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一、认真计算。
1.口算.
0.38+0.06= 64.2+5.7= 72÷9×7= 0.97-0.09=
12.8-9.86= 17.05-4.58= 3.5+0.6= 5-0.15=
4.35+5.36= 1.58+78= 2.05÷100= 0.093×100=
2.用竖式计算。
507×12= 450×80=
3.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1)24×(151+49)÷30 (2)17×243+17×56+17
(3)3600-(96×29+96) (4)35×[962÷(322-285)]
(5)385-[16×(196÷14)] (6)3952÷(46×64-2892)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大于3.5并且小于3.8的小数只有2个。(______)
5.三位数□61与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_______)
6.3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_____)
7.由2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0.2。(______)
8.三根长度为1cm、5cm、6cm的木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___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38+25+175+62=(38+62)+(25+175),运算中用到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10.计算125×32的简便算法是( )。
A.125×30×2 B.125×30+2 C.125×8×4
11.小红、小青、小兰和小明四人同时买了同样的铅笔各一支,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小明用去1.85厘米,他们四人中( )剩下的铅笔最长。
A.小红 B.小青 C.小兰 D.小明
12.下面收集的是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四人中小强的年龄最小,他的身份证号码是( )。
A.320621198810151236 B.610103199903287652
C.32063520010102184X D.110101201011072783
13.等底等面积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 )。
A.2倍 B. C.一样高
四、快乐填空。
14.小马虎计算一道乘法算式题时,把其中的一个乘数58写成85,结果得到的积是3570,另一个乘数是(__________),正确的积是(__________)。
15.四(1)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这个班数学肯定没有不及格的。 (_______)
16.下图中,把三角形A平移到三角形B,可以先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
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____)°。这个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18.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26万,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最大是(_________).
19.把0.505,0.55,0.055和0.0505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三位的是(________)。
20.把100-62=38,570÷38=15,12×15=180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
21.小马虎把10.72-(m+1.5)算成了10.72-m+1.5,他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________)(填“多”或“少”) (________)
22.下面的几何体是由至少(______)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23.明明在班级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3),他后面芳芳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芳芳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军军在班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7,6),如果他正好坐在班级里的最后一位,这个班有(______)名学生。
五、作图题。
24.分别画出从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5.将三角形先向上平移4格(画出),再向右平移5格(画出)。
26.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
27.解放军某连队进行野营拉练,第一次行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军14千米;第二次用了同样的时间,共行了30千米,这个连队两次拉练平均每小时行军多少千米?
28.一根长1米的绳子,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两次一共用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29.四年级二班参加文艺舞蹈演出,要购买统一的裙子和鞋子,裙子68元/条,鞋子36元/双,该班有15名学生参加演出,准备服装和鞋子一共要多少元?
30.如下图,在一个长方形花圃里栽了郁金香和菊花.
(1)这个花圃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2)郁金香的占地面积比菊花多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
1、0.44 69.9 56 0.88 2.94 12.47 4.1 4.85 9.71 79.58 0.0205 9.3
【详解】小数乘10,小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乘100,小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除以10,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除以100,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6084;36000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507×12=6084 450×80=36000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3、(1)160;(2)5100;(3)720;(4)910;(5)161;(6)76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详解】(1)24×(151+49)÷30
=24×200÷30
=4800÷30
=160
(2)17×243+17×56+17
=17×(243+56+1)
=17×300
=5100
(3)3600-(96×29+96)
=3600-[96×(29+1)]
=3600-[96×30]
=3600-2880
=720
(4)35×[962÷(322-285)]
=35×[962÷37]
=35×26
=910
(5)385-[16×(196÷14)]
=385-[16×14]
=385-224
=161
(6)3952÷(46×64-2892)
=3952÷(2944-2892)
=3952÷52
=76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
【分析】大于3.5且小于3.8的一位小数有两个,由于没有确定小数的位数,所以介于两个小数之间的数有无数个。
【详解】大于3.5并且小于3.8的小数有无数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学生对在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的判定方法,应分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可确定。
5、√
【解析】略
6、√
【详解】略
7、√
【分析】一个小数由20个百分之一组成,即,所以组成的两位小数0.20,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由2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0.2;
故答案为:√
本题关键是根据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写成这个小数。
8、√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5=6,则三根长度为1cm、5cm、6cm的木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给出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D
【分析】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加法交换律可知:38+25+175+62=38+62+25+175;
根据加法结合律可知:38+62+25+175=(38+62)+(25+175);
所以38+25+175+62=(38+62)+(25+175),运算中用到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故答案为:D。
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是加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
10、C
【分析】由于125×8=1000,所以可将算式125×32中的32拆分为8×4后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即原式=125×8×4。
【详解】计算125×32的简便算法是:125×8×4;
故答案为:C
在对有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时,可根据式中数据的特点及式中的数据拆分后再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11、D
【分析】首先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四人用去铅笔的长度的关系。一样长的铅笔,谁用去的铅笔长度越短,剩下铅笔的长度越长。据此判断出谁剩下的铅笔最长即可。
