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中考备考考前冲刺+选择题预测练(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263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初中物理中考备考考前冲刺+选择题预测练(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263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初中物理中考备考考前冲刺+选择题预测练(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263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初中物理中考备考考前冲刺+选择题预测练(含答案)
展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2.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水”是光的色散
D.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纸飞机离手后,还会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如图乙所示,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图丙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使跳板弯曲的力是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D.如图丁所示,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4.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1∶2,质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8∶3 B.ρ甲∶ρ乙=3∶4
C.p甲∶p乙=2∶3 D.p甲∶p乙=8∶3
5.如图所示,A、B两个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用水平方向的拉力F甲和F乙使AB一起向右运动,甲运动的s-t图像和乙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已知F甲=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
C.拉力F甲与拉力F乙的功率相等
D.甲、乙两图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6.关于下列各幅图中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将装酒精的塑料袋口扎紧后放入热水中发生的是液化现象
B.乙图:清晨,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放热后形成的
C.丙图:很冷时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丁图:用铁水浇铸工件是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关于下列四个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美食,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夕节——煮饺子时,是通过做功改变了饺子的内能
B.元宵节——刚出锅的元宵很烫,因为其含有很多热量
C.端午节——粽叶飘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中秋节——将月饼咬掉一大块,因为分子间具有斥力
9.据消息,在2023年北斗三号系统将发射3颗备份卫星,让系统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如图在某一颗在轨运行的北斗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动能逐渐减少 B.它的动能保持不变
C.它的机械能总量增加 D.它的机械能总量减少
10.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上“弯折”了。在如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1.家里浴室装有排气扇和照明灯,在使用时,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2.质量相等的金属A和B,放在沸水中煮10 min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A的水温高于放B的水温,则( )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较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个灯泡发生故障,使两灯都熄灭,且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发光时,两灯并联
B.灯泡熄灭是由于灯L2断路造成的
C.灯泡熄灭是由于灯L1断路造成的
D.灯泡熄灭是由于灯L2短路造成的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R2是定值电阻,A、B是滑动变阻器R的两个端点,当S、S1、S2都闭合,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3W;只闭合S、S1,滑片P位于AB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只闭合S、S2,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I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2,已知P1:P2=1:2(各元器件均在安全工作范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I1、I2之比为2︰1
B.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5W
C.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36Ω
D.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8Ω
15.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展天地同步实验,科技馆中的学生可以与航天员零距离沟通。其中在太空抛物实验中,只见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冰墩墩”就沿着抛出的方向近似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近似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
B.地面上观看到空间站的实验是通过电磁波传输的
C.做客空间站的“冰墩墩”的质量变为零
D.“冰墩墩”摆件被抛出后几乎不受外力影响
16.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A.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
B.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C.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
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0.06m/s
17.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 )
A.M受到的浮力大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小于N的密度
C.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若将N也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沉在杯底
18.如图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太阳能路灯.它能实现白天光线强时,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夜晚光线弱时,蓄电池为电灯供电的作用.电路中的R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蓄电池相当于电源
B.甲是太阳能电池板,乙是路灯
C.电磁铁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
D.光线较强时,电磁铁磁性较大
1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
C.F甲=F乙 p甲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B.电流表A2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
21.如图所示,是电影《流浪地球》中行星发动机的剧照,在刘慈欣的小说中人们就是利用它完成了对人类自己的救助。下面对《流浪地球》的评述中错误的是( )
A.刹车时代,地球停转,因为海水有惯性而形成了巨大海啸
B.逃逸时代,发动机带地球逃离,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流浪时代,地球在太空中匀速滑行,违背了牛顿第一定律
D.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力改变地球运动状态
2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体积为V=1cm3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入盛满水的相同溢水杯a和b中,待两物体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容器中的是甲物体,b容器中的是乙物体
B.物体在b容器内排开水的质量较大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
D.a、b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23.如图所示,灯L标有“6V 3W”字样(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当S1、S2闭合,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移至a端时,灯L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7A;当S1断开,S2闭合,R0的滑片移至b端时,电流表读数是0.2A。则( )
A.电源电压为3V B.R的阻值15Ω
C.此时灯L的实际电功率为0.24W D.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18Ω
参考答案:
1.D
A.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进行减弱,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从图乙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两个音叉振动的次数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故B错误;
C.根据噪声监测仪的作用可知,在噪声监测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分贝数,即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渔民通过声呐捕鱼,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故D正确。
2.C
A.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B错误;
C. 根据文段描述可知:“虹霓”指的就是光的色散,故C正确;
D.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
3.B
A.离开手的纸飞机能继续飞行,是因为纸飞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了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足球在运动过程中,若所有外力消失,足球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人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样跳板对跳水运动员的弹力才能把运动员高高的弹起,故C错误;
D.跳远运动员起跳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只受到重力,由于受力不平衡,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4.D
AB.由题意可知,甲、乙是两个正方体物块,且边长之比
L甲∶L乙=1∶2
所以根据V=L3可得,两物块的体积之比为
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故AB错误;
CD.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之比
由题意可知,甲、乙是两个正方体物块,且边长之比
L甲∶L乙=1∶2
所以根据S=L2可得,两物块的底面积之比为
再根据可得,甲、乙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C错误,D正确。
5.D
AD.A、B两个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根据s-t、v-t图像分析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甲图可知,A、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为10N,图乙中,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而B给A的摩擦力刚好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相等,且与A给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为A给B的摩擦力与F乙为一对平衡力,因此F乙=10N,故A错误,D正确;
B.甲图中,A木块相对与B木块静止,无摩擦力产生,摩擦力为0,故B错误;
C.根据s-t图像可知,甲图中运动的速度为
乙图中运动的速度为6m/s,由可知,力F甲与拉力F乙的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
故选D。
6.B
A.塑料袋内的酒精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酒精,使得塑料袋膨大,这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
B.露珠是由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过程中放出热量,故B正确
C.“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形成固态小冰晶,这是一种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铁水浇铸到模具中,待铁水凝固后就会获得铸造工件,属于凝固现象,凝固过程吸收热量,故D错误。
7.C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可以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即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8.C
A.煮饺子时,饺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
B.刚出锅的元宵很烫是因为元宵此时的内能较大,温度较高,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明含有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
C.粽叶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是粽叶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进入人的鼻子,故C正确;
D.将月饼咬掉一口,月饼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9.A
10.D
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夹角大于在水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1.A
A.当两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S1,电灯单独工作,只闭合S2,电动机单独工作,故A符合题意;
B.当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S1,电灯单独工作,但不能让电动机单独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S1,电动机单独工作,但不能让电灯单独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闭合S1时,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当开关同时闭合,灯泡被短路,只有电动机工作,但不能让电灯单独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12.A
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入沸水壶中煮10min后取出,说明两个金属块的初温相同,马上分别投入质量、温度都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A的水温高于B的水温,说明投放A的水吸热更多,同时也说明金属块A放热更多,由于两金属块的质量相等,A降低的温度小于B降低的温度,根据Q=cmΔt可知,金属块A的比热容更大.A正确.
