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第二次中招模拟试卷
地理
题号 | 1—20 | 21 | 22 | 23 | 24 | 总分 |
得分 |
|
|
|
|
|
|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评卷人 |
|
得分 |
|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表”),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圭”),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古人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判断二十四节气。图1为登封观星台景观,图2为“圭表”测影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一年中,“圭影”的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 D.人类活动
2.下列节气中,“圭”影最长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下列天气,最适合“测影”活动的是【 】
A B C D
2022年11月,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郑州举行、“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架起了横贯中欧的“空中丝绸之路”,拉近了河南与欧洲的距离。图3为郑州、卢森堡位置和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第4~7题。
4.下列关于两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卢森堡西部濒临地中海 B.郑州位于我国沿海省份
C.卢森堡全部位于南温带 D.郑州位于亚洲东部地区
5.与卢森堡的气候相比,郑州【 】
A.气温年较差更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冬季平均气温高 D.夏季的降水量少
6.郑州在与卢森堡合作中的优势条件有【 】
①海、陆、空交通便利 ②工、农业的基础雄厚
③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④资源丰富,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时,就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人口老龄化正逐步加剧。图4为世界各大洲不同年龄人口占比统计图(2022)。读图,完成第7~9题。
7.下列关于各大洲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15岁以下人口数量最多
B.欧洲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最高
C.南美洲的劳动力人口比重最低
D.大洋洲15-64岁人口占比增加
8.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
A.以发达国家为主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位于人口稠密区 D.主要位于高纬度
9.持续的老龄化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A.减少总人口数量 B.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C.增加劳动力数量 D.缓解性别比例失衡
中国和尼泊尔是友好邻邦,境内高山广布,被誉为“山地王国”。图5为尼泊尔地形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尼泊尔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是【 】
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②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③山地广布,耕地较少 ④气候严寒,热量不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尼泊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图原因是【 】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地势低平,起伏较小
C.濒临海洋,海运便利 D.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长江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图6为白鹤滩水电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四川盆地内部 B.雅奢江与长江的交汇处
C.长江下游河段 D.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13.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有【 】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旅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4.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③气候寒冷,河流有凌汛 ④多风沙天气,影响施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石匣秘境——扎尕(gǎ)那,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农村聚落,峰岭高耸挺拔,峡谷幽深陡峭。这里的人们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了农林牧复合系统,造就了富有地区特色的传统村落民居,被评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7是扎尕那位置示意图和农林牧复合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扎尕那的村落民居【 】
A.呈条带状分布在河流两岸 B.以寺庙为中心呈环状分布
C.小聚居,呈点状分散分布 D.呈点状散布在牧区草场上
16.关于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林地既防止水土流失,又提供林产品
②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大面积种植水稻
③草地能放牧牛羊,提供肉、奶等食品
④林下可以养殖畜禽,提供肉、蛋产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措施,不适合的是【 】
A.保持原有环境不被改变,不能进行开发
B.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
C.协调农业、牧业、林业等产业适度发展
D.建筑的风格要与古朴的村容村貌相协调
你也许想不到,一碗白米饭,它的种源80%来自海南岛。图8是海南岛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20题。
18.图中【 】
A.平原作物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丘陵作物区种植温带经济作物
C.林业经济区分布在北部地区
D.生态功能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19.三亚成为我国冬季“育种天堂”的突出优势是【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纬度低,光照充足 ③冬季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每年约有6000多名科研人员齐聚三亚,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体现出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农产品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C.科技助力农业的发展 D.科技可改变自然环境特征
评卷人 |
|
得分 |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墨西哥地域特色突出,历史文化悠久。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一起探究这个古老国度,图9为墨西哥地形图,图10为墨西哥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初识墨西哥】
(1)墨西哥位于美国以南,太平洋和 湾之间。(1分)
(2)墨西哥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主要是因为 。(2分)
【民族的象征】
墨西哥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戴“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折射出墨西哥人的性格特征。
(3)请分析墨西哥草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气候、地形和原料等方面回答)。(2分,答出2点即可)
【牛油果王国】
