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自怜是一种自珍,对自我性灵的珍摄。南朝裴子野说:“若悱恻芳菲,则楚骚为之祖。”楚辞是中国艺术中的唯美派。楚辞是清香四溢的,又是缠绵悱恻的。楚辞的香中有冷,冷中孕香,可谓一剂冷香之丸。
    屈原有洁癖,史书上说他“瘦细美髯,丰神朗秀,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洁,一日三濯缨”。这是外在的。屈原还是个精神上的洁癖者。古语有所谓“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楚辞的精神气魄足可当之。屈原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是他毕生的追求,在蝇营狗苟的楚国,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用玉石俱焚的决心来护持自己的高洁理想。
    他的诗满溢着这种洁净情怀。《离骚》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诗人是一位以香为生命滋养的人,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像《庄子》中所描绘的“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大鹏,他用生命护持洁净的精神。
    楚文化中就有香草美人的传统。在那个泽国的水上岸边,生长着无数的香花异卉,自古以来,采香草以赠美人,悬香花以避邪逆,储异卉以净身心,形成了丰富的楚地风俗。楚辞吮吸着这样的文化,将其变成一种精神的寄托,出落为一种自珍的精神。
    唐李善说:“楚国词人,御兰芬于绝代。”王国维说,楚辞的传统在“要妙宜修”。这样的评价很有见地。从美学观念的发展看,楚辞确立了内美和外美相融的美好世界,一个美人香草和美意灵心融合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说,楚辞的“自怜”,就是“自爱”。庄子也追求性灵的独立高洁,但庄子并不强调内美与外美的统一。
    在中国,楚辞几乎成为美的化身。这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美与丑的拔河中,在净染、污染两种力量的较量中,楚辞强化了中国文化中美和净的力量。楚辞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影响,首先是一种精神气质的影响。从美学上看,它不是启发后人喜欢香草美人,而是珍摄自己的精神。这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摘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材料二:生活在战国的屈原和生活在唐代的杜甫同为古代中国的伟大诗人,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与忠君思想。
    屈原在《橘颂》中,借颂橘之品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志:“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查志兮。”在《离骚》的结尾处,屈原以“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在处境险恶的情况下,也不离开故国。生活在大一统时代的杜甫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对开元盛世赞美有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代的一场内乱,杜甫为此写下了不少诗篇,反对分裂,支持平乱,维护国家的统一。当得知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时,他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屈原和杜甫既是爱国的,又是忠君的,但二人却不是愚忠。“爱国”的内涵是丰富的,真正的爱国者,不仅表现为抗击外敌时能够挺身而出、为国捐躯,而且还在于能为民富国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屈原和杜甫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爱国志士大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处处为国家利益和前途着想,忧国忧民,坚持正义,敢于针砭时政,具有批判精神,不惧怕打击迫害乃至牺牲生命。
    屈原诗中忧国忧民的诗句俯拾皆是。如:“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等。屈原不但敢于批判“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的腐朽黑暗的政治,还敢于批判昏君“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知道他的批判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但为了存君兴国,造福于民,他也就无所顾忌了,他表示为了国家,为了“美政”理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现他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正是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操、高尚的人格、不向腐败黑暗政治低头的骨气,赢得了李白“屈平辞赋悬日月”的高度赞扬。
    杜甫的爱国爱民的情怀早已被世人所公认,杜甫的忠君观念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也决非愚忠之人。杜甫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后不久,房琯得罪肃宗被罢相,杜甫因营救房琯而触怒肃宗,结果被肃宗赶出朝廷,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因凡事要从国运民生出发,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就难免不与统治集团发生矛盾,往往会“犯上”、“逆龙鳞”;只有那些为了个人荣华富贵的佞臣群小,投机钻营者或明哲保身者,才会有愚忠的表现。
    (摘编自吴贤哲《爱国与忠君思想在分裂割据和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意义》,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追求内美和外美相融合的美好世界,甚至不惜舍弃生命去护持自己的高洁理想。
    B.对香草香花的热爱,是楚地由来已久的风俗,对楚辞文化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C.无论是对开元盛世的赞美,还是对安史之乱的忧虑,都体现了杜甫爱国爱民的情怀。
    D.“屈平辞赋悬日月”,表明李白对屈原文采的推崇、人格的赞赏和创作精神的继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屈原的思想,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完全相同。
    B.屈原在“芙蓉”“木兰”“秋菊”等代表美好高洁的事物中寄托了主观情感。
    C.两则材料都运用了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说理,都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D.不同于那些迎合圣意、一味愚忠的佞臣群小,屈原和杜甫是真正的爱国者。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香草美人”美学意义的一项是( )(3分)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C.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
    D.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辛弃疾《蝶恋花》)
    4.请引用《离骚》中的相关语句在文中横线处补全论据。(4分)
    5.学校公众号设计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专栏,小盐同学建议推出“屈原·杜甫·陆游”专题,请结合两则材料和相关作品,代小盐阐述将陆游置于此专题的理由。(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大团圆
    鲁迅
    赵家遭抢四天后,阿Q在半夜里忽被抓进县城里去了。那时恰是暗夜,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悄悄地到了未庄,乘昏暗围住土谷祠,正对门架好机关枪;然而阿Q不冲出。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进去,里应外合,一拥而入,将阿Q抓出来;直待擒出祠外,他才有些清醒了。
    进城已是正午,阿Q被搀进一所破衙门,推在一间小屋里。
    他下半天便又被抓出栅栏门去了,到得大堂,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头子,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他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
    “你从实招来罢,免得吃苦。招了可以放你。”那光头的老头子看定了阿Q的脸,沉静的清楚的说。
    “你的同党在那里?”
