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辛集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7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最近,教材插图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热议。从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主要问题不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我暂且不将插图的失败简单地归结为作者有意为之和有关部门监管不力,而是想从美学上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深层原因,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进化论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对美的偏好在人类完成进化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直保留在遗传基因之中,人类在美的判断上具有很强的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超出文化的限制。当然,还有文化习惯。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文化圈子中的人的审美观有所不同。与生物法则适用于全人类不同,而且会体现出时代的差异。除了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之外,个人策略也是影响审美偏好的重要因素。尽管人人都爱美,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似乎没那么坚决。在真假和善恶问题上出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在美丑问题上出错引起的后果就明显没有那么严重。正因为如此,就是所谓的个人策略。人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以丑为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个人策略的体现,而是表明自己的个性。
在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这一点在面向全球销售的产品中,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多半限于小众和精英审美领域,而且观众或者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在澄清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之后,在应该运用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的领域,运用了个人策略。这次出问题的是小学教材插图,它就不属于标新立异的精英艺术,因此不宜采取标新立异的个人策略。
(摘自彭锋《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有删改)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孟子曾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对于美育下的审美培养而言,所谓的“规矩”便是审美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对于尚处童蒙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在此阶段上并非没有个性化的参与,正是有对这些“规矩”理解上的个性化,才会有后来审美和创造上的“巧”的出现。
那么这些青少年美育的“规矩”是如何来的呢?这些代表审美形式和认知方式的“规矩”并不是依靠一些专家和插画制作人员凭空想象就能确立起来的,而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这意味着只有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才能用适当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美育。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联系群众的实践观,这里的群众主要是青少年儿童,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这种插画的制作呢?教材插画的制作首先在内容上应该严格限定在青少年认知的边界之内,而不能将成人的理念混入从而模糊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这是任何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插画应当具有教育属性的审美意义,插画理应用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能够接受且乐于接受的表达形式进行创作,而不是拿出“阳春白雪”的派头来进行“孤芳自赏”式的插画生产。
(摘自张晶《从教材插画事件谈青少年美育的方向路径》,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教材插图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插图所体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问题。
B. 人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以丑为美的现象,是审美个人策略的体现,目的不是展示美
C. 对于处于童蒙时期的青少年而言,审美培养的本质在于培养其审美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而不是个性化的审美偏好。
D. 任何教育内容都应限定在青少年的认知边界之内,不能混入成年人的理念,以此来维持青少年审美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材插图属于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学生没有充分选择权
B. 在真假和善恶问题上出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人们在对真和善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比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要坚决。
C. 青少年的美育教育正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正是有对“规矩”的个性化理解,才会出现后来的个性化审美和创造。
D. 如果对青少年的教育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审美需要,就不能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美育。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 法则可以避免错误,却绝不会赋予美。
C.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D. 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教材插画事件出现后,有人以“审美就是个性化的”为说辞替问题插画辩护,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行为做出评价。
【答案】(1)C (2)A (3)C
(4)①总分总结构;
②第一段总起说明分析教材插图问题的角度是美学角度;
③第二段分别论述影响审美判断的三个重要因素;
④第三段总结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