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果实营养价值很高,有“森林奶油”的美称。牛油果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水怕涝,墨西哥米却肯州牛油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400米之间,是世界上唯一全年均有产出的优质产区。我国每年从墨西哥大量进口牛油果。
(4)请分析米却肯州种植牛油果的优势条件。(2分)
(5)墨西哥牛油果能大量销往我国,主要得益于 (1分)
A.中墨经济互补性 B.“中欧班列”开通
C.冷藏、保鲜技术 D.牛油果储运方便
22.冰雪三岛,极地探秘研学之旅。图11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冰岛——“冰与火之国”】
(1)同学们来到地处 (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冰岛,这里气温低,光照不足,为了解决此问题,冰岛人利用 资源丰富的条件,修建绿色智能温室,提高和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生产出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果蔬。(2分)
【格陵兰岛——冻土变“热土”】
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拥有全球99%的淡水冰,近几十年来,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大面积融化。随着冰川融化,格陵兰岛的神秘面纱也被掀开。其内部隐藏几千年的钴、镍、铜、锂等矿产资源逐渐显现出来。“冻土”升温,成为市场“热土”。
(2)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主要与 有关,冰川融化带来的影响是
。(2分)
(3)有同学建议在格陵兰岛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1分)
【斯瓦尔巴群岛——“科考基地”】
(4)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一黄河站,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任务是
(选择填空)。(1分)
①监测海冰变化 ②开采深海可燃冰 ③考察古环境变迁 ④开展航道综合调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研学小结:“北极三岛”旅行的注意事项】
(5)同学们结束本次研学旅行之后,结合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纷纷在微博上发表了北极三岛研学旅行的注意事项(如行李装备、旅行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等)。你认为会有哪些注意事项? ,
并解释相关的原因 。(2分)
23.塞罕坝林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几十年来,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
无栖树”的土地上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图12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绿水青山”塞罕坝】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由于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土地日渐贫瘠,蜕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地荒原。从1962年起,在三代人的努力下,塞罕坝再现万顷林海,1962年到2022年间,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2%。而今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1)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因果关系图,以正确表示塞罕坝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4分)
(2)目前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大大提升,其生态效益主要有 。(1分)
【“金山银山”发展路】
近年来,塞罕坝森林公园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引导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平均每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带动2.5万人就业,生态旅游带动周边区域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
(3)请说出塞罕坝森林公园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
24.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图13为洛阳市简图,图14为老君山景区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千年帝都美名扬】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1)历代古都均分布在 ,这里的优势是 。(2分)
【老君山风景秀丽】
(2)老君山景区登山道路多与等高线平行,主要是为了 。钟灵索道是沿着
(山体部位)修建。(2分)
【洛阳牡丹甲天下】
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目前通过科技研发,洛阳已有九大色系的1100多个牡丹品种,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开辟了国外市场,誉满天下。近年来,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迅速。图15示意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举措。
(3)依据资料,分析“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社会经济条件。(1分,答出1点即可)
(4)依据图16,说出洛阳发展牡丹产业的主要措施。(2分,至少答出2点)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D | C | D | B | D | B | A | B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D | C | A | C | B | A | A | A | C |
二、非选择题(共 30分)
21.(8分)
(1)墨西哥湾(1 分)
(2)山地(或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凉爽(2分)
(3)光照强,可以防晒;气温高,透气散热;雨季时,帽檐宽,便于遮雨;当地草类资源丰富,便于取材(2分,答出2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以)
(4)海拔高;纬度低,热量充足;多晴天,光照充足;多火山灰,土壤肥沃;排水条件好等(2分,答出2点即可)
(5)C(1分)
22.(8分)
(1)高;地热(2分)
(2)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破坏全球生态平衡,部分动植物灭绝等(答出1点即可)(2 分)
(3)同意,格陵兰岛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经济(或不同意,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会导致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1分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4)C
(5)①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②垃圾统一带走;因为生态环境脆弱,自净能力差;③准备防止皮肤干裂的护肤品,;因为空气极为干燥④准备墨镜;因为地表冰雪覆盖,反光强烈(任写一点,答案合理即可)。
23.(7分)
(1)①过度放牧②过度采伐③土地荒漠化④退耕还林(4分)
(2)防风固沙(1分)
(3)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人、增加就业岗位等(2分,答出2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以)
24.(7分)
(1)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答出 1点即可)(2分)
(2)降低坡度;山脊(2分 )
(3)牡丹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依托技术,培育新品种,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1分,答出 1点即可)
(4)①进行牡丹观赏,发展旅游业;②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③开发牡丹周边产品,设计文创产品;④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牡丹知名度(2 分,答出2点即可,合理即可)
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