铁酸钾(K2FeO4)作净水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空气中的氮气可合成氨气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6000L氨气可压缩保存在40L的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答案】(1)C (2) ①. +6 ②. H2O (3)BD
【解析】
【小问1详解】
A、凉粉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肥肠中富含脂肪。不符合题意;
B、凉面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狮子糕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C、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豆腐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小问2详解】
高铁酸钾(K2FeO4)中,钾显+1价,氧显-2价。设:铁的化合价是。根据化合价规则得到:(+1)×2++(-2)×4=0,=+6。
方程式左边,钾原子个数:8个,铁原子个数:4个,氧原子个数:16个;右边,铁原子个数:4个,氧原子个数:26个,氢原子个数20个,钾原子个数:8个。所以10X中氢原子个数20个,氧原子个数:26个-16个=10个。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
【小问3详解】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定义,所以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A不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氮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了氨分子和氧分子,即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3。C不正确;
D、6000L氨气可压缩保存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D。
15.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碘酒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_____(填化学式)。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
②t2℃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t2℃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
A.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答案】(1)C2H5OH
(2) ①. 降温结晶 ②. 2:7 ③. B
【解析】
【小问1详解】
碘酒中的溶剂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则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0g:(20g+50g)=2:7。
③A、由于不知道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则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乙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饱和,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又由于t1℃乙的溶解度>t1℃甲的溶解度>t2℃丙的溶解度,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降温后丙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由于t2℃时溶解度关系:甲>乙>丙,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关系:丙>乙>甲,又由于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则无法比较溶剂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6.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丝常用作导线,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
(2)生活中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一条即可),写出实验室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锌片和铜片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导电 (2) ①. 涂油漆 ②.
(3)Zn(NO3)2、Cu(NO3)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利用铜丝作导线。故填:导电。
【小问2详解】
铁制品生锈跟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防止生锈一般都是用隔离法,就是把铁跟氧气和是隔开,比如铁栏杆涂防锈漆、铁锅涂油、车轮毂镀铬等等。 故填:涂油漆;
稀硫酸与铁锈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小问3详解】
将一定质量的锌片和铜片加到硝酸银溶液中,锌片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锌完全反应,铜部分或完全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或有剩余。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铜。化学式Zn(NO3)2、Cu(NO3)2。
三、科普阅读理解(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近年来,为了克服传统材料在性能上的一些缺点,人们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能的材料优化组合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常见基体有金属、陶瓷、树脂、橡胶、玻璃等;增强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近年我国使用不同增强材料的比例如图1。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如应用于纺织行业的石墨烯复合纤维,能有效抑制真菌滋生,祛湿透气,同时能瞬间升温,还可防紫外线等。复合纤维中石墨烯含量对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如图2.石墨烯还可用于橡胶行业制成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能提高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石墨烯用量对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如图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填选项)
A 棉花 B. 玻璃钢 C. 钛合金 D. 塑料
(2)由图1可知,近年我国使用最多的增强材料是_____。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_。
(4)由图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选项)。
A. 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B. 复合纤维中石墨烯的含量越高,紫外线透过率越高
C.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石墨烯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
D. 石墨烯复合材料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答案】(1)B (2)玻璃纤维
(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石墨烯的用量在1-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增大;石墨烯的用量大于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减小 (5)AB
【解析】
【小问1详解】
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
B.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
C.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2详解】
由图1数据可知,近年我国使用最多的增强材料是玻璃纤维。
【小问3详解】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小问4详解】
图像3是石墨烯用量和热导率的关系图。由图3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石墨烯的用量在1-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增大;石墨烯的用量大于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减小。
【小问5详解】
A.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属于单质,错误;
B.由图2可知,同等情况下普通纤维的紫外线透过率高于加了石墨烯的紫外线透过率,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石墨烯都属于碳单质,所以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正确;
D.由材料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正确。
故选:AB。
四、科学探究实验(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并验证产品。
(1)制备CO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应选取装置_____(填序号)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合成产品
步骤I:将CO2气体通入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发生反应:;
步骤II:将I中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滤渣和滤液。该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需_____(填仪器名称);
步骤:将中得到的滤渣洗涤、干燥,再加热发生反应:,得到产品。
(3)验证产品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②碳酸氢钠不与CaCl2溶液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产品中一定有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方案二
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足量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产品中一定有Na2CO3
【提出质疑】兴趣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不正确,理由是_____。
【探究释疑】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品中还含有②_____(填化学式)
【反思交流】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时,应注意控制反应以提高产品纯度。
【答案】(1) ①. ② ②.
(2)漏斗 (3) ①. 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③. 将方案一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到不再产生沉淀时过滤所得的滤液,再滴加澄清石灰水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应选取装置②制CO2;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3+2HC1=CaC12+H2O+CO2↑。
【小问2详解】
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滤渣和滤液的操作是过滤。过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漏斗。
【小问3详解】
进行实验
方案一: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Na2CO3+CaC12=CaCO3↓+2NaCl。
提出质疑:由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兴趣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不正确。
探究释疑:由于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方案一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到不再产生沉淀时,即除去了碳酸钠。然后向滤液中再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品中还含有碳酸氢钠。所以实验步骤是:将方案一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到不再产生沉淀时过滤所得的滤液,再滴加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产品中还含有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
五、定量分析应用(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19. 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坏血病等作用。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_____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36g。
【答案】(1)9:1:12
(2)88
【解析】
【小问1详解】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
【小问2详解】
含碳元素的质量是36g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
20.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所示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Na2SO4
(2)解: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0%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小问1详解】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现象解释,科普阅读理解,科学探究实验,定量分析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 K39 Fe56, 宜宾早茶享誉全国,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