(5)这种言论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①审美不只是个性化的,由材料一可知,影响审美判断的,除了个人策略,还有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
②个性化的审美是不适用于教材插图的,由材料二可知,青少年美育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这个阶段侧重的并不是个性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不仅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问题”错。材料一原文是“主要问题不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
B.“是审美个人策略的体现,目的不是展示美,而是表明自己的个性”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一原文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
D.“以此来维持青少年审美能力”无中生有。材料二原文中“教材插画的制作首先在内容上应该严格限定在青少年认知的边界之内,而不能将成人的理念混入从而模糊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是说这是任何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未说以此来维持青少年审美能力。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教材插图属于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于文无据。材料一原文说“为插终设计师……在应该运用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的领域,运用了个人策略”,由此可知,还有文化习惯影响。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C.“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诗艺也罢,能工巧匠的手工艺技巧也罢,都只能教会人规矩法则而不能教会人如何去“巧”,而规矩法则仅仅是及格线,要想真正“巧”起来,关键还在于自己勤勉努力地去摸索。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根据“从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主要问题不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而在于插图所体现的宙美观和价值观”“而是想从美学上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深层原因,希望能够为设计者和监管者提供一点参考,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可知,第一段总起说明分析教材插图问题的角度是美学角度。
根据“从生物法则的角度来看,人类在美的判断上具有很强的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超出文化的限制。当然,影响审美判断的不仅有生物法则,还有文化习惯”“除了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之外,个人策略也是影响审美偏好的重要因素”可知,第二段分别论述影响审美判断的三个重要因素。
根据“插图设计师显然弄错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起作用的领域,在应该运用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的领域,运用了个人策略。这次出问题的是小学教材插图,从教材插图来讲,它就不属于标新立异的精英艺术,因此不宜采取标新立异的个人策略”可知,第三段总结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除了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之外,个人策略也是影响审美偏好的重要因素”可知,审美不只是个性化的。
根据材料二“美育的本质正是在于‘与人以审美的规矩’,对于尚处童蒙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处干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在此阶段上并非没有个性化的参与,这里的个性化只能体现在对‘规矩’理解的不同上,正是有对这些‘规矩’理解上的个性化,才会有后来审美和创造上的‘巧’的出现”可知,青少年美育处于审美“规矩”的传授阶段,这个阶段侧重的并不是个性化,个性化的审美是不适用于教材插图的。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这种言论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
如此过了一年,又一年。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它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
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人而已。新来的侍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说无人注意似乎也有点儿不妥,这一日,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探望刘禅,刘禅自然不敢怠慢。他端出了好茶,点燃了府里面最昂贵的香,并兴致勃勃地领着道士参观了他的收藏室。气喘吁吁的刘禅走得很快,他总是急于知道这位道士的看法:“先生,你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好?我告诉你,我还有好的!把它弄到这样,我可费劲啦!先生你看看,你再仔细地看看……”
周围并无耳目。道士还是坐下来,用手里的拂尘轻轻地把椅子上的尘土擦拭了一下,然后盯着刘禅的眼睛:“安乐县公啊,你还是百密一疏,你知道自己疏在了哪儿吗?”道士用拂尘在空中扫了一下,“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
“什么心思我不明白,请先生明示。”
道士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喝下了刘禅亲手奉上的茶。“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临走的时候,道士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没事的时候,安乐县公可以浏览一下。或许有些用处。”
“我不看,”刘禅气喘吁吁地摇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儿,我就是不爱看书……”
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刘禅的晚年,在完成他的根雕和对这本没有记载的书的阅读中度过。后来,他更老了,即使不去爬山单单坐在床上就忍不住气喘吁吁,根雕的嗜好也就停了下来。但他还是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它们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尽管刘禅的雕工实在难以恭维,但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
尽管安乐县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始终未曾对刘禅的生活有太多波及,但他的最后时刻还是一天天临近。躺在床上不能移动的刘禅患上了一种怪病,他的皮肤似乎在慢慢地硬化并且一点点变白,他的王妃用手敲击,变硬的皮肤竟然会有敲击蛋壳那样的声响。刘禅告诉王妃,在他死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下葬,就让他在床上这样躺着,他的身体会慢慢地变成一枚鸟蛋一样的东西。再过上六七天,他就会在蛋壳中重生,变成一只鸟。“我要,飞回我的蜀……蜀地去。”
