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4368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4368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4368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共8页。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一、立足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1.(2021·海南高考)(多选)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u=220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匝数可通过滑片P来调节。当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1,为了使图中“100 V,50 W”的灯泡能够正常发光,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仅将滑片P向上滑动B.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C.仅在副线圈电路中并联一个阻值为20 Ω的电阻D.仅在副线圈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20 Ω的电阻解析:选BD 原线圈电压有效值U1= V=220 V,则副线圈电压有效值U2=U1=×220 V=110 V>100 V,为了使灯泡能够正常发光,则需要减小副线圈电压,即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或者仅在副线圈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20 Ω,故B、D正确。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3,原线圈输入端a、b接u=220sin 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电阻箱R、定值电阻R1=30 Ω、R2=5 Ω,阻值恒为10 Ω、额定电压为30 V的灯泡L。为使灯泡正常工作,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电阻( )A.5 Ω B.10 Ω C.15 Ω D.20 Ω解析:选B 输电电压的有效值为(即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1=220 V,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规律=,可知副线圈电压有效值为U2=U1=60 V,灯泡正常工作,根据欧姆定律,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即副线圈部分的干路电流为IL==3 A,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R1和R2、R构成的并联电路部分的分压为U=U2-UL=30 V,通过R1的电流为I1==1 A,通过R2、R的电流为I2=IL-I1=2 A,R2、R的分压为U=I2(R2+R),解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R2=10 Ω,B正确,A、C、D错误。3.科学中心某款手摇点火器原理如图所示。当钢针和金属板间瞬时电压超过5 000 V时可以产生电火花。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0.2 T,手摇发电机线圈的面积为0.25 m2,共50匝,不计内阻。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转速等于2 r/s时,点火器可以产生电火花B.线圈转速等于4 r/s时,点火器可以产生电火花C.电压表的示数为5 V时,点火器可以产生电火花D.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点火器可以产生电火花解析:选B 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交流电,设转速为n,则发电机的最大电动势为Em=NBSω=NBS·2πn,发电机的最大电动势等于变压器的输入线圈电压的最大值,U1m=Em,根据变压器两端的匝数比等于电压比,有==,钢针和金属板间瞬时电压超过5 000 V时可以产生电火花,现令U2m=5 000 V,联立各方程解得U1m=50 V,n= r/s≈3.18 r/s,故线圈转速等于4 r/s时,副线圈的电压最大值超过了5 000 V,能产生电火花,故A错误,B正确;电压表的示数为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刚点火时UV==25 V,5 V和25 V均小于25 V,则不能达到点火电压,故C、D错误。4.如图甲所示是燃气灶点火装置的电路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当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 000 V时,钢针和金属板间就会引发电火花,从而点燃气体。闭合开关,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5 V,图乙所示是闭合开关后原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电压表可视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磁感应强度的瞬时值表达式为B=sint(T)B.0~时间内,在时刻最容易成功打火C.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800时点火装置可正常工作D.经过变压器后,该交流电压的频率可能发生变化解析:选C 由题图乙可知原线圈中磁感应强度的瞬时值表达式为B=Bmaxsint(T),A错误;t=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此时副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零,因此不会成功打火,B错误;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800,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4 000 V,其最大值为4 000 V≈5 600 V>5 000 V,故点火装置可以正常工作,C正确;变压器不会改变交流电压的频率,D错误。5.(2022·浙江金华模拟)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普及,图甲是某款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其中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匝数比n1∶n2=5∶1,两个线圈中所接电阻的阻值均为R。当ab间接上220 V的正弦交变电流后,受电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实现给手机快速充电,这时手机两端的电压为5 V,充电电流为2 A。若把装置线圈视同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充电器线圈中通以恒定电流,则手机线圈中将产生恒定电流B.流过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电流之比为5∶1C.快速充电时,线圈cd两端的输出电压为42.5 VD.若送电线圈中电流均匀增加,则受电线圈中电流也一定均匀增加解析:选C 若充电器线圈中通以恒定电流,则手机线圈中将不会产生电流,A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则流过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电流之比为1∶5,B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有U2=U1=U1,I1=I2= A,Uab=U1+I1R,U2=I2R+U手机,整理可得220=5U2+R,U2=2R+5,联立解得Ucd=U2≈42.5 V,C正确;若送电线圈中电流均匀增加,则受电线圈中电流为恒定电流,D错误。6.(2021·福建高考)某住宅小区变压器给住户供电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R为输电线的总电阻。若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所有电表视为理想电表,不考虑变压器的输入电压随负载变化,则当住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加时,图中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1增大,V2不变,V3增大B.A1增大,V2减小,V3增大C.A2增大,V2增大,V3减小D.A2增大,V2不变,V3减小解析:选D 不考虑变压器的输入电压随负载变化,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1=UV1不变,根据=可知,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UV2不变;当住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加时,即用户的总电阻R电变小,由I2=可知,副线圈的电流I2=IA2变大,而由UV3=U2-I2R,可知V3减小;由理想变压器的原理U1I1=U2I2,可知原线圈的电流I1=IA1变大;故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1增大,A2增大,V2不变,V3减小,故D正确。7.如图所示,T1、T2是监测交流高压输电参数的互感器,一个用来测高压电流,一个用来测高压电压,T2接在两根输电线的正中间,T1接在其中一根输电线上。输电线电阻不可忽略,若输电线电阻率相同,发电站端的理想升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为U1,输出功率为22 800 kW,用户端理想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为U2=220 kV,T1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T2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 000∶1,a的示数为1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1=248 kVB.b的示数为22.8 VC.