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余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余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9.08.原来这个小数是( )。
A.90.8 B.9.08 C.0.908
2.125+a+75=a+(125+75),这里运用了加法(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3.下面( )组和( )组长度的小棒,分别可以围成三角形。
①3cm、4cm、5cm ②5cm、5cm、4cm ③7cm、3cm、4cm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4.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50.09 B.4.005 C.7.0909
5.聪聪一家5人去游乐园玩,买门票共用了64元,儿童有( )人.
A.1 B.2 C.3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______)
7.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有可能是钝角._____.
9.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和都大于第三个内角。(_______)
10.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6,则被减数等于18。(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0.3时=(__________)分 8千克25克=(__________)千克
47厘米=(__________)米 12 元4分=(__________)元
12.36乘40的积减去45除以9的商,差是多少?列出算式是(________),算式的结果是(________)。
1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1°,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14.看图填空。
(1)(____)组的男生人数最多,是(____)人;(____)组的女生人数最多,是(____)人。
(2)平均每组有学生(____)人。
15.笼子里兔子和鸡共有8只,从下面数一共有24条腿,兔子有(______)只。
16.在横线上填上与小数相邻的两个整数.
_____<5.3<______.
_____<760.08<_____.
17.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它的顶角是(____)°,如果按角分类,它是(____)三角形。
18.205克=(__________)千克 2米8厘米=(__________)米
0.6分=(__________)秒 5元4角=(__________)元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口算
1-0.79= 6.3+8.5= 101×34=
2.6+0.37= 0.75×100= 0.8-0.52=
3.5+0.78+6.5= 72×64×0=
20.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8.64﹣5.74=
(2)10.25+7.5=
(3)1.06×25=
(4)0.016÷0.25=
21.计算。
286-144÷16+35 (58+37)÷(64-9×5)
122-36×4÷12+35 42×[169-(78+35)]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画出下列图形底边上的高。
23.任意画出三角形ABC的一条高。
24.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整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下图是儿童各时期脉搏跳动情况统计图。
①纵轴一格表示每分脉搏跳动( )次。
②婴儿时期脉搏跳动次数与14岁相比,每分多( )次。
③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在( )至( )时期的变化最大。
④根据统计图,写出脉搏跳动是如何变化的?
26.为更好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星星幼儿园为大班3个班采购一次性口罩共690个,照这样计算,如果再给中班5个班采购同样的一次性口罩,还需要采购多少个?
27.甲数是13.8,比乙数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8.妈妈带100元出去买菜,要一条鱼花了42.75元,买青菜花了12.25元。妈妈还剩多少钱?
29.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地2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C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求原来的小数,只有把后来的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即可。
【详解】9.08÷(1000÷100)
=9.08÷10
=0.908
原来这个小数是0.908。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或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C
【分析】在125+a+75=a+(125+75)中,125与a交换了位置后,并将125与75结合优先计算,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详解】125+a+75=a+(125+75)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在计算加法算式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3、A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①3+4>5,5-4<3,则长3cm、4cm、5cm的三根小棒可以组成三角形;
②5+5>4,5-4<5,则长5cm、5cm、4cm的三根小棒可以组成三角形;
③3+4=7,则长7cm、3cm、4cm 的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则①组和②组长度的小棒,分别可以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A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读出各题中的数分析选择。
【详解】50.09读作:五十点零九,读出一个零;
4.005读作:四点零零五,读出两个零;
7.0909读作:七点零九零九,读出两个零。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小数的读法,注意小数点后的0有几个读几个。
5、B
【分析】假设都是大人,则买门票要5×16=80元,80元比64元多16元,这是由于把小孩看作大人来算多出的,一个小孩按大人算多16-8=8元,用多出来的钱除以一个小孩按大人算多的钱就得儿童人数。
【详解】5×16÷(16-8)=2(人)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知识的掌握。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分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本题是考查旋转的特点,旋转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
7、×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我们可以假设任意两个分数相等,再结合他们的分数单位去判断。
【详解】假设两个分数分别为和,因为,则这两个分数相等。但的分数单位是,而的分数单位是,≠,可见如果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分数的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不同的分数,就有不同的分数单位。
8、×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两个相等,而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如果一个三角形内有两个钝角,则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钝角,由此判断即可.