    “什么?……”
    “那一晚打劫赵家的一伙人。”
    “他们没有来叫我。他们自己搬走了。”阿Q提起来便愤愤。
    “走到那里去了呢?说出来便放你了。”老头子更和气了。
    “我不知道,……他们没有来叫我……”
    老头子使了一个眼色,阿Q便又被抓进栅栏门里了。他第二次抓出栅栏门,是第二天的上午。
    大堂的情形都照旧。上面仍然坐着光头的老头子,阿Q也仍然下了跪。
    老头子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于是一个人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阿Q第三次抓出栅栏门,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照例的光头老头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
    老头子很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许多人忽然给他穿上一件洋布的白背心,上面有些黑字。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篷的车,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他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
    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他同时想将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然而阿Q没有说。
    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节选自《阿Q正传》,有删改)
    文本二:
    《阿Q正传》第七幕
    陈白尘
    〔舞台现出咸亨酒店。是次日夕阳西下时分。
    〔柜台外站着五位老酒客: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航船七斤、王胡和小D。
    〔航船七斤正在讲述新闻。酒客们热心又似淡漠地倾听着。
    七斤 ……砰的一声枪响,他就倒下去,死了!城里人都稀奇,叫做“枪毙”,这还是第一回!
    众酒客 (似赞赏又似惋惜)哦!……
    掌柜的 你说,有没有杀头好看?
    七斤 城里人都说,没有杀头好看。还说,他游街游了半天,也没唱一句戏,白白地跟了一趟!……
    众酒客 (似表示惋惜又似不满)唉!……
    七斤 他呀,就不该满街嚷嚷造反!我早劝过他!
    老拱 我说哩,他先不该嚷嚷姓赵!
    阿五 真的!他到底姓不姓赵呀?
    掌柜的 谁知道呢?(长长的一声叹息)唉!……
    〔众酒客都以为掌柜的要发表高见,看着他。
    掌柜的 (取下水牌,用抹布擦去一行字)该死的阿Q,还欠我四十五文酒钱呐!
    众酒客 (似乎表示同情,也都轻轻地叹声)唉!
    〔只有小D一直不吭声。
    小D (突然发问)七斤,你先前不是说,阿Q也喊过一声“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么?
    七斤 是喊过的。可是城里人说,他到底没唱一句戏!
    小D 2020(独排众议)我看啦,阿Q哥他(走出酒店离开众人)还是一条好汉!……
    〔小D的神情、姿态都更象阿Q了。
    〔解说词:“阿Q死了!阿Q虽然没娶过女人,但并不象小尼姑所咒骂的那样断子绝孙了。据我们考据家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写阿Q被捕的情节,官兵、警察等人全副武装包围土谷祠,悬赏之下方敢进入,把尚未睡醒的阿Q抓了出来,兴师动众的场面十分滑稽。
    B.文本一中的“老头子”看似“和气”,三次审讯阿Q,都未对他采用刑讯逼供的手段,但却哄骗阿Q签字画押,最终将他送上刑场。
    C.文本一中阿Q在游街示众的人丛中发现了吴妈,但吴妈只是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有意忽略阿Q,可见吴妈与那些喝采的人们不同,她对阿Q充满同情。
    D.文本二整合了《呐喊》不同篇目中的人物,如咸亨酒店的掌柜、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航船七斤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暗示了阿Q的生存环境。
    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叙述视角富于变化。阿Q被押上刑车示众前,作者以全知视角叙述阿Q与众人的情形,其后都转向了阿Q一人的限知视角。
    B.鲁迅笔下的文言词汇常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中的“行状”庄词谐用,有着独特的内涵,耐人寻味。
    C.文本一中阿Q自然“便跪了下去了”“也仍然下了跪”“也照例的下了跪”,反复出现的下跪细节,强化了阿Q身上的奴性特征。
    D.文本二末尾的“解说词”意味深长,是作者在理解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再创造,融汇了自己的感悟思考,揭示了作品的时代意义。
    8.文本一写阿Q想喊“救命,……”,“然而没有说”。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9.文本二最后写“小D的神情、姿态都更象阿Q了”。这样的安排符合鲁迅的原意吗?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故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太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秋,亮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A使B功C业D陵E迟F太G义H不I及J邪K盖L天M命N有O归P不Q可R以S智T力U争V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委质,文中指臣服归附,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中的“委质”意思相同。
    B.丁宁,文中指嘱咐,与《孔雀东南飞》“府吏见丁宁”中的“丁宁”意思相同。
    C.《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备得到东吴的协助,大败曹军,在平定江南和益州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B.诸葛亮辅佐后主时,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裁决,对外结盟,对内平乱,赏罚分明。