“您是不是在发烧?我给您倒点水来。”
“不,我不是在说胡话。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这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啦。”“可是,您怎么会这样想……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
“你还记得前几年来过的道士吗?他送给我一本书。我是按照书里说的……”刘禅说得没错儿,在他死后,他的身体慢慢地萎缩,变白,变硬,变成了一枚看上去有些硕大的鸟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王妃也真的没有向外发丧,她只是说,安乐县公病得不轻,而且怕受风寒不能见人,包括侍卫和仆人都不能见。她要求厨师每日做好饭就给她送到门口,她会极为小心和精心地喂给这个病人。厨师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她。
一天。一天。
到了第七日。可是蛋壳里始终没有动静。一直守在一侧一眼不眨的王妃当然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迎接的将是什么,她不知道刘禅会不会真的“破壳而出”并变成一只鸟。早晨,正午,黄昏。一直到半夜,这枚石头一样的“蛋壳”终于有了动静,它从一处裂开一道缝来,露出了一段极像鸟的喙,带着淡淡的黄色。“啊,真的是啊!”王妃自然是兴奋不已,她用更大的专注盯着,盯着这只鸟继续破壳。
夜半,蛋壳终于裂开,一只很小的雏鸟从壳里面钻出来。“我的王……”王妃抚摸着雏鸟身上湿漉漉的绒毛,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看来,她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
(有删改)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旧臣们的这种痛心与无奈,其实是其主动配合刘禅“装”的表演。
B. “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表现出刘禅表面虽沉迷根雕,实际却时刻不忘回到蜀地。
C. 厨师“想了想”才答应王妃的要求,暗示出安乐县公府内人际关系复杂,透露出刘禅在家中也不敢表露心思的原因。
D. “早晨,正午,黄昏”一词一停顿,在对时间平静的叙述中,隐含王妃度日如年的焦灼,富有内涵与张力。
3. 关于文中道士探望刘禅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禅端茶、焚香、领着道士参观收藏室,意在表明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蜀。
B. 刘禅让道士明示心思,巧妙应答道士,反映出其内心时刻不放松警惕。
C. 道士对刘禅茶叶味道的否定,表现了他对刘禅自我满足生活状态的失望。
D. 道士探望刘禅故事虽小却一波三折,为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4. 刘禅变蛋化鸟这一情节虽然荒诞,但却有其合理性,请从小说情节发展逻辑的角度简要分析。
5. 小说结尾写刘禅化为一只鸟,并特别突出了其弱小,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2. A 3. C
4. ①刘禅虽然强烈思念蜀国,但是却不敢表露,只好借助幻想;②刘禅沉迷根雕,雕刻飞鸟,有想飞的内心冲动,所以刘禅变蛋化鸟这一情节合乎刘禅内心的冲动;③道士赠书给刘禅,让刘禅变蛋化鸟的情节有了方法的来源;④耳目满庭的生活环境,让刘禅心理异化,因而使变蛋化鸟这一情节有了产生的基础。
5. ①从人物塑造看,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刘禅化作的鸟“很小的雏鸟……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这是刘禅的缩影,凸显了刘禅小心谨慎、弱小的形象;②从主旨看,深化了主题,小雏鸟的样子“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暗示刘禅一心想回到蜀国,却没有真正去努力,去行动,令人深思;③从情节发展看,刘禅雕鸟,道士给书,最后刘禅小心化鸟,小鸟的出现符合情节发展内在逻辑,小鸟的弱小符合主人公形象特点;④从阅读效果看,本来期待刘禅化作大鸟,飞回蜀国,达成心愿,结果是这么一只弱鸟,“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最后能否长大还是问题,打破了读者心理预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主动配合刘禅‘装’的表演”错误,结合“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可知,大臣们并不知道刘禅的内心想法,是出于真正的痛心才会如此。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
C.“对刘禅自我满足生活状态的失望”错。道士的话暗示刘禅他知道刘禅的心思,刘禅并不是像他表面呈现的那样乐不思蜀。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能力。
刘禅变蛋化鸟体现了刘禅对自由的渴望,对蜀国的思念,但惮于恶劣环境不敢表露,故而异化。找到对应情节即可说明其合理性。
结合“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可知,刘禅强烈思念蜀国却不敢表露;
结合“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可知,刘禅沉迷根雕,雕刻飞鸟,有想飞的内心冲动;
“道士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道士赠书,让刘禅变蛋化鸟有了方法;
“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探望刘禅”“安乐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生活环境耳目满庭,刘禅心理异化,所以身体跟着异化,化而为鸟,也就合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相关情节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塑造看,刘禅化作的鸟是“很小的雏鸟……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这是刘禅形象的缩影,凸显了刘禅小心谨慎、弱小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从主旨看,小雏鸟的样子“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揭示出想飞翔却没有做飞翔准备的矛盾,暗示刘禅一心渴望回到蜀国,但没有真正去努力、去行动,也就是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这点令人深思,从而深化主题;
从情节发展看,刘禅雕鸟,道士给书,最后刘禅小心化鸟,小鸟的出现符合情节发展内在逻辑,小鸟的弱小符合主人公形象特点,结尾增强了小说艺术的真实性;
从阅读效果看,本来期待刘禅化作大鸟,飞回蜀国,达成心愿,结果是这样一只弱鸟,“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最后能否长大还是问题,小说结尾打破读者心理预期,给人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6.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7.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B. 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C.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文中的“百乘”即一百辆兵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D. “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含义不相同。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B.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 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答应魏王的请求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D. 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10. 请结合丙文中的观点分析甲文秦穆公退兵和乙文赵王出兵的原因。