9、×
【分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而这三个角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和与第三个角的度数的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
【详解】例如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20°,30°,130°,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就小于第三个内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0、√
【分析】由题目可知,减数+差+被减数=18。且根据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减数+差=被减数。故2×被减数=36。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有分析可知,被减数=36÷2=18。
故答案为:√
灵活运用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18 8.025 0.47 12.04
【解析】略
12、36×40-45÷9 1435
【分析】先用36乘40求出积,然后用45除以9求出商,最后用求出的积减去求出的商即可。
【详解】36×40-45÷9
=1440-5
=1435
列出算式是36×40-45÷9,算式的结果是1435。
故答案为:①36×40-45÷9 ②1435
列式计算注意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13、钝角
【分析】首先,直角为90°,大于90°小于180°的角为钝角,大于0°小于90°的角为锐角,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91°大于90°,所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钝角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关键是掌握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
14、 (1)体育 30 舞蹈 28 (2)39
【解析】略
15、4
【分析】“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脚的只数比实际少,原因是把若干只兔当成若干只鸡算了。
公式:兔的只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鸡的只数=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2)假设全是兔,脚的只数比实际多,原因是把若干只鸡当成若干只兔算了。
公式:鸡的只数=( 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兔的只数=鸡兔总数-鸡的只数。
【详解】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为:
(24-8×2)÷(4-2)
=8÷2
=4(只)
故答案为:4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列表法、画图法、抬腿法、假设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假设法。
16、5 6 760 1
【详解】试题分析:5.3介于两个相邻的整数5和6之间,即5<5.3<6;
760.08介于两个相邻的整数760和1之间,即760<760.08<1.
解:5<5.3<6
760<760.08<1.
故答案为5,6,760,1.
【点评】
本题考查对小数的大小的理解.知道每个小数都在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7、108 钝角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用180度减去两个底角的和就是顶角的度数;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给三角形分类即可。
【详解】180°-36°×2
=180°-72°
=108°
90°<108°<180°
所以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①108 ②钝角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顶角度数。
18、0.205 2.08 36 5.4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0.21;14.8;3434
2.97;75;0.28
10.78;0
【详解】略
20、(1)2.9;(2)17.75(3)26.5(4)0.064 (竖式验算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1)8.64﹣5.74=2.9
验算:
(2)10.25+7.5=17.75
验算:
(3)1.06×25=26.5
验算:
(4)0.016÷0.25=0.064
验算:
21、312;5;145;2352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2)先分别计算前面小括号里的加法和后面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后面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1)286-144÷16+35
=286-9+35
=277+35
=312
(2)(58+37)÷(64-9×5)
=95÷(64-45)
=95÷19
=5
(3)122-36×4÷12+35
=122-144÷12+35
=122-12+35
=110+35
=145
(4)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无
【详解】图略
此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画法的实际操作。
23、
【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据此可画出三角形的高。
【详解】如图:
本题考查了画高,要用虚线,别忘画直角符号。
24、
【解析】略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①20
②63
③婴儿;2岁
④随着年龄增长,每分脉搏跳动次数逐渐减少。
【分析】
①根据图形可以看出,纵轴一格表示每分脉搏跳动20次;
②135减72的差就是婴儿时期脉搏跳动次数与14岁相比,每分多的次数;
③相邻两个横轴对应的脉搏跳动次数相减,就能比出哪两个时期的变化最大;
④根据统计图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每分脉搏跳动次数逐渐减少。
【详解】
①纵轴一格表示每分脉搏跳动20次。
②135-72=63,即婴儿时期脉搏跳动次数与14岁相比,每分多63次。
③135-115=20,115-97=18,97-84=13,84-72=12,所以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在婴儿至2岁时期的变化最大。
④根据统计图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每分脉搏跳动次数逐渐减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根据图形进行解答即可。
26、1150个
【分析】大班3个班共采购一次性口罩690个,则平均每个班采购690÷3个一次性口罩。中班5个班采购同样的一次性口罩,则还需要采购690÷3×5个。
【详解】690÷3×5
=230×5
=1150(个)
答:还需要采购1150个。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27、26.4
【分析】要求甲乙两数的和,根据甲数比乙数多1.2,可知乙数为:13.8-1.2,再加上甲数13.8,即可求得甲乙两数的和。
【详解】13.8+(13.8-1.2)
=13.8+12.6
=26.4
答:甲乙两数的和是26.4。
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根据题干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8、45元
【分析】妈妈买鱼和青菜共花42.75+12.25元,则妈妈还剩100-(42.75+12.25)元。
【详解】100-(42.75+12.25)
=100-55
=45(元)
答:妈妈还剩45元。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9、260千米
【详解】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即(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千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余江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3个一,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鹰潭市余江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3个一,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余江县2023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