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x、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国语•鲁语下》记载:“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直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后仍然向吴国请盟,“春秋贡献,不解(懈)于王府……亦征诸侯之礼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的贡纳关系A.维系了政治联系 B.解决了经济问题C.完善了分封制度 D.加重了诸侯负担2.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写道;“秦始皇因为岭南地区离统治中心过于遥远,又是花了很大力气才最后征服的领土,……不但使长沙郡的桂阳县(今广东连州)深入岭南,还使象郡的谭城县(今湖南怀化)越过岭北。”这说明秦朝地方行政区划A.遵循了山川形便原则 B.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C.阻碍了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了犬牙相入原则3.汉初规定,禁止关中的马匹、金属外流;严格盘查出入朝廷掌控下的郡县关口的行人,其携带的每一件物品都要检查登记。这表明汉初A.政府强化抑商政策 B.地方行政管理严密C.注重防范地方势力 D.关税管理制度完善4.刘备入川后,恢复盐铁官营,发展水利事业,实行屯田制;孙权立足江东后,推广两牛一犁的“耦耕法”,广行屯田,与“海外交往范围辽阔”。这些举措A.加剧了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 B.体现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C.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 D.促进了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5.唐代寒食节的蹴阙活动非常盛行,宫内宫外、皇帝大臣都喜爱蹴鞠。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记述:“曾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三鬟女子,可年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据此可知,唐代A.诗歌以写节日活动为主 B.都市流行高雅的娱乐活动C.社会生活风气相对开放 D.统治者好恶决定蹴鞠兴衰6.散骑常侍,古之官名。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无常职。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待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A.中枢权力机构职权的扩大 B.权力制衡机制逐渐被打破C.官员间党同伐异现象严重 D.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7.表是北宋时期部分文士卖诗文赚钱养家现象的记载。这反映了宋代
A.抑商政策废除 B.商品经济发展C.诗文创作繁荣 D.文士地位低下8.供养人指的是供养僧侣的信徒。莫高窟 61窟众僧人的供养人旁皆有西夏文、汉文合璧题记。其中一名僧人(图左上角)旁记“住缘僧翟嵬名九像”,其中翟为汉姓,嵬名为西夏皇族姓,据考证,这是汉族与党项人通婚的结果。这可用于说明西夏A.佛教出现专用文字 B.民族交融趋势进一步增强C.社会等级观念淡化 D.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9.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下令布宣德化,强调“吏治以操守为本”,选官以“清慎勤”为本,坚持“凡为臣子,必须才德兼全,若有才无德,不如有德无才也”。此举旨在A.调整国家治理方向 B.赢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C.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D.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10.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新政 C.义和团运动 D.东南互保11.1899年,中国赴日留学者仅64个人。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剧增到近万人。出
1
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刺激 B.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C.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的确立 D.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12.下表为清末某些学堂乐歌的内容(节选)。这些学堂乐歌歌名内容《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女革命军》女革命,志灭清,屏弃那粉黛去当兵,誓将胡儿来杀尽。A.冲击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B.反映了女性解放的必要性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D.表明了革命基础的广泛性13.1919年,24岁的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阅《新青年》,甚常长益心智。我很喜欢看《新青年》和《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这说明《新青年》A.体现于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B.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领导力量 D.最早在中国传播民主科学14.早期的美洲国家都会任命掌管物品清单的官员清点国家储藏食物和其他资源的大型仓库,在这一过程中,美洲地区包括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分别出现了文字系统。材料意在说明A.早期国家形成中产生了文字 B.文字的出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C.农耕文明推动了文字的产生 D.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15.从公元前两千纪到公元前7 世纪左右,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在整个欧亚大陆出现了一种以南俄草原为中心,向海岸线辐射的民族大迁徙的运动,正是这种民族大迁徙,使得诸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趋于空前的活跃和密切。这表明印欧人的迁徙A.解决了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B.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C.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人口布局 D.传播了印欧民族先进的文化16.《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欧洲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讲述了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这一故事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 B.彰显了理性主义的影响C.折射出人文主义的思想 D.表达了幻灭反叛的情绪17.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东南亚地区)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之为“下南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南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这一时期的“下南洋”
A.开启了中华文明对南洋的影响 B.开始改变了东南亚的人口结构C.根源于国内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 D.顺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潮流18.图所示是某部著作中 17~18世纪英国对华茶叶贸易发展状况的描述摘要。这一现象反映了A.工业革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C.茶叶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 D.英国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增强19.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 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20.《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诞生至今,已经有194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167 个国家的 897 处文化遗产、218 处自然遗产、39 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共 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 2022 年 11 月中旬)。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A.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 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1题 14分,第 22题 14分,第23题12分, 共40分。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西汉置而又废的边疆郡县情况郡名设置时间废止时间存在年数所在地象郡公元前111年公元前76年36今广西地区儋耳公元前110年公元前82年29今海南岛珠崖公元前110年公元前82年29今海南岛苍海公元前128年公元前125年4今朝鲜中央山脉以东,江原道之地
材料四华夏帝国的扩张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一是集权帝国自身的动员成本和离心倾向;二是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生态;三是原住人群的政治组织形态。这些因素往往综合发生作用,但在不同地区又各有偏重。——摘编自胡鸿《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结合汉代经营边疆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14分)
材料二司马迁对于汉武帝开发边疆的评价:当是时,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散币于邛以集之。数岁道不通,蛮夷因以数攻,吏发兵诛之。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东至沧海之郡,人徒之赀拟于南夷。又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图3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谈画报以图为主、辅以文字的画报的创办则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先进知识和思想的障碍。因此,在清末民初的中国,通过创办图文并茂的画报启迪民智、申说文明,就成为很多知识分子改良社会的一个现实可行的途径。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以一位历史观察者的身份,谈一谈你眼中的清末画报。(要 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4分)
23.(12分)博物馆和近代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 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22 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将建设博物馆的大任交到申克尔的肩上。博物馆位于皇家花园乐趣园之北,与普鲁士皇宫遥遥相望,东有象征神权的普鲁士宫廷教堂,西有昭示军威的军械库。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博物馆1825年开始施工,1830年落成,是柏林第一座公众博物馆。藏品及建筑物的主人是帝王, 被称为“皇家博物馆”。因收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称之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并用火车将建筑材料直接运入工地, 内部还大量使用预制铸铁构件。该馆 1855年完工,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1867 年, 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 外开放。(1) 依据材料,概括柏林“皇家博物馆”的特点。(6分)(2) 结合所学,对普鲁士建立和发展博物馆这一现象进行评析。(6分)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潍坊国开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历史-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历史-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期末模拟考试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