【详解】1.85<1.9<2.03<2.45,则小明用去铅笔长度最短,也就是小明剩下的铅笔最长。
故答案为:D。
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2、D
【分析】根据身份证编码的特点:7—10位找出出生的年份,推算出谁最小。
【详解】A.320621198810151236,是1988年出生;
B.610103199903287652,是1999年出生;
C.32063520010102184X,是2001年出生;
D.110101201011072783,是2010年出生;
因为四人中小强的年龄最小,他的身份证号码是110101201011072783;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前六位是地区代码;7—14位是出生日期;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第18位是校验码。
13、A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当等底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时,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等底等面积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熟记等底等高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四、快乐填空。
14、42 243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另一个乘数没有变,只是把一个乘数58误写成了85,现在的积是另一个乘数和85相乘得出的结果,所以用现在的积除以85就是另一个乘数,然后两个乘数相乘就是正确的积。
【详解】3570÷85=42
所以另一个乘数是42;
58×42=2436
所以正确的积是2436。
故答案为:42;2436
本题解答的关键就是抓住一个乘数没变,将错就错,根据数据算出两个乘数的正确数值,由此解决本题。
15、错误
【解析】略
16、右 6 上 4
【分析】选择三角形A的一个顶点作为参考点,可以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4格,就到三角形B的相同顶点,即把整个图形以这种平移方式进行平移。
【详解】根据图形,把三角形A平移到三角形B,可以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4格。
故答案为:右;6;上;4
这是一道简单的平移题。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17、60 等边
【解析】略
18、255000 264999
【分析】与实际接近的数叫近似数,通常用“大约”、“约”表示近似数,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据此解答。
【详解】255000≈26万 264999≈26万
所以答案为:255000 264999
本题考查学生用“四舍五入”求整数的近似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9、0.505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由此比较出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0.0505<0.055<0.505<0.55
把0.505,0.55,0.055和0.0505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三位的是0.505。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出大小,注意看清题意,从小到大排列。
20、12×[570÷(100-62)]=180
【解析】略
21、多 3
【分析】把10.72-(m+1.5)去括号为10.72-m-1.5,如果算成10.72-m+1.5,得数肯定比正确的多,用后者减去前面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先把10.72-(m+1.5)去括号为10.72-m-1.5;
10.72-m+1.5-(10.72-m-1.5)
=10.72-m+1.5-10.72+m+1.5
=3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去括号的认识,需要牢记去括号后,括号内的计算要变号。
22、11
【分析】一层一层的数,从最上面一层开始数,第二层的数量=第一层的数量(1个)+第二层露在外面的正方体(3个),第三层的数量=第二层的数量(4个)+第三层露在外面的正方体,并且做好标记,最后将三层的数量加在一起。
【详解】由分析可得:
第一层1个正方体,第二层1+3=4个正方体,第三层4+2=6个正方体,1+4+6=11(个)。
故答案为:11。
有些正方体是看不到的,为什么会看不到呢?是因为被上一层遮住了,所以数每一层的时候都要把上一层的加上,这样就能把遮住的正方体算进去了,最后再把各个层的个数加在一起,计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
23、(4,4) (3,4) (5,4) 42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知道明明在第4列,第3行;他的后面列不变行加1;他的同桌可能在他的左边也可能在他的右边,行数不变,列数加1或减1;由军军的位置可知这个班共有7列,每列6人,依此即可求出班级的人数。
【详解】明明在班级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3),他后面芳芳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4),芳芳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3,4),也可能是(5,4)。军军在班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7,6),如果他正好坐在班级里的最后一位,这个班有7×6=42(名)学生。
此题是考查点与数对,关键记住: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
五、作图题。
24、;;
【分析】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分析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的时候,可以看到几个正方形,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
【详解】从正面观察这个立方体,可以看到两层,下面一层有2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有1个正方形居右;
从右面观察这个立方体,可以看到两层,下面一层有2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有1个正方形居左;
从上面观察这个正方体,可以看到两排,左排有1个正方形,右排有2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作图如下:
;;
本题的考查的是空间想象力,根据对立方体形状特点的把握,确定每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的特点。
25、
【解析】略
26、
【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可得,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3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两行:后面一行3个正方形,前面一行1个正方形靠左边;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2个正方形,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解决问题
27、12千米
【分析】求速度用到的公式是路程÷时间=速度,求两次的平均速度就是用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这里的易错点是会把两次的速度求和再除以2,求平均速度。
【详解】第一次路程:3×14=42(千米);
总路程:42+30=72(千米);
总时间:3+3=6(小时);
两次平均速度:72÷6=12(千米/时)
用综合算式列式为:
(3×14+30)÷(3+3)
=(42+30)÷6
=72÷6
=12(千米/时)
答:这个连队两次拉练平均每小时行军12千米。
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有这样三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这里需要记住求速度的公式永远是路程÷时间=速度,不能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速度。
28、米;米。
【分析】两次一共用了多少米就用第一次用去的和第二次用去的加起来即可;还剩多少米用总数减去用掉的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两次一共用掉:+==(米)
还剩:1-=(米)
答:两次一共用了米,还剩米。
计算的结果注意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29、156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四年级二班要购买统一的裙子和鞋子,裙子68元/条,鞋子36元/双,该班有15名学生参加演出。那么每个孩子需要花(68+36)元,有15名学生,就能求出一共花的钱数。
【详解】(68+36)×15
=104×15
=1560(元)
答:准备服装和鞋子一共要1560元。
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题,这题还可以把15条裙子的总价钱和15双鞋子的总价钱求出来,再求和,也能求出准备服装和鞋子一共花的钱数。
30、(1)1065平方米 (2)285平方米
【详解】(1)(45+26)×15
=71×15
=1065(平方米)
答:这个花圃一共占地1065平方米.
(2)45×15-26×15
=(45-26)×15
=19×15
=285(平方米)
答:郁金香的占地面积比菊花多285平方米.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数学五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数学五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数学五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数学五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5个十分之一,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