【答案】6. C 7. B 8. B
9. (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
10. 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和赵王出兵的原因都是因为利益,游说者从利害关系入手劝说都比较容易成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今天赵国不救援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歃血结盟,那赵国就将直接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每年也会兵灾不断,百姓每年也会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
“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
“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断句,“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错。“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厌”,通“餍”,满足;“东”,向东边;“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2)“退”,使动用法,使……退;“置戍”,设置戍守;“何”,多么;“移”,改变。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丙“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可知,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和赵王出兵的原因都是因为利益,游说者从利害关系入手劝说都比较容易成功。
参考译文:
甲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
秦国将要攻打魏国。魏王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夜召见孟尝君,魏王告诉他:“秦国准备攻打魏国,您为我想想,该怎么办呢?”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魏国就能转危为安。”魏王说:“我希望您能去办好这件事。”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孟尝君到了赵国,面见赵王说:“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国。”赵王回答:“我不能借兵给您。”孟尝君说:“我来借兵,实际上是效忠于大王。”赵王说:“我能听听您的说法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大,魏军也并不比赵军弱。然而赵国连年没有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大量死亡;相反,魏国却连年战争不断,老百姓大量死亡,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今天赵国不救援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歃血结盟,那赵国就将直接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每年也会兵灾不断,百姓每年也会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赵王于是同意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丙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招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走向危难。(如果)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的!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朝中措①
宋·朱敦儒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②,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③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南渡一段时间之后登临建康(今南京,即词中“故国”),回顾此地当年繁华,感慨今昔所作。“扬州”是抗金前线重镇。“朱雀桥”是昔日建康城繁华之所。“石头城”即建康。②晚市,傍晚的集市。③个,这。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设问并统领全文,“自”突出登临的孤独感,“忧”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B. “朱雀桥边”化用《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巧妙地暗示建康的昔盛今衰。
C. “晚市”热闹,“新秋”畅好,眼前繁盛之景给心绪复杂的词人带来短暂的安慰。
D. “昔人”指昔日往来如织的游人,“寂寞潮头”把物拟人化,表达物是人非之悲。
12. “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与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抒发了愁情,它们是怎样抒发的?有何异同?请加以比较并具体说明。
【答案】11. C 12. 答案示例:
相同点:①两首诗都借用比喻来抒情,将美好往事或绵绵愁绪写得具体可感;②均将愁怨融入流水意象,化无形为有形,体现了愁情的浓郁、绵长。
不同点:①朱词先回首往事,并将往事比作一场春梦,流露出醒后无限的怅惘失落;然后回到现实,眼前的江河正如衰颓的国事,进而引发了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体现忧国忧民情怀。
②李词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强调愁绪之深,再用虚设的满江春水作比,自然流畅地表达出国破家亡的愁恨。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眼前繁盛之景”错误。晚市、新秋不是眼前之景,是作者对往昔繁盛的追怀,而今物是人非,这种追怀带来的只能是无尽愁苦,而不是安慰。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抒情手法、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相同点:
“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运用比喻的手法,本体为美好往事,喻体为一场春梦。本体为绵绵不绝的愁绪,喻体为不住东流的长江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的手法,本体为绵绵不绝的愁绪,喻体为东流的春水。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美好往事或绵绵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同时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江水,将愁怨融入流水意象,体现了愁情的浓郁、绵长的特点。
不同点:
朱词中,作者登临远眺,首先是回顾往事,回忆了朱雀桥边热闹的场景以及石头城下畅好的天气,所以朱词将美好的往事比作一场春梦,而如今战乱之后,江山犹是,人物全非,“故国”空余悲凉情景,再没有人在桥边玩赏了,热闹地方已成寂寞,只有潮水依然无恙,流露出醒后无限的怅惘失落。所以眼前的江河正如衰颓的国事,进而引发了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体现忧国忧民情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了设问的手法,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从而自然流畅地表达出国破家亡的愁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答案】 ①. 戎马关山北 ②. 凭轩涕泗流 ③. 为国以礼 ④. 其言不让 ⑤.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戎”“凭”“轩”“涕”“泗”“萧”“浔”“荻”“瑟”“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3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题与画每每 ① ,好画还须有好题。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 ② 。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为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张《瞿塘图》,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 ③ 。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词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要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譬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词、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的题吧。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①相得益彰 ②锦上添花 ③耿耿在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题与画相互配合,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所以可用成语“相得益彰”。“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美上加美,所以可用成语“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在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上再绣上花朵。比喻美上加美,喜上加喜。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因为以前题得特别拙劣,所以至今还在心里不能忘怀,应可用成语“耿耿在怀”。“耿耿在怀”,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历每年12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度的时候,冬天的①____________——大雪,如期而来。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小雪、大雪之小大,并非形容降雪之多寡,而是形容积雪之有无。小雪时,雪随下随融,而到了大雪时,②______________。“风后暖,雪后寒”,伴随大雪而来的是气温的持续下降,此时,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大雪时节,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零摄氏度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已是大雪纷飞的景象。③__________,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华南地区更是草木葱茏。
15. 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横线的诗句不是描写同一节气的一项是( )
A.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唐·戴叔伦)
B.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
C.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
D.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宋·陆游)
16.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答案】15. A 16. ①第三个节气;②雪随下随积;③而在南方地区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诗句的能力。
“花雪随风”“肯失林峦”是描写“小雪”节气的诗句。根据材料中“小雪时,雪随下随融”可知,此时的雪更多是消逝在山头林间,属于小雪。而其余三项都从侧面表现了积雪之厚,属于大雪。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破折号后面的“大雪”提示可知,此处应填写形容“大雪”这一节气的相关内容,再结合前文“冬天的”限制,应填写“第三个节气”之意的句子。
第二空,根据前文“雪随下随融”可知,本空填写的应是与“雪随下随融”相反的句子,再根据“积雪之有无”的标准,此处应填“雪随下随积”之意的句子。
第三空,前文描述的是北方的大雪景致,结合后文“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华南地区更是草葱茏”可知,此处应填写一个过渡句,且前后语意要形成转折,所以此处应填“而在南方地区”之意的句子。
(三)语文基础知识(8分)
17.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编写
D.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C项,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整句译文: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陈述的才能不同。
故选C。
【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
(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8.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良庖岁更刀,割也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 足之所履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在上下文中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
本题,例句中,“兄”修饰“事”,是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译文:你替我把喊他进来,我能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A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译文: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
B项,“王”,使动用法,“让……称王”。译文: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就让他称王。
C项,“履”,名词作动词,“踩、踏”。译文:脚所踩着的地方。