13.C
A.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电压表示数要小于电源电压,故A错误;
BCD.某灯泡发生故障,两灯泡都熄灭,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现象,电压表的示数比原来还大,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之间是接通的,即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所以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L1断路造成的,故BD错误,C正确。
14.B
如图,设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只闭合S、S1,滑片P位于AB的中点时,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4V,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电流表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只闭合S、S2,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示数为2V,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R,电流表示数为I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2,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已知
P1∶P2=1∶2
则有
解得
,
如图,只闭合S、S1,滑片P位于AB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即R1两端电压为4V,有
只闭合S、S2,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示数,即R2两端电压为2V,有
因为
所以
即
当S、S1、S2都闭合,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只有R1R2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3W,则
代入得
解得
只闭合S、S2,滑片P位于B端时,R2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示数,即R2两端电压为2V,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根据可知,当总电阻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即只闭合S、S1,滑片P位于B端时,总电阻为
则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A.由详解可知电流表示数I1、I2之比为1︰1,故A错误;
B.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5W,故B正确;
C.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18Ω,故C错误;
D.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6Ω,故D错误。
15.C
A.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运动的“冰墩墩”相当于不受力的作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相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现代通信技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质量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不会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等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做客空间站的“冰墩墩”的质量不会变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因为空间站是失重环境,将“冰墩墩”摆件被抛出后相当于不受力,被抛出的“冰墩墩”摆件近似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16.A
由图知,n=2,所以拉力;
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
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
17.C
A.物块M在甲中漂浮,则
F浮M=GM
物块N在乙中悬浮,则
F浮N=GN
而两物块质量相等,由G=mg可知
GM=GN
所以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不符合题意;
B.M的体积小于N的体积,两物块质量相等,根据ρ=可知,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不符合题意;
C.M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N排开液体的体积,又知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
ρ甲>ρ乙
两液面相平,深度相等,根据p=ρ液gh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怀底的压强,符合题意;
D.物块N在乙中悬浮,则
ρN=ρ乙
又因为
ρ甲>ρ乙
所以
ρN<ρ甲
故将N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漂浮,不符合题意。
18.D
A.白天光线强时,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白天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A错误.
B.根据太阳能路灯的原理,电路中的R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光照强度越强,其阻值越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吸引衔铁,动触点与下方静触点连通,乙正常工作,所以乙是太阳能电池板,甲是路灯,故B错误.
C.由安培定则,用握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N极,因此电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故C错误.
D.光线较强时,光敏电阻R阻值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故D正确.
19.D
把A和小玻璃杯看做一个整体,则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F甲=F乙;因为两中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
因为F甲=F乙,所以V排甲=V排乙。因此甲乙两图中,液面的高度是相同的,且两容器中液体都是水,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20.C
AB.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A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由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可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由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可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变大,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21.C
A.刹车时代,地球停转,海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形成了巨大海啸,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逃逸时代,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发动机带地球逃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流浪时代,地球在太空中匀速滑行,因为不受力作用,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说明力可以改变地球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2.C
A.由图象可知,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
因为
ρ甲>ρ水,ρ乙=ρ水
甲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所以b容器中的是甲物体,乙物体在水中会悬浮,所以a容器中的是乙物体,故A错误;
B.甲乙两个物体体积相等,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相等,由F浮=ρ水gV排可知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由G=mg可知甲乙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C.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
D.因为
ρ甲>ρ乙
甲乙的体积相等,由
G=mg=ρVg
可知甲乙的重力关系
G甲>G乙
原来溢水杯装的水的重力相等,由选项B可知,甲乙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内剩余水的重力相等,容器是相同的,所以容器的重力相等,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物体和容器的总重力,a容器的总重力大于b容器的总重力,所以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可知a容器对地面的压强较大,故D错误。
23.D
AB.当S1、S2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此时灯泡和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灯L正常发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L=6V
通过灯泡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I1=I-IL=0.7A-0.5A=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
故AB不符合题意;
CD.灯泡的电阻
当S1断开,S2闭合,滑片移至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流表读数是0.2A,可知灯L的实际电功率
P=I22RL=(0.2A)2×12Ω=0.48W
电路的总电阻
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
R0=R总-RL=30Ω-12Ω=18Ω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