    C.诸葛亮颇有理政才能,但身边缺少像韩信和王子城父这样的名将,功业不及萧、管。
    D.诸葛亮的文辞和意旨都不能到达偏远的地方,是因为他言说的对象都是普通百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4分)
    (2)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故未能有克。(4分)
    14.与《三国演义》中“多智而近妖”(鲁迅语)的诸葛亮相比,本文中诸葛亮的形象有何差异?请指出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侯庙》前两句描写所见之景,庙中壁画剥落,庙外草木茂盛。
    B.《武侯庙》后两句道出了武侯放弃早年隐居的生活、以身许国的行迹。
    C.《蜀相》一诗抒写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所见所感,全诗格调深沉悲壮。
    D.两首诗都从祠庙美景入笔,追述武侯生平,景、事、情、理融为一体。
    16.两首诗都以诸葛亮为抒怀对象,请简要概括两诗对武侯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愤,传达出舍我其谁的自信。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李存勖宠用伶人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阐释了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近的道理。
    (3)鸥鸟在古代诗歌中,往往寄寓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37次收割机陷泥、48次农机维修、收获62.66吨水稻……与以往文艺作品所描述的唯美浪漫的田园生活不同,劳作纪实互动综艺《种地吧》让“种地”真正成为动词,扎扎实实地种,不是__________________、装腔作势的“体验”,也别跟我扯什么组CP,你真正需要的是和土地进行踏实深入的沟通。
    当然,把“种地”这门古老的手艺写成文字、搬上屏幕,不是真正的农民做的事,农民甚至不是这类作品的目标观众。10个青年也终将回归城市,但土地、阳光、雨露,在四季轮回的时空变化中带给大家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真理——认真干一件事情,就一定会有回报。
    然而,因“割稻谷”等问题,节目组动辄被扣上“糟蹋粮食”的帽子,如此上纲上线,乍一看是尊重劳动、农民,实际上是将“三农”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反而切断了普通人了解“三农”的重要路径。进而言之,把田园作为舞台,把种地作为才艺,也有助于那些生活在云端里的有闲阶层,打破对“三农”的傲慢与偏见。大多数农民对读书人拥有敬畏,但很多掌握学识和文化话语权的人,对“三农”缺乏尊重和认识,更别谈了解。希望《种地吧》能够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看清楚自己的“幸运”和“局限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蜻蜓点水 一成不变 束之高阁 B.走马观花 亘古不变 置之不理
    C.蜻蜓点水 亘古不变 束之高阁 D.走马观花 一成不变 置之不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也不是一味追求综艺效果,而是真正地深入田间地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随着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成功入驻“天宫一号”。
    作为载荷专家,桂海潮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的操作,实验条件控制,数据的收集、整理,乃至分析。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活动的深入,空间科技活动越来越专门化,职业航天员大都是飞行员或试飞员出身,①__________________,难以胜任这些科学技术工作,于是载荷专家应运而生。②__________________对其称呼不同,如美国在阿波罗登月阶段称为“科学家航天员”、在航天飞机阶段称为“载荷专家”,俄罗斯在和平号空间站阶段称为“研究航天员”等。
    神舟十六号任务中,载荷专家的加入标志中国“飞天”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着眼未来,如何让更多的科学家拿到太空“门票”,甚至让普通人也享受一把“太空旅游”,③__________________,而是展现在不远处的新征途。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载荷专家”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放翁诗学所以绝胜者,固由忠义盘郁于心。”——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最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是他的行义,不是他的文采。”——闻一多《楚辞研究论文集》
    上述材料将诗人的精神和德行作为诗歌品评的核心取向,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补充细则
    1.D 2.C 3.B
    4.①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补充细则】①共4分。每空1分。
    ②第①句填“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亦可。
    5.陆游和屈原、杜甫的作品都体现了“美丽”精神中的“美与净”:①自珍精神。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②高洁理想、爱国精神。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③批判精神。如陆游《关山月》:“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补充细则】①共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②诗句和精神不一致,则该点不得分。
    ③如果没有对陆游作品和屈原、杜甫作品关系的总体阐释,酌情扣分。
    ④没有直接引用陆游诗句,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正常判分。
    6.C 7.A