D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译文: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故选A。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约为婚姻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以其无礼于晋 D. 依乎天理,批大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古今异义,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句意: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
B.古今异义,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句意: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古今同义,缺乏礼貌。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D.古今异义,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句意: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连接的缝隙。
故选C。
20.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 良庖岁更刀,割也。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臣未之闻也。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本题,例句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者……也”;句意:我所喜好的,是道。
A.与例句都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也”;句意: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
B.状语后置句,“于君”是“有益”的状语,后置了,应调整为“于君有益”;句意: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C.宾语前置句,“之”是“闻”的宾语,被前置了,应调整为“未闻之”;句意: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D.被动句,“为所”字表被动;句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了。
故选A。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粮液从来不骂茅台,茅台也不说五粮液,双方成为世界名酒。在2016年宝马百年庆典,奔驰发来“贺电”写道: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其实感觉很无聊!感谢宝马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成长和追求。
你看,强者互持,彼此成就。但生活中有些人却总是相互为难,互怼互撕。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何必吹灭别人的灯。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论“互持”与“互撕”
强者“互持”,弱者“互撕”。
“互持”与“互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竞争态度:“互持”者,互相扶持,共同前行,因为不给对方“使绊子”,故彼此行进得都很顺利,虽然最终可能没有分出输赢,但实质上是“双赢”的大好结局;“互撕”者,因“一山难容二虎”,故“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或者干脆是“两败俱伤”,彼此见不得对方好,最终彼此都不得好。
是“互持”,还是“互撕”?其关键,还是要看竞争双方的心胸。
心胸大,则气度不凡,就有容人之量,考虑就不会是蝇头微利和眼前好处,其所谋者必大,所虑者必远。历史上的廉颇与蔺相如,一为将,一为相,若“将相不和”,则赵国危矣,遂有“负荆请罪”的美谈。“将相”“互持”,诸侯畏惧,即便是强秦也要“三思而后行”。若是“将相互撕”,即使没有秦军兵锋所指,赵国也必自乱也。所以,说到底,蔺相如有心胸,廉颇也不乏气度。茅台与五粮液如是,宝马和奔驰亦如是。
心胸小,则气量狭窄,肚腹里总盘算着自己那点儿“小九九”,自然就无容人之地。苏洵在《六国论》里说得明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的破灭,就是一个典型的“互撕”的例子。“赂秦”的国家都想着保全自身,盼着秦国去攻打别国,却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其结果便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仅如此,还连带着造成“不赂者以赂者丧”的恶劣影响。试想,那些诸侯国如果不“互撕”,而是聚起“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合力抗秦,秦国又岂能从中得利?更遑论相继而亡。
所以说,“互持”者心胸必大,所见必远,而“互撕”者心胸必小,所见必近。世界很大,人很渺小,不要老是生那“唯我独尊”的妄念,企图独霸所有资源;须知,当他人失去了生存资源,走向灭亡,剩下的只有自己,到时候,“独孤求败”而不得,最后也会意志消沉,郁郁而终。
而且,从更深意义上讲,“互持”者比“互撕”者更有智慧,不仅是处世的智慧,更是生存的智慧。“互持”者懂得世界应该是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公平竞争,互相促进,才可以让彼此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的家园更和谐。世界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而是我们大家的。与其互相“拆台”,互挖“墙角”,还不如互相扶持,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总而言之,人活着,绝不能“吹灭别人的灯”,不仅要“发自己的光”,更要能“点燃别人的灯”,这样的世界何其明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背景材料由材料和引导语构成。材料列举了两个互相成就、共同成长壮大的实例。五粮液和茅台互不“拆台”,各自蓄力发展,实现双赢。奔驰发给宝马的“贺电”也体现出公平竞争、彼此促进的共生共存关系。
引导语只有三句话,但层次分明。一、二两句把强者的“互持”“彼此成就”与生活中的“相互为难,互怼互撕”现象进行正反对比,突出“互持”的重要性。第三句提出建议,“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何必吹灭别人的灯”,这是强调正确的人生态度,不要干损人利己的勾当。竞争对手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倒逼自己发展壮大。
具体行文,可以在作文里倡导合理竞争、合作共赢的思想,在论述分析时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将“合作共赢”与“互撕拆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影响及后果,还可以结合新时代背景,论述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唯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立意:
1.强者“互持”,弱者“互撕”。
2.唯有公平竞争,才能实现“共赢”。
3.惟有“大格局”,方可成就大事业。
4.真正的朋友往往是你的敌手。
5.有竞争才会有发展的动力。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河北省辛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辛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