输电线总电阻为40 ΩD.输电效率约为96%解析:选D T1是电流互感器,由匝数比及a的示数可知输电线中的电流为100 A,根据P=UI可知U1=228 kV,则输电线上的损失电压为U损=8 kV,输电线总电阻为80 Ω,A、C错误;电压互感器接在两输电线的正中间,则T2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24 kV,则b的示数为22.4 V,B错误;该输电线的输电效率η=×100%≈96%,D正确。二、强化迁移能力,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8.将电阻R1和R2按图甲所示接在理想变压器上,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上,R1和R2的电功率之比为2∶1,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R1和R2改成如图乙所示的接法,R1和R2上的功率之比1∶8,则图乙中两组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为( )A.1∶2 B.1∶4 C.1∶8 D.1∶16解析:选A 甲图中,R1和R2上的电功率之比为2∶1,R1和R2串联,则电流相等,根据=,可得R1∶R2=2∶1,乙图中R1和R2上的功率之比为1∶8,则乙图两副线圈的功率之比==,可得U1∶U2=1∶2,则图乙中两组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电压之比为1∶2,故A正确,B、C、D错误。9.(2021年8省联考·江苏卷)小明分别按图1和图2电路探究远距离输电的输电损耗,将长导线卷成相同的两卷A、B来模拟输电线路,忽略导线的自感作用。其中T1为理想升压变压器,T2为理想降压变压器,两次实验中使用的灯泡相同,灯泡的电压相等。两次实验中( )A.都接直流电源 B.A两端的电压相等C.A损耗的功率相等 D.图1中A的电流较大解析:选D 由于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因此题图2中不可能接直流电源,A错误;T2是降压变压器,根据=>1,由于流过两个灯的电流相等,可知题图2中流过A的电流较小,题图2中A两端的电压较低,题图2中A消耗的功率较小,B、C错误,D正确。10.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接在交流电源上,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P不动,滑片F向下滑动时,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B.若P不动,滑片F向下滑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C.若F不动,滑片P向上滑动时,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D.若F不动,滑片P向上滑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解析:选A 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U1,输出电压为U2;若P不动,滑片F向下移动时,输入电压U1不变,V1示数不变,根据变压比公式=,由于n2减小,故输出电压U2减小,故灯泡消耗的功率减小,V2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B错误;若F不动,根据变压比公式=,输入电压U1不变,不变,则输出电压U2不变,V1示数不变;滑片P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干路电流增大,小灯泡中电流、电压都增大,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由U=U2-UL可知电压表V2示数变小,故C、D错误。11.(多选)如图甲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上有L1、L2、L3、L4四只灯泡,它们的规格均为“9 V 12 W”,当在该变压器cd端输入交流电压u(ut图像如图乙所示)时,四只灯泡都正常发光,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端输入电压的瞬时值为u=27sin 100πt(V)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C.流过灯泡L2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D.电流表的示数为4 A,ab端输入功率Pab=48 W解析:选BD 由输入端交流电压ut图像可求出电压有效值为27 V,灯泡规格均为“9 V 12 W”,四只灯泡都正常发光,所以a、b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是27 V+9 V=36 V,由题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是0.02 s,所以a、b端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 100πt(V),故A错误;四只灯泡都正常发光,所以副线圈电压为9 V,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比规律得出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故B正确;由题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流过灯泡L2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故C错误;电流表的示数为I=3× A=4 A,a、b端输入的功率Pab=4×12 W=48 W,故D正确。12.(多选)如图1、2所示,理想变压器对电器供电,其输入电压u=27 000sin 100πt (V),电器RL与RL′的参数分别为“220 V/1 100 W”“220 V/440 W”,输电线的总电阻r=2 Ω。若两图中电器都能正常工作,则( )A.图1中电阻r的功率为50 WB.图2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比图1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了440 WC.图1中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 700∶23D.图2中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 500∶13解析:选ACD 根据P=UI可得通过电器RL的电流为IL==5 A,电阻r的功率为Pr=IL2r=50 W,故A正确;题图1变压器输出电压为U出=UL+ILr=230 V,题图1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为P1=U出IL=1 150 W,RL′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L′==2 A,题图2中干路电流为I总=IL+IL′=7 A,题图2中输出电压为U出′=UL′+I总r=234 V,题图2中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为P2=U出I总=1 638 W,题图2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比题图1中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了ΔP=P2-P1=488 W,故B错误;由于输入电压为U入==27 000 V,则题图1中原副线圈匝数比==,题图2中原副线圈匝数比==,故C、D正确。13.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 一定,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 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U2减小,U4减小B.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P1增大,P3减小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D.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同时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解析:选D 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一定,匝数不变,根据=,知U2不变,故A错误;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则输入功率增大,即P3变大,故B错误;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2R,故C错误;输送功率一定时,根据P=UI和P损=I2R知,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输送电压,又U1一定,根据=知,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U3=U2-I2R,U2增大,I2减小,所以U3增大,用户电压U4不变,根据=知,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故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习本32 理想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含答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 W,05sin A,41 V,电流表的示数为0,0 V,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 气体实验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综合应用,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理想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