    8.①面对死亡来临的恐惧,“救命”是阿Q欲图自救的本能使然,这符合客观事实。②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读者思考。③暗含阿Q即使喊出“救命”,也无济于事,体现了鲁迅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思考。
    【补充细则】①共6分。每点2分。
    ②第①点答到“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救命’真实地反映了
    阿Q大难临头时的恐惧心理,省略的内容含蓄地表达了阿Q对看客的不抱希望”亦可。
    ③第③点答到“体现了鲁迅对麻木、冷漠看客的批评”亦可。
    9.符合。①身份相同。两人都是短工。②行为相同。小说中阿Q与小D两次“狭路相逢”时,小D与阿Q在言行上一样。③精神相同。小D身上也体现了“精神胜利法”。
    不符合。①小说中两人两次“狭路相逢”,作为对立面出现。②阿Q、小D姓名具有符号性,小D是剪了辫子的阿Q。③话剧是剧作家的再创作,不同时代中有不同思考,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等同原作。
    【补充细则】①共6分。每点2分。
    ②两种观点同等赋分。
    ③“符合”理由中第③点答到“小D和阿Q身上都表现出麻木、愚昧的国民性”。
    10.FKP 11.A 12.D
    13.(1)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非凡的器量、才能,于是三次去他住的茅屋拜访他。(共4分。)
    【补充细则】①共4分。
    ②“以”、“殊量”、“顾”、状语后置各1分。
    ③“以”翻译成“因为”亦可。
    (2)然而他所抗衡的对手,有时遇到的是杰出之人,加上人数多少不等,所以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共4分。每句1分)
    【补充细则】①共4分。
    ②“所”字结构、“值”、“不侔”、“克”各1分。
    14.①本文中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与《三国演义》中的有差异。②体裁不同。《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可以部分虚构,《三国志》是史传,必须尊重史实。③时代背景、创作立场不同。《三国演义》体现了“拥刘反曹”的历史背景。
    【补充细则】①共3分。
    ②第①点1分。
    ③第②③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15.D
    16.同:①对诸葛亮忠君爱国精神的赞扬;②对英雄身后被冷落遗忘的感伤;③对他功业未成的惋惜。
    异:①《武侯庙》中还包含了对诸葛亮无法返乡的惋惜之情;②《蜀相》中还包含了对诸葛亮被刘备重用和信任的羡慕。
    【补充细则】①共6分。
    ②相同点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③不同点2分,每点2分,答对1点即可。
    17.(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共6分。每空1分)
    【补充细则】①共6分。每空1分。
    ②第(3)句答到其他合乎情境的诗句,亦可。
    18.C
    19.①原文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和网络流行语,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②原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土地人的特征,将人踏实种地形象化表述为人与土地的沟通;③采用第二人称“你”,叙述主体更加鲜活。
    【补充细则】①共4分。每点2分。
    ②答对2点即可。
    20.大多数农民对读书人怀有敬畏(拥有敬畏之心/抱有敬畏),但很多具有学识和文化话语权的人,对“三农”缺乏认识和了解,更别谈尊重。
    【补充细则】①共4分。每处2分。
    ②改出2处即可。
    21.①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水平不足②不同国家在不同的阶段③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补充细则】①共6分。每空2分。
    ②第②点中“不同国家”和“不同阶段”两个信息各1分。
    22.载荷专家是在载人航天任务中(在太空)负责载荷管理、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参与空间科技活动)的航天员。
    【补充细则】①共3分。
    ②句式、属概念“航天员”和概念内涵各1分。
    ③超出字数倒扣1分。
    23.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是三条名家评论,重点分别指向“少陵之意”“忠义”和“行义”。第二部分是写作指向,它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交代了写作的话题,即作文应该围绕人的“精神和德行”展开,“启示意义”就提醒考生要从材料中延展开来,不仅仅指向诗歌品评,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还要注意不是单独的论述“精神和德行”,而是要将其作为“品评”人事物的核心指向。第二句“根据材料”规定了文章的出发点,也就是说考生在阐释“精神和德行”的时候应该从材料出发,结合杜甫、陆游、屈原的精神品格,强调家国大义等中华传统优秀精神传统在现代的继承和发扬。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其中“选准角度”是一个明确的提示,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个小的切口、角度去构思文章。
    【判分原则】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根据考卷实际情况赋分,对每一位考生负责。根据考生作文的内在品质拉开档次。
    阅卷时要充分关注语言运用能力,多角度考察考生文章中词语的丰富性、句式的多样性、语法的正确性、修辞的生动性、逻辑的严谨性,避免仅根据立意是否切题确定等级。
    【判分等级】建议45分切入。

    相关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补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补考语文试题,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10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