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短文两篇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7.短文两篇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短文两篇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lòu) 噫(yī) 苔痕(tāi)B.鸿儒(hóng) 濯(zhuó) 鲜有闻(xiān)C.蕃(fān) 清涟(lián) 亵玩(xiè)D.案牍(dú) 淤泥(yū) 德馨(xīn)2.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以我酌油知之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作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两篇文章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旨意,意境隽永,韵味深长。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C.《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并娶到虎妞,到小说结尾,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D.《格列佛游记》中商人格列佛随“好望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小人国,被小人捆住。5.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二、基础知识综合6.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请将表明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3)关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当代词,译作“它” B.相当于助词“的”C.宾语前置标志 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陋室铭》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把心中所想托于所写之物,这种写法叫 __________,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所思所想的方法,比如本学期所学的宗璞的《_________》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都运用了这种写法。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文本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文本三:陋室吟①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⑤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荫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⑥漫步青砖地面,抚摸沧桑石羊,聆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7.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根据《陋室吟》中相关语句概括“德馨”的含义。8.“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并分析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0.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颈联以“沉舟”“病树”反衬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B.文本三第②段中,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被贬谪二十三年后,刘禹锡被朝廷起用,踌躇满志。C.被贬他乡,刘禹锡高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被贬黄州,苏轼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二者在人生态度上有相似之处。D.文本二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E.文本三中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作者对回到长安的刘禹锡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课外提升】陋室吟 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因,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①万漉②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遭:“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荫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⑤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注释:①淘:除去杂质。②漉:滤。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上文中相关词句解说“德馨”的内涵。12.第②段中,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13.体会第④段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文章中的作用。14.“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15.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列举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16.根据提示填空。(1)《陋室铭》作者是___(朝代)的___,有“诗豪”之称。“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______;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文章的主旨句是:______。 参考答案:1.D2.A3.B4.A5.B6.(1)D(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C(4) 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 7.(1)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毅顽强,坚韧不拔的信念。 8.二胡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渲染孤寂忧伤的气氛;悠悠的二胡声是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赞美,二胡声也是对如今陋室少有人来的叹息;二胡声是对“陋室吟”的阐释、演绎。 9.排比修辞,增强了语势,表现出“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10.AE 11.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毅顽强,坚忍不拔的信念。 12.指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贬谪23年后,刘禹锡被朝廷起用,踌躇满志。(说到“贬谪、起用、得意”之类的意思中的两点即可)。 13.概括了刘禹锡历经坎坷,笑到最后的人生历程;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历经磨难,坚持不懈,终能成功;深化了中心,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14.①二胡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②渲染孤寂忧伤的气氛; ③悠悠的二胡声是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赞美; ④勾起对刘禹锡绵绵无尽的追思; ⑤二胡声也是对如今陋室少有人来的叹息; ⑥二胡声是对“陋室吟”的阐释、演绎。 15.范仲淹:面对贬谪,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的忠君爱民的思想。龚自珍:面对腐朽的清政府,他辞官离京,高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他甘愿奉献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其他如苏轼、欧阳修等均可) 16. (1)唐代 刘禹锡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3.卖油翁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2.台阶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1.老王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